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書迷正在閱讀:分手后,我被男主的好兄弟連夜抱走[穿書]、授他以柄、深藏喜歡、復(fù)仇女神、北國公主傳(骨科,1V1,雙潔雙處,妖族)、我靠當(dāng)導(dǎo)演爆紅全星際、高窮帥替身人設(shè)崩了[穿書]、成為玄學(xué)大佬后我又穿回來了、愿天下有情人好聚好散、夜妝
“你家姑娘費心了,大可不必如此。”楊陌終于說了一句話。 秋云更加著急。她家姑娘在信中約了殿下今日同去逛燈,殿下卻一副并不知曉的模樣。她一時懷疑她家姑娘在信里沒把話說明白。如果從殿下這里得不到準信兒,她回去怕也得不著好兒。 見黃公公抬了扣拂塵要趕人的模樣,她忙壯起膽色,道:“殿下今晚可會去逛燈?我家姑娘……” 話未說完,外頭腳步聲匆匆,走到門口停下了,傳來低低的聽不清是什么的對話聲。 “不去。你回吧。” 楊陌語氣生硬帶些匆忙。 秋云臉色發(fā)白,只得跟管家一起退下,出了隔扇門,就見常夏一臉嬉笑,手里也拎著一盞燈,只得小南瓜般大小,也用藍布遮了,看到她,點了點頭,就匆匆進了門。 出門的路上,秋云從袖中掏出一只精致的小荷包,塞給帶路的小太監(jiān),低聲打聽:“常夏公公這是去哪里辦差回來呀?” 那小太監(jiān)不動聲色地收了,動了動嘴唇。 秋云倒有幾分本事,愣了一愣,有些不服氣地確認:“喬家?” 那小太監(jiān)小眼左右一溜,點了點頭。 ***** 這頭常夏進了屋,看到林采之送的走馬燈還在徐徐轉(zhuǎn)動,也沒多看,而是掂了掂手里的燈,把自己到喬家送燈的差事簡單交待了一番,最后一臉捉狹,舉著手中的燈道沖已經(jīng)退回案后,正裝模作樣看折子的楊陌道:“奴才去了這些回,還沒見喬姑娘像今日這般興頭大。還叫奴才帶回了這個,說是逛燈時方便帶著!” 楊陌兩眼看著那燈,臉上黑了一片。 黃公公冷眼看見,上前就踹了常夏一腳:“你個榆木疙瘩腦袋,那是給你的嗎?明明是給殿下的。還不趕緊打開來,看看這燈是什么模樣?” 常夏白挨了一腳,也不生氣,仍是笑嘻嘻地道:“公公當(dāng)我是傻子不成?我仔細地向筥兒那丫頭打聽了,今兒喬姑娘會出門逛燈,連出發(fā)的時辰,還有路線我都摸得清清楚楚呢!” 黃公公忙又偷眼去看楊陌,見他又恢復(fù)了日常那神仙般不染俗塵的模樣,只是眼神卻落到那盞燈上。 便上前問,“這是什么燈?”說著仔細去揭燈的罩布。 “拿給我時就這般包著。我也沒瞧見?!背O牡?。 這時,藍布取下,就見那燈的形狀與尋常花燈俱不相同。 尋常花燈,或是十二生肖,或是扛燈,佛燈,關(guān)刀燈,走馬燈,門樓建筑,山水人物。 而這一盞,銅絲磨得極亮,金燦燦地,網(wǎng)格狀,每一格都鑲了一塊龜甲似的琉璃片,繞成一個橢圓柱形,上面綴著五六片碧綠的葉子,挑燈的木桿子也磨得油光水滑,還發(fā)出清新的香氣。 這燈絕了,形狀既獨特,又有寓意,更難得的是好聞還好用,真的能氣死風(fēng)。 這樣的巧思,震得三人一時都沒能說出半句話。 半天,楊陌伸了伸手,常夏忙把燈呈上。 也不用點上,就能想象這燈必是今年整個元宵燈節(jié)最閃亮的那一盞。 楊陌看著這燈,手指在琉璃片上細細摩挲,半天嘴角微勾:“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他送她一只真菠蘿,她送他一盞菠蘿琉璃燈。 眼眶微微發(fā)熱,半天他問:“她何時出門?” ***** 冬天總是黑得早,申時末刻,天就已經(jīng)黑得透了。 天公也作美,竟沒什么風(fēng),天上一輪團圓皎月,照得千家萬戶如在云中。 有性子急的,早早就把自家的燈點上了。 隨著一盞盞花燈亮起,大大小小,千形萬狀,整個上京像一卷會動的畫,慢慢被燈海銀河淹沒。 盈兒跟著喬檄葉菡一家吃的晚宴。沙夫人沒露臉,只打發(fā)了金璃來說身上不爽利,叫他們吃過晚飯,自去逛燈,不必管她。盈兒跟肅哥兒蓁姐兒都急著出門,也沒心思吃什么東西。喬檄跟葉菡這些日子累得狠了,也食欲不佳,嘴上笑話盈兒跟個孩子似的,可也匆匆扒過幾口飯,便換了衣裳帶上小廝丫頭,烏泱泱一群人趕在酉時二刻出了門。 他們從后門出去,先繞到前頭,看自家的燈。 卻發(fā)現(xiàn)喬家門前人擠人,已經(jīng)堵到大街口,連步行都困難。 一群人只得遠遠站在路邊,美滋滋地聽著來往路人的贊美。 “喬家今天這燈,怕是上京頭一份兒的。” “可不是,也不知道是誰的水晶心肝玲瓏心。竟想得出這樣的主意。” “銀河鵲橋牛郎織女這主意倒也不算新奇,新奇地是竟能做出銀河一樣的效果。” “哼,不新奇?不新奇怎么沒見人做過?” 出來逛燈都是一家一家的,人多嘴雜,難免意見不一。自然就有人勸的。 “別吵了別吵了。聽說喬家二爺可是什么機巧都會,往年不過是不在這上頭費工夫罷了。如今可不同了,人家喬家的姑娘成了太子妃,東宮都賞了一盞極大的鴻雁燈,自然要好好慶祝一番。” “最難得燈謎不艱澀,我都能猜中,可惜沒能擠到跟前,不然我也能贏個彩頭呢!” “人家的彩頭還大方,你瞧瞧,我都得了個小銀耳墜子……” “不都說林家姑娘最是聰慧么,不如咱們到他家去瞧瞧……”過往路人有人提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