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119節(jié)
“陛下知東南重矣?!鼻鼗春优希邢㈧`通的人發(fā)表著議論,“此事如此蹊蹺,陛下一時驚怒,終究明白了受到賊子挑撥。東南不能亂!若家家自危,賦稅如何?漕運如何?大明文脈又如何?” “看來本朝皇后要選自東南了?!绷碛幸蝗松畋碣澩?,“有志之家是不愿的,就看這東南是哪戶一舉成為國戚了?!?/br> 秦淮河的姑娘們喜歡聽這些,何況是新君選秀。 躍上枝頭母儀天下,對她們這樣的女人來說是根本無緣的事情,但并不妨礙她們八卦。 “公子,若有機會入宮為后,為何不愿?” 軟語求告,自是令一些喝得熏熏然的士子大感快活:“做了國戚,哪還能入朝為官一展抱負?國戚朝朝有,幾家能傳世?只有科途是大道!一朝為公卿,三代上青云吶!” “說起來,聽聞文衡山又在備考,明年是第九回 鄉(xiāng)試了吧?”另一人滿眼笑意地調(diào)侃,“可有人賭一賭,衡山居士這回能不能中舉?” “衡山居士才情自不必說,只是恐怕命中與科途無緣,大器晚亦難成啊。依不才來看,不如做做國丈。昔年衡山居士不愿尚寧王之女,如今可為國丈,那也是一樁美談吶。” 他們就這樣調(diào)侃著文征明,但被稱為“吳中四大才子”的四人卻個個科途坎坷。 已經(jīng)去世十年的徐禎卿倒是中進士做過官,結(jié)果只因貌丑就不得入翰林,后來還被貶為國子監(jiān)博士,一年后就郁郁而終,年僅三十三。 唐寅呢?雖曾得梁儲青眼中過鄉(xiāng)試第一,隨后會試一個徐經(jīng)科場案就被貶為吏,此后憤然至今不再入仕。 文徵明也一樣,別說會試了,舉人出身這一關(guān)都已經(jīng)八試不中,五十多了還是秀才。 至于祝允明呢?十九歲中了秀才,考了五次鄉(xiāng)試才中舉,然后又七次會試不中,如今正在廣東興寧做知縣。 他還不知道他寫的《野記》被皇帝盯上了。 在惠州興寧已經(jīng)做了六年多知縣的祝允明還畏懼于此前兩廣的那場大風暴,小心謹慎地做著事。 惠州知府都被拿辦了?。?/br> 但他再小心,這天那個殺才張孚敬來到惠州巡視了一下學政之后,還是來“拜會”他這個吳中四大才子之一了。 “自希哲到任興寧,暇則親蒞學宮,進諸生,課試講解。嶺之南,彬彬向風矣,此希哲之功?!?/br> 祝允明抱拳藏著自己的“第六指”忐忑作揖:“不敢稱功,分內(nèi)之事,理所應當?!?/br> 同樣是七次會試不中,但人家一朝探花得到天子青睞,如今巡撫一方。 而失去了希望憑舉人身份和才名被推薦做知縣的祝允明,在知縣這個級別都算是資格最差的那一批,天花板看得見。 他低著頭,眼角心驚膽顫地看著那柄掛在張孚敬腰間的“天子賜劍”。 最近不是開始安撫廣東,出行沒再佩這柄“劍”了嗎? “非也。若無希哲參典文衡,丙子、己卯兩科鄉(xiāng)試,興寧豈能暫露頭角、屢有高中者?興寧文教,實因公興。” “……不敢,不敢。” 張孚敬笑了笑:“希哲才名之盛,學識之淵博,本撫早就如雷貫耳。近日偶得希哲一卷《野記》,一讀之下手不釋卷。只是其中一則趣事,孚敬卻頗有疑惑,故來請教?!?/br> “撫臺謬贊了,允明不敢當。多年前閑筆所述,入不得撫臺青眼?!?/br> 張孚敬再次微笑了一下,隨后才問:“希哲于《野記》中著言,太宗奉天靖難時,強使方孝孺搦管擬招。‘擲去,語益厲,曰不過夷我九族耳。上怒云吾夷汝十族,左右問何一族?上曰朋友亦族也?!诰床攀鑼W淺,敢問希哲,此逸聞出自何處?” 祝允明頓時有如遭了晴天霹靂,臉色煞白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道:“允明當年……偶聽笑談而已。這卷《野記》……亦只閑極酒后妄書……” “鄉(xiāng)野多有笑談,孚敬亦知之?!睆堟诰瓷钌畹乜粗?,“公于廣東任知縣,剿捕匪賊,興修水利,用心文教,于興寧不可謂無功矣。然希哲知否?陛下御極后,此卷《野記》卻忽然風靡江南,稱方孝孺節(jié)烈者眾。” 祝允明的臉色更白,腿都軟了,人不由得晃了晃:“允明……實不知……下官有罪,妄議太宗之事……” 這下由不得他不跪了,因為張孚敬實在說得很明白。 張孚敬嘆了一口氣:“個中情由,孚敬也愛莫能助。今日到惠州,察希哲在任確有功,孚敬會秉公上奏。只是希哲,你恐怕要好好想清楚,此次入京述職該如何說了?!?/br> “入京……述職?” “不錯,陛下素聞希哲之名,任職興寧業(yè)已六年,陛下召希哲入京。陛見之后若果有德才,希哲當有大用。”張孚敬意味深長地看著他,“吏部之外,陛下親自考功者,希哲獨一人矣。不日啟程,正旦節(jié)前希哲便可面圣。明年改元,孚敬盼希哲青云直上,再回廣東一展抱負?!?/br> 日理萬機的皇帝為什么會聽說一個小小知縣的名字? 不由吏部來考功,皇帝親自過問? 改元…… 祝允明創(chuàng)作何其多?十年前寫的這本書,早就不再讓他記掛在心里。 他若真那么懂政治,當年又怎么會胡亂寫這些事? 但這些原因需要他去辯解了。 皇帝會信嗎? 此去京城是青云直上還是直入地獄,祝允明已經(jīng)完全不確定了。 冬月下旬,廣東有六艘官船緩緩駛向京城,這是一個很特別的船隊。 其中四艘,吃水頗深,其中自然載有重物。船上,也有兵丁看守著。 另外一艘,隱隱散發(fā)著一些脂粉香氣。 最后一艘上,除了祝允明,還有其他一些入京“述職”的同僚。 祝允明見過其中幾個,都是之前“戴罪在身”仍舊辦差的人。這幾個月,聽說他們都很賣力想要立功。 問了一下,是吏部召還回京考功另用的,就不知是什么差使。 祝允明也不敢說,他是要被天子親自考功。 很怕,很冷。 雖然同船往北分派在此船的那兩個“護衛(wèi)”笑瞇瞇。 第139章 甘州兵變 《野記》在江南到底怎么流傳起來的? “此事督臺大人不便去查,因此陛下命我來了?!北辨?zhèn)撫使王佐出現(xiàn)在了張子麟面前,一個卷宗遞過去,“三條線索,我已皆有所獲?!?/br> 張子麟凜然接到手中:“多謝鎮(zhèn)撫,請坐,請指教?!?/br> 卷宗是要慢慢看的,但有些話恐怕不便落于紙上。 王佐拱手謝過之后,坐在了椅子上。 看了看張子麟之后,他先是笑著寒暄了一下:“督臺巡憲浙江、福建歸來,瞧起來消瘦了一些。身擔大任,身體要緊啊?!?/br> “只恐不能盡快為君分憂?!睆堊喻腩D了頓之后斟酌道,“此案詳查之后,非同小可,疑點頗多。江南士子傳閱《野記》,妄議太宗舊事之人頗多。此事,最早線索還在年初。其時,先帝尚未大行?!?/br> 王佐點了點頭:“最早是多了一些抄本,俱為臺閣體。我查到最初得閱此抄本者,是在秦淮河幾處樓船中,說不知是哪些世子恩客遺落下來。后來才有書商聞陛下議禮繼統(tǒng)不繼嗣,逐利而刊行之,因此傳開?!?/br> “既有鎮(zhèn)撫佐證,那么應當無假。”張子麟很頭痛,“年初之時,賊子便開始織網(wǎng)。本督已查實,九起命案中,南直隸與浙江、福建有兩知縣、一知府確系仇殺,福建巡按是巡鹽之時因匪賊劫掠鹽池身死,然其余五人卻無疑是蓄意刺殺。三樁仇殺兇手已擒獲,但其后有無指使挑撥,卻不能屈打成招。” “無關(guān)大局,有人借機于短時間內(nèi)在三地再添數(shù)樁殺官大案是事實?!蓖踝裟曋?,“況且那些山盜、水匪、???,都敢殺官了,為何不趁亂大肆劫掠?這等大案,又豈是小股匪寇敢擅自動的,又如何得知那幾個官員的準確行蹤?” 張子麟沉默了片刻:“東南諸官,本督已經(jīng)都盤查了一遍。盤問出了不少新案子,但并無實據(jù)證明他們涉案,這等造反大案,他們也沒有理由去做。本督到后,諸事戰(zhàn)戰(zhàn)兢兢,妥帖在辦?!?/br> “士紳、吏卒太多,督臺查不過來,我也查不過來?!蓖踝衾斫馑臑殡y之處,隨后才說道,“如今看來,逆賊之圖謀,恐怕本身就在乎大查東南。殺官大案,陛下不得不查。三地九官旬日內(nèi)遇刺,《野記》更是年初就在織網(wǎng),看起來彼輩籌劃周密。實則,不難?!?/br> 張子麟眼神微瞇:“何以見得?” 得知某處有仇殺之后,短時間內(nèi)在不同地方調(diào)動人力和情報網(wǎng)絡(luò)再添幾樁案子,不難嗎? 王佐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刑部大堂上,督臺也見過楊閣老勸諫陛下勿要徹查錢寧、江彬案涉事官員了。在這東南,又有幾個官員足稱清廉?既是在東南早有布置,幾伙匪賊悍然出手,隨便逮住那個官,一殺之后一查之下便顯得疑點重重。若是只圖陛下大查東南,毫無緣由地在力所能及范圍內(nèi)殺幾個官,你我反而不容易查出真兇?!?/br> 張子麟駭然問道:“隨意……殺?” “三五悍匪潛于常住之地,數(shù)月以來甚至數(shù)年以來,豈能不知哪些官常去哪?書信既到,蹲守某處,見之即殺。毫無緣由,毫無防備,驟然出手,那有多難?有三人不是還有護衛(wèi)隨侍嗎,一支冷箭,防不勝防便被殺了?!蓖踝艨粗?,“督臺大人,若有苦練本領(lǐng)多年之死士,與你本無冤無仇,藏于暗處見你走到了街上便一箭射去,你如何防?” 張子麟只感覺脖頸發(fā)寒:“……昆山知縣是刺客近身割喉?!?/br> “他慣常去那青云閣,只帶轎夫。你若是地方父母官,治下多是順民,能日日防賊嗎?”王佐眼里精光閃爍,“這伙逆賊,必定只是就潛伏在了那幾處地方,而且就在市井之中,時日已頗久。我已經(jīng)安排下去,只查訪近來有無相熟之人不見蹤影者。督臺,你也應當往這個方向查!” 他站了起來:“要有合適理由離開當?shù)?,那就只有幾法:游學、行商、隨主家往來交際。自事發(fā)前及事發(fā)后,路引才是線索?!?/br> 張子麟看他告辭離開,盯著他的背影許久。 這就是錦衣衛(wèi)北鎮(zhèn)撫使嗎? 跟刑名審案還是不同的。他們琢磨得最多的就是搜尋罪證,至于詔獄刑訊……那已經(jīng)是最下乘的手法了。 凝重地翻開了卷宗,張子麟認真地看了下去。 除去《野記》如何開始流傳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第二部 分則是南直隸、浙江、福建經(jīng)常越省行商的商行、大族。 事發(fā)前后,從案發(fā)當?shù)剡M出的商隊、船隊,已經(jīng)歷歷在目。 張子麟深吸了一口氣,他知道他還得去查另外兩個方面:當?shù)赜心男┦孔雍凸偌澰诎赴l(fā)前后帶著人出了境,去游學或者訪客、探親了。 “桂子實?!彼压疠嘟辛诉M來,“你說織網(wǎng)之人在東南外,沒錯。只是東南殺官諸案必須破,你代本督去福建,叮囑那邊往這個方向去查!” …… 十一月底,東南寒冬已至,西北更加冷冽。 甘州總兵官李隆帶著幾個親兵,寒著臉來到了甘肅鎮(zhèn)巡撫衙門。 一路直闖進去之后,他也不管還有人在場,扯著嗓子就是質(zhì)問語氣:“撫臺大人,我麾下諸衛(wèi)指揮都來報,本月糧餉折銀減半?” 甘肅巡撫許銘皺了皺眉,對另外幾人說道:“你們先下去?!?/br> 等堂中只剩了自己和李隆及他的親兵之后,許銘才淡然說道:“今歲豐收,此時米賤,有何問題?” 李隆沉著臉盯著他:“月糧一石,折銀該有七錢,撫臺大人卻只發(fā)三錢三,本將倒想請問撫臺,你覺得沒問題?” 許銘并不畏懼地看著他:“據(jù)本撫所知,甘州舊糧不少,陜西新糧已至。米價已減半,折銀自當減半。三錢三,也足買一石米?!?/br> 李隆怒目圓睜,盯了他一會之后才說道:“甘肅張掖五衛(wèi)、肅州衛(wèi)、西寧衛(wèi)、金州衛(wèi),如此多將卒蜂擁而至,糧價便漲。買不足糧,如何能果腹?不能果腹,將士們?nèi)绾问睾梦鞅?。撫臺大人,出了變故,你能擔著?” 許銘瞥了他一眼,悠然坐到案桌后:“本撫已按冊撥發(fā)買足一月糧米之銀,如今李總兵手上銀錢足夠,甘州糧食足夠。若還出了變故,李總兵能擔著?” 李隆臉色陰沉不定地看著他。 許銘又悠悠拱手朝另一邊:“便是到制臺大人面前,李總兵也講不贏這個理。改元在即,錢寧、江彬已授首,本撫奉勸李總兵還是以邊事為重。多少餉銀能買足糧米,本撫知道,李總兵也知道。” 他的語氣就是這么不咸不淡,李隆雖是甘州邊鎮(zhèn)的最高軍事將領(lǐng),但許銘職權(quán)包含修筑城池、管理錢糧、訓練兵士、鑄造器具甲胄、羈縻藩部、統(tǒng)轄貿(mào)易、監(jiān)察所在地百官。 “撫臺既執(zhí)意如此,本將只好先去書制臺,再向董公公說明其事?!彼⒉[了雙眼看著許銘,“撫臺擅自折半給發(fā)餉銀,若將卒嘩變,想將罪責盡數(shù)推給本將卻是不可能!撫臺好自為之!我們走!” 他轉(zhuǎn)身揮手,幾個親兵也都仇視著看了一眼許銘,隨后才離開。 許銘等他們離開后倒是露出恨色來:“不思報國,只知中飽私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