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那天的談話讓我得知了遠超我預期和想象的事。其中并不包括斯坦的死亡真相。但莉莉吐露的一切還是令我失眠了。我告訴自己,在動筆之前,必須再繼續(xù)找別的相關人士查證核實。 兩天后(也就是6月6日)早晨,我被片刻不停的消息聲驚醒。點開送到《先驅(qū)報》公共郵箱中的那段視頻之后,我感到有必要將這篇報道盡快寫出來。 04 斯坦尼斯拉夫·斯坦是莉莉的第三任指導教官。 在黑色情人節(jié)之后的改造營體系之中,指導教官與學員每周日進行面談,學員總結一周心得,教官則評估學員的“進展”。原則上,改造營方面鼓勵教官和學員建立信任關系。教員必須遵循行為準則,教員與學員任何形式的親密關系都是嚴重違規(guī)。如果有違反行為,學員可以向紀律管理委員會申訴。如果學員對教員不滿,同樣可以發(fā)起申訴并申請調(diào)換教官人選。莉莉前兩次調(diào)換教官就是走的這個流程。 但由于教官掌控學員的表現(xiàn)評分、決定學員是否能夠進入畢業(yè)流程,教員在學員面前事實上擁有幾近絕對的權威。一旦紀律管理委員會不受理學員的申訴,學員就等同被困在同一名教員管轄下。不合理制度的漏洞成為犯罪的溫床。 第一次見到斯坦,莉莉覺得他“還行”。那時莉莉已然被視作屢教不改的問題少女,看上去會在萊辛待到十八歲成年,那之后被送入管制更為嚴格的戰(zhàn)犯收容設施。但斯坦與此前的兩任教官不同,他單腿有轟炸留下的傷,內(nèi)斂寡言,但對她很和氣。斯坦沒有和其他教員一樣居高臨下地訓斥教育莉莉,而是鼓勵她到辦公室聊天。莉莉承認被長久孤立后,她偶爾會渴望有個能夠心平氣和交談的對象。一次交談之后,就有了第二次和之后的更多次。 那些看起來無害的閑談中,令莉莉印象深刻的是斯坦的辦公桌上有許多紙質(zhì)書。那在戰(zhàn)后頗為稀罕。斯坦注意到,便開始鼓勵并指導她閱讀。如果不是戰(zhàn)爭,斯坦也許有機會進入大學教書。至少斯坦如此聲稱。 現(xiàn)存開放的政府檔案中幾乎沒有關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坦的資料。他的家鄉(xiāng)似乎在南方,但在丑聞曝光之后,即便將南方翻了個遍,媒體同僚們也沒能找到斯坦這個人真的存在過的證據(jù)。帝國吞并南方諸多政權的戰(zhàn)役是帝政初期最血腥的一筆,那時不計其數(shù)的南方居民逃亡北上,南方政府投降前,內(nèi)部主張抵抗到底的鷹派摧毀了基礎設施,個人信息和資料隨之遺失泰半。斯坦似乎還有個相依為命的jiejie,但她在帝國軍入侵時遭到侵犯,發(fā)現(xiàn)懷孕后自盡。但這也是無法查證的說法。 莉莉逐漸對斯坦放下心防。她考慮過重新回去修滿課程、好好考試畢業(yè)。但信賴招來的是噩夢?!八薜蹏囊磺?,以它對待他jiejie的方式對待我、懲罰我,以此復仇。”描述斯坦所作所為的時候,莉莉的聲音里出現(xiàn)了一個空洞。她會突然跳回時間更深處,敘述戰(zhàn)時少年軍內(nèi)的體驗。那些經(jīng)歷有共通之處。但莉莉大體上還是表現(xiàn)得很平靜,這讓她直白冷靜的敘述獲得了一種野蠻的暴力。 作為聽眾的我不止一次因為自己的生理性別而感到不適。我無法解釋為什么同為男性的另一些人能夠做出如此惡行,并為我無法給出一個解釋而羞愧。想要在這篇報道中找到一些駭人聽聞的細節(jié)的讀者會失望,我會將它們留給法庭。 莉莉試過申訴,但杰克·威爾遜與斯坦有交情,她的控訴石沉大海。由于她的“惡名”,雖然她的精神狀況rou眼可見地惡化,教員和其他學員理所當然地認為那只是頑固分子的瘋狂。莉莉在那段時間更加頻繁地“違反紀律”,故意違反每一條可能違反的規(guī)矩。少年軍的身份變得重要。她開始自殘,試圖輕生。學員身上的生理數(shù)據(jù)探測裝置讓她一次次被從死亡邊緣拉回來。她有嚴重的睡眠障礙,但因為她會將安眠藥囤積起來,醫(yī)務室最后拒絕給她開藥。 “所有人都看得見我,但我也是透明的。有時候我感覺自己是一個污漬,他們都恨不得我快點消失,但又不愿意給我自愿消失的權力?!?/br> 我很想寫,莉莉并非完全孤身一人。但那種說法淡化了她經(jīng)歷的孤立和漠視。在我們的對話中,我小心地詢問有沒有哪怕一個人注意到她的狀況,莉莉以陳述事實的口氣告訴我:“我試過告訴自己我是愛他的。但最后,我實在做不到。如果沒有阿廖沙,我早就死了?!?/br> 阿廖沙是阿列克謝·馮霍恩在萊辛改造營內(nèi)更廣為人知的通行名字。他們是彼此唯一的朋友。與一些揣測截然相反,他們并沒有戀愛關系。莉莉堅稱他們的關系連朋友都夠不上。采訪中,她花了很長時間試圖給與阿廖沙的牽絆定性,不是朋友,不是戀人,甚至不是同類。莉莉說她也不了解阿廖沙,有時候甚至會怕他。到最后我也不確定我是否理解了他們的關系。無疑的是,他們對彼此有特殊的意義,極度依賴對方?!拔視樗鋈魏问?,他也一樣?!边@句話在如今看來,更像噩兆。 6月6日之后,我試圖追蹤阿列克謝的生平,但很快走進死路。能弄清的只有他被赫伯特·馮霍恩——一位前帝國外交官——收養(yǎng),因此獲得了這個姓氏。關于馮霍恩一家有許多傳言,但無一能夠確鑿證實。帝國投降之日,馮霍恩一家在家中地下室服毒自盡,所有私人和官方機密文件都被事先付之一炬。馮霍恩家的養(yǎng)子不止有阿列克謝一人,我在一所醫(yī)院找到了幸存的唯一另外一人。他在被征入少年軍后負傷,雙目因激光照射失明。但他拒絕談起在馮霍恩家時的任何事,對于阿列克謝,他只說“無可奉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