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名柯同人] 偵探們都以為我是渣男、[名柯同人] 威士忌今天被逼瘋了嗎、[排球少年] 他說月色之外、[綜漫] 論六眼與普通人的適配性、[綜英美] 如何避免成為羅賓鳥、[HP同人] 長腿叔叔、[綜漫] 肝帝辭職不干了
只是等待交卷時,那個國字臉好像只在試卷上寫了幾個字,就一臉如常地交卷了。這讓劉隆感到惋惜,這人怕是黜落了。 劉隆與母后用完膳,說起這個人,猜測道:“他一定是因為緊張?!?/br> 鄧綏搖搖頭,捧著蜂蜜水,道:“不像是緊張,也不像是生病,倒是像……”搞事。 這人整場下來都是從容自若的神態(tài)。不過鄧綏并未害怕這個名不經(jīng)傳的孝廉。 這人只在母子飯后閑聊時提了一下,就被他們拋之腦后。 孝廉之后是 武舉,兩天后鄧騭主持舉行武舉初試。 除了民風彪悍的邊郡外,內(nèi)郡大小世家中參考武舉的考生也多起來,尤其是小世家。 窮文富武。這些小世家薄有資產(chǎn),但缺乏上升的路徑。武舉是目前他們唯一晉升的通道,在得知朝廷對武進士的安排上,一些人“被迫”從文轉(zhuǎn)武。 雒陽城中孝廉武舉考生齊聚,熱鬧非凡,一些考生的賢名也隨著傳播開來。 最近雒陽士人都在稱贊一位孝廉賢人,孝順無雙,品性高潔。眾人都揣度他一定會被錄取,然而摘取二公之位。 劉隆也聽到傳言,只聽了前半句,后半句沒聽,就對此嗤之以鼻。他上輩子見多了各種揚名求名的人,若一人真有才,那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輿論評價某人大多都是吹的,比如說某人才高,一啟用便可天下太平?!眲⒙±浜且宦暎骸百t能如母后,執(zhí)政十多年,也不敢說天下太平?!?/br> 江平笑問:“那關(guān)西孔子也是吹的了?” 劉隆見過楊震,想了想,轉(zhuǎn)而說道:“孔子不會拒絕為民請命之事。”他至今人仍對楊震年過五十才入仕途表示惋惜。 江平笑起來:“儒生就愛弄些虛名?!?/br> 劉隆搖頭:“也有儒生重實干。對了,孝廉今日張榜?!?/br> 江平在與劉隆說那位孝廉“賢人”時并未提名字,只當一件趣事說來解悶。 現(xiàn)在朝政清明,君王賢明,主政的大臣也多清廉正直之人。整個大漢即便有天災(zāi)拖累,但也呈上升的趨勢,吸引了不少賢人加入朝廷。 像一向向往隱士生活的摯恂,正帶人如火如荼地主持全國各地學(xué)校的建設(shè)和教學(xué)。 孝廉榜單張貼出來,一共錄取五十人。那位在考生之間傳名的賢人卻明落孫山。 考生們驚訝之余,但又覺得理所當然。孝廉,取人兼文,文不好被黜落也屬正常。 這位賢人名叫陳直,父親死后,將家產(chǎn)讓給兩位弟弟,自己卻分文不取,獨自取了老母親朝夕奉養(yǎng),友悌孝順,世所罕見。 取中的孝廉入朝,正要正式朝拜太后與皇帝。突然外面響起急促的鼓聲。 是鳴冤鼓! 當初議郎沈遠誣告馬臻時,劉隆借助這事讓太尉馬英在朝廷外設(shè)置鳴冤鼓,并撤了守衛(wèi)。 沒想到今日竟然有人敲響了鳴冤鼓。劉隆看向延尉,延尉拱手退出去查何人因何事鳴冤。 太尉馬英當初制定章程,將鳴冤之人歸入延尉管理。 第88章 大朝會結(jié)束,劉隆回德陽殿換了衣服,然后去學(xué)堂上學(xué)。上課之前,劉隆叮囑江平去探探這敲鳴冤鼓的是什么人。 江平心領(lǐng)神會,將小皇帝送到內(nèi)室,然后找了小寺人去盯延尉府審理情況。 鳴冤鼓設(shè)了許久,終于有人敲響,眾人都十分好奇。劉隆下了課,江平進入內(nèi)室,眉頭微皺,低聲道:“圣上,那人狀告孝廉考試不公。” 劉隆聞言一頓,心中揣度,孝廉考試采取糊名法,親屬師長回避,錄取的卷子他都一一看過,均是真才實學(xué)。 難道是考題泄露? 劉隆的眉頭皺起來,抬頭問:“有何證據(jù)?” 江平臉上露出一難言盡的表情,道:“證據(jù)倒沒有,來來回回翻來覆去就是一句話,河?xùn)|陳直孝名揚天下,隱居山野,郡縣征辟不就,錄取的名單卻沒有這人?!?/br> 劉隆眉頭舒展,不以為意道:“朝廷中名聲好的賢臣比比皆是,這人恐怕是名不副實。不用管這件事,延尉自己就能處理好。” 只要從尚書臺調(diào)出這人的試卷,就一定還原事情的真相。 江平頷首退下,劉隆繼續(xù)上課。 二人不知道的是在考生會聚的雒陽,悄悄涌動著一股暗流。 下午,劉隆下學(xué)歸來回到崇德殿后殿,竟然看到了鄧騭和鄧豹。鄧豹是鄧騭的堂弟,現(xiàn)任河南尹。 當年,鄧豹與李郃爭奪河南尹之位,鄧豹略輸一籌,李郃成為河南尹。如今李郃接替袁敞高升司空,空出的河南尹最后仍落入鄧豹手中。 二人朝拜后,劉隆奇道:“大舅父和河南尹一起拜見母后,莫非舅家有事?” 鄧騭忙搖頭,道:“家中一切甚好,勞圣上掛念。雒陽城這幾日傳著一個流言,河南尹覺得不妥,故而與下臣一起來拜見圣上陛下。” 河南尹下轄二十一城,郡治雒陽,相當于后世的首都市長。 “什么流言?”自劉隆即位以來,水旱蝗震不斷,朝廷上下轉(zhuǎn)而都在宣傳天行有常,而非天人感應(yīng)。因而,一直在民間流傳的讖緯也少了許多。 鄧豹斟酌道:“外面的士人說察舉孝廉乃是祖制,如今孝廉選拔但求其文,不講德行,錄取名額又少。與之相反, 俗吏武人嘩于朝堂,特別是……武舉錄取人數(shù)遠超于孝廉,實乃不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