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只是平平無奇的小配角、她不僅是前女友還是白月光、[快穿]寶寶不會輕易狗帶、末世女配甜寵日常[穿書]、六零致富日志、我在星際傳播中國古文化、一把菜刀殺遍娛樂圈[古穿今]、和每天舔屏的健身博主成了同學(xué)、心動真理、日光惹春
而讓白瑞嬌最為難堪的是,這樣一個在拋頭露面經(jīng)商的鄉(xiāng)野女子,身上的衣衫竟然與自己身上的一模一樣!且明顯眾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了去,自己堂堂知府千金站在這里,居然無人注意! 姑娘丫鬟小心地觀察著白瑞嬌的臉色,時候不早了,要不,我們還是先去赴約吧。 白瑞嬌今日約了閨中密友去城外的云水寺賞花,為這,她還特意換了身上的新衣服,如今卻是從料子到樣式都被這錦繡坊撞了個透。偏生還不是什么貴家子弟,那些和他用一樣料子,穿一樣款式的不過是些最下等的伙計,這叫白瑞嬌情何以堪。 赴約?呵 姑娘? 白瑞嬌冷著臉上了轎子,低喝一聲:回府! 和一群商鋪伙計穿著一樣的衣服,臉都丟盡了,若是被人看見還不笑話死?赴哪門子約? 好個錦繡坊,她記住了! ☆、7、問責(zé) 臘九發(fā)誓,打從他來錦繡坊到現(xiàn)在,一年的客人加起來都沒有今兒一日多。這不到半日的工夫,庫房里的存貨已經(jīng)出去了大半兒,且非但沒有賠本,總數(shù)上反而是賺了。 他們按著石聆安排的,將一批時興的料子降價,再與滯銷的料子捆綁在一起做了一個所謂的買一送一。乍一看他們的料子是降價了,顧客只加了一點點錢,便買到了兩份料子。事實上他們滯銷的那批料子卻是漲價了,被石聆以高于市面的價格被捆綁銷售了出去。雖然新料子少賺了些,但是總價上并未吃賠。正如石聆所說的薄利多銷,出貨速度極快,一下子就回了本錢,絕對不用擔(dān)心會再出現(xiàn)囤貨滯銷的問題。 臘九敲著算盤,笑瞇了眼睛。 最讓他高興的,還不是財源廣進(jìn),而是他能感覺到,錦繡坊明顯不同了。石聆改變的,是錦繡坊內(nèi)部的氛圍,和眾人眼中錦繡坊冷清的印象。 伙計們在眾人羨慕的眼光里穿著新衣服來往忙碌,渾身都是勁兒,態(tài)度殷勤又周到,笑容可掬,叫來往的客人贊不絕口。由于生意太忙,連后堂做活兒的裁縫娘子都出來幫忙裁布,順便又照著石聆教的,推銷出去好幾筆成衣定制的生意。 臘九想不透的是,錦繡坊的地段算不得最好的,甚至還有些偏。就算有了這樣好的布置,也未必叫人看到,石聆將這些她口中的促銷活動都寫在了紙上,寫了上千張,叫伙計們在附近的街上分發(fā)。可即便如此,反響還是太讓人吃驚了,有些遠(yuǎn)在城東的夫人太太都趕來看料子。 石聆到底是用了什么方法把消息散出去的? 面對他的疑問,石聆坦然相告:我們前幾日不是逛了好些地方? 是。 我每到生意興隆的茶樓酒肆,便留些銀錢做辛苦費,叫店小二允我三日后貼一張海報在店里顯眼位置,再放一打傳單,客人結(jié)賬時便送出一份。 因付了廣告費,又是隔行,不存在競爭一說,這種事對小店鋪的掌柜而言只是舉手之勞,是不必請問東家的小事,他們自然很痛快就答應(yīng)了,于是石聆就有了天然的推廣渠道。 至于那些大的酒肆茶樓,掌事的權(quán)力沒有那么大,東家的面也不是她一個小丫頭見得著的。不過那些地方去的多是達(dá)官貴人,富戶商賈,她這次做的是平價買賣,主要的客戶群體不是他們,所以石聆壓根沒去費力氣。 原來如此,臘九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以前也想過怎么把錦繡坊的名聲打響,卻只在生意上做文章,從未想過這些靈活的宣傳手段,不知原來還有這些腦筋可以動。這次他可學(xué)到了,不枉他昨日在廚房刻了一下午的蘿卜。 說起蘿卜,實在是石聆又一壯舉。原是傳單數(shù)量太多,王莞不可能一夜之間畫上五百張一模一樣的美人,于是石聆便叫臘九到廚房要了幾顆蘿卜,將圖樣照著王莞畫的刻上去,然后沾了墨,一拍一個,一千張傳單一炷香的工夫就印完了,成品雖算不上完美,倒也八九不離十。 聆姑娘又說了,但求神似,有那么個意思就成。 果然,那些單子一發(fā)出去,反響非常,連不識字兒的白丁見了圖樣兒,也大概知道這上面是什么意思。于是有些人想來撈便宜,也有些人純是覺得有趣兒,特意過來看熱鬧。不管怎樣,這人氣是有了,勢也造出來了。 聆姑娘,我還有一事不明,為什么我們要穿這樣的衣裳呢?不瞞聆姑娘,我們這些伙計穿這上等的料子,實在有些張揚了。他觀察了一下,伙計們統(tǒng)一制式的新衣裳雖然一開始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但是并沒有太大的作用,如果只是為了店面美觀,這樣的手筆未免大了些。 就是要張揚。營銷本就需要造勢,雖然她本人不喜高調(diào),但是營銷這種事情就要越張揚越好,至于為什么選擇時下最流行的這種料子做工作服她是為了長遠(yuǎn)打算。 喜歡就多穿些時日吧,這料子時興不了多久了。 可以預(yù)見,這料子用不了多久就要降價了。那些夫人千金,絕對不會再用這些伙計用過的料子。 石聆這話說得有些高深莫測,臘九一時沒有聽懂,待他再要追問,卻聽前院一聲驚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