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jié)
江陵很快便倒了,蕭衍一到自己的大本營,立刻召集部下,給蕭君澤介紹了自己的心腹。 包括張弘策、呂僧珍、王茂、柳慶遠、吉士瞻等人。 當知道這位少年便是臨海王蕭昭澤之后,蕭衍的心腹們陷入了一片茫然之中。 不是,老大,這和你說得不對啊,我們不是準備跟著您造反么,怎么一下子變成一個不知道真假的小孩子?。克L齊了嗎? 蕭君澤居于上位,自然看出了諸人的迷惑,不由向蕭衍微笑了一下。 蕭衍迅速道:“你們不可無禮,臨海王殿下雖然年幼,卻早是本官效忠之人,不只如此,崔慧景、王敬則、陳顯達將軍,都已經(jīng)效忠臨海王,只等大旗一舉,便會依附,與我等一同攻打建康城?!?/br> 這個雷太大,一時間,眾屬下神情恍惚,看著蕭君澤的神情,如同看著一個妖怪。 脾氣最急的呂僧珍更是直呼:“這怎么可能?” 蕭衍怒道:“殿下面前,豈能如此無禮!來人,把他拖下去,軍法從事!” 蕭君澤笑道:“不必了,叔達,他們都是你的臣子,不必向我效忠?!?/br> 蕭衍正色道:“等殿下入朝登基,撥亂反正,這率土之濱,皆是王臣?!?/br> “那也等入主宮城再談,也不遲,”蕭君澤隨意道,“天下,是世家的天下,君王,不過是世家的共主,沒什么可稀奇的?!?/br> …… 有蕭君澤的加入,蕭衍很快便樹起大旗,他有甲士一萬多人,戰(zhàn)馬一千余多匹,大小船只三千。他將蕭君澤介紹給了自家部下,并且向天下人發(fā)布檄文,將立齊武帝之孫、郁林王之弟,臨海王蕭昭澤為帝。 蕭寶卷知道這消息,大怒,讓離得最近的崔慧景討伐叛逆。 大軍順長江而下,直達數(shù)百里外的郢州,而郢州之主崔慧景嚴陣以待,臨海王失蹤那么久了,我怎么知道你身邊是不是臨海王,你要過來,別怪我不客氣! 但當大軍到達郢州城(武漢)后,崔慧景不但命令諸軍不得出手,還主動帶著親衛(wèi)前去迎接,這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在看到蕭君澤的一瞬間,頓時熱淚盈眶,大喊一聲殿下,猛虎跪地,淚如雨下:“殿下,真的是您啊,老臣有生之年,居然還能再見武帝血脈……老臣愧對武帝、愧對高祖啊——” 蕭君澤心里直翻白眼,卻不得不親自上前,扶起這位“忠心老臣”,好好一番寬慰。 蕭衍在一邊感慨學(xué)不來學(xué)不來,他自視甚高,實在沒辦法如此圓滑。 崔慧景痛哭之后,自然一番效忠之言,還將自己的親衛(wèi)留下送給殿下,同時,回到自己軍中,召集手下軍主。 他對軍主道:“我受高祖、武帝厚恩,只是明帝勢大,才不得不委身為其下,臨海王殿下光復(fù)帝位而潛伏于朝廷,如今,那偽帝昏庸狂妄,讓朝廷綱紀敗壞,我匡扶家國危難,拔亂反正的日子就選在今天了,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建立擁護皇帝的功業(yè),安定江山社稷么?” 得,這位臨海王殿下已經(jīng)得到崔、蕭兩位刺史的擁護,他們難道還能說不么? 于是,在郢州,崔慧景與其部下一個原地轉(zhuǎn)身,跑到蕭君澤麾下,還順便送了蕭君澤一件禮物。 一個十三歲、瑟瑟發(fā)抖的少年,正是蕭寶卷的弟弟蕭寶夤。 少年模樣俊秀,衣衫凌亂,眼眶通紅,但眼神有著一種倔強,梗著脖子,不愿意低頭。 蕭君澤忍不住笑了起來:“你一孩子,我也不會為難你,這樣,給你兩個選擇,要么你呢,下船逃跑,我不會追你,你可以去建康找你兄長,要么你留下來,我這也不少你一口飯吃。” 蕭寶夤眼神戒備沒有說話,仿佛在思考著這個問題哪個是正確答案,又或者都是死亡的答案。 但蕭君澤卻沒有理他,因為他們的大軍又沿長江開拔,下一個,是著名造反基地江州,鎮(zhèn)守在潯陽大將軍陳顯達已經(jīng)收到朝廷的讓他阻擋叛軍的要求。 陳顯達讓水軍早早地等到江口,披甲迎接了蕭君澤——他早就被蕭寶 卷猜忌,擔驚受怕許久,如今臨海王過來,他這個年紀,也終于能安心了。 于是在大軍過來之時,果斷改旗易幟,只乘小舟,親自前去覲見臨海王。 至此,大軍順長江而下,離南京只有八百里。 從蕭衍自江陵舉事,他們以一萬甲士起家,不到半月,居然已經(jīng)有甲士十萬,軍馬萬余,沿途所至之處,郡縣無不望風(fēng)而降——這也是南朝內(nèi)亂的基cao,上位者們一般也不會與這些墻頭草們?yōu)殡y。 蕭寶卷和南朝上下都沒有想到居然會是這個情況,一時間,南朝上下有點關(guān)系的朝臣們,都悄悄與蕭衍、陳顯達、崔慧景等人暗通曲款,試圖順滑地轉(zhuǎn)到下一個朝廷去。 不只是朝廷的人如此行事,很多人也已經(jīng)品味出來,這臨海王實在是厲害,能不聲不響收服朝廷最有名的三位大將,且還不知有多少人為他潛伏在朝中,此時不去投奔,那可就趕不上發(fā)達了! 于是,上庸太守韋睿親自率領(lǐng)郡兵兩千,星夜兼程,加入了蕭君澤大部隊,華山太守、梁州、南秦州等刺史也都聞到不對的味道,紛紛帶兵前去投奔。 理由都是現(xiàn)成的,臨海啊,高祖的曾孫、武帝的親孫,王國正統(tǒng),能收服諸將,怎么看都比那個隨機點名來殺的蕭寶卷靠譜! 蕭寶卷頓時慌了,急令左興盛帶兵前去平叛。 但這次,堅固的長江天險,遇到了北魏絕密的武器,配重投石機,幾乎沒上幾炮,守軍無心抵抗,紛紛出城投降——蕭君澤這才發(fā)現(xiàn),他那祖爺爺和爺爺十多年的治理,對南朝百姓來說,似乎已經(jīng)是十二分懷念的日子了。 他們早已不堪忍受蕭寶卷帶來的精神內(nèi)耗,就等著天降正義呢。 更重要的是,各地宗室諸王,都支持了蕭昭澤——蕭鸞和蕭寶卷殺起宗室太狠了,他們也需要安全保障。 蕭寶卷這才發(fā)現(xiàn)事情大條了,急忙大赦天下,還釋放囚徒組成大軍,想要抵擋。 但這時,東邊又有消息傳來,大將軍王敬則率領(lǐng)一萬甲兵渡過了錢塘江,打出了支應(yīng)臨海王的大旗幟,駐守松江的張環(huán)本來是當年明帝蕭鸞防備王敬則的主將,但在這時關(guān)鍵當口,他表示自己知天命順天意,愿意棄暗投明,直接入了王將軍麾下。 而百姓們知道是擁護武帝高祖的親孫后,受不了蕭寶卷的他們也紛紛拿著竹竿鋤頭前來投奔,追隨的人很快就達到了十萬人之多。 如此,建康城瞬間陷入了四面八方包圍之中。 而此時,離蕭君澤起兵,還不到一個月…… 局勢變動之快,累死了北朝數(shù)百匹健馬,北朝為之大嘩。 元宏怒不可遏:“這蕭昭澤是從哪冒出來的,朕才剛剛調(diào)兵,他怎么就已經(jīng)要打入建康城了?” 那分明是他要進入的地方! 第130章 盛大登場 蕭君澤的大軍一路前行,一直到了建康城外的新林,在秦淮河岸駐扎,準備攻城。 這時,蕭寶卷終于有了一位將領(lǐng)帶兵馬前來救駕——寧朔將軍、青、冀二州刺史王珍國,由他帶著最后的補充滿員的禁軍,一共十萬兵馬,在秦淮河對岸嚴陣以待。 蕭君澤手邊三位大將,蕭衍、陳顯達、崔慧景們并不是太和諧,蕭君澤大大方方地表示:“本王并不懂得治軍,三位愛卿可各領(lǐng)一門,誰先攻破都城,便居首功。” 此話一出,蕭、陳、崔三人皆盡側(cè)目,紛紛欲言又止,但在蕭君澤似笑非笑表情里,把一肚子想要說的話都吞了下去。 他們?nèi)齻€都是在蕭君澤手里吃過大虧的人,兩個被他俘虜過,一個被他壓得抬不起頭,這樣的戰(zhàn)績,放在南北兩朝,都相當炸裂,你說你不懂軍事,那不是睜著眼說瞎話么? 不過主上都這么說了,三位大將軍也不客氣,各自挑選了一個喜歡的城門,便開始攻城。 這三方兵馬中,蕭衍有四萬人,崔慧景有六萬,陳顯達三萬,而東邊還有老將軍王敬則正在緊趕慢趕而來。 敵方首領(lǐng)王珍國一時麻爪了,看各方大軍壓來,直接縮入城中,倚城而守。 開始兩天,朝廷還有些士氣,可當過了十余日,王敬則的大軍的前鋒也終于到來,這下,四方城門一人一座,正好。 這場面實在過于驚人,眾臣覺得從漢末以來,還真沒有四方皆反的情形,說比肩商紂秦二真的是一點不差。 但這又怪誰呢?如果說蕭瑤光、裴叔業(yè)這些人是有反心,被滅還說的過去,那徐孝嗣、劉喧這些先朝老臣死的就太隨意了,讓人害怕,更可怕是的連蕭懿這種平定叛亂的忠臣也被賜了毒酒…… 這樣的皇帝,又有誰敢再繼續(xù)效忠呢? 誰不擔心某天被他的近臣們沖入官邸,像死狗一樣砍掉腦袋呢? 朝中已經(jīng)如此人心惶惶,蕭寶卷瞬間陷入焦慮之中,他一焦慮,城中百官平民們也開始陷入更大的精神內(nèi)耗,有人便說了,如今朝廷成為這個樣子,都是因為他身邊的一群小人們,就是因為這些近臣迷惑了皇帝,所以才會是這種情況。 這可捅了馬蜂窩,蕭寶卷的近侍們立刻開始用渾身解數(shù),查找這些話是誰傳出來的。 天可憐見,這些話還有傳么?但這些近侍們可不這么想,他們開始在城中找尋“勾結(jié)逆賊”之人,而且看誰都像勾結(jié)了逆賊,一時間,又有數(shù)百人被無辜下獄。 城中人心更加飄搖了。 守城的王珍國本來就壓力很大,誰知道這時,蕭寶卷身邊近臣們不知是不是壓力太大,想要一起毀滅,茹法珍梅蟲兒等人再度反向助攻:“如今局勢如此艱難,都是因為大臣們不一心為國,想要叛逃敵人所致,應(yīng)該把他們都殺了才對。” 這話一出,怕是真當朝臣們都是死人了。 王珍國等人早就覺得不對,于是秘密讓人拿著明鏡出城找蕭衍,表示我心如明鏡,愿意投誠,蕭衍將明鏡交給了蕭君澤,蕭君澤表示同意后,蕭衍則將明鏡劈開一半,送還給王珍國,以示同心。 得到接受后,王珍國便開始了自己的cao作,他找到統(tǒng)領(lǐng)禁軍的衛(wèi)尉張稷,發(fā)出了一起投奔大義的邀請。 而城中早就都想棄暗投明了,只是找不到門路罷了,張稷聽到還有這種好事,欣然應(yīng)允。 造反這事,要的就是一個速度,他們一說定后,當天下午,由張稷打開宮門,王珍國帶兵從云龍門中闖入宮殿,與張稷一起,在宮中找了正在看潘妃的歌舞的蕭寶卷,一刀了斷。 然后,他們又與朝廷的尚書仆射王亮、中書舍人裴長穆等人一起,拿著蕭寶卷的首級出城投降。 至此,起兵不過一月時間的臨海王,一路勢如破竹,如有神助,正式入主建康城。 …… 隨著大軍走入鮮血還未擦干的宮門大道,青蚨有些恍惚。 蕭君澤倒是神情平淡,看著這宮門,似乎帶上一些回憶。 一般來說,造反成功后,先是用太后的名義,廢除上一任皇帝的帝位,然后再擁立一位新君,再讓新君退位。 但問題就卡在這里,臨海王蕭昭澤是高祖之孫,屬于是撥亂反正,再去見蕭鸞的太后就不對了。 于是,蕭君澤大大方方地接受了蕭衍的建議,連著太后和明帝蕭鸞加蕭寶卷一起廢掉,蕭鸞最壞,大殺宗室,廢為庶人,逐出宗籍,蕭鸞一脈的皇子都沒有資格列入宗王。 這一條并沒有引來反對,因為蕭鸞的孩子都很年幼,根本沒來得及建立自己的班子。 接下來,朝廷便開始舉辦登基大典。 蕭君澤沒什么興趣大辦典章,但他的手下們強烈反對,于是便準備了十余日,選了個比較吉利的日子,準備登基。 但是,從入主皇宮這一刻,他已經(jīng)是實際上的正式皇帝了,可以名正言順處理政務(wù)。 一朝天子一朝臣,蕭君澤這次的成功太過順利,以至于大家都有一種不真實感,如王敬則、陳顯達、崔慧景這些人,基本上都已老朽,崔慧景還勉強有點入朝的愿望,已經(jīng)七十多的陳顯達、八十多的王敬則卻是都沒有什么權(quán)力欲望了,會支持蕭君澤,只是出于自保罷了。 所以蕭君澤便把他們的子侄的加官的加官,進爵的過爵,陳、王兩位老將的軍權(quán)也不必解,按蕭君澤的說法,將來若是北朝南下,還要托付幾位將軍呢。 蕭衍則進階尚書令,領(lǐng)了他的兄長當初的職位,他的屬下,也皆有進封。 朝中大事,蕭君澤正式任命提拔的,只有一個官職,那就是統(tǒng)領(lǐng)禁軍的衛(wèi)尉,他交給跟在身邊當了許久跟班的許琛來做。 接到這個任命時,許琛怔了許久,然后跪地叩拜,久久不起。 蕭君澤在一邊微笑道:“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那么久,當年禁衛(wèi)出身阿琛,終于還是爬上禁軍的首領(lǐng)了,真是辛苦大家了,對不對啊,青蚨總管?” 已經(jīng)晉升內(nèi)廷之主的青蚨皺眉,并沒有顯得有多高興,他一臉郁郁:“我只想追隨在陛下身邊,并不求有高官厚祿……” “這不是暫時找不到心腹嘛,”蕭君澤笑道,“當然要麻煩大總管了。” 青蚨于是低頭:“陛下,您說的對。” “別用這么卑微的語氣啊,”蕭君澤托著臉,調(diào)侃道,“我還是喜歡你訓(xùn)我時那桀驁不馴的樣子,你恢復(fù)一下唄。” 青蚨深吸了一口氣,認真道:“陛下,您如今已經(jīng)是一國之主,萬萬不能如當初那般隨性而為……” “為什么不能呢?”蕭君澤挑眉頭,“青蚨啊,不能隨性而為的話,我何必費這心思,爭這天下呢?” 青蚨感覺到了窒息,忍不住嚴肅道:“陛下,這不是我等先前那般小打小鬧,您凡事還要三思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