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書迷正在閱讀:回環(huán)【游戲向】、楚隊的神算外掛(穿越)、橙汁分你一半(1v1)、直上天堂、到站請送命、男朋友是買小魚干送的、治愈系婚寵、春夏之交(GL)、穿進漫畫后我拯救了男主、穿成炮灰的我拯救男主[娛樂圈]
這道題也是大題,一字不改,直接引用《尚書》中的原文原段。 文靖安習慣性將它譯成便于理解的白話文。 王說:“??!子孫們,從今以后,(治理百姓)監(jiān)察什么呢?難道不是行德嗎?對于老百姓案情的判決,要明察!治理老百姓要運用刑罰,使百姓之間無數(shù)的訴訟合于五刑,讓案件都能得到公正適當?shù)奶幚?,這樣國家就有福慶。你們接過我的王位,治理我的百姓,可要明察這種‘祥瑞的刑罰’??!” 如果說第一道題是關于“求賢”的話,那第二道題無疑就是關于“刑罰”了,且還涉及到了道德方面。想完全理解這道題目,要回歸到原文中進行上下文聯(lián)系。 題目出自《尚書·周書·呂刑》,記述的是周穆王下令命呂侯制定刑法時所說的話。 題干中的五刑不是確定的刑罰數(shù)目,而是指劓、刖、椓、黥等刑罰。 大意是周穆王跟他的諸侯、大臣以及他的子孫們詳細講述刑罰的由來、使用等等內(nèi)容,告誡他的諸侯王、大臣、子孫在治理國家的時候要把“五刑”變成“祥刑”,也就是讓刑法成為積極的統(tǒng)治工具。 除了刑法之外,周穆王最后還提到了“德”這個字,這里邊就涉及到了古代的經(jīng)典命題——德治還是法治? 根據(jù)儒家理論那一套必然是德治大于法治的,大盛朝儼然也不能脫離這個圣人之道,關鍵在于,文靖安怎么覺得這道題目如此熟悉? 他以前是不是做過類似的題目? 的確是做過。 當年他從杏陌村私塾到青蓮書院入學時,李碧存曾經(jīng)拿當年縣試的題目考他,其中那道四書文就涉及德治和法治問題,題目只有“道之以德”四個字,主要是說用道德要求治理百姓比用刑罰(政令)來治理百姓要好,然后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里說:“德治為主,法治為輔。” 當然,現(xiàn)在擺在文靖安面前的這道題目可比當年那道縣試的四書文難多了,這也正是這道題目的難點所在。 這道題已經(jīng)不能單純論述“德治為主,法治為輔”這個論點了,而是要在這個論點的基礎上著重說明如何用法治治理國家,這已經(jīng)上升到如何治國理政的理論高度,不可謂不難。 不過既然已經(jīng)厘清了題目,自己又答過相似的題目,上一世文靖安或許束手無策,這一世的文靖安卻是對答如流,橫豎不會辜負他□□年的苦讀。 有了這番理解和把握,組織好歷代賢君名臣對待刑法的態(tài)度和方法,這篇八股寫起來不說行云流水,至少也沒滯塞,只是多花了些時間,寫完這一篇之后,他將答卷展開晾干墨水,正欲喝水休息,聽得明遠樓那邊敲響了末時(13:00)鐘聲。 這就說寫完兩篇文章都已經(jīng)過去了7個小時,雖說這一場考試也是明天早晨六時“開始結(jié)束”,可以一直拖到傍晚六時才正式結(jié)束交卷,但想到后面還有三道更難的題目,文靖安也是不敢耽擱,早寫完早好。 也不知是偶然還是鄉(xiāng)試考場便有這么一條規(guī)矩。 第二場五道五經(jīng)文,考官分別是從《詩》、《書》、《易》、《禮》、《春秋》里面出的題目,比如文靖安遇到的第一題出自《詩經(jīng)》,第二題出自《尚書》,那么依次類推,第三、第四…… 還真是出自《易經(jīng)》和《禮記》! 其中《易經(jīng)》考的是:“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br> 《禮記》考的是:“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爭。” 前一道的主題可以總結(jié)為“寬恕”,后一道主題較為明顯,考的是“孝道”。 寬恕就是君子要心胸廣闊,不在小事上斤斤計較,比如廉頗藺相如之間的那一出《將相和》就是典型;孝道就更好寫了,臥冰求鯉、黃香溫席……一共有二十四孝,不愁沒材料。當然最后一定要歸結(jié)為當今圣上就很孝,是以孝治國的典范,搞得我平時有事沒事就想孝一孝,這都是圣上帶的頭,圣上是我君父,我要以孝道侍奉君父。 文靖安一道題一道題看下來,有點像是開盲盒,開出一道自己能理解的題目就當是中獎,不過不到最后一題正式揭曉,心里那塊石頭始終不能落地。 但這塊石頭今天肯定是不能落地了,他寫完第三道題時已經(jīng)到了晚飯時間,貢院照舊發(fā)饅頭咸菜他照舊沒要,也沒心情去觀察考場眾生相了,匆匆吃完文妙安給他準備的吃食,用凈水洗了手順便洗把臉讓自己提足精神,接著開始寫第四道題。 不得不說,第二場的題量比第一場大太多了。 入夜之后他點了文妙安準備的那種大紅粗蠟燭,第一場的時候他只點了半根蠟燭便將最后一道試帖詩完成,隨后吹滅蠟燭安心入睡,靜等第二日貢院開門,這次非但第一根蠟燭燒完,第二根點完也僅僅是將第四道題的答案謄抄到答卷紙上而已。 他本想開個夜班,不惜寫個通宵也要把第五道題一并給解決了,豈料伸手往考籃里面摸索半天,發(fā)現(xiàn)蠟燭都已經(jīng)被他用完了。 文靖安:“……” 倒不怪文妙安疏漏 ,她昨天準備考籃的時候,發(fā)現(xiàn)第一場文靖安只用了半根蠟燭,這次便只放了兩根。 不過這樣反而好,文靖安不得已停了筆,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腰酸背痛,特別是握筆的右手,由于保持了一天的寫作姿勢,此時一停下來,手像是凝固般又酸又累,手腕處還隱隱作痛,從早上六時一直寫到入了黑,中間幾乎沒有停歇,至少也超過了十二個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