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書迷正在閱讀:保命從閉嘴開始[穿書]、和死對頭穿書了、穿成女配后,時太太只想搞錢、催債之路、穿成作精女主的炮灰meimei、戰(zhàn)龍歸來、女配決定撕書了、傅太太請把握好尺度、原來我是極品對照組、無雙皇子,開局被奪至尊骨
第4章 風流罪過 收完三齋的衣服,日頭已掛在天中,合歡樹蔭直直落在服膺齋數(shù)楹屋頂。 趙大將驢車趕出竹林,幫她一一又將竹籃抬上車板。正收拾時候,聽到服膺齋門口傳來一陣喧嘩。 恒娘扭頭看,卻是丙楹一干人,熱熱鬧鬧簇擁著新來的仲簡,一徑往外走。 余助的笑嚷聲音特別清晰:“還是遠陌面子大,一說要請客,便連敏求這等清高謫仙人也愿意去沾沾紅塵煙火!” 另一個清朗帶笑的聲音笑罵:“胡說。明明是敏求看畏之兄遠至初來,因此才特地賣我?guī)追直∶娑?。虧你號稱少有軼材,,豈能看不出這是迎新之意,哪里是納故之心?再說,你我與敏求幾年同窗,早已彼此貫熟,哪里需要講這些虛禮?” 恒娘不由得唇角上翹,眼角帶出笑意。宗越在言辭之間,總是讓人如沐春風,從來不會明顯為難奚落誰。 丙楹之人性格各異,各個都有棱有角,然而人人都與他交好,不是沒有道理的。 便是向來冷言冷語的童蒙,對著宗越,也態(tài)度溫和有禮:“遠陌說得客氣,其實是我病中口淡,正想著些開胃的東西吃。這是沾畏之的光,叨擾遠陌了。” 倒是名義上被請客的對象仲簡聲音冷淡:“客氣。有擾。楹中尚余兩位,為何不見?” 余助大笑:“畏之,你在瓊州時候,難道干過衙門問案的差役?一開口就是坐堂審案的口氣?!?/br> 宗越帶笑解釋:“子淵今日在陳宅就館,我已遣了腳夫前往送口信,他授課畢,會直接去豆上居與我們會合。至于仲玉,他自有佳人作陪,我們不好打擾。今晚他回楹,你便能見著了?!?/br> 一行人說著話,已經(jīng)行至趙大停車處。宗越轉眼瞧見恒娘,止步,微笑頷首:“恒娘,收完衣服了?辛苦!” 余助等人也紛紛跟恒娘打招呼,就連四周匆匆趕去公廚就餐的學子都與恒娘微笑點頭。獨仲簡依舊只是拿眼審視地看她,并無一字問候。 恒娘微微低頭,耳垂透出一抹微紅,輕聲道:“宗公子,客氣了。恒娘本分而已,還要多謝宗公子照顧生意?!?/br> 余助少年心性,異想天開,笑道:“恒娘,你有空不?要不跟我們一起去,今日遠陌請客……” “良弼?!弊谠轿⒁话櫭?,出言止住他繼續(xù)說下去,“恒娘正忙,你這是為難人家了?!?/br> 壓低聲音,又道,“恒娘是正經(jīng)姑娘家,你讓人家跟你去酒樓,算是什么道理?” 聲音雖低,卻正好能讓恒娘聽見,算是委婉地解釋了他拒絕的理由。 酒樓中拋頭露面的女子,多為陪客佐酒的下等妓,呼為「札客」; 又或是行院人家出堂的歌姬,橫豎都不是正經(jīng)女子。 余助呀了一聲,忙不迭道歉:“恒娘勿怪,是我失言了?!?/br> 宗越笑罵:“罰你隔日專門整治一桌酒席,就擺在丙楹內,向恒娘賠禮?!?/br> “一定,一定?!庇嘀鷺O肯聽宗越的話,沒口子應承下來。 恒娘并不當真,只笑微微道:“兩位公子說笑。” 等四人走過,風中傳來簡仲的問話:“李子淵在外當塾師?” “你初來乍到,多有不知。太學之士,不僅有去給人當西席,訓導貴人子弟的,還有做諸位大臣府上清客的,又還有承攬訟事的,不一而足。說來這里面門道可就深了……”聽去是余助的聲音,興頭甚高。 恒娘駐足,等他們走遠,返身對趙大道:“趙大哥,我忽然想起,還有幾件衣服沒有交代清楚。你不用等我,先趕車回我家,讓翠姐兒她們趕緊接手處理?!?/br> 趙大應了,又問:“還要我來接你嗎?” 恒娘搖頭:“不用了,我到時候自己想辦法回去。”太學西門外就有車馬行,雇車賃馬,都極方便。 —— 服膺齋院中不見什么人,學子們去了公廚,下人們也圍在燒水房里,就著粗茶下炊餅饅頭。 恒娘快步穿過庭院,徑直走到丙楹,左右看看無人,輕輕推門,閃身進去,又將門掩實。 太學諸生為著顯示君子坦蕩蕩之風,多半都不上門鎖。此事作為軼聞,還被《上庠風月》報道過,引起坊間一片頌揚聲,都道果然不愧是天下士人集中之地,文華薈萃,正氣盈蕩,故而能達致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大同之境。 此論一出,太學中再沒人好意思鐵將軍把門,處處敞門開窗,示以無私之意。 甚至此風浸染之下,便連箱籠柜屜之類私人物件,也少有人敢上鎖。 這可就便宜了恒娘。輕而易舉進了門,即刻便去童蒙床上搜尋。 她動作輕柔迅捷,很快就翻完了枕頭鋪蓋等處,卻并沒有見到什么可疑的情書信件之類。只好又一一恢復原樣。 掉頭去看衣柜,童蒙的衣柜上卻少見地掛著一把枕頭鎖。她疾步過去,伸手拔下頭上銅簪,這簪子長腳極細,堪堪能插入鎖孔。 日頭正熾,透過四方天窗透進來,照得屋內纖塵可見。恒娘就著日光,仔細看清鎖內簧片所在,輕輕撥弄幾下,聽到一聲輕微的咔擦聲,便知成了。 開了柜門,東西甚少,不過寥寥可數(shù)幾件換洗衣衫,疊得整整齊齊,左側鋪平放好。 右側是個黑灰色木匣子,再沒上鎖。恒娘輕輕打開蓋子,里面全是益州來的家書,寫著「兒蒙親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