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
他這是把所有的身家,連同他自己都抵給了戚家,抵給了戚秋。 第173章 勢力 抱著富貴夢不放 【這依舊是您穿書后的第一世,此時的您隨著時間慢慢長大,并且從江陵去到了京城之中。】 在系統(tǒng)的一再催促下,戚秋兌換了第二個謝殊信物回憶片段。 這段信物回憶片段很短,短到等看完結(jié)束之后,戚秋還有些沒反應(yīng)過來。 在這段回憶片段里,戚秋看到謝殊在寧和立炫耀他的表妹有多貼心的時候,謝殊彎了彎唇告訴他,我也有表妹。 寧和立嗤之以鼻,“你淮陽侯府的那幾個表妹我還不知道,性子驕縱的很,哪里能跟我的這個表妹比,她會給我做膳食送糕點……你淮陽侯府那幾個表妹哪個可以?” 謝殊好似回憶起了什么,他懶懶地靠在椅背上,對寧和立說:“不是那幾個表妹,是江陵戚家的表妹要上京城來了,她……她小時候就經(jīng)常給我做糕點,長大了……” 長大了,說不定也會。 謝殊抬眼看著刺眼的日光,喉結(jié)稍稍地滾動了一下。 寧和立卻是嘲笑道:“你們這么久沒見,人家認不認識你都不知道。” 謝殊沒說話,他被不遠處的動靜給吸引到了,看著不遠處的街上,一個跟在小男孩身后的rou嘟嘟的小姑娘出神。那個小男孩想吃糖葫蘆,給rou嘟嘟的小姑娘和自己都買了一串糖葫蘆,樂的那小姑娘只拍手,甜滋滋的道:“表哥最好了,表哥最好了!” 謝殊勾了勾唇。 可是畫面卻在這時驟然一轉(zhuǎn),蓉娘客棧里,戚秋看到自己被蓉娘灌下了一杯毒藥。 謝殊趕來的時候,得知她的身份的時候,她已經(jīng)沒了氣息。 對于她的死謝殊十分愧疚,謝殊覺得自己如果能再早一點破解蓉娘的案子,查封蓉娘的客棧,或許她就不會年紀輕輕的喪命于此了。 她還看到謝殊在蓉娘客棧里撿到了她意外丟失的耳墜,最后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在了她的牌位前。 謝殊高大挺拔的身子立在她的牌位前,冷峻淡漠的臉龐此時籠上一層郁沉,他皺著眉,薄唇緊抿,似是心中有著千言萬語。 最后,他看著她的牌位,低低地對她說:“抱歉。” 隨著這聲抱歉,這段謝殊信物回憶片段就此結(jié)束,戚秋的手里也多了一只耳墜,那正是回憶片段里謝殊放在她牌位前的耳墜。 說來也巧,此前在蓉娘客棧里戚秋確實也丟失了一枚耳墜,與這個一模一樣,戚秋找了好久都沒找到,如今卻正好能與留下的那只配成一對。 戚秋雖然依舊搞不明白這個謝殊信物回憶片段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但卻細心地將這枚耳墜收起來,妥善保管著。 剛將耳墜放進匣盒子里,戚秋還沒來得及坐下來,就聽外面突然響起了一陣腳步聲,隨后鄭朝的聲音在門外響了起來,“小姐,屬下有要事稟告?!?/br> 戚秋讓他進來。 鄭朝走進來,額頭上的汗也來不及擦,“小姐,安家出事了!” 戚秋一驚,猛地站起身來,“什么?” 安家一事,戚秋手雖然伸不長,但卻不想放棄這一個線索,但東光被她派遣去調(diào)查梧桐縣孩子的事,故而戚秋只好讓剛被救出來的鄭朝去負責此事,先監(jiān)視著安家。 可沒想到,這才沒幾天過去,安家竟然就出事了。 鄭朝說:“錦衣衛(wèi)圍了安家,現(xiàn)已經(jīng)將安大人給抓了起來?!?/br> 錦衣衛(wèi)? 戚秋稍稍冷靜一些,皺了皺眉頭問:“怎么回事?” 鄭朝說:“屬下打聽,好似是說關(guān)押我的那處梨園邊的宅子的戶主是安大人小妾的弟弟,錦衣衛(wèi)抓了那人審問之后,他說是安大人吩咐他置辦的宅子,故而……” 戚秋一時有些反應(yīng)不過來,“可這件事不是不能捅到明面上來?” 鄭朝被抓涉及著面具人和戚家,這事本是要悄悄進行的,錦衣衛(wèi)怎么會突然大張旗鼓的通過此事去抓安家。 鄭朝哪里會知道,如今也是一頭霧水,好在正巧這時,東光來了。 東光畢竟是謝殊的暗衛(wèi),應(yīng)當會知道些什么。 戚秋趕緊詢問他。 應(yīng)該是被謝殊吩咐過,東光并沒有隱瞞,“自那晚之后,這處宅子便空了下來,但因當晚驚動了禁衛(wèi)軍,這處宅子便被禁衛(wèi)軍盯上了,前日禁衛(wèi)軍派人到宅子里仔細地翻找了一遍,竟然發(fā)現(xiàn)了不對?!?/br> “原來那伙人不止關(guān)押了鄭朝,還關(guān)押了幾名朝廷在逃的重犯,那些重犯受了重傷,面具人應(yīng)該是覺得帶不走他們,便把他們丟下了。根據(jù)那些重犯的口供,發(fā)現(xiàn)原來面具人是想要收服他們?yōu)樽约核?,陛下便將世子叫了去?!?/br> “雖然此事并沒有將鄭朝一事牽連出來,但面具人一事卻是瞞不住了,陛下得知此事涉及玉全幫,便下令徹查,由官府配合很快就查出了這間宅子的主人。將安大人小妾的弟弟馮運抓起來審問,還沒用刑,他便什么都招了,供出了安大人,于是便有了今日這一出。” 戚秋這才明白此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輕舒一口氣,此事并沒有將她和鄭朝暴露出來,讓戚秋慶幸的同時又覺得這并不是什么壞事。 安大人被抓,憑借著此事,安家上下一定都會被查一遍,那自然就包括了銀錢的往來,到時候那兩千兩的事情就不攻自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