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陽劍尊 第5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罪念、[綜英美同人]王子和他的盾、云越往事、穿成權(quán)臣的心尖子、變O后揣了大將軍的崽(GL)、她怎么還不喜歡我、我靠敲代碼拯救悲情男二、渣了大佬后,我失憶了、我,胖頭魚,超兇、威爾德家族
小姑娘立在太象宮之口,咬著小手指頭道:“你下去罷,老爺命我不得走出這太象宮,就不能遠送你了。你要常來尋我玩耍哦!我覺出你身上有甚么東西令我十分親近,卻又不敢太靠前?!鄙焓忠恢噶铔_丹田。 凌沖心頭一凜,他丹田中除卻玄劍幻境,便唯有一團陰陽之氣,這幾年修行星斗元神法,聚斂星力,陰陽之氣著實跟著大飽口福,只是自去年起便不再壯大,而轉(zhuǎn)為精煉,似乎每一日皆有幾分凝實之意。不過他也從未將心神投入其中太多,畢竟這等妙物絕非后天生靈所能染指。 珠兒乃是誅魔寶鑒元靈所化,天生靈覺驚人,自能感到陰陽之氣對她大有好處,可助她純煉真氣,堅實元靈。但同時陰陽之氣cao控不好,亦會將她元靈吞噬,化為靈機補益了自身。因此才會說凌沖身上的物事對她十分吸引,卻又不敢靠近。 凌沖笑道:“珠兒前輩放心,弟子一月之后定會回轉(zhuǎn),再陪你玩耍?!敝閮盒Φ膬深w大眼睛彎成了月牙,笑道:“那就好,你可不許失約哦!”轉(zhuǎn)身蹦蹦跳跳跑了。凌沖吐了口氣,回轉(zhuǎn)合極宮中。就在伏斗定星盤之上坐下,默運真氣,先將玄劍幻境之中周天劍光種子重新祭煉了一遍。惟庸道人祭煉這些劍光種子之時,只是將法力禁制重數(shù)祭煉上去,尚有不少缺陷,凌沖花費了一月功夫,將之重新祭煉,果然有了如臂使指之感,還有許多收獲。 周天劍術(shù)乃是以星斗元神劍為基本,輔助其修煉所創(chuàng),效仿周天群星運轉(zhuǎn)之道,所謂觀天之道,執(zhí)天之行,一劍之出,可引動周天星辰之力垂降,威力莫大,神鬼莫測。 凌沖修煉最勤的便是北方玄武七宿法,因此將周天劍光種子重新祭煉,眼光第一個便瞄上了玄武七宿劍法。他心念一動,玄劍幻境中北方天空共有數(shù)十顆星辰劍光依次閃亮,化為七座星域,又有七道星光生成,陡然化為七道劍光,就在北方星空之上演練起劍術(shù)來。這套劍術(shù)絕非凌沖所學(xué)的任何一套劍法,而是以玄武星力cao控,自然而然施展而出,可謂道盡玄武七宿之妙。 凌沖就在玄劍幻境之中,以心念演化周天劍術(shù)中玄武七宿之變,自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一一施展。玄武七宿劍光合璧,象征玄武真神之形。玄武之靈乃是龜蛇相纏,本就沉穩(wěn)靈動兼而有之,七道劍光恣意縱橫之間,已頗具玄武真神之妙。 凌沖驀地一聲低喝,丹田中七道劍光投體而出,就在半空之中陡然合璧歸一,化為一道虛影,龜甲蛇鱗,龜蛇相纏,正是玄武法相。只見神龜探首,靈蛇低嘶,道道法力漣漪沖蕩虛空不絕。玄武真神法相之中最高神通便是先天壬癸神水,此水亦是七大真水之一,自蘊陰陽五行,威力宏達。玄武法相一成,周身便有絲絲玄色真水生成,滾蕩虛空,如悶潮起于淵底。玄色真水正是壬癸神水,雖非先天之物,卻也十分靈異。 凌沖伸手一招,收了玄武星力劍光,依舊化為玄武七宿,收入玄劍幻境之中。“看來這套周天劍術(shù)之中,先要修成劍氣化形之法,方才我以劍中真意,無意中演化玄武星神,當是走對了路子。只是這尊玄武星神還是我苦修玄武七宿四載,根本雄厚,方能演化的出來。若是換做其他四靈法相,只怕便無這般容易?!?/br> 第213章 二一九 云文天授 劍氣化形在諸般高深劍術(shù)之中,尚屬低端境界,只要修成凝真之境,真氣運轉(zhuǎn)如意,便可著手修煉。甚至凌沖從未得過劍氣化形之術(shù)的傳承,卻在方才修煉周天劍術(shù)北方玄武七宿時一蹴而就。 甚至劍氣化形之道并非是一門劍訣或是劍術(shù),而僅是一種運劍運氣的手段。諸如劍氣雷音、劍氣煉絲、劍斬虛空等種種精妙劍術(shù),亦非有專門修煉的法訣,只是運劍之手法而已。一門劍訣高深與否,一看修行境界能夠直指先天大道,譬如太玄劍派六大劍訣之所以為無上妙法,便因歷代傳人皆有以此修證長生者。二看劍訣中所蘊含劍意境界,能夠修成的種種手段神通。 譬如星斗元神劍訣,其中便蘊含了劍斬虛空劍術(shù)的法門,先天庚金劍訣中便蘊含了劍氣煉絲的手段。這些精妙劍術(shù)手法被內(nèi)嵌于劍訣之中,但并非只要修煉了劍訣便可修成,亦需天賦、機緣遇合方可。 凌沖無意中修成劍氣化形之術(shù),亦有幾分興奮之意。隨機依舊去體味周天劍術(shù)之奧妙,“這套周天劍術(shù)不愧為太玄祖師專為星斗元神劍訣所創(chuàng)。星斗元神劍訣說是劍訣,實則是采煉星光法力之妙法,有了這套周天劍術(shù),方能催動周天星力,有了劍意劍形,正式將星宿魔宗的根本道訣納入太玄劍術(shù)體系。只是當年那位祖師并未得到完整的星宿魔宗道訣,這套周天劍術(shù)實則亦是縱其想象,以劍術(shù)彌補星宿道訣中的缺憾,劍術(shù)雖則精妙,其實是無奈之舉。練氣的根本法門是星宿魔宗的,這套周天劍術(shù)雖非狗尾續(xù)貂,但到底非是原配,運使起來總有幾分不湊手。” “星宿魔宗的法訣當真是非同小可,練氣的法門還在太玄派之上,若能將星宿道法后續(xù)道訣入手,我也不必修煉甚么周天劍術(shù)了,憑借星宿道法便可成道!”凌沖將這無用之想壓下,細細體悟運使周天劍術(shù)之時,周天星力之潮汐變化。洞虛劍訣乃是一門高深之極的劍術(shù),四代掌教創(chuàng)出這門劍術(shù)時,立意十分深遠,任何劍術(shù)皆可拓印于玄劍幻境之中,化為根本劍光,只要根本劍光晉升,洞虛劍訣的修為自也會晉升,所拓印的根本道訣越多,洞虛劍訣的威力便也越大。 但其中便有一樁壞處,根本劍光提升,需要對劍術(shù)的高深認知,與深厚無匹的真氣修為。修煉洞虛劍訣的第一關(guān)便是要天生劍心,方能修成玄劍靈光幻境,之后還要拓印盡可能多的根本劍光,再將之一一提升,每一重境界修煉皆是艱難之極。因此歷代許多弟子貪圖這門劍術(shù)斗法犀利,卻又都淺嘗輒止,并無一人將之修煉到至高境界。 凌沖乃是四代祖師之后,第一個天生劍心之人,又拜入太玄劍派。因此郭純陽十分看重,力排眾議,將洞虛燭明劍訣傳了給他,對他寄予厚望,至于洞虛劍訣并無一人憑此證道,以郭純陽的心性手段,想必自有妙法化解,不然也不會貿(mào)然令凌沖修習(xí),平白毀去這樣一株好苗子。 凌沖從未疑法、疑師,郭純陽傳他洞虛劍訣,他毫不猶豫便修習(xí),甚至郭純陽命他尋惟庸道人求教星斗元神劍,他亦是毫無二話,根本不曾考慮是否貪多嚼不爛的弊端,這是他心性淳樸之處。于劍術(shù)之道,他又能專一致之,足足四年不曾出門一步,只專心修行,這又是他韌性之處。兩相結(jié)合,方有他今日之成就,區(qū)區(qū)數(shù)年時光,修成陽神,修成凝真,這等進境,無論在玄魔兩道、各門各派中皆可堪稱神速了。 這套周天劍術(shù)仿效周天群星,共有三百六十五招,三百六十五道劍光種子,但并非每一道皆是根本劍光,不然便是凌沖老死,也絕修不成這門劍術(shù)。三百六十五道劍光種子合在一處,可看作一道根本劍光,而這道根本劍光取意周天群星,高屋建瓴,意境深遠,幾乎囊括一切劍意意境,因此修煉之難度絲毫不差。 幸好惟庸道人傳他周天劍術(shù)時,將三百六十五道種子劍光盡數(shù)修成了八重禁制,達到二階法術(shù)之頂峰,凝真境界。不然凌沖光是重修這些劍光種子,使之與自家道行境界相合,便要多費數(shù)年時光。惟庸道人一個輕易之舉,卻省卻了凌沖許多苦功。 凌沖將周天劍術(shù)細細體悟,便又去修煉北方玄武七宿道法。他現(xiàn)下修為境界全要看將星斗元神劍訣修煉到何種程度,修聚的星光越多越厚,洞虛劍訣之修為亦會水漲船高。原本采納星光與太玄真氣格格不入,各有特性。星光之道,在乎變化無窮,包羅萬有。太玄真氣卻是殺伐凌厲,一往無前。 要將星力轉(zhuǎn)化為太玄真氣十分之難,因此前輩長老才苦心思慮,以星宿魔宗道法為本,創(chuàng)出這一道星斗元神劍訣,所吸納的雖亦是星力,但化為太玄真氣卻是絲毫無有阻滯,圓轉(zhuǎn)如意。尤其凌沖又有奇遇,有陰陽之氣助他精粹星光,能使星斗元神劍法威力上升五六成,星光之純凈,比星宿魔宗弟子尤甚,轉(zhuǎn)化為太玄真氣來更是得心應(yīng)手。 有此一道劍訣,才算打通了星宿魔宗道法與太玄劍術(shù)之藩籬。當年創(chuàng)出這套劍訣的前輩才情著實驚天動地,只可惜他手中星宿魔宗道法不全,未能將星斗元神劍增益完整,化為另一道直指純陽大道的劍訣,如今僅淪落為充當修煉洞虛劍訣之真氣來源。 凌沖潛心修煉了一個月,算計與惟庸道人約定時間已至,便罷手修煉,欲赴太象宮中。玉琪知曉他出關(guān),走上樓稟報道:“老爺,有一位小姑娘來訪,說是奉了大長老之命,引老爺入太象宮的。” 凌沖聽聞,忙即下樓,卻見一位小姑娘背著兩手,努力做出一副大人模樣,正自觀賞合極宮中布置。這座合極宮本就清雅異常,鳳兮郡主又著手下送來許多珍貴文玩之物,經(jīng)由玉琪巧手布置,更見精致。只是凌沖平日醉心修煉,根本連樓都不下,全無機會欣賞,當真是媚眼拋給了瞎子。 凌沖見了那小姑娘,果是誅魔寶鑒元靈所化的珠兒,躬身施禮道:“弟子見過前輩?!庇耒鞲聵?,見凌沖居然對這么一個小女孩執(zhí)禮甚恭,心下驚駭之極,卻不敢表露于外。珠兒轉(zhuǎn)過身來,胖胖的臉蛋兒上泛起笑容,說道:“老爺說一月之期已至,命我前來帶你入天巽宮,傳你符經(jīng)與云文之道,免你懸念?!?/br> 凌沖見珠兒化成人形,年歲似乎不大,卻是處處裝作老成模樣,其實她開啟元靈亦不過百年光陰,平日惟庸道人將誅魔寶鑒藏于天巽宮中祭煉,輕易不許元靈離宮半步,因此珠兒雖則神通廣大,卻是十分質(zhì)樸,全無人世的一些心機。其實法寶元靈雖是生靈之屬,但思維想法卻與修道之士大不相同,又是十分狡詐聰慧,又是卻又十分固執(zhí)牽強。 今日還是珠兒對凌沖素有好感,尤其他丹田中那一道陰陽之氣更令她有親近之感,主動向惟庸道人討了這份差事,來尋凌沖,帶他入宮。惟庸道人允準,珠兒這才歡天喜地的跑來,她在合極宮中東摸摸西瞧瞧,甚么都是新奇之極,喜愛之極,但惟庸道人吩咐不敢違背,說明來意便要帶走凌沖。 凌沖回身吩咐玉琪幾句,整了整身上玄色道袍。珠兒伸出小手,扯住他道袍衣角,滿室金光遍閃,二人已然無蹤。玉琪待他們離去,輕嘆一口氣,她何嘗不羨慕這等來去無影的神通,只是自家資質(zhì)有限,又是仆役身份,豈敢有所僭越?怔忪出神良久,忽然兩行清淚滾落。 凌沖被珠兒施展法力,憑空挪移到了天巽宮中。這道視空間如無物,千萬里如閑庭一般的法力,唯有真仙級數(shù)之上方能如此輕松自在。珠兒將他帶來,便瞪大了眼,瞧著凌沖,一副十分好奇的模樣。 惟庸道人端坐法臺,見凌沖到來,開口道:“凌師侄來了,這一月以來還要多虧了你那本陽符經(jīng),老道參悟之后,頗有所得。太清門果然不虧為當年玄門第一大派,所傳符箓之術(shù),實是精妙到了極處。有了這部陽符經(jīng)為根基,可將本門那道符劍之術(shù)筑基之法補全,只可惜這部符經(jīng)法門不全,那道符劍之術(shù)雖能補益完美,但所得只有金丹之下的法門,要想逆推其上修法,還要花費數(shù)百年時光。” 伸手一指,一本符冊飛出,正正落在凌沖掌心,正是那一部《太清秘授重玄陽符經(jīng)》。惟庸道人又道:“這部符經(jīng)本身材質(zhì)亦是一樣至寶,乃是以靈獸皮毛混以靈根樹皮合煉,正合書畫符箓之用,太清門以此書畫符箓之道,傳承道統(tǒng),亦是極大手筆。想來這部符經(jīng)當年做出不過三數(shù)本,這本秘錄你要好生保存,不可有失。” 凌沖將陽符經(jīng)真本捧在手中,翻了幾頁,其上依舊云文密布,瞧不明白,便將之揣在懷中。惟庸老道見他一臉希冀模樣,忍不住笑罵道:“你這猴子,不必擔(dān)心,師伯還算有身份之人,既然答允傳你云文,必不會食言。只是云文之道,用以描摹大道,謄繪天地,蘊含先后天造化至理,并非人人可學(xué),還要看機緣、天賦?!?/br> “相傳云文乃是先天神魔所創(chuàng),每一字之出,皆可撼動乾坤,呼應(yīng)造化,只因威力太大,其后被后天生靈學(xué)到,用以與先天神魔對抗廝殺,待到無量劫之后,先天神魔好容易將作亂的一部分后天生靈或擒或殺,鎮(zhèn)壓起來,唯恐再有后天生靈得了神通法力,攪擾乾坤,便將云文傳承收了回去。其時后天生靈中已有天資縱橫之輩,自云文中悟出修道之法,慢慢演化開來,歷經(jīng)無量歲月磨合,便是如今我玄門所傳之道法?!?/br> “玄門之中以云文傳道統(tǒng),佛門之中以梵字闡佛法,魔教之中卻又以蝌蚪文傳承魔道。此三種文字皆為先天神魔所傳,但所闡述的大道不同,理念不一。玄佛魔三道以云文、梵字、蝌蚪文為分野,各自演化不同道法,教義亦自大相徑庭,才造成如今修道界中三足鼎立之居?!?/br> “云文之道,傳承隱秘,玄門各宗皆有長老修習(xí),傳說云文共有五千文字,每一文字皆有鬼神不測之妙。但傳至本門之中卻僅剩三百余字。聽聞當年太清門中所傳云文亦不過數(shù)百,老道這一月以來,以本門所傳云文翻解這部道書,全無掛礙,由此可見太清門中所傳云文文字之數(shù),絕不會超過本門。你只放心修習(xí)云文之道,自可讀通這部符經(jīng)?!?/br> “云文之道,以圖形篆刻,描摹天地大道,每一字時刻皆在變化,如造化周流,運轉(zhuǎn)不息。猶如八卦圖文,每一卦圖形雖是固定,似坎卦、離卦,圖形不變,但天下間卻有數(shù)種先天真水與先天真火,又有無數(shù)后天水火之形演化,坎卦、離卦之中包含水火之形亦是無數(shù)。因此你學(xué)得了云文文字,若要解述道經(jīng)大道時,須得時時算計,采取不同意味,方能得其真意?!?/br> “這三百余字云文索性一并傳你,也教你如何計算云文變化。云文之道,博大精深,太過繁復(fù),每一字皆有數(shù)十上百種變化,字字相連,又會生出不同意義,須當一一理順清楚明白,不然失之毫厘,便是謬以千里。你須牢記此事。計算云文變化之道,尚有一套手法法訣,與陽神之力配合,方可無礙?!?/br> 將手一指,一道金光迸發(fā),如泉水流淌,直入凌沖紫府靈臺。瞬息之間,凌沖紫府陽神周遭便現(xiàn)出數(shù)百個不同文字,每一枚文字皆是蒼涼古樸,似乎自太古時代而來,于宙光長河之中徜徉無數(shù)年歲。 凌沖陽神只瞧了其中一道字符一眼,便覺那字符化為一道旋渦,幾乎要將他心神全數(shù)吸引進去,涓滴不剩,心知不妙,忙鎮(zhèn)定心神,硬生生扭頭,不敢再看,暗道一聲好險。 惟庸老道早料到云文之中藏有無窮兇險,凌沖不及防備之下定要中招,正要解救,卻見凌沖滿面蒼白,居然自行掙脫了出來,心下暗暗贊嘆,撫須笑道:“現(xiàn)下你知這云文是何等兇險之道了罷?” 第214章 二二零 參悟云文 “云文之中包羅天地,謄繪大道,有無窮機緣,亦有無窮兇險。先天神魔創(chuàng)出此文之后,因恐泄露天機過甚,又自收回,斷去其傳承,便是為此。本門歷代傳承云文三百余個,如今已盡數(shù)傳你。但所得乃是心印之法,另有一套法訣傳你,你持之修行,可自行參悟云文之中所蘊含之道法。” 這三百余字的云文還是太玄開派老祖太玄道人所留,經(jīng)過歷代掌教、長老注解參悟,著實從中悟出了不少修道妙法,可說太玄道統(tǒng)傳承,一半出自這些云文之中。千年以降,太玄門中早有一套手法儀軌,用以參悟這套云文之秘。云文之中蘊含天地大道,最精妙者乃是同一道文字,不同人參悟,卻領(lǐng)悟出不同法門,便如洞虛劍訣一般,奇妙之極。 這套手法心訣亦是前人總結(jié),三百云文如一個大湖泊,手法心訣則為一條溪渠,只是將大湖泊中清水引出,至于澆灌甚么作物,又有甚么收成,則是因人而異。惟庸隨將這套手法心訣傳授,也無甚特別之處,凌沖聽了兩遍,便已記住,想了想,問道:“大師伯,弟子如今要兼修星斗元神劍訣與洞虛燭明劍訣兩大劍訣,日常修行唯恐時日不足,這套云文之法蘊含大道至理,便是窮極一生,也未必能參悟的通透,該當如何取舍?” 惟庸自知其意,說道:“那一冊陽符經(jīng)我已將其中內(nèi)容梳理完整,謄寫成冊,你若要對那位故人交差,只將譯成的道經(jīng)送她便是。只是這些云文確有神鬼不測之妙,只是太過艱難精深,本門弟子資質(zhì)差的傳也無用。資質(zhì)好的,卻又畏難怕險,不肯痛下苦功。今日傳你,是指望你能好生參悟,機緣一至,定有你的好處。那洞虛劍訣與星斗元神劍訣互為表里,休戚相關(guān),你定要好生修煉,方可問鼎大道。洞虛劍訣后續(xù)之事,自有掌教師弟為你謀算,我也不耐煩去管。只是這云文之道,唯有我得了上代祖師真?zhèn)?,連掌教師弟也不曾傳授,其中利弊你自家權(quán)衡罷!” 伸手一招,自有一本書冊落在凌沖掌中,正是惟庸老道將那部陽符經(jīng)注解開來,便是不通云文之輩,亦可上手修習(xí)。凌沖這才知曉,大師伯尋他來,乃是為了傳承云文之秘,對他甚是看中,說道:“弟子日常修煉兩部劍訣,請大師伯明示該當如何參悟這些云文之道?” 惟庸道人見凌沖甚是機靈,自家愿意參悟云文,甚是欣喜。這三百余字云文于太玄派中傳承至今,奧妙無窮,卻非人人可傳,須得資質(zhì)秉性機緣齊聚,缺一不可,連掌教郭純陽都未得上代長老傳授,足見其中挑選弟子之難。惟庸道人得傳此道數(shù)百年,亦自苦于無有傳人,自家弟子中唯有一個陳紫宗堪當大任,只是亦無那等根性能夠參悟云文。 凌沖為人沉穩(wěn),天資又高,難得能不驕不躁,修行起來十分扎實,惟庸道人早已瞧中,只可惜被掌教捷足先登,收歸門下。惟庸道人也無甚么門戶之見,只要是太玄弟子便可,因此盡心教導(dǎo)其星斗元神劍訣,又賜下伏斗定星盤那等寶物,助其修煉。要知伏斗定星盤便在星宿魔宗之中,煉制亦極其不易,非得深得長老喜愛之弟子方能得傳,有此寶在手,修煉星辰道法進境起碼要快上三成,實是非同小可。 惟庸道人也自暗中查驗凌沖心性悟性,見他上山四年,居然能安定心性,苦心修持,功力進境亦是極快,遠超其余同門,大是歡喜,因此才特意借了陽符經(jīng)的由頭,將云文傳他。那云文之道精深奧妙之極,連惟庸自家也不知凌沖能參悟出何等道法神通,凌沖也算是他第一個傳授云文的弟子,可見對其之喜愛。 惟庸道人說道:“你也不必擔(dān)憂貪多之事,須知修道之事須得張弛有度,總不能時時修行,腦子也修的壞了。洞虛劍訣所需真氣太多,也唯有星宿魔宗的星宿道法吸納周天星力,時時不斷,方能勉強供給的上。我觀你陽神初成,離溫養(yǎng)火候圓滿尚早,玄門修行,講求形神雙修,性命雙了。我傳你的第一個云文便是轉(zhuǎn)修神魂之力,你好生參悟,自有一番妙用。” 接連點出數(shù)十個云文文字之妙用,該當何時參悟,又能有何收獲。這些皆是歷代掌教長老心血凝結(jié),萬金不易之道,若讓凌沖自家摸索,只怕無有千年苦功,絕無這等體悟。惟庸細細點到,顯是考量凌沖修行境界,輔以云文之道,如何方能齊頭并進,互為補益。 凌沖心下感動,恭敬受教。惟庸道人講解了其中關(guān)竅,又道:“依這部陽符經(jīng)所言,太清門符箓之法分為三部,一部祈禳之道,一部煉神之道,一部煉魔之道。太清門法術(shù)走的乃是煉神成圣,合道飛升的路數(shù),以神念冥合天地乾坤,皆大道之力以為己用,其中亦有許多精妙之處。三部符箓之法合一,并不輸給正一道的符法傳承,那本符經(jīng)你若有暇,不妨先默記下來,瞧瞧里面有甚么補益之道,可助你修煉洞虛劍訣的。” 惟庸道人是何等身份?堂堂純陽高手,長生真仙,眼界何等之高,連他都言這部陽符經(jīng)不得了,那邊是真的不得了。凌沖只覺頭大之極,他自家兼修兩門劍訣,已頗感吃力,如今又加上一道云文之學(xué),尤其惟庸言下之意,望他將太清門符法也修行起來,實在太過駁雜,他自家都有些無所適從。 惟庸道人呵呵笑道:“再者說來,你那位摯友慨然將陽符經(jīng)相贈,如今雖是將經(jīng)文譯出,但修行之道,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你勢必不能時時陪伴,焉知其修行之時,不會出甚么岔子?若是一時不慎,走火入魔,便是終生憾事。趁此機會,我將這部符經(jīng)中大要之道說與你聽,你可轉(zhuǎn)授那位摯友,也可令她少走岔路,事半功倍?!?/br> 凌沖聽聞,頗有些忸怩之色,惟庸道人何等眼力,一眼瞧破了他的小心思。其實凌沖對那位齊瑤兒也算不上一見鐘情、生死可以,當年初見時,乃是情竇初開,齊瑤兒又是落落大方,十分美貌,不免有了幾絲幻想之意。尤其佳人慨贈道書,更顯情誼深重。因此凌沖才這般上心,求大師伯注解這部符經(jīng)道書,亦是為了報答佳人一番心意,至于內(nèi)心之中究竟還有何情愫思維,卻只有他自家知曉了。 凌沖思慮了片刻,斷然道:“請大師伯傳授這部符經(jīng)精要給弟子罷!”惟庸道人呵呵一笑,也不多言,徑自講解起這部符經(jīng)來,他所挑的乃是陽符經(jīng)中煉神之道,這一番講解花費了數(shù)個時辰,雖未如佛經(jīng)記載一般,天降甘霖,地涌金蓮,卻是將太清門中煉神一部精要說了個大概。連珠兒都在一旁探著個小腦袋,聽得入神。 凌沖初次接觸符箓之術(shù),只覺十分新奇。他自小也曾見過幾個游方的道士,手持桃木劍,以筆蘸朱砂,書畫符箓,號稱一符之出鬼神退避。如今得了惟庸道人講述其中精要,頓覺頗有云破天開之感。 惟庸講罷煉神符道,說道:“太清符法雖非劍修之術(shù),但亦是玄門正宗嫡傳,根流同一,因此與劍訣同修亦無不可,尤其煉神符道,你修煉之后,還可壯大陽神,反哺劍訣修為,可謂一舉兩得。便算將這部陽符經(jīng)金丹之下境界盡數(shù)修成,結(jié)成亦可符丹,亦無不可。只怕你自家苦功不夠,沒那份機緣罷了。好了,今日所說太多,你自家也要好生鉆研一番方可,好在你尚有一年功夫才會下山,這一年之中,我許你每三月來此天巽宮中一次,執(zhí)經(jīng)問難,到時我自會派珠兒前去接你。今日已是不早,你且自去罷!” 凌沖今日所得已是太多,云文三百,太清符經(jīng)煉神篇精要,急需回去好生梳理參悟,向惟庸道人施禮告退。惟庸老道說道:“參悟云文之道,切忌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須得順其自然,不然非但體悟不到其中精義,還要敗道傷身,得不償失,切記切記!”吩咐珠兒道:“珠兒,你且送凌沖回去?!敝閮簣A圓的臉蛋上登時綻放笑容,如花朵一般,拉起凌沖之手便向外跑。天巽宮中僅剩惟庸老道一人,惟庸道人雙目開啟,目中灰茫茫一片,不知在思索甚么,末了發(fā)出輕輕一聲嘆息。 珠兒拉著凌沖一路小跑,她身為法寶元靈,又是惟庸老道一手祭煉,自是熟悉太象宮中禁法,一路左突右出,來至宮門之前,將小指頭含在口中,笑道:“老爺許我每三個月下山接你一次,你可要好生修行,要是進境慢了,珠兒可要打你屁股的!” 凌沖哭笑不得,說道:“珠兒前輩有命,弟子自當戮力修行,保住自家屁股?!笔┒Y轉(zhuǎn)身而去?;刂梁蠘O宮,徑自上了頂樓,趺坐下來,端正思維今日惟庸所傳道法。惟庸道人為他講解陽符經(jīng)煉神篇時,便曾提到,命他先參悟云文第一字,此字包容神魂之妙,可精修神魂之道,恰與煉神篇相輔相成。 凌沖澄慮心神,屏息萬緣,專一致之,內(nèi)視紫府。一道金色陽神盤坐紫府虛空之中,上下無極,左右無限,四維、六合、八荒全無物事,唯有三百余道光芒,璀璨熠熠,如繁星高懸,掛于陽神之上。這三百多字云文甚是奇異,并未如周天劍術(shù)三百六十五道種子劍光一般,被玄劍靈光幻境吸走,而是徑自入了凌沖紫府,就此安居下來。 這些云文亦虛亦實,凝于虛空,似有還無。每一道文字皆自太古流傳至今,在練氣士之間,唯以心印相傳,玄妙之極。若非修士心甘情愿,將云文烙印傳與他人,便是用盡手段,也絕奪不走。 凌沖陽神仰頭凝望云文之中第一字,那枚字符為金光包裹,起先根本瞧不出其中物事,好在他得了惟庸道人傳授,早有準備,將真氣運于雙目,放出兩道神光,陽神雙手掐住訣印,口誦真言。目中神光、訣印真言,皆是太玄派歷代長老苦心參研出來,用以溝通云文字符之手訣法印,惟庸道人曾告知過他,云文之道,一體萬面,機緣資質(zhì)到了,自可溝通其中蘊藏大道,但能有何樣體悟,全憑天意。 其實惟庸道人自家當年參悟這第一枚字符之時,機緣巧合,悟通一種觀想之法,修煉之時觀想一部圖錄,可滌蕩元神,壯大神魂。但他不曾將這套觀想法傳與凌沖,就是怕凌沖先入為主,失了機緣,要知唯有靠自家法力自云文之中領(lǐng)悟出的道法,方為上乘,這也是惟庸道人給凌沖設(shè)下的一重考驗。若是凌沖不能自云文中參悟甚么妙旨,說明其與云文無緣,以后也不必費甚么心思了。 凌沖鎮(zhèn)定心神,陽神亦復(fù)平淡如水。他修成陽神以來,每日真氣游走周身,亦會流入紫府之中,滋養(yǎng)陽神,但到底收效甚慢。如今得了太清符術(shù)煉神篇,恰可修煉神魂,壯大陽神。只是先要參悟云文之中所留大道痕跡,方可事半功倍。 云文乃是先天神魔所創(chuàng),先天神魔于開天辟地之前便已存在,誰知說不清其等源流何在,這些神魔各個神通廣大,亦有開辟世界之能,只可惜到了如今卻一個也見不著。與先天神魔一同誕生者,亦有先天文字,記述先天大道,妙用無窮,只是早已散逸,于是先天神魔便創(chuàng)出云文這等后天文字,記述大道。 其實先天神魔初時所創(chuàng)乃是一種文字,之后時光荏苒,各自造化不同,便又分出了云文、梵字、蝌蚪文。蝌蚪文形似蝌蚪,又稱域外魔文。云文之中化生出玄門道法,梵字則開辟佛門一脈,至于域外魔文自是不必說,開創(chuàng)魔門傳承。三種文字可謂三教道法之源流。 第215章 二二一 陰陽之氣煉云文 凌沖極力凝聚心神,去感悟第一道云文中蘊含意境,希冀能參悟出甚么功法。但是那枚字符旋轉(zhuǎn)不停,凌沖空自靜坐了一夜,卻毫無收獲,連神念都不能探入其中,好在惟庸道人先前也說過,參悟云文需要機緣遇合,千萬不可強求,不然還會適得其反。 凌沖心思豁達,不以此為敗,忽忽三日過去,依舊毫無收獲。凌沖微感受挫,想來自家無那緣法感悟云文之中蘊含之大道意境,便轉(zhuǎn)而繼續(xù)修煉星斗元神劍訣。到了第七日夜晚,他運煉星光已畢,忽發(fā)奇想,左右無事,不如拿出那本惟庸道人所譯的陽符經(jīng),參研一番。 他將陽符經(jīng)取出,慢慢翻開。其上滿是符箓圖畫之形,筆走龍蛇,一旁有許多小字注解。太清門符法分為煉神部、祈禳部與煉魔部三部,其中煉神部修持元神,白日飛升。祈禳部則可溝通九天,劾役神魔。煉魔部則時載有諸般伏魔妙法,煉魔防身。太清門弟子中,當年修煉煉神部與煉魔部兩部秘法者最多,前者大多隱居門中,刻苦修行以求正果。后者則足跡遍布天下,除魔衛(wèi)道,修積外功。 其實三部法門,須得同修同參,方可得窺至高境界,有機會修成純陽,飛升九天仙闕。但萬年前,太清門一場大難,門中自掌教以下,數(shù)十位修為高深的長老一夜盡歿,連帶門中許多高深法門絕傳,自此世間再無太清符法高手。 之前惟庸已向凌沖講解煉神部之精要,凌沖將這部陽符經(jīng)譯本中煉魔部法門重又翻閱一遍,謹記心頭,便開始細細體悟。太清門煉神之法,大抵乃是存思觀想之道,乃是觀想符文,皆以錘煉陽神神魂。煉神之法專一錘煉神魂,當年太清門煉神之道可謂玄門獨得之秘,與魔教中噬魂道煉魂之法并駕齊驅(qū),一正一邪,皆是威力宏大。 太清門中世代相傳共有三十六枚天罡煉神符,供門人弟子日常觀想修煉之用。這三十六枚天罡煉神符每一枚皆是太清祖師取自云文符篆,并以無邊法力祭煉,介乎虛實之間,又經(jīng)歷代長老法力加持,早已是法寶級數(shù),乃是符箓中之法寶,傳說中最強的三枚符寶已然遠超普通法寶級數(shù)之法力,乃是太清門老祖隨身至寶,早已脫離這一方世界。 萬年前太清門那一場大難,天罡煉神符亦自散逸無蹤。其實歷代祖師中多有將天罡煉神符祭煉為自家法寶的,留在門中得享供奉之神符不過十幾枚而已,但這十幾枚神符卻一夜之間消散,就此杳無音信。 齊瑤兒所得這本陽符經(jīng)乃是太清門中正本,本是師長長老賜給看中的內(nèi)門弟子,其間所載太清符法甚是完整,連三十六枚天罡煉神符雖非真正法寶,但亦將其圖形符文拓錄了下來,收錄于經(jīng)中。惟庸老道法力廣大,這本譯經(jīng)中所涉符箓,皆是自原本符經(jīng)中直接拓印下來。 凌沖在心頭將太清煉神法法門默思了幾遍,直接翻到記載天罡煉神符的書頁之上,只見三十六道符文散發(fā)無窮光彩,上有氤氳之氣籠蓋,等閑之人絕難窺探其中奧妙。他毫不驚訝,知道此是太清門為了督促門人勤加修行,唯有將太清真氣練至極高境界,方能破出其中禁制,得觀煉神符真體。 太清門中雖以畫符煉神為要,但亦有真氣修煉之法,其真氣法門中正平和,亦為玄門正宗,好在符經(jīng)中載有修煉之法,惟庸道人亦傳了凌沖。凌沖當即依法修行,他如今已是凝真境大高手,也算一方小巨擘,修煉一門新的真氣上手甚易,不過片刻之間,丹田一熱,一縷極細微的太清真氣起自小腹之中,眨眼間游遍周天,一頭扎入玄劍靈光幻境。 這縷太清真氣不斷壯大,不過數(shù)個時辰已有小指粗細,鉆入玄劍靈光幻境之中,與其中數(shù)道散碎劍光相合。那幾道細微劍光得了這股太清真氣滋潤,倏忽化合為一,成為一道新的劍光,這道劍光中正大氣,滿是堂堂之意,甫一生成,便來吸納玄劍幻境中太玄真氣。 凌沖之前將三十六道守山劍光種子崩散,又將歷年精修的星光之力盡數(shù)喂給玄劍幻境,方能修成承乾天柱劍光與破邪劍光兩道種子劍光。承乾劍光化為天柱,定住玄劍幻境乾坤,可謂一身之重,承載社稷,乃是玄劍靈光幻境之根本。破邪劍光只是一劈之招,卻能破盡群邪,取自先天庚金神劍劍意。如今機緣巧合,終于又修成第三道劍光。 第三道劍光吸納起太玄真氣來亦是不徐不疾,凌沖唯恐生變,將胸前七處大xue中北方玄武星光盡數(shù)投入玄劍幻境,供第三道劍光吸納。這一年苦修,玄武星光之力甚是可觀,將將滿足第三道劍光之用。第三道劍光飽吸真氣,其中禁制重重自生,依舊化為八重,成為二階級數(shù)的法力。 凌沖心念一動,第三道劍光當即與玄劍幻境中飛舞起來,“這道劍光雖然變化不足,略顯呆板,但卻是堂堂正正,代表劍道正宗之意,中正平和,就叫中平劍罷!”如今凌沖玄劍幻境中已有三道根本劍光種子,各有不凡之處。且這三道根本劍光皆以祭煉到了凝真級數(shù),與他如今道行境界相匹,對敵之時亦可發(fā)揮最大威力。 凌沖無疑之間,又修成一道根本劍光種子,甚是開懷,依舊再去修煉太清真氣。太清嫡傳真氣有個分教,喚作太清還真氣,綿綿然汩汩然,與清虛道宗所傳真氣之法,并稱玄門兩大氣宗傳承。太清門一符一氣,皆是玄門正宗嫡傳,也難怪能屹立世間,亦難怪受人紅眼,被人算計,道統(tǒng)險些絕傳。 凌沖又修煉了三日太清還真氣,已相當于胎動境頂峰的真氣修為,將還真氣運于掌心,就在符經(jīng)之上一抹,三十六枚天罡煉神符之上氤氳之氣被太清還真氣一沖,當即散開,露出其中符箓真容。 凌沖凝神觀看,三十六枚天罡煉神符一一呈現(xiàn)眼前。伸手一點,三十六枚符箓大放光華,一一懸浮半空,仙光氤氳之間,沉浮不定。凌沖早得惟庸道人面授機宜。太清門歷代弟子修煉煉神部法門,欲求天罡煉神符觀想之用,不得自家挑選,而是以神念溝通太清神符,由太清神符自家挑選,非是人擇符,而是符擇人,不看資質(zhì)、根骨,只看與哪一枚符文有緣。 太清門中記載,歷代弟子之中,大約七成之輩只得一二枚神符垂青,又有兩成之輩獨得造化,得了三枚之上神符青眼,但最高也不過同得一十二枚神符。至于余下一成弟子,并無明確記載,但必定是得了十二枚以上的神符護佑,這一成弟子之中除卻隕落走火之輩,余下皆成為太清門長老一級的人物。 凌沖別無動作,只是凝神望著三十六枚天罡煉神符,看看哪一枚神符與自家有緣。三十六枚神符皆有無窮金光縈繞,此是神符吞吐天地靈氣所生之異象。這些神符乃是太清門中前輩觀摩門**奉的正宗符箓法寶,默默描畫下來,錄于符經(jīng)之上,所得只有正宗煉神符符寶三分神韻,卻已然非同小可,歷經(jīng)多年光陰沖刷,猶有無窮妙用。 三十六道煉神符出世,虛空之中響起微妙道音,無數(shù)道花飄落,紛紛灑灑,好看已極。只是這些皆是幻境,凌沖定力超群,根本不為所動,依舊集中精神望著煉神符。三十六枚煉神符中,忽有兩枚神符大放毫光,慢慢往他頭上落來,凌沖微覺失望,能吸引兩枚神符落下,說明他的資質(zhì)不過是中人而已,并非甚么蓋世奇才,看來通靈劍心之道僅對劍術(shù)有所裨益,對符箓之術(shù)卻是毫無辦法。 正微微嘆息之間,又有三枚神符微有動作,似乎要往他頭頂落下。凌沖心頭一喜,所得神符越多,日后成就越大。每一枚神符之中,皆含一道煉神法門,三十六枚煉神符乃是太清老祖所留,蘊含太清符術(shù)精要,若能全數(shù)到手,無疑于得了太清門根本真?zhèn)?。太清門憑著符箓之術(shù),穩(wěn)坐玄門第一大派交椅無數(shù)年頭,絕非幸至。凌沖若能重現(xiàn)太清傳承,再造一個符箓宗門,與太玄劍派分庭抗禮,亦非不可能。 五枚神符蠢蠢欲動之時,異變忽生。丹田中陰陽之氣忽然又自行動起來,沖破丹田,顯現(xiàn)世間,但見一團黑白之氣繚繞,圓轉(zhuǎn)不休。這團陰陽真氣凌沖每日修行來的星光皆要過上一手,數(shù)年以來,著實壯大了不少,且星宿星光經(jīng)過陰陽之氣凝練,品質(zhì)也提升了一大截,凌沖如今能有如此渾厚道基,得益于這道陰陽真氣之功甚多。 只是一年之前,陰陽之氣雖依舊吞吐星光,凝練真氣,但自身卻并不壯大。在凌沖看來,就如一位富家公子,陡然家道衰落,淪落到乞食度日,但飽食之后,自家憑借手段,又自賺取了萬貫家財,自然不會再去乞食度日。陰陽之氣便是如此,先前饑不擇食,待到自家根基穩(wěn)固,便瞧不上那些土老帽,又自高貴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