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書迷正在閱讀:長樂歌、你到底,有沒有男朋友、我的丹田是地球、江山爭雄、一路向北、爽文女主她不想爆紅、才會相思(骨科1v1、sc、he)、向陽、紫霧彌漫、跟蹤罪犯
事情的原委還得從此前說起。當真宗終于采納親征的意見不久,寇準乘勢奏請將王欽若調離中書,派往河北駐守天雄軍(今河北大名縣)。在大名城里,遠離天子的王參政滿懷怨氣,也無可奈何,只能眼巴巴地瞅著寇準呼風喚雨、大顯身手,并最終迫使遼朝議和退兵。 澶淵之盟簽署后,王欽若返回京師,不久即被免去參知政事的要職,僅掛名刑部侍郎和資政殿學士的空頭官銜。當然,朝廷還是給他安排了適合的工作,就是負責整理典籍圖書。于是,他有一年多時間花在主持編修大型類書《冊府元龜》上??軠室蛩貋矸锤型鯕J若,還有意將資政殿學士排序在翰林學士之下,王學士便向天子訴說不公,結果真宗特降旨升遷其為資政殿大學士,以提高位序。 自命不凡的王大學士,工于心計,善于取悅君主,哪里甘心遭到壓制。他思前想后,摸透了當朝君主的脾性,遂決定利用天子珍惜名譽的心態(tài),展開一場巧妙的反攻。 自從回鑾以后,天子一直視寇準為大功臣,既敬佩又信任,給予了很大的禮遇。景德三年(1006)初,一次百官朝會結束時,寇相公先離開大殿,真宗目送著功臣的身影,直到消失在視野中。這時,心懷叵測、蓄謀已久的王欽若乘機對天子說:陛下如此敬畏寇準,是否因為他有功于社稷?真宗給予了肯定的回答。王某進一步說:為臣我沒想到陛下說出此言。澶淵之役,陛下竟不以為恥,反以為寇準有功于社稷。聽他發(fā)出如此話語,天子感到愕然,便要他把話說清楚??吹教熳訚M臉狐疑,王欽若便將早已深思熟慮過的話說了出來:城下之盟,雖春秋時的小國猶以為恥,如今以我萬乘大國之尊而簽訂澶淵之盟,其實不過是做了一件城下之盟的事,何其恥辱啊!他才說罷,但見真宗皇帝頓時不悅,無話可說。眼見收到預期效果,王欽若又不失時機地接著說:陛下聽說過賭博的事嗎?賭徒即將輸盡錢時,便豁出老本一搏,即所謂孤注,陛下正是當日澶淵之役時寇準的孤注,這也太危險了!聽罷此言,真宗馬上想到當初討論親征時寇準曾說過只有以熱血相潑的話,又回想到寇準硬逼自己渡河赴澶州北城的情景。隨著王某的誘導,聯(lián)想到當時寇準強硬的態(tài)度以及口氣,許多淡忘的委屈不快都被喚醒??磥?,正像眼前這位臣下所說,寇準竟然將天子作為自己建功立業(yè)的賭注,這哪里還有什么愛君之心可言?由此,真宗開始對寇準產(chǎn)生了怨氣,疏遠了與他的關系。 與王欽若談話之后,又在事過境遷的情況下重新審視澶淵之盟,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刺傷,進而想到當日抗戰(zhàn)派臣子逼迫自己冒險親征的舉止,又頓生怨恨。于是,真宗改變了對寇準的看法,而一旦抱有了成見,率直的性格和為政作風也引起了真宗的不快。 據(jù)記載,寇準主政期間,打破論資排輩的用人舊規(guī)矩,大膽用人,一旦發(fā)現(xiàn)有為的官員,就超等拔擢任用,御史出現(xiàn)空缺,又以直言敢諫者填補。有一次,中書安排官員任命事宜,同僚屢次指使吏人持有關人事升遷的資歷簿給寇準看,他則對諸位說:宰相的職責便是進賢能抑庸才,如若全按資歷辦事,只需一個吏人就足矣。至于在其他事項上,他也多自作主張,從而引起了同列的不滿。 還得承認,寇準在用人上既有打破陳規(guī)陋習的勇氣,同時也不免夾雜一些偏見。像他固執(zhí)地認為江南人輕巧,不如北方人厚道,因此在科舉考試中故意壓制南方舉子。一次殿試結束,論成績頭名應歸來自南方的蕭貫,寇準卻對天子說:南方屬下國,不宜取狀元以冠多士。結果將北方考生蔡齊拔為狀元,不僅如此,他從貢院出來后,竟得意地對同僚炫耀道:今天又為中原奪得一個狀元!他的這種做法,實在是對考試基本規(guī)則的干擾,給人以意氣用事甚至孩子氣的感覺。凡此種種,自然招致不少官員的積怨,樹敵過多,引得朝野風言風語。 類似的事情自然不斷反映到天子耳里,再附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議論,寇準遂成為獨斷專權的典型。 景德三年初春,天子終于厭煩了昔日信賴過的宰臣,解除了寇準的宰相職務,令他到陜州(今河南三門峽西)做地方官。從罷免寇準的制詞內容看,皇帝還算客氣,如蔚有壯圖,出逢昌運,器干標于國棟,符采冠于時髦,緝熙帝載,眷言機務,不欲重煩,解黃閤之劇權等語句,一方面贊頌這位前宰相的功德風采;另一方面則表達了不便再繼續(xù)辛勞他的意思。這當然都是冠冕堂皇的官話,說到底就是請寇準下臺。 這一年,寇準44歲多,主政不過一年半時光。 再起再落 寇準離朝之后,真宗欽定性情溫和、待人謙遜的王旦接替相職,與此同時,則提拔王欽若為知樞密院事,也就是最高軍政機關的長官。可以說,天子受夠了直臣硬漢那一套,轉而選擇一批善于體察上意的臣子,以輔佐自己理政。好在此時國家不再面臨危難,也就用不著寇準了。 本朝政壇的習慣,倒是大臣能上能下,從宰輔之位上降為州郡地方官,以后再重返廟堂的情況,并不少見。如昔日元老重臣趙普、狀元宰相呂蒙正等人都無不如此,即使是寇準、王欽若兩個對頭,也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