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走廊一帶游牧,只是烏孫位置更偏西一些。 現(xiàn)在,不、之前的草原上局勢是‘東胡疆(強)而月氏盛’。 眼下強盛的月氏已經(jīng)國滅,即將成為大秦的河西郡。 烏孫更只是被月氏往西邊攆走的勢弱一方,結(jié)果好嘛嘿!竟然敢拘禁大秦使團! ——雖然烏孫拘禁使團時,月氏國還沒被滅,或許現(xiàn)在也不一定知道了月氏滅國這事兒。 周邈:雖然但是,烏孫敢拘禁大秦使團,這簡直就是在挑釁大秦威嚴! 眼下已經(jīng)季秋下旬,本來回去過年都難了,又給他搞一個烏孫攔路。 既然不讓他回去過年,那就被怪他搞個大的了! …… “身份核實無誤,確實是年初陛下派遣往西域出使的使團佐使,名甘歲?!?/br> 齊聚帳中議事時,扶蘇首先說道。 周邈陡然敏銳:“甘?使團的主使叫什么?” 扶蘇大約明白周邈為何有此一問,“主使名叫甘羅?!?/br> “甘羅?那個年十二歲出使趙國,不費一兵一卒,為秦國掙得十六座城邑,因功拜相的甘羅???” 周邈一整個震驚,“甘羅不是早就死了嗎?” 因病英年早逝,或者被始皇陛下,或者被呂不韋殺死了。 周邈這話一出,滿室寂靜,而后疑惑彌漫。 唯有知情者扶蘇若有所悟,便立即描補道: “甘羅在十二歲因功拜為上卿后,便再無足以名動天下的作為,本人隨著年歲增長而成熟穩(wěn)重起來,言行不顯,長此以往,便少為世人所知了?!?/br> 上卿,可泛指朝廷高位大臣。也曾是秦的一種爵位名,位同丞相,但并無政治實權(quán)。 甘羅拜相,不是成為如王綰和隗狀一樣的丞相,而是被封爵了。 扶蘇夾帶解釋的話,周邈聽懂了。 爾后也找補道:“是我措辭不當(dāng),我的意思是說,甘羅不是泯然眾人了嗎?” 關(guān)于甘羅在十二拜上卿之后的生平,再無史籍記載。 后世有猜測是因病早逝了,也有推測是秦始皇因其是呂不韋的人而除掉,還有猜是被呂不韋因甘羅投靠秦始皇而殺死,以及如‘傷仲永’一般 泯然眾人,一生再無作為。 不過大秦像甘羅這樣,猛然史籍就再無記載的,也不少就是了,比如尉繚、李信等。 說到底,是秦帝國太短,史料不豐,沒能記載所有驚艷一時的將相名人。 扶蘇稍作解釋:“甘羅雖再無驚世之功,然秦有出使之需,亦可以一用?!?/br> 算算年齡,應(yīng)該比始皇陛下小兩三歲,活著的話,那確實可以一用。 “哦哦!方才是我想錯了?!?/br> 張良、韓信和章邯等人,皆若有所思。 不過關(guān)于仙使有掐算神通,通曉古今未來一事,也不算絕密就是了。 關(guān)于甘羅的對話就此拋之一旁,回歸正題。 關(guān)于烏孫,周邈率先說出他的看法:“西域諸國大多過著定居生活,建城郭、開田地、養(yǎng)牲畜,與大秦一樣是耕種為生。 但月氏、匈奴、東胡與烏孫的風(fēng)俗卻不同,居無定處,逐水草而居,自由來去,酷愛劫掠。” “相較而言,大秦尚可與西域諸國互為邦交,或令其臣服為藩國。然烏孫游牧之流,則難以管束轄制,一旦年景不佳,水草枯竭,便會劫掠他國?!?/br> 西域諸國和大秦一樣,都是農(nóng)業(yè)為主的國度,有城池家園,屬于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但烏孫就是來去自由的,山匪強盜一樣的存在,對大秦的威脅更大。 作為大秦長公子,在政治決策上,理當(dāng)有所表態(tài)。 扶蘇也道:“況且,月氏幾近已滅,烏孫便在大秦通西域這條路上,橫亙的唯一攔路石了?!?/br> 周邈環(huán)視帳內(nèi),試探地詢問:“所以,諸位覺得,我們是不是搞他個大的,把烏孫也給噶了,設(shè)置一個什么郡,讓大秦直接與西域接壤?” 就要讓大秦直接溝通西域,就要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扶蘇首先表態(tài):“烏孫敢劫掠大秦使團,是大秦溝通西域的攔路餓狼,自當(dāng)鏟除!” 仙使和長公子皆同意,此時在外,幾乎便等同于始皇帝陛下的意思了。 章邯和英布自無異議:“臣附議!”“仙使言之有理!” 何況,已滅月氏,再添一樁滅烏孫的戰(zhàn)功,何樂而不為? 韓信、項籍,以及 方巖和燕,都表示無異議。 落到最后表態(tài)的,是作為智腦的張良。 被眾人矚目,尤其是仙使那雙晶晶亮眼睛‘吵’到的張良:“……臣亦無異議。” “只是武城候的大軍雖已到河西郡,然月氏畢竟強盛,控弦十余萬兵力——即便只是松散部落的形式,如今掌控了王庭,在外也尚有欲繼承月氏新王的翎侯?!?/br> “武城侯如今忙于接掌月氏,必然是無暇支援我們的。一旦即刻來援,極可能出現(xiàn)月氏余部反叛,與烏孫聯(lián)合,再加上一個匈奴,圍剿我等于西域的困境。 陛下欲派兵支援,短時間內(nèi)也是鞭長莫及。” 按理說,任務(wù)為重,衡量取舍后,周邈會選擇放棄吧? 但這可是謀圣張良誒! “子房,你既無異議,那我相信你肯定有妙計的!” 周邈一整個信任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