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桶 第三百一十五碗 威王殿下白衣渡江
王軾出征了,當真只有二十一騎,就是上次陪同他進四川保護當今天子回北京的樞密院探子。朝廷不是沒有足夠的兵力,幽云,太原,真定哪一衛(wèi)都可以抽調個幾萬人馬給他,可他自己堅持不要。原因就在于,他認定呼延灼有問題,久戰(zhàn)不下絕對不是兵力不足。再加上,他此去是以皇命欽差的身份到前線督促作戰(zhàn),并不是讓他上陣。 沒有人送行,他就帶著二十個人離開了北京?;实叟R行前召見了他,說是等他凱旋歸來,再大擺排場,替他慶功。皇帝頒布的詔書上說,因為呼延灼久戰(zhàn)不克,威王王軾這次是代表皇帝去前線督戰(zhàn),帶有監(jiān)軍性質。但據朝里某些人傳言說,威王手上有皇帝的密詔,必要的時候會取呼延灼而代之。 這種傳言作用在于表達出一個意思,皇帝不信任先帝留下來的大臣們,要搞一朝天子一朝臣。不管怎么樣,王軾出發(fā)了,輕裝簡從,帶著樞密院二十騎星夜兼程趕往吐蕃前線。 北京距離西南行軍元帥帥府所在地西京成都,何止千里之遙。王軾只用了不到二十天,再度來到不久之前為之戰(zhàn)斗的西南古都。經歷上次民變之后,成都雖然恢復了正常,但街市上不時有衙門官差,地方軍隊巡邏。百姓也是噤若寒蟬,行色匆匆,辦完了自己的事情就急于回家。 呼延灼的帥府就設在川滇衛(wèi)戍衙門,如今這里統(tǒng)率著三省軍隊,二十余萬眾,可謂擁兵自重,自古有句話,“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未平”。川人生活安逸閑散,若一旦爆發(fā),則不可收拾。 王軾的隊伍來到衛(wèi)戍衙門之前,還未下馬,衙門口的衛(wèi)士已經上前攔截。軍事重地,常人自是不可隨意進入。 “敕命欽差,御封西南行軍副元帥,威王殿下到!”辛棄疾一聲厲喝,斥退衛(wèi)士。王軾翻身下馬,直入衙門,還未走到大堂,聞訊而來的西南帥府自呼延灼以下眾位官員出迎。 王軾根本不用他們行禮,直接說道:“虛禮就免了,請諸位將軍堂上說話?!?/br> 呼延灼眼看著素不相識的威王從他身邊走過,連看都沒有看他一眼,心里著實沒有把握,他不知道威王是來干什么的。但他卻知道,威王是當今天子的弟弟,據說很受皇帝信任,他親自來到成都,莫非朝中事發(fā)了?可臨行之前,耶律太妃再三向自己保證,朝中有她在,只管放心辦事。 原來的衛(wèi)戍衙門大堂,現在權充作發(fā)號司令的白虎節(jié)堂,王軾并沒有坐上首,他是副元帥,軍隊的指揮權還是在呼延灼手上。 在下首第一個位置坐下,背后辛棄疾等人持刀而立,西南帥府的將領們立在堂上,面面相覷,朝廷派一個白面王爺來干什么? 呼延灼站在最前排,退也不是,進也不是,親王在場,他又不好坐到堂上,正猶豫時,只聽王軾問道:“呼延大人,本王此次前來,是奉圣命督戰(zhàn)。圣上差我來問問,為什么用了這么長的時間,戰(zhàn)事還沒有結束?” “這個……”呼延灼略一遲疑,隨即說道:“回王爺的話,是這樣的。吐蕃這方,地理條件十分惡劣,我軍大規(guī)模騎兵軍團無法適應,又顧慮到民族關系,所以遲遲沒有大的進展。不過,下官已經在布置,爭取明年開春打幾個大的戰(zhàn)役,穩(wěn)定住局勢。” 王軾聽后,不置可否,只是自言自語道:“明年,若等到明年,朝廷又要空費許多銀錢,國家稅收有限,不能這樣一直拖下去啊?!?/br> 呼延灼只當沒有聽到,閉口不言,在場的許多將領,都是川軍滇軍宿將,當年吐蕃入侵大理,高祖武皇帝下令軍事反擊,他們跟吐蕃人硬碰硬打過,且大勝而歸。自從吐蕃事起,他們就盼著早早肅清叛亂,卻不想朝廷派來威名赫赫的呼延灼將軍,但戰(zhàn)事一直沒有起色,他們多次求戰(zhàn),都被元帥聲色俱厲的拒絕了。 聽他如此對王爺回復,心中不滿,又懼于他的權力,不敢多言。但其中有一人,乃是京師武備學堂知事官朱武,他是王軾的老師,此次又得王軾舉薦,隨軍作戰(zhàn)。見王軾一到,心中歡喜,此時走出人群,對王軾躬身一揖,直言道:“殿下,如今距離寒冬,尚有一段時日,若我軍準備充足,發(fā)動攻勢,定會收到滿意的效果?!?/br> 王軾也是持這種態(tài)度,但他知道規(guī)矩,朝廷不宜過多牽制將領的指揮,況且指揮權在呼延灼手里,自己也不能橫加干涉。聽了這話,遂向呼延灼問道:“呼延將軍,朱大人的意見,你意下如何?” 呼延灼一時為難,眼前這俊美的少年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得罪不起??梢商蔚热??當年她跟隨先帝時,幽云系將領都見識她的手段,更不能開罪。況且自己這次重新出山,完全是她一手提拔,她的意思,自己不敢不遵從。 思之再三,硬著頭皮回答道:“回殿下,今年恐怕不能再戰(zhàn)了。距離冬天,還有兩個月,兩個月的時間不可能擊敗吐蕃叛軍,到時候我軍撤回,先前的戰(zhàn)果只怕又要拱手讓人。” 王軾聽完,已經知道他的意思,也不說破,直接起身。呼延灼以為他要歇息,連忙吩咐道:“來人,替殿下安排食宿,務必……” “不必了,本王要去前線視察,就不停留了?!蓖踺Y一語既出,滿堂皆驚!威王剛到成都,屁股還沒有坐熱,又要深入前線?就連朱武也變了臉色,他教了王軾三年,深知這位王爺做事情有魄力,但剛到成都不到半個時辰,就要馬上進入吐蕃,這恐怕不妥。 于是上前勸道:“王爺,不必急于一時,且休息幾日,養(yǎng)足精神……” 王軾笑了,對自己的老師說道:“先生,我等得起,國家等不起。”這話一出來,堂上眾將包括呼延灼在內,都面有愧色。 朱武不再堅持,毛遂自薦:“既如此,卑職陪同王爺一起去,也好保護?!?/br> “不用,先生還是留在帥府聽候呼延元帥調用吧。”王軾隨口這么一說,朱武馬上心領神會,這是要他在成都盯著呼延灼。 王軾頗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轉而對呼延灼說道:“元帥,本王走得匆忙,沒有帶衛(wèi)隊。是不是麻煩你派一隊兵馬?” 呼延灼心中暗思,反正你又指揮不動軍隊,自己要去前線涉險,便由得你去。到時候知道那里條件有多艱苦,自然就知難而退,回北京去了。想到此處,連連點頭:“既如此,那就請王爺在成都軍隊隨意挑選數百人作為衛(wèi)隊,也好保護王爺周全?!彼挂膊槐?,先把話說明,只是“數百人”。 王軾淡然一笑:“好,那就在武備學堂的學生軍里挑選吧。” 征討吐蕃的大軍都駐扎在城外,朱武帶來的幾千學生軍駐防大營西北角,這些人都是王軾的同門師兄弟??刹灰獮閷W生軍是沒有經歷過戰(zhàn)爭的黃毛小兒,他們進入武備學堂之前,絕大多數都是軍中的青年才俊,有著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 威王要挑選衛(wèi)隊,朱武將全部人馬帶出,列成陣勢,供王軾檢閱。到底是天子門生,那精神面貌自是不同,勇武不凡自是不必多說,這些學生軍有一個顯著的特殊,那就是傲氣。威王駕到,沒有一個人低頭,全都昂首挺胸,目光隨著王軾而移動。 “本王要挑選數百人去干一件大事,一件極其危險的大事,若得成功,參與者必將名垂青史。到時候,朝廷必然大加封賞,我可以保證,活著回來的人至少可以連升兩級,并且得到皇帝豐厚的獎賞。本王還聽說,吐蕃叛軍首領歷年來聚積了許多錢財,堆得象泰山一般高,如果打敗他們,這些錢財都分給你們,有誰愿意去的?”王軾騎在馬上,大聲問道。 數千軍隊,立時許多士兵毫不猶豫的舉起了手,王軾看罷,點了點頭,扭頭對朱武說道:“舉手可以走了,沒有舉的留下?!?/br> 不多不少,剛好八百人,朱武不無擔憂的說道:“王爺,吐蕃叛軍號稱全境之內,擁兵七萬,您區(qū)區(qū)八百騎,是否太過冒險?” 王軾一聲冷笑:“我就是要做給某些人看看,他們一再聲稱條件艱苦,環(huán)境惡劣,不適應作戰(zhàn)。我這八百二十騎如果僥幸打了勝仗,到時候他們還有什么理由拖延?” 朱武當然知道自己這位學生的用意,但還是不放心:“王爺,話雖如此,但您千金之軀,不可親自犯險,若真要劍走偏鋒,不如卑職代替您去如何?” “你替不了我,我是王爵,分量比你重,他們不敢讓我有什么閃失。朝里有些事情我不方便跟你明說,反正這場戰(zhàn)爭,必須在今年結束。”王軾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朱武還能說什么? 一身白衣,坐騎白馬,王軾就如同民間演義中那些白馬銀槍的勇將一般跨出行列,對在場的八百名士兵說道:“你們剛才沒有舉手,本王偏偏就讓你們去。或許你們中有人聽說過,我是你們的師兄,不要以為這場戰(zhàn)爭武備學堂學生軍是旁觀者,現在,本王就要帶領你們去作戰(zhàn)。國家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是你們報效國家的時候。為了武備學堂的榮譽,你們必須奮力作戰(zhàn),現在我問一句,有誰要離開的?” 八百人一片沉默,沒有任何異議。早就聽到傳聞,說是曾經有先帝的皇子在武備學堂求學,沒有想到,就是眼前這位威王殿下。能跟隨王爺作戰(zhàn),這當然是士兵的榮譽,有誰愿意退出? “很好,今夜你們飽餐一頓,收拾行裝,明日一早,直奔戰(zhàn)場!” 當夜,朱武向王軾講述了前線的勢態(tài),邏些城,也就是布達拉宮所在地,守軍被困數月,呼延灼一直沒有發(fā)出強有力的援軍,只是按時送去補給,吊著守軍的命。叛軍組織了數十次進攻,但都被忠勇的燕軍打退。叛軍見久戰(zhàn)不下,開始聯合,目前已經在邏些城聚集了數萬兵力,看樣子似乎準備等到冬天發(fā)動致命的打擊。 而且叛軍還時常派出部分軍隊繞過邏些城,sao擾燕軍運糧部隊,威脅后方與前線的補給線。從成都出發(fā),進入吐蕃,有可能馬上就會遭遇敵人。八百人,實在太少。但最困難的還不是這些,而是吐蕃境內,中原人士一旦進入,因為地勢太高,空氣稀少,會出現頭痛,氣短,胸悶等病狀,實在是苦不堪言。身體強壯的三兩天就可以適應,稍微不慎,有可能六七天才能恢復。 如果王軾執(zhí)意要去,那就必須面對從成都出發(fā),一直到邏些城千里之間的叛軍部隊。到底有多少人,難以估計。運氣好的話,或許能避開一些,運氣要是不好…… 王軾似乎并不害怕,第二天一早,他就帶著八百騎出發(fā)了。出成都,越過大渡河,直撲吐蕃境內。那里是少數民族聚居地,人煙稀少,常常奔走半天看不到一戶人家。不過這樣也好,沒有人也就不存在敵人,如果能一路平平安安到達邏些前線,那自然最好不過。 到時候,自己在邏些城里,呼延灼不敢不發(fā)兵。雖然自己假借視察為名,冒進前線,但好歹是親王身份,呼延灼知道輕重的。 一路星夜兼程,越往西走,部隊人馬漸漸開始出現朱武所說的病態(tài),連王軾自己也感覺到心慌氣短,就是原地站著也好象背了幾十斤的石頭。不信邪的他現在才知道,這里果然是虎狼之地。 一道金沙江橫在面前,本來這里以前不叫金沙江,但因為此地河中盛產金沙,自宋代時有許多人在河中淘金,由此得名。但戰(zhàn)亂一起,淘金人早就逃命去了,金沙江畔,空無一人。兩岸都是群山環(huán)繞,只聞獸鳴鳥叫,何來人煙? 看著湍急的河水,王軾本事再大,也是一籌莫展,只得派人四處巡訪,看附近有沒有人家,借得船只渡江。倒是皇天不負有心人,還真讓他找到了,有祖居此地的百姓,不愿離開家園。聽聞朝廷官軍前來,這些百姓不勝欣喜。因叛軍作亂,焚毀百姓船只,他們中有的人把船埋在地下,躲避搜查。 此時挖出渡船,運送官軍過河,自是不必多言。 因船只較小,一次至多運送二三十人,王軾隨先頭部隊過河,正被“高原反應”所折磨,忽聽殺聲四起! “王爺,中埋伏了!”辛棄疾“嗆”一聲拔出佩刀,護在王軾面前。 只見那群山之間,奔出無數人馬,直向他們撲來!此時渡過河的,不過兩百余騎,還有五百多人在河對岸等待,情勢萬分危險! “來人,保護王爺回去!我斷后!”辛棄疾表現出了武備學堂的軍事素養(yǎng),臨危不亂,命令部隊保護王軾回到對岸。 王軾其實也有些慌亂,但仔細一看,對方兵力遠超我軍,只怕十倍不止,至少也當在三千人以上,況且從四面八方沖過來,一旦短兵相接,我這兩百多人只會全部被逼入河中淹死! 敵人漸漸接近,多是步兵,王軾一把推開辛棄疾,大聲疾呼:“敵軍忽至,退則必死!本王愿與將士們一同戰(zhàn)死!有膽的,跟我來!”遂翻身上馬,從懷中取過面罩戴上。這卻是有原因的,只因他長相俊美,甚至是柔美,嚇不到人,臨陣之將哪個不是兇神惡煞?辛棄疾建議他戴上兇惡的面具,恫嚇敵人。 此時,眾人只見白馬白袍一少年,面罩惡鬼面具,一馬當先,直沖敵陣!但在數千人的敵軍面前,他單槍匹馬,何其弱??? 怪事隨后發(fā)生,王軾一沖入敵軍,手中鑌鐵長槍上下飛舞,竟連挑數人!其他敵軍居然紛紛后退!甚至還有人嚇得避讓不及,摔倒在地! “弟兄們,保護王爺,殺!”辛棄疾被王軾英雄所震動,再不遲疑,率領過河的兩百余騎,全力沖殺! 王軾早已殺得性起,那手中長槍從不虛發(fā),每刺必中!在如潮的人群中,他的白袍尤其醒目,所向披靡!想當初,西楚霸王沖鋒陷陣,恐怕也不過如此! 不到一頓飯的時候,叛軍倉皇撤退,王軾取過硬弓,連發(fā)三箭,射殺對方三名騎馬的將領。敵人軍心大亂,潰不成軍。兩百人,竟然擊退了十倍以上的敵人!盡管,對方只是一群沒有受過專業(yè)軍事訓練的烏合之眾。(未完待續(xù),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 target=_blank>,章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