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tài)度決定一切
態(tài)度決定一切,從這句米盧曾經(jīng)對于中國男子足球隊的要求中可以看出態(tài)度的重要意義。同樣,一個人的工作態(tài)度折射著人生態(tài)度,而人生態(tài)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命的投影。它的美與丑、可愛與可憎,全cao縱于你之手。一個天性樂觀,對工作充滿熱忱的人,無論他眼下是在洗馬桶、挖土方,或者是在經(jīng)營著一家大公司,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圣的天職,并懷著深切的興趣。對工作充滿熱忱的人,不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都會像希爾頓一樣:哪怕是洗一輩子馬桶,也要做個洗馬桶最優(yōu)秀的人!反之,對于自己目前所從事的工作提不起興趣甚至是厭惡,則不會取得人生成就。 讓我們來看看那些在公司里取得領導賞識、在業(yè)績上有巨大成就的人,仔細分析一下,你認為決定他們成功的前三位要素會是什么?很快,我們就能列出一大堆,因為決定不同人成功的關鍵要素不盡相同。針對同樣的問題,有人曾做過萬人次以上的調(diào)查。仔細分析與歸納,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中似乎有一些規(guī)律:其中有一大類要素與他們的態(tài)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如積極、主動、努力、果斷、毅力、奉獻、樂觀、信心、雄心、恒心、決心、愛心、責任心等這類因素大概占80%左右;另一類要素,屬于后天修煉所得,叫“技巧”如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口才好、有遠見、創(chuàng)造力強、技術好、工作能力強,這類要素大概占13%左右;還有一些看起來我們無權決定的客觀因素,我們將它們歸為“其他”類,如運氣、機遇、環(huán)境、背景、長相、天賦等,這類要素約占7%左右。 既然決定成功的要素中80%都來源于態(tài)度,似乎我們已經(jīng)可以得出結論:成功是因為態(tài)度。然而,你也許會認為這一結論似乎有些牽強,因為還有20%非態(tài)度因素,或許它們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要素。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技巧”的問題,比如,很多人都說自己不善于處理公司里的人際關系,那些成功的人卻善于處理人際關系。但別人為什么人際關系好?不外乎,其一,他愿意與人接觸;其二,愿意真誠與人相處,而此兩點已是態(tài)度問題。相反,假使真的只是“用腦”做人,而非“用心”做人,則定然日久見人心,用技巧與人相處的結果是得到朋友、得到信任的速度與失去朋友、失去信任的速度一樣快。同樣,口才好,其根源也一定是因為他準備口才的態(tài)度。研究分析所有的“技巧”因素,都會得出同樣的結論:態(tài)度與技巧其實是因果關系。所有今天的技巧都根源于昨天的練習技巧的態(tài)度。換句話說,今天的技巧有問題,是因為昨天的態(tài)度不夠好,而明天的技巧如果不好,那一定是因為今天的態(tài)度出了問題。這13%的“技巧”若剔除時間因素,就屬于“態(tài)度”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類要素。運氣不好,沒有機遇,是人們?yōu)楣ぷ魇∽钊菀渍业降慕杩?。偶爾一次運氣,當然歸功于運氣,然而,成功僅靠一次運氣遠遠不夠,因為靠這一次運氣而成功,但十有八九會因為沒有下一次運氣而失敗。成功需要持續(xù)的好“運氣”而持續(xù)的運氣肯定不是“運氣”的本身在起作用,恰恰是因為積極主動去準備、創(chuàng)造“運氣”的態(tài)度與把握“運氣”的能力。 所以,在工作面前,態(tài)度決定一切。沒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視工作的人。只有態(tài)度改變了,我們才能改變事情。不同的態(tài)度,成就不同的人生。因為,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就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行為,而行為決定結果。 有一則寓言故事,蘊含了這個深刻的哲理。 趙秀才與錢商人死后一起來到天宮,玉帝看過功德簿后對他們說:“你們二人前生沒有做什么壞事,我特準許你們來生投胎為人。但現(xiàn)在只有兩種做人的方式讓你們選擇,一種是工作,一種是不工作?!鄙系壅f完,便讓趙秀才和錢商人慎重考慮后再做選擇。 趙秀才心想,前生我的日子過得并不富裕,有時還填不飽肚子,現(xiàn)在準許不做工作,也就是吃、穿都是現(xiàn)成的,我只要坐享其成就行了。那樣真是太舒服了。想到這里,他第一個說道:“我要做不工作的人?!?/br> 錢商人看到趙秀才選擇了來生過不勞而獲的人生,他想到自己前生經(jīng)商賺了一點錢,來生就把它們都拿來投資,造福社會。于是,他心甘情愿地選擇了做工作的人。 玉帝看他們選擇完了,當下判定二人來生的命運:“趙秀才甘愿過不勞而獲的人生,下輩子做乞丐,整天向人索取飯食,接受別人的施舍。錢商人甘愿過有工作的人生,下輩子做富豪,行善布施,幫助別人。”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在選擇人生時,其實也在選擇工作態(tài)度。工作態(tài)度決定一切。誰懂得“工作即做人”的道理,他的人生結局就不會太壞。 因為,工作是我們立身成事之本。我們懂得工作,就永遠有可以付出的資本;我們貪圖安逸,就永遠有追逐安逸的企求。工作越多,付出越多,收獲越大;懶惰越多,收獲越小。人生就是由這樣一種慣性趨勢cao縱著,我們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工作,這種慣性趨勢就會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只要我們養(yǎng)成工作的習慣,我們就會擁有越來越多的可供奉獻、造福社會的資本。 工作,使我們擺脫了無所事事,游手好閑的漂浮狀態(tài);使我們的心得到沉淀,也使我們的才智得到發(fā)揮。只有工作才能造就人格上的高貴,同時也造就了事業(yè)上的輝煌。你種下什么因,收獲的就是什么果。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币驗槲覀兊墓ぷ?,為他人造就了幸福和快樂,而這種幸福和快樂,最終也會降臨到我們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