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外使
不過現(xiàn)在高麗國還是以中華文化為榮的,并沒有自大到宇宙國的地步。 陳遜兩輩子頭一次接見外國使臣,這種感覺很新鮮:“禮物我收下了,回去代我感謝高麗王?!?/br> 不過從我們興漢盟能順利在開京貿(mào)易可以看出來,其投靠金國也是虛與委蛇,并不是真心。” 高麗主使姓王名翰,年齡看起來已經(jīng)超過五十,與現(xiàn)在的高麗王是一個姓,估計是高麗王的同族。 “不知陳將軍對我們高麗國和好之請是否同意?”王翰小心翼翼的問道,自我感覺希望很大,畢竟拿人手軟,陳遜都收了禮物了。 “我不同意?!标愡d笑呵呵的回道,看著王翰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為何?你都…”王翰身后一個年輕人城府潛,直接開口問道,但立即就被王翰止住。 你都收了禮物了。 大家都知道年輕人沒有說出來的話是什么。 “要不,禮物你帶回去?”陳遜問道。 “豈敢、豈敢,無論和好之事如何,我王對陳家軍的歉意都是要表達的,這禮物萬萬不能收回。”王翰趕緊回話。 “那就好?!标愡d點了點頭,一點兒也沒有回禮的意思。 都打算滅了你了,還給你回禮做什么?rou包子打狗么。 距離上次議事都過去一個月了,估計柯雷很快就能初步整編完成,到時候高麗國就不是求“和好”了,而是得求放過了。 “不知陳將軍為何不同意,您若是有什么條件,還請告知我等,我好回稟我王?!蓖鹾材樕显俅胃‖F(xiàn)起微笑,忍性相當?shù)暮谩?/br> 他出發(fā)的時候,陳家軍的商貿(mào)船只還在和高麗國正常的貿(mào)易,而且陳家軍才起事不到兩年,所以他完全不認為,陳遜會選擇直接和高麗國開戰(zhàn)。 “我沒什么條件?!标愡d搖了搖頭:“我這人一向公平公正,人敬我一尺我必還一丈,可若是有人扇我一巴掌,怎么著也得打回去的?!?/br> “這…”王翰想到了高麗國之前派遣三百艘戰(zhàn)船參戰(zhàn)的事情。 這三百艘戰(zhàn)船幾乎把高麗國的水軍戰(zhàn)力掏空了,現(xiàn)在若是有三百艘戰(zhàn)船來攻,高麗國就只有挨打的份。 “高麗國國小民寡,那金國強勢,硬逼著我們出船出人,我們根本無法拒絕?!蓖鹾步又f出了一句后世比較經(jīng)典的婊語:“這都不是我國本意,還請都督大人大量,能夠原諒則個。” 你們的當時的目標是陳家軍,我陳遜有金手指,才能夠戰(zhàn)而勝之。換做其他人,估計都葬身魚腹了,哪里有機會原諒你。 陳遜心里閃過這個念頭,對于接見外國使臣的興趣已經(jīng)耗盡。 “他金國可以硬,我陳家軍為何就不能硬了?” 說完直接端茶喝水,周圍的親衛(wèi)見狀,直接將還要求情的高麗使臣架了出去。 …… “父親,這可如何是好?!蹦贻p人朝著王翰問道,一臉焦急。 “莫要慌亂,事情還沒有糟糕到無法挽回的余地,我們現(xiàn)在不還活得好好的,說明還是有的談的?!蓖鹾舱砹艘恍┍患荞薨櫟囊路嫔蠌娜莸?。 “可是,我看那陳遜不是善茬??!”年輕人還是非常擔心。 “之前那些金人不也狠厲,我們高麗國不還是應付過去了。再往前看,大唐不夠強盛嗎?萬朝來賀!現(xiàn)在呢?大唐何在?我高麗呢?”王翰拍了拍兒子的肩膀,一副勝券在握的神態(tài):“高麗立國二百余年,中原大陸政權(quán)交替不斷,唯有我國長盛不衰。所以說,就算金國亡了、陳家軍亡了,我們高麗國也不會亡。”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陸政權(quán)的混亂、交替給了高麗國相當高的自信。 在事大國策指導下,高麗國先后向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宋、契丹(遼朝)、金朝稱臣。 連續(xù)二百多年穩(wěn)定的政權(quán),讓高麗人認為,金國、陳家軍必然也會像之前這些國家一樣,最終消逝在歷史長河之中。 而高麗國,必將萬世傳承。 …… “就這么放他們走了?”賈濤有些好奇的問道。 按照陳遜之前對待使臣的手段,照例王翰等人是不會有好結(jié)果的。 “不一樣了,等軍政府收復了河北諸路,就有了立國之本,到時候作為一個國家,對外來使臣還是得有基本的禮遇,這事關(guān)我們的形象,不能像之前那么意氣用事了。”陳遜稍顯無奈的回道:“就從高麗國開始吧?!?/br> 成為大國就得經(jīng)受這些限制,總不能像后世美國一樣不要臉皮吧。 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有王道、有霸道,可就沒有無賴道,陳遜可不能給先人丟臉。 “立國?都督打算把國都立在哪?”賈濤的好奇心立即被轉(zhuǎn)變。 “說這話還早,現(xiàn)在我也沒有什么目標?!?/br> “若是在河北的話,我覺得燕京不錯,那里有海河平原,水路便利,距離渤海不近不遠,四季分明,剛剛好。”賈濤直接開始建議。 神了,竟然看中了后世的北京。 不過陳遜并不看好這里,若是新建國家的版圖限制在后世的國家地圖上,燕京確實比較合適,差不多居于中間位置,還可以利用海運便利。 但陳遜的野心可不止這一點。 東南沿海那么多的土地,南亞也不小,后世印度以中國三分之一的國土養(yǎng)了同中國一樣數(shù)量的國民,還能夠出口糧食,可見這片土地有多肥沃。 “你吃了嗎?”從古至今,華夏人對于饑荒的恐懼以及對糧食的渴望,幾乎已經(jīng)深入到了基因里。 司馬遷在《史記》中就曾三番五次地強調(diào)糧食的重要性。 “民以食為天”、“倉稟實而知禮節(ji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詩詞也描繪出了古時人們農(nóng)耕時的辛苦,與糧食的來之不易。 正因為古時候的生活困苦,一旦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餓死的平民百姓大有人在,所以“你吃了嗎?”才會成為了中國人最能表達關(guān)懷的問候語。 南亞這么適宜耕種的土地,陳遜可是眼饞的很。 日不落帝國,這一世可不能讓大不列顛拿去。 所以,今后國都必然會選擇更南邊的城市。 比如:揚州有長江之便利,泉州有大流求島做屏障,廣州則最利海運,都各有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