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jié)
這家里人口多了,就算日子再怎么磕磕絆絆的,總歸還是能熬下去的。可人口少了,看似好像吃喝嚼用也少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掙錢養(yǎng)家的人也少了。 尤其魏大嫂不走尋常路,她把前頭幾個大的都分出去了,獨獨留了小兒子在身邊。 倒不是小兒子不孝順什么的,而是這人品跟能耐本來就是不掛鉤的。 魏大嫂的小兒子年歲輕,楊冬燕他們離家之時,也不過才剛?cè)⒘讼眿D,媳婦倒是爭氣,嫁進門不久就懷上了??烧驗槿绱?,家里這一大攤兒的事情呢,光憑魏大嫂一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 懷孕期間倒也罷了,她小兒媳婦也不是那種矯情的人,就算重活累活干不了,其他一些清減的活兒還是會干的??傻壬铝撕⒆樱@總得坐月子吧?出了月子,那也得帶孩子吧? 家里多了個小嬰兒,一應(yīng)的瑣碎事情會多出很多很多的,新媳婦能勉強應(yīng)付得過來,就已經(jīng)算是能耐的了。 只這般,除卻帶孩子的事情外,旁的所有家務(wù)活兒都落在了魏大嫂身上。 偏生她當初分家的時候帶了私心,田產(chǎn)是自家多得的??伤腥四隁q也不輕了,哪怕還有個小兒子,可父老子幼,田產(chǎn)卻不少,壓根就忙不過來。又心疼錢財不愿意雇人耕種收割,如此這般,還不得魏大嫂抽空下地幫襯一把。 總得聽下來,楊冬燕就覺得魏大嫂這是成功的將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把自己往死里逼。 楊冬燕真的很想安慰她,可眼下這個情況,真的超出她的能力范圍了。 這要咋安慰呢?說以后會好起來了? 不可能的呀,魏大嫂的小兒子年歲還輕呢,到今年都未滿二十。以后肯定還要繼續(xù)生,多生幾個,家里一定會更忙碌的,等真的培養(yǎng)出來,起碼也要十幾二十年后了。 問題是,魏大嫂能堅持到那個時候嗎? 楊冬燕忍了又忍,最終還是沒忍住說了實話:“你說你這是何苦呢?好不容易把大的幾個拉拔長大了,眼瞅著孫子都要娶媳婦了,你都熬出去了,干嘛非要為了個小兒子把自己給坑進去呢?” “那是我兒子,我能不管他?” 要說完全不后悔是不可能的,可事已至此,魏大嫂也只能往好的方面看了:“你想想,有我和你大哥看著呢,這日子都那么難了,這要是沒有咱們,他可咋過呢?” 咋過?。靠嘀^??! 要么就是小倆口苦著過,要么就是你們老倆口陪著小倆口一起苦著過。 關(guān)鍵吧,苦難并不會因為吃苦的人多了,而減少一分的呀! 不過眼下說這些已經(jīng)沒意義了,楊冬燕只問:“你接下來打算咋辦呢?” “能咋辦?先將來年的口糧搞定再說唄。”見楊冬燕一臉的狐疑,魏大嫂這才恍然,“你還不知道啊?咱們村啊,今年可遭了大難了!對了,你不是把地交給了老叔家種著嗎?我記得你當初說的是收一成佃租?” “對呀,大家都收三成的,我只收他一成還不好?”就算是親戚,楊冬燕也不覺得應(yīng)該無底線的幫襯。 不過,老叔那頭倒是將她家收拾得還不錯,那就無所謂了,橫豎自家也不差那點兒錢。 可魏大嫂卻搖了搖頭:“咱們村啊,今年的收成大概只有去年的一半?!?/br> “咋差得那么多?”楊冬燕驚了。 要知道,去年對比前年也少了一些,再對比大前年……就是大牛發(fā)現(xiàn)問題的那一年,雖然差距不大,但肯定是差了一些的。 這么算下來,今年的收成可能只有豐年的三分之一? 那是要死人的??! 口糧完全不夠吃?。?/br> 魏大嫂眼淚都出來了,其實假如只有她一家過得差,身為親戚肯定會能幫則幫的。再一個,就算當初分家那會兒,她跟前頭三個兒子鬧了矛盾,可當兒子的,咋也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爹娘餓死。 除非,他們已經(jīng)自身難保了。 “不知道咋回事兒??!老叔說,可能是春耕之后連著好多天都沒下雨??删退氵@樣,那會兒咱們也挑了水澆地的。后來又說,是地里的肥料不夠了,咱們也去其他地方收了糞肥。反正該想的法子都想了,可收成就是起不來?!?/br> 其實,事情壓根就不是秋收那會兒失控的,而是在五月的時候,就已經(jīng)初見端倪了。 道理很簡單,就算沒辦法明確的看出最后的收成有多少,單看莊稼的掛穗,有經(jīng)驗的老農(nóng)就能初步判斷最后的情況了。當然,出入肯定是有的,但總不至于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 莊稼人家最怕的是什么? 怕水患,怕旱災(zāi),怕蟲害,也怕這種找不到原因莫名其妙的減產(chǎn)。 還有就是,一般年景好了,就會連著好多年都好的。反過來,一旦糧食減產(chǎn),也是接連好幾年都這樣的。 老話說,地有豐年和荒年,人也有。 這豐年指的當然是好年景的時候,糧食大豐收,而他們這一帶,前頭大概有十幾年是連續(xù)的豐年,家家戶戶都有存糧,還忙著蓋新屋娶媳婦。 荒年就是顆粒無收的年份,往前幾十年,這邊也曾發(fā)生過大規(guī)模的災(zāi)荒。事實上,包括老魏家在內(nèi)的很多人家,都是幾十年上百年前,從更北的地界往這邊逃難的。 除了這兩種極端年份外,更多的則是歉年。 大概可以理解為,收成不好的年頭。 而眼下,他們攤上的就是類似的情況。更糟心的是,不知道這樣的情況會持續(xù)多久。 與其說是擔心今年熬不下去,更多的則是害怕來年也這樣。 楊冬燕總算是明白了為什么魏大嫂會在秋收時病倒了。 魏大嫂的身子骨很結(jié)實的,就算年歲略大了一些,卻也還沒老到那個地步。與其說是累的,不如說是心里難受,一個沒繃住,人就垮掉了。 “放心吧,旁的事兒我不能保證,起碼我不會看著你們餓死??!” 楊冬燕拍了拍魏大嫂的手背,讓她只管放心,好好養(yǎng)病,先將身子骨給養(yǎng)好了。至于之后的情況,到時候再說,活人還能被尿給憋死? 魏大嫂的心情稍稍平復了一些,楊冬燕又問家里其他人去哪兒了,之后才知道,不止他們家,連帶村里好多人家的閑漢都出門打零工了,有些甚至是連莊稼都沒收完,就急吼吼的出門了。 “這不是你早些年說的嗎?趕早不趕晚。” “我說過這話?” “是呀,你說的,咱們這十里八鄉(xiāng)收成的時間都差不多的,等其他地方收完了莊稼出門打零工,到時候好活兒都被搶了?!蔽捍笊┡Φ膹褪鲋鴹疃嘁郧罢f過的話,雖然不一定全對,但意思還是差不多的。 楊冬燕無言以對。 她這不是隨便扯了個借口糊弄人的嗎?要不然,她還能說是我故意讓倆兒子提前走人,省得你們都說要跟著結(jié)伴一起走? 不過也行吧,哪怕是隨口瞎扯的,但道理還是有的。 “這打零工呢,也是有講究的,不要光埋頭苦干不吭聲。要是人多的話,完全可以找個人領(lǐng)頭,去那些運河碼頭啊,跟人家船主談好條件,幫著運貨,錢也能拿的更多??孔炱ぷ淤嶅X可比賣死力氣強多了?!?/br> 楊冬燕邊說邊搖著頭,她明白有些事情不是說兩句話就能改變的。說白了,要是沒有上輩子的記憶,面對眼下這種糧食歉收的情況,她也得抓瞎。 “行吧,你先休息下,等會兒我給你送晚飯過來。” 眼角瞥過魏大嫂炕頭的干餅子和半碗水,楊冬燕假裝啥都不知道,又問她:“你能下炕不?要是能,也別我給你送過來了,你上我家吃一口,熱鬧熱鬧,正好我家也冷清。” “冷清?不是都回來了?” “就我和大牛媳婦,還有窩頭。其他人要過幾天才回來,這不是有個鋪子在嗎?總不能說丟開就丟開。”楊冬燕忽的想到了一件事兒,忙叮囑道,“我說你可得趕緊好起來啊!要不然回頭吃席了咋辦?吃不成多可惜?。 ?/br> “你家要辦席?啥喜事兒???”說著,魏大嫂不由的想起了前些年楊冬燕莫名其妙的辦席那次,頓時急了,“大牛二牛掙幾個錢也不容易,你可別又犯傻,打腫臉充胖子!” 你才犯傻! 你才打腫臉充胖子! 楊冬燕瞅著魏大嫂那消瘦泛黃的臉,這才忍住了沒開口懟她,緩了緩才道:“我孫砸!窩頭??!他考上了秀才!你說這么大的事兒,我能不辦席嗎?我還要上大牛他爹墳前燒紙放鞭炮去,好叫他在地底下也跟著樂呵樂呵!” “行了,你再歇會兒,等下晚飯好了我過來扶你?!?/br> 撇下魏大嫂,楊冬燕一溜小跑的回了自家,尋著方氏后,張嘴就道:“你去后院瞧過沒有?咱們家先前藏在地窖里的那些糧食,都還在吧?沒壞吧?” 第069章 后院地窖里的糧食? 方氏聽到這話第一反應(yīng)就是懵, 懵完之后才想起自家前幾年好像存了一批糧食。再仔細想想…… “應(yīng)、應(yīng)該還在吧?我沒往后院去呀?!狈绞线t疑了一下,只道,“要不還是等大牛他們回來以后, 再讓他去瞧?我記得那地窖上頭壓了一塊石板呢,上頭還蓋了不少泥塊。” 楊冬燕其實也不大清楚, 畢竟那樁事兒當初是交給大牛二牛來辦的, 挖地窖她沒管,挖完了之后也完全沒顧得過,這會兒冷不丁的想起來…… “我去后頭瞅瞅?!?/br> 瞅瞅就瞅瞅,瞅了保準你瞅不出個結(jié)果來! 大牛二牛做事還是很靠譜的,當初說好了要將地窖隱藏起來,那就一定能做到的。 就是吧,楊冬燕繞著后院走了一圈又一圈,愣是找不到地窖在哪里。 隨后趕來的方氏也跟楊冬燕一起轉(zhuǎn)圈圈,最后婆媳倆轉(zhuǎn)累了,對視一眼, 齊齊宣告放棄。 找到了又咋樣呢?她倆還能把地窖挖開不成?就算挖開了, 那地窖深著呢, 里頭的糧食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丟下去容易, 扛上來…… 楊冬燕瞧著自己的細胳膊細腿兒的, 理智讓她乖乖的回到了前頭。 “做飯吧,看看有沒有柴禾, 沒有就去隔壁借一些過來?!?/br> 因為是知曉要直接回鄉(xiāng)下老家的,在縣城里做短暫的停留時,還是采買了一些吃食的。數(shù)量肯定不多,這大熱天的, 買的太多不是等著放壞嗎?但也足夠他們仨吃上好幾天了。 不光買了十來斤的細面條,還有油鹽醬醋都備上了,臘rou也有,唯一缺的就是柴禾。 果然,家里沒柴禾了。 方氏跑去隔壁摟了一些柴禾過來,不多會兒,香味就飄出去了。 這會兒也不圖啥三菜一湯的了,就最簡單的面條,方氏下了一大鍋的細面條,配上rou燥,差不多就齊活了。 等湯面上桌的時候,楊冬燕也將魏大嫂扶了過來。 就是窩頭跑了個沒影兒了。 方氏也不在意:“鍋里還有面條呢,這大熱天的,也不怕冷了吃壞肚子,由他去吧,餓了總會回來的?!?/br> “他說要去找蘿卜和土豆,咋去了那么久?”說是這么說的,其實楊冬燕也沒太在意,一個村子里能有啥事兒,估計是小伙伴許久不曾見面,冷不丁的碰上了,有說不完的話吧。 倒是魏大嫂,面上露出了復雜的神情來:“蘿卜、土豆啊,是我耽誤了他們。” “咋了?” “你們不知道嗎?自打窩頭考出了那個啥啥后,反正咱們村也好,隔壁村還有你娘家那個南田村,好些人家都咬牙供了孩子。這要是不分家,就算他倆沒辦法都去上學,起碼能去一個?!?/br> 說著,魏大嫂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早就跟你說了,別分家別分家,你非不聽。就算分家好了,哪有放著已經(jīng)養(yǎng)出來的大兒子不要,偏生綁著小兒子的?這不是把原先吃過的苦頭重新再吃一遍嗎?” 直到這會兒,楊冬燕還是想不通,怎么都想不通。 要說母愛,咋滴對小兒子就是愛了,對大兒子不是愛了?一樣都是兒子,都是自個兒身上掉下來的rou,當然是選個最出息最能耐的過日子??! 楊冬燕覺得她的邏輯完全沒毛病,因為她上輩子看到的全是這樣的情況。下至勛貴,上至皇家,哪個當媽的不是跟最出息的那個過?人家太后都是跟著皇帝過的,要不然還能跑去跟小兒子過?別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