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岳老夫人靜靜的睡在床上,她并不累,只是想一個人呆著。 青色繡蟲草的帳簾沒有垂下,帳門上方的流蘇千絲萬縷的垂下,仿佛岳老夫人此時心情。 千頭萬緒難描述,最深刻的往往最痛苦。 岳老夫人眼前出現(xiàn)的,是一道昏黃官道,黃土揚風(fēng)迷離人眼。這一天,岳老爺子被貶離京的中途,岳老夫人收到家中來信。 她在丈夫出事時,就往家里寫信求援?;匦诺牟皇抢细福膊皇抢夏?,更不是兄弟,而是她那平時看著靦腆的嫂子。 字字如刀,岳老夫人也曾想在歲月漫漫,忘記也罷。但刻痕至骨,漠視頗難。 “姑奶奶在家受盡寵愛,出嫁帶足嫁妝。姑奶奶出了門子,家里再也找不出壓箱底的東西。姑奶奶既然這般得意,就應(yīng)該得意到底。有事了求娘家,娘家哪里還有東西” 岳老夫人嫁妝里的好東西,是促成這樁仇恨的源頭。 場景再換,京門高聳,兩輛瘦馬舊車垂頭喪氣的對外走著,岳老爺子剛從獄里出來不久,睡在車上默默流淚。岳老夫人只能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著,挺直胸膛接受路邊的目光洗禮。 京里人多,但抓住貪官是大事情,還是有人認(rèn)得他們,肆意的談?wù)撝骸斑@個就是岳家。” “這是攆走的第幾家?” “都說讀書最高,讀書讀成這德性,還不如咱們泥腿子?!?/br> 車后,有車聲飛快而來。岳老夫人聽見后,還沒有扭頭去看,就覺得后背芒刺無數(shù),大約知道來的是誰。 被貶出京的人,哪能耀武揚威的趕車。很快,這輛車攔在前頭,下來一個年青婦人。 她冷笑道:“表姐,以前夸口嫁的比我好,如今呢?” 回想到這里,岳老夫人低語著:“如今呢”如今孫女兒有了盼頭,她們一定還京去!一定在京里占據(jù)一席之地。一定子子孫孫成為京里人! 兩滴子淚水從眼角落下,岳老夫人用帕子揩了,繼續(xù)陷入這夢非夢的舊事之中。 貴人終于上門,幾十年的盼頭終于到來。雖然八字還沒有一撇,但是多少滋潤干涸的心田。 岳老夫人已失望不起,她得趕緊先陶醉下,好積攢些力氣為孫女兒籌劃。 就在她又將陷入下一個回憶時,房門外傳來說話聲。 “荀mama,老太太在做什么?” 紀(jì)氏、周氏、楊氏三個人恭恭敬敬的問著。 ------題外話------ 錯字再改。下雨,好悶。 第三十六章 五老爺和五奶奶一直都在。 聽到是三個媳婦過來,岳老夫人滿面笑容。 和三個媳婦做婆媳這些年,聽到是她們就心生歡喜,可不多見。 荀mama心疼老太太半夜接貴人,再忙活半夜安排今早的飲食、和以后的招待,就沒有好生的休息。 這才剛剛歪下來,怎么肯放三位奶奶打擾呢。 她含笑的嗓音傳進(jìn)來:“老夫人勞心又勞力,讓她睡會兒吧?!?/br> 荀mama挺直腰桿,雖然沒表露輕蔑,但在內(nèi)心也寫上一筆。 老太太不忘記“還京”,為的不還是下一代過的好。直接的下一代,是各位奶奶的丈夫。老爺們好了,奶奶們豈不跟著享福?間接的下一代,是各位奶奶的女兒。嫁得好女婿,奶奶們豈不跟著享福? 紀(jì)氏和楊氏可以假裝自己從沒有忤逆過婆婆,荀mama可沒有打算忘記。 她加重語氣在“勞心勞力”四個字上面,再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那意思:大奶奶三奶奶不糊涂了嗎?我老荀提醒提醒你們。 紀(jì)氏和楊氏根本沒有考慮荀mama的話,和周氏面面相覷中帶著失落。妯娌們前所未有的心齊,都是一個想法。 如果說晚了,老太太主意已定,再想說服她可就難了。 周氏自認(rèn)是本次貴人上門的最大受益人,而且她平時因為丈夫贊同“還京”,而向著婆婆。不敢說有功臣的資格,請起老太太的話總還能說說。 “荀mama,我們緊急的找母親,為貴人,也為姑娘們?!?/br> 荀mama還不想就此高抬貴手,房中傳來輕咳聲,和岳老夫人慢條斯理地語聲:“倒茶來?!?/br> “老太太醒了?!?/br> 紀(jì)氏歡快,楊氏歡騰,周氏喜從天降狀,三陣風(fēng)般從荀mama身邊溜過,很有眼色的,先來到放茶水的地方。 紀(jì)氏捧起紅梅怒放雪花盞,楊氏雙手端起續(xù)水的壺,周氏暗暗把她們好一通的鄙夷,一手抄起一盤茶食。 三個人帶著四樣?xùn)|西,琳瑯滿目的來到岳老夫人床前。 岳老夫人倒是不想感慨,但感慨由衷而來。曾幾何時,家里人也可以團(tuán)結(jié)到一條心。。 不容易。 真不容易吶。 荀mama扶她坐起,拿起雪花盞呷著,稍一停頓,楊氐就送上續(xù)水的茶,周氏把茶食送到手邊。 此情此景,不樂呵的應(yīng)該叫不知足吧。岳老夫人就樂了,呵呵道:“你們也辛苦了,怎么?不抓緊鐘點回房歇著,倒跑來我這里?” 抿一抿唇,也抿不住那全家奮發(fā)向上、齊頭并進(jìn)的精氣神,索性笑口大開:“說吧,總是有好主意才過來?!?/br> 岳老夫人自覺猜得中,三個貴人和五個孫女兒的比例,她難道算不清? 幾十年的舊執(zhí)念里,一個貴人和五個孫女兒、兩個貴人和五個孫女兒等等,再困難的算數(shù)也想過,也早算出眉目。不拘哪個孫女兒先嫁一個好的,慢慢的也就帶契姐妹們,再就帶契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