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書迷正在閱讀:當年鐵甲動帝王(重生)、快穿之大肚人生、拯救美強慘前夫[快穿GB]、他曾踏光而來、嫁反派、裝o網(wǎng)戀是要生崽的!、捂緊我二婚夫君的小馬甲、師尊陪我掛熱搜、寶扇記、朝思慕暖(GL)
但是該文言之有物,條理分明,結構緊湊,言辭犀利,一看之下,知縣竟然看住了。 離知縣較近的幾桌,坐著若干位縣中大戶人家的子弟秀才。 他們本來在相互閑談風月,余光時刻關注著知縣,其中有人已被叫到?jīng)鐾为毩倪^,有人正等著垂青。 知縣叫了柳庭璋上來,大家倒是不以為異,秦家私塾雖然有些名氣,也就是在平頭百姓間,他們這些人是不屑一顧的,都是由家中長輩手把手教導而成。所以對柳庭璋的印象不過就是聰明幸運的窮小子而已。 沒想到,知縣拿著少年呈上的文章反復誦讀,頻頻點頭,很是欣賞的樣子。 有人按耐不住,向著上方拱手,試探說道:“知縣大人,晚生冒昧,不知柳秀才的文章是何等錦繡,可否讓晚生也開開眼?” 知縣調(diào)轉(zhuǎn)目光,掃視一圈這幾個自視甚高的名門子弟,先不讓柳庭璋退下,拍拍少年肩頭,讓他一側侍立,然后微笑著回應道:“各位都是縣里的有學之士,本縣權且出個題目,大家輪流論述一番,也算風雅,如何?” 眾人巴不得有這樣的表現(xiàn)機會,紛紛點頭。 柳庭璋隨同知縣一起,站在坡頂,俯視眾人。他倒是規(guī)規(guī)矩矩束手,低頭側站著,墨色長袍的兩片衣角被風撩動,前后紛飛,越發(fā)顯得少年不動如山,沉穩(wěn)大氣。 不過他心下也好奇,知縣會考問大家什么問題,他凝神靜氣一同等著。 知縣提聲,遍問周圍:“一言以興邦,何解?” 柳庭璋聞言一愣,這正是知縣背在身后的雙手交握著的紙張,他剛遞交的文章題目! 他有些懂得知縣深意,心中更有底氣,姿勢都不那么緊繃,肩頸不為人知的放松了幾分,更加安心細聽比他年長、比他早考中、比他多學幾年的秀才們的高論。 知縣所出題目并不刁鉆,青年、壯年秀才們躍躍欲試,輪流出言,有的人長篇大論,說了兩盞茶時間,有的試圖言簡意賅,三五句即止。 總共八人進行了論述,完畢之后,知縣并無點評,只是將柳庭璋文章遞出,讓他們傳閱。 眾人不明所以,交頭接耳幾句后,派代表從知縣手中,恭敬接過他們眼中毛頭小子的習作,帶著幾分漫不經(jīng)心,開始瀏覽這同題文章。 八人所述,林林總總,各個角度,并無新奇,無非是「圣人立德立言立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刀筆如鋒,銳勝千軍萬馬」等觀點,都能在柳庭璋文章中找到對應。 不僅如此,這文章還能出其不意,翻轉(zhuǎn)寫出獨特觀點,卻又契合儒家正統(tǒng),讓眾人猛一看覺得像是奇峰異轉(zhuǎn),細一咂摸,卻能得到不少啟發(fā)。 隨著反復咀嚼柳庭璋觀點,驕傲秀才們的眼神都變了。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過他們好歹算是息縣最飽學的一批人才,自然認得出文章好壞。 這篇柳庭璋的習作,固然有篇幅不長、援引不夠等問題。然而其中蘊含的儒家基礎,相當扎實。 看來,柳庭璋之才學橫溢,遠超他們之前固有認知。假以時日,文章一定會寫得更加得心應手,其人未來發(fā)展,自然可期。 當此之時,結交少年,遠比得罪他要有益的多。更何況知縣態(tài)度都顯露的明明白白。大戶子弟們轉(zhuǎn)臉也都自如,紛紛夸贊起柳庭璋后起之秀來。 柳庭璋難得不驕不躁,聲音雖然嘶啞,與前輩們應對得當,謙虛有加,卻并非一味妄自菲薄,讓好幾個愛才惜才的秀才子弟,真的起了提攜交好之心。 經(jīng)此一宴,務豐二十年的秀才榜首柳庭璋,聲名一時鵲起,之后有多位大戶秀才向他拋出橄欖枝,引以為同輩中人,乃至本家舉人們也與他寫文相應和,漸漸的,柳庭璋真的融入了本縣文人圈子。 他暗自歸功于衛(wèi)夫子,越發(fā)覺得夫子學問深厚、人所共認,自己眼下的光彩,完全是夫子帶給他的。 柳庭璋寫出文人相和相酬的景況和自己的喜悅心情,夫子鼓勵說,隨著他考鄉(xiāng)試中舉人,將來再參加會試,天地會越發(fā)廣博,接觸的人也會有愿意提攜后進晚輩的。 如此美妙的前景,自然令柳庭璋鉆研學問更加起勁。 只可惜,過了正月,夫子就說家中生變,近期會繁忙不已。 從四月開始,每半月才能進一趟書齋,集中點評一次柳庭璋文章。讓柳庭璋有什么學問上的疑惑,攢在一起發(fā)問。 柳庭璋出于關切,問過夫子出了何事,可有什么他能效勞之處。夫子起初不答,生辰前后,凌亂筆跡問他,是否了解喘疾。 市井中人,哪里會有任何身體不適就去看診的呢?畢竟尋醫(yī)問藥都需錢財和精力,因此,應對一些常見的頭疼腦熱癥候,往往口口流傳著各種偏方、土辦法。 柳庭璋沒有追問是夫子身邊的誰患了喘疾,好像太過刨根問底,他只是在私塾教課之余,走街串巷,訪鄰會友,留意著有無對癥方藥,然后一有所得,就細細寫給夫子看。 一段時日下來,柳庭璋居然打聽到了不少民間妙方,有些荒謬不經(jīng),但是也有些用料隨處可得,確實能治療病癥。他深深感到記錄和流傳下來的必要。 待他日后功成名就,不忘著手繼續(xù)收集這些土辦法、與御醫(yī)商量著編纂成書。 不僅流傳于仕林和杏林,民間也多有收藏柳相此書,算是一件功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