第7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滿級綠茶三歲半、荒野求生直播間[美食]、怎么那么壞、攀金枝、合歡宗的女修絕不認輸[穿書]、溫柔縱我、錦鯉小嬌夫[八零]、又是努力投喂老婆的一天、原來我是太子白月光、[我英同人]Love Songs :
“你的意思是,錢只有優(yōu)點沒有缺點” “不,還是有缺點的?!?/br> 面對沈聽略帶疑惑的表情,資本家輕輕地笑了:“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而錢最為致命的缺點就是,永遠都不夠多。并且,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錢是很容易就會被花光的?!?/br> 作為信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普通人,我們并不能埋怨自己被善良限制了想象力,而更應該感嘆這世上有些丑陋,實在太出人意表。 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很難想象,那個沐浴在和煦陽光中的“慈善一條街”,在某些道德淪喪、對金錢極度渴望的人心里竟有著另外一個名字——“死亡賭博街”。 第68章 那些頻繁出入療養(yǎng)院, 道貌岸然的愛心人士并不像他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么良善。 這些人,不過是一群以“病患、老人的死期”為賭,試圖博取意外之財?shù)臒o良賭客罷了。 而這些鱗次櫛比、打著慈善幌子的“療養(yǎng)院”、“老人中心”, 則為他們的喪心病狂提供了掩護。 視良知為無物的賭徒們把療養(yǎng)院當成“賽馬場”, 他們仔細觀察、揣測著絕癥患者的死期,并以此下注。 為了獲得家屬的理解以及坐實“公益”、“互助”的名目。賭注總額的5%到10%, 將會以“殯葬費”的名義饋贈給病人的家屬至親。 這種手段高明的饋贈,是為了在良心未泯的家屬或初入此道的賭客對這種玩法提出質(zhì)疑時,養(yǎng)老院方面可以理直氣壯地搬出早就準備好的那套說辭。 “治療費和殯葬費都實在太貴了!老年人的保險制度又不夠完善, 我們這么做是在幫助病患家屬籌集治療以及殯葬費用,為的是最大程度地避免這些家庭因病返窮。這和人壽保險或重疾險在最終結果上并無差別??!” 面對這種冠冕堂皇的借口,本就遭受天價治療賬單折磨的家屬們,無一不動搖、妥協(xié)。 他們會自欺欺人地想:也是啊,反正都是快要死的人了, 只是被人評估、預測個死期而已,應該也沒什么大問題吧。 在這場病患的死亡狂歡里, 似乎沒有受害者,更沒有兇手。 當然這個時候誰也不會刻意去想,這場性命攸關的賭局背后的,那個約定俗成的殘酷附加條件?!坏┵€局開始, 任何人, 包括醫(yī)師在內(nèi), 都只能裝模作樣地走個過場。 因為在這里, 真正積極地救治病人是被嚴厲禁止的。 這條規(guī)則, 使得賭徒之中出現(xiàn)了許多能直接參與病人日常治療和照料的護理師們。 作為最能預測、控制病人死亡時間的專業(yè)人士,他們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蠢蠢欲動。 畢竟,通過控制病人生死來“大賺一筆”,這對他們來說最簡單不過。 怕被其他賭徒發(fā)現(xiàn)貓膩,這些從“懸壺救世”到“謀財害命”的無良護理師們,往往會假借遠房親屬名義下注,而后通過一些專業(yè)且不易察覺的方式,肆意cao控著賭局的結果,以此獲得巨額收益。 而更加令人震驚和心寒的是,因為賭場并沒有明文禁止家屬的參與,因此,有不少病人的家屬也直接參與到下注賭博中來。 他們心驚膽戰(zhàn)地猜測著親人的死亡,可關心的卻不再單純只是家人的生命健康,而是自己口袋里的叮當作響。 至于這些躺在床上的病人們,難道真的會不知情嗎? 雖然飽受著病痛的折磨,但大部分病人的意識其實都是清明的。 “這局能撐過三個月嗎?” “進食情況還可以,估計隔壁床的貨走得更快?!?/br> 日日被圍觀、被討論。 在這些竊竊私語之中,老人們自然早就知曉一切。可知道了,又能怎樣呢? 且不說,走到這一步,已是人為刀俎,我為魚rou。 很多被賭上性命的人,甚至自己也是默許這種行為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一旦想到自己的孩子也許也能從中獲利。這些被病痛與絕望逼得無路可退的老人們,便痛而麻木地躺在病床上,除了希冀自己可以如期死去,給子女們帶來最后一點價值外,余生已別無所求。 可遺憾的是,試錯成本少得可憐的窮人們,為現(xiàn)實所迫希望能用命換錢。 但多數(shù)情況下,是命沒了,錢卻仍舊沒能賺到。 為了生存的背水一戰(zhàn),往往總輸?shù)醚緹o歸。 而那些只想撈錢的賭徒們,就更不會想這么多了。 他們只如狼似虎地盯著病患心電圖上那根上下起伏的線。像是證券大廳中的股民,關注股票的k線走勢時那樣專注而認真。 大獲全勝或滿盤皆輸,都由這條線來決定。 這些“亡命之徒”輕賤人命,卻又極其諷刺地將自己一夜暴富的全部希望,一股腦地押在了這些,由不并被他們看重的生命所組成的、一場又一場的賭局之上。 …… “最近運氣不好。”江麥云一把捋下口罩,隨手扔在桌面上。 他眉頭緊皺,心里無比煩躁:“我下注了36號床獨贏,結果那個老不死一直拖著一口氣,我看15號的狀況反而還惡化得更快一些……” 生死賭局里的“獨贏”,和賽馬會賭馬規(guī)則里“獨贏”的概念有些類似。 一局開,五個病程進展類似的病危老人的最終死期,就成了賭客們下注的盤口。 而江麥云口中所謂的獨贏則是指他在賭局之中,押買了36號床的老人會最快去世。 坐他對面的是在“坤泰善愛”里負責機構日常管理運營的趙業(yè)泰。他是江麥云的高中同學,兩人三觀相似,愛好也相同,從高中起就形影不離,稱兄道弟了很多年。 聽江麥云抱怨運氣不佳,趙業(yè)泰難得沒有附和,沉默著用手指摩挲著茶杯,“我倒覺得咱運氣不錯?!?/br> 江麥云當然知道他在說什么,臉上的神色頓時更加煩躁了幾分,極其不滿地一皺眉頭:“還運氣不錯呢,我最近損失慘重!老本都賠光了!” “你應該慶幸,至少警察沒起疑?!?/br> “事情不在你自己身上,你當然說得輕松!”江麥云見趙業(yè)泰還有閑情雅致喝茶,想到自己的目前進退兩難的處境,口氣不由地沖了起來。 趙業(yè)泰體諒他賠了女兒,自覺大度地不跟他真的計較什么,但對他的“忘恩負義”仍是有點不高興:“我要是真的置身事外,你現(xiàn)在就沒機會在這兒跟我嚎了?!?/br> 江麥云被懟得沒聲兒了。 他當然知道趙業(yè)泰和自己早就是一條繩拴著上的螞蚱了。 大概兩三年前,江詩茵因被路人在社交媒體上po了一組照片,而在網(wǎng)絡小范圍地走紅。自此開始了她作為童模的職業(yè)生涯。 可鏡頭前的小天使卻也和她的mama王芷蕾一樣,總因江麥云的“脾氣粗暴”而屢遭打罵。 不打臉是江麥云為了女兒的酬勞所做的最后的退讓。 王芷蕾、江詩茵身上所有有衣服遮蓋的地方,皆是觸目驚心的傷痕累累。 也有江麥云氣急了,失去理智的時候。 被父親打傷了臉的江詩茵,便無法如約進行工作了。 作為經(jīng)紀人的母親王芷蕾沒有辦法,只得總向合作的品牌方說謊找借口。因病誤工是她用得最多的理由。 久而久之,童模業(yè)的小圈子里,便都知道這個小姑娘是個嬌滴滴的病美人。 在知道江詩茵的存在后,什么都可以拿來押注的趙業(yè)泰便打起了這個漂亮又頗有名氣的病弱小姑娘的主意。 從旁敲側擊的試探,到正大光明的煽動,他幾乎沒費太大功夫就成功說服了自己的好友江麥云。 正如沒人能想到老人的死期還可以下注一樣。也沒有人會想到,在一些利欲熏心的賭客眼里,這個漂亮得像洋娃娃一樣的小女孩的病程也可以成為博彩的一部分。 江詩茵會在什么時間、因為什么而生病,又能在接受哪些治療后,會在哪個時間完全康復痊愈。其中的種種細節(jié),在賭徒眼里,都成了可以生出錢來的盤口。 為了防止參賭人員買通醫(yī)護人員,確保環(huán)節(jié)上的相對公平。賭客們可以在賭盤中途任意時間段,發(fā)齊集體投票,決定要不要更換孩子的治療方案,且可以像玩游戲般地選擇任意選項,來決定孩子在某個階段將會接受哪些藥物治療。 只是他們怎么也沒想到,這個賭局背后的莊家就是孩子的親生父親?!鷣砭褪桥按竦慕溤啤?/br> 江麥云并不是一個普世意義上“正常人”。 在和王芷蕾戀愛時,他自己就常說,“我不是一個有良知的人。” 王芷蕾曾以為這只不過是一句“文學創(chuàng)作者”口是心非的自嘲。 結婚后,她才深刻地體悟到,這并不是自嘲,而是江麥云對他自己了解透徹后的一句自白。 正常人對愛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共情能力。 就像江詩茵極其喜歡家里的那只大金毛以及可愛的毛絨娃娃一樣。人類與生俱來對愛的共情能力,使得小朋友們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到寵物和玩具身上。 他們會想當然地認為寵物和玩具跟自己一樣,都是需要被照顧和寵愛的孩子。因此極少有小孩會虐待小動物和玩具娃娃。 可江麥云不同,他天生就缺失這種感知愛的能力。 他出生在一個家庭氛圍相對的壓抑、男權至上的家庭,從小就生活在極端矛盾之中。江麥云的父親脾氣暴躁,對兒子的管控極度嚴苛,動輒打罵。而江麥云的母親出于某種補償心理,對他溺愛又縱容。 可在冰火兩重天中的江麥云,無論是對父親還是母親都一樣的無感。他從小便對任何人都沒有所謂的感情寄托。 在他心里只有自己,其他人和死物無異。 到了常人需要戀愛與婚姻的年紀,江麥云對和女孩子建立起親密關系這件事,絲毫不感興趣。 而三十歲以后,他之所以會選擇與王芷蕾戀愛、結婚也不過是為了從中獲利。 畢竟只要一紙婚書,他就可以得到一個年輕貌美、值得炫耀的馴服玩具,還可以順便給自己營造出一個家庭幸福美滿的成功人士形象。 江麥云缺乏的這種人類對愛的感知能力,正是建立“良知”所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而構成“良知”的另外一個要素叫做“義務感”。 義務感是指正常人會潛意識地認為自己對其他人有一種默認的、無法推脫的責任。這個感覺往往深藏在心中,是絕大多數(shù)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而非后天養(yǎng)成的技能。 當一些意外發(fā)生時,這種本能會催生出很多情緒。比如當親近的人生病時,我們的內(nèi)心會感到十分焦灼。而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走丟時,父母也必然會覺得驚恐與擔憂。 這些情緒用不著刻意醞釀,便都會因為潛藏的義務感,而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 可江麥云不僅缺乏對愛的共情能力,還完全缺乏這種義務感。 他沒有作為人夫的責任感,因此每當對王芷蕾動手后,江麥云也并不會覺得愧疚。而偽裝成自責的樣子,也不過是為了能夠安撫王芷蕾,讓生活可以按照他所想要的樣子繼續(xù)下去。 王芷蕾也曾心懷希冀,她一遍一遍地告訴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本能的父愛一定會讓這個男人發(fā)生變化的。 人們不都說,只有成為父親,男孩子們才能真正長大成人嗎?她期盼著,相信著。希望上天可以早一點讓那個阻止丑惡暴力的小天使降臨在他們之間。 可她不知道,一個人如果沒有愛別人的能力,又缺乏承擔責任的義務感,那他便不可能會有良知。 沒有良知的人是不會心存善念的。 傷害他人不會讓他感到任何不適,哪怕傷害的是自己的親生骨rou也一樣。 面對一個空蕩蕩的、如同畫皮般的軀殼,希望以孩子來呼喚愛的王芷蕾,必將失敗。 無法狠下心來與江麥云做決然切割的她,一步又一步地走向了絕望與毀滅的深淵。 女兒江詩茵自小就人見人愛,但冷漠的江麥云從內(nèi)心深處對這個長相漂亮、性格軟萌的孩子無感。 世界上的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大體分為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