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魚三阿哥 第8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錦繡紅妝:恭迎王妃回府、網戀對照組,日入兩塊五、懷了病弱反派的崽、設計部的小鋼炮、太子寵妾、當男友的面被狠啪了(1v2,偷情,h)、你是我的盛夏、養(yǎng)鯤日常、糙漢cao嬌妻(年代 1v1 H)、知冬
李光地雖然去年才被調入京城升為吏部尚書,可之前做的是直隸巡撫,直隸省,即京城周邊的府、州、縣,離京城是再近不過了。 更重要的是,昔日主持永定河改道時,永定河在直隸省的部分是改道的重中之重,當時作為直隸巡撫的李光地多次親赴施工現(xiàn)場,自然和當時主持改道的胤祉少不了接觸。 用靳輔老先生的話來說,李光地在治水上是有幾分本領的。 除了有幾分治水的能耐,李光地還是個有著清廉之名的官員。 胤祉從前便很是欣賞這位大人,不過李光地和馬武比起來,還是后者更容易拉攏,畢竟李光地剛過四十歲就能官居從一品吏部尚書,除了自己有能耐,皇阿瑪?shù)目粗匾彩巧俨涣说?,畢竟?jié)h臣太多,可朝堂上留給漢臣的位置卻是有數(shù)的。 一個深得皇阿瑪信賴的臣子,不太好下手,而且吏部也不止一位尚書,馬武兄弟雖然一直都是中立派,可同他們這一派走的還是比較近的,甚至廢太子在時,馬齊就曾經公開在朝堂上為誠親王說過話。 如今把老十和十一放在吏部,便打算聯(lián)合馬武一起迅速掌控吏部,只有控制住吏部,才好進一步控制朝堂。 尚書不在胤祉的任免范圍之內,像刑部這種兩個尚書都沒了的,也只能暫時提拔一位右侍郎,和唯一避過一劫的左侍郎一起輔佐九阿哥代行尚書之責。 像鰲拜之孫達福,就直接被越級提拔為工部右侍郎,工部沒了一位尚書和兩位侍郎,新任的左侍郎是從戶部調派來的張廷玉。 新任的官員們,前頭都放著‘代理’二字,只是哪怕有這兩個字在,其中幾個人的提拔速度也快到讓眾人瞠目結舌。 達福算是其中之一,從五品員外郎到從二品侍郎,直接越了五級,論資歷達福早就到了,只是礙于鰲拜之孫的身份,所以才會在從五品的位置上蹉跎那么多年。 張廷玉,從四品一下子越級提拔到從二品,要知道這位步入仕途的時間還不到五年,萬歲爺屢屢提拔,才讓張廷玉可以官居從四品,到了誠親王這兒,已經不能算是提拔了,和捧人有什么區(qū)別。 同樣被越三級提拔的還有年羹堯和汪繹,只是因為起點沒有張廷玉高,才顯得沒那么夸張。 康熙三十七年的那一屆進士,留在京城的大半都得到了提拔。 除此之外,被提上來的有中立派的人,也有幾個曾是廢太子一黨的人,如瓜爾佳達福一樣坐了多年冷板凳的也有。 縫縫補補,讓各個部門勉強可以支應起來,能不能脫掉代理的帽子,就看這些被提拔的大人們能不能把握機會了。 今日的大朝會主要有三個議題,一是陣亡撫恤,二是調查廢太子謀逆案,三是各部招收小吏的數(shù)量和標準。 這三項其實都是在處理昨日遺留下來的問題。 昨日所有被叛軍所殺的宗親、大臣、士兵、宮人,都算作陣亡,拿到朝堂上來討論的是撫恤的金額和待遇。 五十個月的俸祿作為撫恤金,這一條很快被通過,讓朝臣們議論不斷的是特殊待遇,所有陣亡之人的直系親屬,六到十歲之間的,無論男女,可以有一人直接入小學就讀。 小學,按照誠親王所言,可以算作是一所蒙學,只是這所蒙學由朝廷開辦。 撫恤待遇是小事,這所名為‘小學’的蒙學才是大事。 朝廷目前的官學有國子監(jiān)、府學、州學、縣學,以入學門檻最低的縣學為例,也需要考取童生功名。 誠親王如今突然要以朝廷的名義在京城開辦蒙學,入學門檻是什么,官宦子弟,八旗子弟,還是只收皇室宗親?教學先生的標準是什么,童生、秀才、舉人、還是進士?亦或者是像上書房那樣,由朝廷官員擔任? 涉及到切身利益,由不得眾人刨根問底。 當然,在場的人大都還有一個疑問——萬歲爺知情嗎? 所謂小學,總該不會是誠親王用來收攬人心的手段吧。 胤祉在京城有三個莊子,京城以外還有十數(shù)個,而每一個莊子上都建有小學,不對外招生,學生全是莊子里的農戶。 幼兒園建立之后,胤祉一直都有想建小學的想法,幼兒園是為弘晴建的,為的是弘晴能夠接觸到更多不同出身的同齡人。 單就這一點,幼兒園已經完成了使命。 幼兒園的報名人數(shù)逐年遞增,去年的報名人數(shù)直接破了六萬,人數(shù)實在太多,與之相比錄取的名額就太少了,不得不中途截止報名。 六萬人里絕大多數(shù)都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有的甚至籍貫都不在京城。 比起幼兒園,小學,或者說是公立的蒙學,才是大多數(shù)人更迫切需要的。 這幾年從幼兒園畢業(yè)的學生已經有上千人了,出生富貴的學生,從幼兒園畢業(yè)還可以繼續(xù)念書,但那些出身一般的,有的念不起書,有的繼續(xù)念書但環(huán)境比從前差了太多。 胤祉上輩子是個孤兒,所以他總是共情弱者,這個毛病大概是改不了了。 一直想辦但沒有辦,便是顧忌皇阿瑪,幼兒園還能說是用來哄小孩玩兒的,正經的蒙學,便不是一個親王能辦的了,更何況他還不準備辦一個規(guī)模小的。 如今皇阿瑪放權,連多支軍營的指揮權都給了他,辦一所公立蒙學又算得了什么。 有什么比開辦一所面向所有出身的蒙學,更能穩(wěn)定京城局勢,先生競聘上崗,除了沒有品階,不算官員,剩下的待遇和在國子監(jiān)教書的先生們一樣,學生則是通過考試入學,而且不交束脩。 可想而知,這會內卷成什么樣,家長孩子一塊卷,誰還會在意除夕之夜的太和殿之變。 就像現(xiàn)在,滿朝文武討論的不是撫恤待遇,而是這所公辦蒙學的師資力量和招生標準。 撫恤待遇不過是建公辦小學的引子。 胤祉想建小學已經好幾年了,早就琢磨了一套規(guī)章,不過眼下卻是只字未提,由著大臣們討論,討論不出結果,回去好好寫折子再遞上來就是了。 上一刻,太和殿還像是水珠滴進油鍋一般熱鬧,下一刻,到了調查廢太子謀逆案的議題,瞬間就鴉雀無聲了,沒人想接這個燙手的山芋。 盡管這次和上次不同,廢太子已經絕無東山再起的可能,但廢太子一黨勢力廣泛,又牽扯到奪嫡。 原來的廢太子謀逆案,誠親王和八貝勒審出了兩種結果,如今再審,怕是又要將曾經的舊案重提,有心向誠親王賣好的人,都沒理由接這差事。 沒人愿意接,那他自己來,二哥送他一份大禮,這次的謀逆是實打實的,沒有回旋的余地,但那些憑空潑上去的臟水,他還是能幫著洗清的,順便把十三撈出來,禮部可還沒有皇阿哥鎮(zhèn)守,趁著老八還在養(yǎng)傷,正是偷襲老八‘老巢’的好時機。 八meimei和十meimei,也都還等著十三回來呢。 第133章 一更 頭兩件都交由朝臣商議,其中廢太子謀逆案是朝臣不敢接手,可并非是他不民主,輪到第三件,胤祉乾綱獨斷了一回。 各部招收小吏的數(shù)量直接定為現(xiàn)有小吏的四分之一,招收標準比照內務府、戶部,以及刑部。 內務府和戶部關于小吏的招收標準,還是胤祉當初定下的,至于刑部,從前年開始,老九就開始比照內務府和戶部的標準在刑部招收小吏。 招收小吏的布告,三日之內就要張貼,考試時間卻要推到一個半月后,而且各個部門的考試時間則是要錯開來,由各部自己選定日期,內閣負責統(tǒng)籌協(xié)調。 一場大朝會,眾人只覺恍在夢中,天變的實在太快了,快的讓人目不暇接,半年前廢太子還如日中天,如今廢太子倒了,連萬歲爺都氣病了,主持大朝會的居然是有著活閻王之名的誠親王。 臨了結束時,依舊是那熟悉的公鴨嗓,喊退朝的還是梁九功,好多人下意識就要行跪拜之禮,看到前面未彎下去的膝蓋,才想起來今日規(guī)矩改了,不必三拜九叩,拱手彎腰行禮即可。 實在是新鮮。 打從這一日起,京城的新鮮事兒就沒少過。 先是朝廷各部張貼了招收小吏的布告,不限出身是重點,考試科目有二:算學、律令。 緊跟著京城最大的書肆便上新了相關的書籍——《算學基礎》、《大清律令大全》、《算學三百道》、《律令知識小結》、《小吏招收模擬題》、《小吏真題演練》…… 都是在莊子上所建的那些小學的課本、習題冊和試卷,如今改改名字可以直接拿來用。 除去顯赫富貴人家,除去八旗,除去科舉取士的讀書人,京城認字的青年和少年,大都沸騰起來了,當然盡管布告上未限制性別,眾人也都默認了招收的是男性。 買書、背題、刷題。 只要認字,便能背誦律令,要看懂《算學基礎》也不難,上面的題目由易到難,有例題,有講解,有習題。 一時之間,洛陽紙貴。 而朝堂上,關于公辦小學的章程還沒有定下來,問題主要出在禮部。 無論誰上折子,禮部的人都能挑出數(shù)條毛病。 只面向皇室宗親,被批評阿諛奉承。 只面向官宦子弟,被批評是第二個國子監(jiān),沒有建立的意義。 面向京城百姓,被批評不切實際。 …… 總之,怎么樣都不行,雞蛋里都能挑出骨頭來。 少了一位尚書,又新?lián)Q了左侍郎的禮部,難得有像這樣上下齊心的時候,擺明了車馬要將公辦小學劃到禮部名下。 等公辦小學各項章程都定下來,正式開建的時候再動手摘果子,難度大不說,就算是摘到了,禮部在其中的功勞也不會很大,倒不如從一開始就先下手為強。 張英既是內閣的大學士,又兼任禮部尚書,在諸多高位官員當中,張英是出了名的性情溫和,不爭不搶。 這次舉整個禮部之力,非要將公辦小學搶到手,也是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這不,工部尚書陳廷敬上奏,先對公辦小學進行選址,工部進行施工,朝堂上繼續(xù)討論公辦小學的具體章程,兩不耽誤。 結果話音剛落,就被向來謙和有禮的張英給噴了。 “章程未定,學生人數(shù)、出身尚且不知,陳尚書又何必急著選址施工,建大的浪費,建小了難不成要推倒重建?浪費了國庫的錢財,陳尚書倒是不心疼?!?/br> 張英仍舊是那副謙和有禮的樣子,只是說出來的話不怎么好聽。 關于此事,從前上折子的都是小嘍啰,也一直是由禮部的其他官員出面回懟,這還是張英頭一次親自出面。 陳廷敬眉頭緊皺,也沒有想到張英如此不給面子,他工部可沒打算和禮部爭公辦小學,只是誠親王擺明了要大建,規(guī)模必然是小不了的,工部提前施工,也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 畢竟如今活閻王當?shù)?,沒人敢在活閻王掌權的時候撈油水,手底下的人比從前好管多了,也比從前有干勁兒,按照誠親王給工部的新規(guī)定,獎金和工程掛鉤,質量合格的情況下,干的多拿的多。 干干凈凈的銀子誰不喜歡,他提前為工部爭取工程,不是理所應當?shù)氖虑閱帷?/br> 張英倒好,這是生怕有人搶了禮部的美差。 “如若禮部不挑刺,這章程早就該定下來了,拖沓了大半個月,都是因為禮部在其中攪事兒,平白浪費大家的時間,也沒見張尚書心疼大家。” 兩位尚書對上,還是從未有過舊怨的兩位尚書,這場面可難得一見。 佟國維挑了挑眉,陳廷敬是塊硬骨頭,老家伙今年都六十多歲了,順治十五年的進士,論資歷比在場的任何人都深,可之所以到現(xiàn)在都只是一個工部尚書,就是因為又臭又硬的脾氣。 說好聽點是剛正不阿,說難聽點是不知變通,不只要求自己清廉,還要求旁人一樣清廉。 所以得罪了大半個朝廷,幾乎年年被彈劾,如今的兵部尚書張玉書就曾經把陳廷敬彈劾回家過,當時的湖廣巡撫貪污,被罷了官回家,陳廷敬因為和這位巡撫有親戚關系,也被硬生生彈劾掉了官位。 倒是跟活閻王一樣的脾氣,說不準早就暗投了誠親王。 至于張英,佟國維抿了抿唇,像張英這樣的老狐貍是不可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 張英的兒子張廷玉受誠親王器重,被越三級提拔,算是已經在誠親王這兒下好了注。眼下萬歲爺和誠親王還未分出勝負,張英是不可能這么快就投奔誠親王的。 照這么看,張英非要將公辦小學劃入禮部名下,很有可能是萬歲爺?shù)囊馑肌?/br> 萬歲爺是不會放任誠親王大肆收買人心的,不準備收學費的公辦小學,儼然是誠親王用來收買京城百姓人心的利器,萬歲爺讓張英拿下,就好方便控制了,畢竟如今的六部,唯有禮部是誠親王拿捏不了的。 張英長長地吸了一口氣,火候到如今已經差不多了。 “王爺容稟,并非是臣等有意挑刺,而是……禮部實在艱難,吏部乃是六部之首,掌管天下官吏的任免考察,戶部,掌天下土地、戶籍、財政,名下又有商業(yè)司,刑部掌管法度,掌管天下刑獄案件,工部不光手握各種工程,還掌管山澤、工匠、屯田……唯獨禮部,只在祭祀和大典時才能派得上用場?!?/br> “科舉原應是禮部之事,卻被翰林院的大人們搶了,接待蒙古人和外朝人,也該是我禮部的差事,可卻歸了理藩院。如此下去,臣恐怕禮部就要被驅逐出六部了?!?/br> 張英涕泗橫流,從袖口掏出帕子擦了擦眼淚,才接著道:“公辦小學涉及教育民生、國家法度,歸入禮部最是合適。翰林院的大人們寫拗口文章寫慣了,怎知如何教育稚童,國子監(jiān)教的都是有功名的士子,與蒙學不是一回事兒,臣以為禮部需要公辦小學,公辦小學也只有禮部能辦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