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而同來赴宴的女眷們則驚心膽顫地看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連插手的余地都沒有。 她們只知道,這大雍的天... 要變了。 使臣團縮在人群中,像是受了驚的鵪鶉,只是那眼珠子卻骨碌碌轉(zhuǎn)著,不知在打著什么主意。 直到 你們眼中,到底還有沒有哀家。 華椅之上,一道略帶沙啞的女聲響起,聽起來低沉暗啞,恍若寒蛇吐信,森涼的很。 那是年老方有的暮氣。 隨著她最后一個字落下,太和殿中那無休止的爭辯倏地一靜。 卻是戛然。 殿內(nèi)眾人俯身往下一跪,微臣不敢。 太后垂眼望著底下這烏壓壓一片,終是久違地又一次體會到了權(quán)勢的滋味。 她的目光從淑妃身上劃過,掠過群臣,最終落到了那本該身處局中,卻始終游離戰(zhàn)局之外的皇子席上。 她看著最頂頭的少年郎,深陷的眼中慢慢染上了旁的色彩,如墨一般。 皇帝未立儲君,傳哀家懿旨,從即日起,朝中諸事由四皇子暫理... 但思及其年幼學淺,便由二皇子共理國事。 宰輔到了嘴邊的諫言瞬時止住了。 四妃母族之中唯有趙家最為勢大,曲府其次,如此一來便如抵背扼喉,蛇掐七寸。 哪怕其余臣子仍有不甘,也在兩府的合力打壓之下失了與其相爭的能力。 小半盞茶后,蕭祿、蕭禮二人迎著眾人復(fù)雜的目光,呆愣著行禮謝恩。 萬事皆定,淑妃即便心有不愿,也只能咽下這枚喜憂參半的果子。 她望向那華椅上的人,只能勸慰自己 總歸是權(quán)宜之計罷了。 皇位最后定然是她皇兒的。 唰寂靜的大殿中兀地奏響一陣劍刃兵戈之聲。 一直靜跪于席前的蕭祈緩緩站起身。 外間雷聲陣陣,一道銀色細芒從天際閃過,恰如那劍尖之上,折出的銀光。 虞舒的身子倏地一緊,將自家文弱卻下意識擋在了前頭的夫君強行扯到了背后。 宰輔望著殿內(nèi)不知從何涌出的兵卒,聲線中是不曾有過的驚愕:大殿下,你,你這是要謀逆嗎! 謀逆?面對文臣的詰問,蕭祈面色平靜,謀逆之人當是你們才對。 你說對么,淑妃娘娘? 淑妃瞳孔猛地一縮,竟是下意識往后退了一步。 可蕭祈的目標并不是她,或者說,并不只是她。 蟒袍之下,少年背脊如竹,神色中難尋任何的喜怒之色,似極了于烈火中淬出的寶劍。 沒有圣令,妄圖染指儲位。 本殿身為皇儲,不過是奉旨清君側(cè)罷了。 被團團圍住的朝臣們當然不會認下這個滔天的罪名。更何況... 今上從未冊過太子,更無明旨,你又是哪門子皇儲? 大臣話音未落,卻是被一句氣弱卻粗獷的聲音打斷了: 本王有! 平王跨過龜背錦文的殿檻,在太后驀然瞪大的眼里,將手上那根從未離身的龍頭拐直接敲在了殿中的金柱之上。 拐杖上的龍頭應(yīng)聲而碎,露出里頭的一角明黃。 平王伸出手,一點點將其從楠木木身中剝離了出來。 他一字一句,落地有聲。 先皇遺旨,眾臣聽宣。 第89章 謀逆(中) 眾臣再怎么也想不到, 大皇子的生父并非當今,而是... 先皇。 他乃先帝宸皇貴妃親子。 金鑾殿中,隨著平王略顯蒼老的聲音一點點蕩開, 明黃卷軸上所書所寫,也盡數(shù)落入了群臣耳里。 這個被瞞了近數(shù)十載的隱秘, 就這么猝不及防地攤在了眾人眼前。 一點遮掩都無。 大皇子的身世, 以及... 這道不知何時寫下、又是如何叫平王藏匿至今的, 立蕭祈為皇太子的先皇遺詔。 若無錯處, 無論日后當今膝下有多少皇子,儲君之位都當立于他。 那些個根基未深的,自是不大明了這圣旨下的曲折往事。 可今日來參宴的王室、宗族、百官,這么多人里,又哪里都會是全無所知之人。 總有些親歷過當年那場奪嫡之亂。 那日宮中大典, 素來以純孝示人的十一皇子無端反叛, 九皇子結(jié)黨,七名皇子當即命隕, 殿中文臣武將更是死傷無數(shù)。 累尸積骨,血流成渠。 其之情狀, 是只要經(jīng)歷過便無法忘懷的慘烈。 若非后來今上率鐵騎破入皇城,無人知曉, 那夜過后的皇朝會是怎樣一番模樣。 此時眾人挖空心思,被迫一遍遍回憶起那些令人膽寒的往事, 才終于在那被忽略的細枝末節(jié)之處尋得了一點蹤跡。 宸皇貴妃當時, 確實是懷有身孕的。 以先帝的盛寵, 其實本在先皇后崩逝之時, 她便該為繼后了, 只是那時... 思及此處, 諸人不知想起什么,身子驟然這么一顫,不敢再往下深想下去。 總歸數(shù)年之后,已是貴妃的人終是又一次懷子。 皇貴妃的位分也是因此而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