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dāng)皇帝 第51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前世上課的時候,老師曾經(jīng)講述過中國古代一個經(jīng)典的水力工程都江堰。 由于年月日久,其中細(xì)節(jié)張順幾乎全忘了。但他卻記住了都江堰的一個基本原理:“四六分水,二八分沙”。 實際上由于地理、地勢不同,哪怕張順知曉其中所有的細(xì)節(jié),也未必能再復(fù)制一個都江堰出來。 但是張順卻從其中借鑒到一點(diǎn)東西出來。 既然河水快了下切,河水慢了淤積,那如果河水不快不慢,形成沖淤平衡呢? 正當(dāng)張縉彥等人一臉莫名其妙,看著張順寫寫畫畫,說著似懂非懂的話來,一時間都懵了。 正在這是時卻突然聽到張順問道:“這廣惠渠哪一年正式通水灌溉?” “成化十七年建成,距今約一百五十余年?!睆埧N彥掰著手指算了半天道。 “一百五十年計下切六尺有余,每年計下切四分。竟然下切如此厲害,難怪廣惠渠百五十年而廢!”張順得到了數(shù)據(jù),口算了一遍,不由搖了搖頭苦笑道。 “其理我已經(jīng)盡知矣,解決之道在河而不在渠,若是盡在渠口作文章,哪怕再耗費(fèi)五縣百姓近二十年,也是枉然!” “此話怎講?”張縉彥聞言不由愕然。 這引涇和拒涇之爭并非由張縉彥一人而起,實際上早在嘉靖十一年理學(xué)家馬理就提出從“銚兒嘴”“鑿而渠,以下達(dá)廣惠”。 而萬歷年間涇陽知縣袁化中則專門寫了《開吊兒嘴議》,否決了開吊兒嘴方案,主張“拒涇引泉”。 至此,雙方爭論不休,以至于在原本歷史上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幾度論證,最終由乾隆皇帝裁決以“拒涇引泉”為正確方案。 結(jié)果張順張嘴就來一局“在河而不在渠”,如何服眾? 張順不由笑道:“涇水有二短,故為引水患?!?/br> “一曰:水急下切,不數(shù)年河面低于渠口矣?!?/br> “二曰:多沙,引水日久便淤塞渠道,不得不重新疏通?!?/br> “此二者皆涇水之病,非渠水之病也,君以為然否?” 那張縉彥聞言沉吟了片刻,不由拜服道:“秦王真天人也,臣惜惜思量,與往日所見所聽兩相對照,果然如此!” “只是不知此事當(dāng)如何解決,以利萬世?” 無論你說的再好聽,關(guān)鍵就是一句話,如何解決? “那河流下切,渠口抬高之事我已有對策。”張順聞言笑道,“不外乎‘沉沙補(bǔ)切’四字而已?!?/br> “何為‘沉沙補(bǔ)切’?”張縉彥不由為之愕然。 “涇水由山谷而出,上下落差太大,河水流速甚急,故而切入河道,積年累月以致河床下沉?!?/br> “故而當(dāng)緩水積沙,以補(bǔ)河床下切之不足,使之平衡而已?!?/br> “這……這……秦王真乃神天神下凡,讓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張縉彥本身也頗識水利,聞言不由大驚失色。 從鄭國渠千年以降,人皆以河水下沉為患,以凈水沙多為患,萬萬沒想到還有人能想到以沙止沉,以患攻患之法。 “若是如此,豈不是要鑿寬河面,以緩水勢?”張縉彥聞弦而知雅意,立刻便想到了具體解決辦法。 “沒錯,只是如此一來,河沙依舊入渠,堰塞渠道,十余年尚需要清理一次?!睆堩槻挥蛇z憾道。 “無妨,無妨,只要不重新開鑿吊兒嘴,秦王之法已經(jīng)善莫大焉!”那張縉彥聞言不由高興的合不攏嘴,些許瑕疵,哪里還放在心上? 只是張順左思右想,卻也無法解決水沙分離的問題,最終只得悻悻作罷。 其實張順卻不知道,原本歷史上鄭國渠的開鑿并不是灌溉那么簡單。 而是秦國故意“用注填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余頃”。 所謂“鹵之地”,即后世所謂鹽堿地。 鄭國渠最早的作用是引來涇河洪期的泥沙,改善原本的鹽堿地。 原來這涇河流經(jīng)黃土高原,所攜帶泥沙本就具有一定的透氣性和肥力,秦國借助鄭國渠集灌溉、施肥和改善土壤為一體,一舉三得。 以至于在數(shù)百年以后,人們吃飽了撐著以后,一部分張順的擁躉者堅定的認(rèn)為: “秦王渠”之所以沒有像都江堰那樣“四六分水,二八分沙”,就是“秦王”張順深刻的認(rèn)識到?jīng)芩嗌车耐笟庑院褪┓首饔?,故而故意設(shè)計如此,就是為了解決灌溉引起的鹽堿化問題。 這正是有心花栽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第48章 解決方案 張順能夠提出來理論依據(jù)來,并不代表就能立即解決問題,但是三原知縣張縉彥猶自興奮不已。 因為以前“引涇”派在和“拒涇”派辯駁中總是處于下風(fēng)。 那“拒涇”派代表了涇陽本縣的利益,故而引泉入渠,對涇陽影響也不是很大,且易于實施。 但是對涇陽下游的三原、高陵喝臨潼來說,不啻于滅頂之災(zāi),好端端的渠水沒有了,原本上好的良田可能都不得不變成中田,甚至下田,這讓以張縉彥為代表的“引涇”派如何接受? 別人不知,那張縉彥如何不知?從那“吊兒嘴”鑿山引水難度何其大也。 所以和其他不同,張縉彥雖然也鼓吹“引涇”,但是對鑿開吊兒嘴,其實并不報太高期望。 “引涇”派除了鼓吹開鑿吊兒嘴以外,竟然無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來,如何不落入下風(fēng)? 但是當(dāng)張順提出來的“沉沙平切,沖淤平衡”以后,事情便朝著“引涇”派有利的方向發(fā)展。 因為它從根本上一勞永逸的解決了不斷開鑿新的引水渠問題,徹底堵住了“拒涇引泉”派勞而無功、得不償失的“謬論”。 其實若是仔細(xì)論起來,在山谷之中拓寬河面,所需工程量未必就比鑿穿吊兒嘴小多少。 但是拓寬河面,實現(xiàn)沖淤平衡,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比鑿開吊兒嘴切實可行,故而張縉彥不由異常興奮。 本來最好實行張順“沉沙平切,沖淤平衡”的地點(diǎn)正好是鄭國渠渠首。 此處涇水剛出山谷,只需要挖掘兩岸泥土,便能實現(xiàn)拓寬河面的目標(biāo),最為簡單易行。 奈何如今鄭國渠引水口高處河面太高,已經(jīng)不具備實行的現(xiàn)實條件。 若是退而求其次,走廣惠渠渠口,則需要開鑿兩岸河石,工程量也頗為龐大。 “非得鑿開兩岸河石不成?”在返回的路上,那張縉彥念叨了半晌,不由忍不住問道。 “我何時說非要鑿開河石了?”張順聞言搖了搖頭道,“我只是提供一種思路?!?/br> “畢竟本王日理萬機(jī),實在無法沿著河道上下考察測量?!?/br> “咱們需要的只有兩點(diǎn),一個是減緩水流,另一個是抬高河面,引入廣惠渠?!?/br> “如果有別處可以實現(xiàn)這兩個目標(biāo),那自然亦無不可?!?/br> “若是實在不成,我倒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不知你要不要聽一聽?” “哦?秦王殿下,您請講!”經(jīng)過此事以后,那三原知縣張縉彥明顯對張順尊敬了許多。 “當(dāng)務(wù)之急,雙管齊下,一則拓寬廣惠渠渠首位置,二則在廣惠渠渠首取水下游設(shè)立圍堰,束水抬河!”張順不由建議道。 “最后能鑿兩岸河石,積為圍堰,一舉兩得,不費(fèi)二力!” “進(jìn)而使河沙自淤,若水高則減圍堰,若水低則增圍堰,如此一增一減,使河面高低如常?!?/br> 什么意思呢? 張順建議不如干脆就在廣惠渠引水口處拓寬河面,然后鑿開的石頭也不用運(yùn)出去,就在引水口下游堆積圍堰。 圍堰在引水口下游收窄了河道,自然會把圍堰上游的水位抬升,形成一個類似水庫的寬大河面。 這樣以來,因為水流在這個類似水庫的位置減緩流速,那么河沙就會自行淤積在這里。 河沙的淤積會自行抬高河床,進(jìn)而抬高涇河在此處的河面,正好可以把原本下沉的涇河水引入廣惠渠之中。 只是如果年積月累,河床不斷抬高,很可能沖壞了兩岸堤壩。 這個時候,就需要拓寬被圍堰約束的河口,讓水流把淤積的河沙沖下去。 如此以來,河沙多了就把圍堰缺口開大一些,河沙少了,就把圍堰缺口縮小一些,最終形成動態(tài)平衡,勿須調(diào)整圍堰,涇河在此處“水庫”就能形成沖淤平衡。 “妙哉,妙哉!”張縉彥聞言不由拊掌道,“如此以來,這豈不是正如一支水瓶?” “那圍堰所束既是瓶口,那拓寬的河道即是瓶肚。沙少則束瓶口,沙多則擴(kuò)瓶口,如此水沙可控矣!” “不過數(shù)年,沖淤平衡,而不勞五縣百姓,實在是妙不可言!” 只是說著說著,張縉彥聲音不由低了下來。 “不對,不對!”他不由皺著眉頭道,“秦王殿下有所不知,這涇河本有枯水、漲水二期?!?/br> “如今正是雨季,故而河流暴漲;等到旱季,則河流暴跌。如此一漲一跌,河流水位如何控制得???” “這……”張順聞言不由一愣,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所設(shè)計“沖淤平衡”的模型有問題。 自己知考慮到靜態(tài)河流問題,沒有考慮到動態(tài)河流問題。 “你且等一等,待我仔細(xì)琢磨琢磨!”張順擺了擺手,不由眉頭緊鎖。 雨季水量大,旱季水量小,一漲一跌…… 等等,一漲一跌? 有了! 張順想了半晌,不由微笑道:“此事易耳,不過須控制圍堰高度罷了!” “這些圍堰堆積之時不須太高,枯水時自然束水,等到河流暴漲,自然會漫過圍堰,流淌如常!” 張縉彥聞言不由一愣,半晌才感慨道:“秦王殿下做事真乃天馬行空,不拘一格,令我嘆為觀止,自愧不如?!?/br> “得秦王如此,乃涇陽、醴泉、三原、高陵、臨潼五縣百姓之福也,亦是陜西百姓之福也,更是天下百姓之福也!” “得明主如此,濂源何敢不效死哉?” 濂源?張順一愣,隨即反應(yīng)過來這應(yīng)該是張縉彥的字。 原來這廝雖然投靠了義軍,做事也算可靠,但終究卻應(yīng)了魏征那句話“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心不服”。 只是經(jīng)過張順這番表現(xiàn)以后,那張縉彥是真的口服心服,“樂為之死”。 “此法只是我的一個提議,終究如何還需要細(xì)細(xì)考證才是!”張順聞言也不由心里一喜,隨即又叮囑道。 “既然濂源有心,這事兒就交付給你了?!?/br> “還請你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仔細(xì)探查涇河與廣惠渠沿岸情況,將出現(xiàn)的一應(yīng)問題和解決方案編制成冊,一并匯報與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