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趕海養(yǎng)家糊口[女尊]、我在魔頭手下當(dāng)演員、當(dāng)學(xué)神去了垃圾中學(xué)以后、小師兄,借點(diǎn)靈力可好、萌寶逆襲:醫(yī)妃娘親不愁嫁、謀金枝、我靠惡毒成為六界黑月光、朱砂痣她重生了、火影:我真不想當(dāng)叛忍、延遲熱戀
等到了姜大郎這邊的時候,大郎只抱了抱這個弟弟,沒有說什么,他性格最是沉默,能一整天不說一句話只埋頭苦干,對于這個和自己閨女差不多的小老弟的離開,他心里不舍,也只是沉默以對。 倒是他的兩個女兒,大妞二妞,淚水嗶嗶地流以表示她們的不舍。 這些天她們倆跟小叔叔常常一起出去玩,或者說小叔叔常常帶著她們倆出去玩,小叔叔不僅把得的好東西分給她們吃,還有很多好玩的小游戲… 本來她們兩個平時都呆在家里,性格跟她們爹一樣,朋友自然比較少,但是這幾天因著小叔叔的緣故,姜家村的小豆丁都搶著跟她們姐兩兒做朋友。 小叔叔還說要帶著她們倆稱霸姜家村呢,這要帶著她們吃香的喝辣的,制霸姜家村的霸氣宣言才說了沒兩天,這話當(dāng)時給大妞二妞的心靈深深的震撼,小叔叔的理想竟然如此宏大,所圖不小。 所以大妞二妞這兩天都還沒反應(yīng)過來,小叔叔竟是要走了,她們倆這兩天都有一種被欺騙和被拋棄的感覺。 這下小叔叔果真要走了,終于是悲傷壓過了早上她們娘小張氏的叮囑,哇哇的哭起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好不傷心啊。 姜榆忙許諾了下回回來,還帶她們出去玩,教她們新的游戲,還給她們帶好吃的回來,割地賠款了一番,就差把自己才新得沒多久的私房錢全部給許諾出去,才哄好兩個小跟班。 ——! 唉~這年頭老大果然不好當(dāng)。 等到收拾的東西都裝上馬車,天色也不早了,一家人到底得分開,姜鐸在前頭駕著牛車,呂氏,姜柏,小紅各占一邊,把姜榆圍在中間。 在其他人不舍的目光下,牛車緩緩動了起來,途中還遇到了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的小豆丁,看到姜榆還高興地沖她招手:“三叔,等你回來記得來找我們玩兒?!?/br> 牛車駛出了姜家村,這條她最近日日帶著兩個小跟班邁著小短腿要走好久才走得完的村道,沒一會兒牛車就走完了。 看著越來越遠(yuǎn),變成一個點(diǎn),直到消失的老姜家和姜家村。 姜榆感覺到一陣一陣的難受涌上了心頭,??!難道這就是成長嗎?竟是如此難熬! 再見吧親爹親娘! 再見吧我的故鄉(xiāng)! 再見吧我的青春~ ——! 不,再見吧我的童年~ 再見吧~我的村霸夢~ 第11章 、初來乍到(捉蟲) 去往荷花鎮(zhèn)的道路前半段并不平坦,跟當(dāng)初跟著張氏去張家村時一樣顛簸。 好在二房的牛板車顯然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早早地在牛板車上鋪了一層破棉襖,不然這樣顛半個時辰到了荷花鎮(zhèn),姜榆估計自己的屁股恐怕要遭大難。 越來越接近荷花鎮(zhèn)路就越來越寬敞,也越平坦,彎彎曲曲的山路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寬敞道路,兩旁的村莊的村莊倒又漸漸多了起來,這些村子想來是更靠近鎮(zhèn)上的原因,看起來是磚瓦房比姜家村多一些,當(dāng)然一眼望過去還是土房子偏多一點(diǎn)。 太陽漸漸下山,在牛板車上還能看見道路兩旁田地里還有稀稀疏疏站著幾個人,恐怕是像姜鋒那般,即使不是農(nóng)忙也cao心田地的人。 不時還能聽到幾聲村童玩鬧嬉戲的聲音,夾帶著幾聲狗吠。 姜榆還是頭一回到這荷花鎮(zhèn)上,過年采買年貨的時候她央著姜老太要來鎮(zhèn)上,姜老太以她年歲小去了添亂為由不讓她去,只姜老頭姜老太帶著二哥去了。 想來那時姜老太是想著自己以后多的是機(jī)會呆在這鎮(zhèn)上,索性讓自己多在家陪陪張氏。 等真正到了鎮(zhèn)上,兩旁的磚瓦房漸漸多了起來,土房子倒是只有一兩座零零星星地出現(xiàn), 前頭有條街是平時趕集時候用的,荷花鎮(zhèn)一旬一大集,三天一小集,荷花鎮(zhèn)其他或遠(yuǎn)或近的村莊的村民們,日常生活的需求和手中雞蛋蔬菜等農(nóng)產(chǎn)品以及自家編的籃子都是等著集市上脫手。 好點(diǎn)兒的地方給個十文錢的費(fèi)用就能在這擺一整天的攤兒,位置偏僻差點(diǎn)的地方三五文的也有,今日并非趕集的日子,并沒有擺攤兒的,所以這會兒街道兩旁倒也冷冷清清。 再往里就不是路上擺攤的了,是正經(jīng)的鋪子,畢竟這趕集說來大多滿足的還是隔一段時間才來的村民,但是鎮(zhèn)上的居民也有各種各樣的需求,且鎮(zhèn)上的居民相對富裕,也比較舍得花錢。 所以那有手藝又稍微有點(diǎn)家底的人家,都愿意在鎮(zhèn)上租上一個鋪子,好做長久生意,這趕集日有了更多的人流量生意自然更好,這平時里也能滿足鎮(zhèn)上居民的需求。 那些鋪子一般都是前頭是鋪子,后面則是院子,給鋪子的主人一家,或者伙計生活起居的地方。 所以后半段的街道更寬敞也更氣派且更加干凈,畢竟這鋪子生意做的是長久生意,不像那擺地攤兒,來一次可以換個地兒,誰都可以扔點(diǎn)兒東西在那,沒人管,這做長久生意的,自家各掃門前雪,所以后半段干凈多了。 如今姜榆看著什么東西倒都稀奇得很,兩只眼睛都忙不過來。 這會子正是要做晚飯的時分,各家鋪子前頭多多少少有生意。 只見那孫家豬rou鋪子,孫老漢六十幾歲的人了,刀起刀落,咔嚓咔嚓,那豬骨頭準(zhǔn)確地切成一段一段的,少了那買rou的大娘回家還得自己處理的煩惱,再用那油紙一包,銀錢兩清,一單生意沒一會兒就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