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書迷正在閱讀:贅婿繼承五百億、玩世不恭(np)、碰瓷劍尊后我成了修界第一、戰(zhàn)死的前夫回來了[雙重生]、不朽神帝、分化后標(biāo)記了死對頭、清冷天君被迫上位·女A男O、嫁給黑蓮花霸總后我后悔了、反向帶貨后我紅了[古穿今]、我在夢里與你相遇 Nph
顧廷燁并沒有在船上停留太久,而盛紘的船掛上了漕幫的牌子,剩下的路果然順風(fēng)順?biāo)届o安泰,數(shù)日后,大船在宥陽停靠,眾人棄舟登岸。長松早已得信,率一眾家仆在碼頭上等候。盛紘許久不見長松,不免多說了幾句別情,分外親熱。魯氏與周哥兒一路疲累,早被被細(xì)心的婆子扶進(jìn)一頂藍(lán)油布綴靛紅尼的車轎里。 上了馬車,盛紘不禁問起大老太太的狀況,長松臉色黯淡,嘆道: 上個月原本好些了的,誰知天一入寒,又不成了,這幾日只昏昏沉沉的,連整話都說不出一句來,大夫說說怕是就這幾天了。 盛紘聽罷,也是哀傷道:咱們做子孫的也斗不過老天爺,總是盡了咱們的本分,讓老人家舒坦些,也就是了。盡人事,聽天命。 車廂內(nèi)一陣沉默,長松不好叫長輩這般悲傷,便勉強(qiáng)笑道:還是多虧了二老太太,常說些老日子的趣事,祖母方覺著好些。有時三老太爺上門來尋事打秋風(fēng),二老太太往那兒一坐,三老太爺就老實(shí)了。 盛紘知道宥陽老家三房的嘴臉,輕嗤道:一家人,什么要緊。你且不必?fù)?dān)心,若三老太爺再借著大老太太的事興風(fēng)作浪,萬事有我呢。 去鎮(zhèn)上攏共一個多時辰,長松叫停了車馬,在村口略作歇息,車夫飲馬檢修轱轆輪轍,丫鬟婆子服侍魯氏和周哥兒盥洗小解。盛紘不可避免地看了一場孫志高家不得不說的故事,心情頗好,長松也一掃先前的悲傷氣氛。 盛紘已多年不回祖宅,頗為感慨。不過到底這大老太太已在彌留之際,外頭守著的仆從都輕手輕腳,不敢有半點(diǎn)喧鬧嬉笑。盛紘被長松引著去見盛維,長梧一家則自去了內(nèi)宅見李氏等人。 一別數(shù)載,再見的盛維蒼白瘦削,一臉憔悴,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看來人與人還是不同的,大老太太對盛家大房的意義總是不同的。盛紘嘆了口氣,問道:大老太太如今是怎樣個場景?松哥兒是小輩,也不敢與我交實(shí)底。 盛維神色哀戚,也不必隱瞞,幾日前起,母親就說不了話了,只能咽些薄粥,今日算是好些的了怕也是念著梧哥兒和重孫子。 今日可也好,人也算見全了。盛紘安慰他道,回來一路上我看著,這周哥兒到像是你那三侄子,一肚子活泛心思,說不準(zhǔn)能是個詩書上有靈性的,大老太太見了必定喜歡。 盛維知道長楓的,雖是庶出,可也是實(shí)打?qū)嵉倪M(jìn)士,不免笑道:梧哥兒是走的武路子,來日周哥兒若是能科舉出身,那可真是祖上恩典了。說起長楓,盛維也想起墨蘭,墨姐兒聽說也定下親事,明年怕也要cao辦了??上Я诉@樣的事她不好來,我原準(zhǔn)備了給她的及笄禮,只好讓二弟帶回去了。 其實(shí)不止墨蘭的親事,如蘭和明蘭的及笄禮也在明年,只是差上些日子。盛紘知道盛維夫婦做事妥帖,必定是一并準(zhǔn)備了三份兒的,因笑道:可惜了大哥只有品丫頭一個,這里里外外,愚弟還是賺了三份兒禮錢的。我記得品丫頭比明蘭大些,可已定了是泰生? 盛維道:如今有母親的事,不好提起,約摸就是如此了。品丫頭如今也懂事兒了許多,meimei也很喜歡。 寒風(fēng)似刀,歲入隆冬,密密的雪花片覆蓋了整個庭院。大老太太最終是在幾日后的一個夜里完全昏迷,然后在發(fā)表了對死去的長女的無限愧疚,和對大老爺及那煙花女子最怨毒的詛咒后,闔上了雙眼。 盛維和盛紜看著大老太太枯槁般的面龐,想起母親這一生的苦難,放聲大哭,一眾晚輩都跟著哭起來,外頭服侍的丫鬟婆子聽見里頭的哭聲,都跟著一起哭嚎著。盛紘看見盛老太太垂眸不語,亦不見一滴淚。 其實(shí)盛紘也說不上多么悲傷,作為侄子,還是個換了芯子的侄子,他對大老太太沒有什么深厚的情意,他只是覺得這人世無常往往難以轉(zhuǎn)圜,一個深宅女人能做的,也僅僅是隱忍復(fù)仇,而不能阻止一切的發(fā)生。 許多事,出身高貴如盛老太太,也無能為力。 一切后事都是早就預(yù)備好的,擦洗,換孝衣,設(shè)靈堂,出殯,大殮,李氏和文氏料理得妥妥當(dāng)當(dāng)。盛維在鄉(xiāng)鎮(zhèn)里素有德名,憐弱憫老,多有撫恤,每每行善不落人后,且胡家也是殷實(shí)的商戶,喪事辦得很是風(fēng)光,請了五十一名僧眾,做足了三十五天的水陸道場。 因?yàn)殚L梧是官身,所以葬禮上的事,尤其規(guī)制禮儀,盛紘也幫襯了許多。但他只在第一日大喪時露了面,沒有等到水陸道場功德圓滿之日。畢竟他是朝臣,不能多加停留,次日,盛紘便以公務(wù)繁忙為由,獨(dú)自從水路回京。 他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原著里,一個多月后便是皖西荊王聚集三萬軍隊(duì)扯旗起事,皖地烽火遍起,反旗直指北上京城,到時從京畿到金陵的水陸路都要斷裂,盛紘便沒有時間來早做準(zhǔn)備了。 在他的出謀劃策之下,如今皇帝并未收回荊王的許多特權(quán),算是穩(wěn)住了他,可荊王謀反之事已箭在弦上,盛紘也不知道能拖延多久,一切只能趕早不趕晚。 一路風(fēng)塵仆仆,待盛紘回京,嘉峪關(guān)總兵八百里加急的奏本正好傳入京中,奏折中言北疆羯奴五支作亂,集結(jié)草原韃靼殘部,兵鋒直指京畿重地。剛剛換了皇帝的朝廷,頓時陷入內(nèi)憂外患之中。盛紘心知,只要大軍離京抵御羯奴,便是給了荊王最好的可乘之機(j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