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jīng)沒了 第15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jié)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zhàn)]、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諸位弟兄,咱們已經(jīng)攻了六日,好幾千弟兄都折在了這窮山惡水里,不是白費命嗎?” “那劍閣卡在兩山間上,哪里是能正面攻下來的?吳三桂這就是要叫我們送死!” “二十萬大明官軍已經(jīng)重重圍困這邊了,不出兩日就要一并圍剿,屆時咱們哪有幸存之理?” “不若隨我一起擒了吳三桂,向官軍獻降,屆時建功立業(yè),豈是虛言!” 高得捷每說一句,身后親信軍士也會大聲附和傳播,響徹山腰。 站在隊列中后段的譚洪也連忙高聲鼓動傳播,二人親信紛紛附和。 全軍情緒迅速激動起來,交頭接耳議論不斷。 吳三桂在山下聽不清楚,只是皺眉怒道 “高得捷和譚洪在干什么?不會派人彈壓嗎?” 到現(xiàn)在,吳三桂也只是以為上面發(fā)生了軍士嘩變鬧事,高、譚二人控制不力,這事之前營中也有發(fā)生過,但一直都被吳三桂強力彈壓。 可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就讓他明白到底發(fā)生啥了。 高得捷站立在隊伍最前頭,高聲道 “吳三桂就在山下督戰(zhàn),弟兄們,隨我擒殺此賊!” 隨后命親信將原本用來對付劍門關(guān)守軍的震天雷,憑借高度優(yōu)勢,向山腳下點燃投擲! 先是零星三四枚,而后眾將士有樣學(xué)樣紛紛效仿,許多弓弩、火銃手,也加入其中。 一枚“呲呲”作響的渾圓陶罐所裝震天雷滾落到山腳下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轟隆” 將尚未反應(yīng)過來的三名吳軍士卒炸倒在地,吳三桂先是愣了一會兒 而后勃然大怒 “高得捷和譚洪是打算找死???” 還沒等他話音落下,便看到了如雨點般灑落的星星點點。 “轟??!” “事已至此,已無退路,眾弟兄隨我殺下山去!” “殺!” 三千將士頓時調(diào)轉(zhuǎn)槍頭,往反方向而去。 多日恐慌、憤懣,瞬間在群體情緒的鼓動下,變成了爆裂的具體行動。 吳三桂本就只帶七八百親兵前突到山腳督戰(zhàn),距離山上隊伍的末尾不過也就百步距離。 先是一波震天雷措手不及 頓時將吳三桂親兵在火光硝煙中拆散得七零八落,吳三桂也在轟然爆炸聲中,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 “王爺快走!” 左右親衛(wèi)連忙將吳三桂護持其中,往后撤離。 “擒殺吳賊,賞銀千兩!” 上山麻煩,下山就容易多了,在劍門關(guān)上明軍將士目瞪口呆中,三千多反正軍士猶如山洪爆發(fā),往山下沖馳而去。 憑借地勢高度差,火銃和弓弩,面朝山腳持續(xù)輸出 “砰砰砰” “嗖嗖” 混亂中的吳軍士卒被擊倒一片,不到半刻鐘,就已然搏殺交戰(zhàn)。 白刃紛紛,尸橫遍野 吳三桂深一腳淺一腳的往身后而去,想要到數(shù)十步外的坐騎旁翻身上馬,逃離此處。 但沒想到,吳軍崩潰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他的預(yù)計。 不僅只是山上反正的士卒和被轟炸沖散的山腳親兵,其余后面在壓陣的近萬吳軍士卒,也被這般景象震動了,紛紛陷入混亂當中。 不少底層軍士,也許是多日以來的心理壓力,開始鼓動,有嘩變跡象。 最后,隨著一名士卒脫離隊列,想逃離此地,混亂猶如瘟疫,迅速傳播開來,整支軍隊就像無頭蒼蠅,開始做布朗運動。 這也是封建軍隊的一大特征,一旦遭遇重大的士氣打擊,過去軍中所積累的種種上下級剝削、壓迫關(guān)系,就會綜合爆發(fā),最后轟然解體。 直到民國時期,**都還發(fā)生過數(shù)萬大軍,一夜之間炸營,四散奔逃,全軍覆沒的事情。 吳三桂拼命想要往僅僅距離不到四十步距離外的坐騎處去,半路上卻全是潰兵亂竄,完全無法靠近。 左右僅剩的十幾個親衛(wèi)想用刀劍開路,但依舊很難行進,反而和許多潰兵廝殺起來。 身后一陣喊殺聲傳來 “吳賊就在前面,穿白色鎧甲的就是吳賊,快追!” 吳三桂自知難以逃脫,終于咬牙反過身來,面臨步步緊逼的高得捷,先是橫刀對立,而后口中想要安撫道 “高兄弟莫要心急,等會兒本王就派人向官軍傳訊,本王愿降,屆時眾多兄弟都能得個妥善安置?!?/br> 高得捷帶著近近百親信,將吳三桂十來個人團團圍住,聞言哈哈大笑 “哈哈哈,吳三桂,你真以為還有人愿意受你投降?來人吶,給我擒了!” 數(shù)十人龍精虎猛地撲了上去,三下五除二,結(jié)果了數(shù)名吳三桂親衛(wèi)。 吳三桂拔刀反抗,但雙拳難敵四手,不到片刻就被擒下按落在地。 第49章 伏蛇 吳三桂被擒后,高得捷和譚洪也想收攏其余潰散士卒,但無濟于事,古代軍隊一旦進入“炸營”式的總崩潰中,平時辛辛苦苦建立的秩序與紀律,就會在瞬間變成烏有。 而且吳三桂再拉,于軍中還是有不少親信的,很快,吳三桂的親信,張國柱,夏國相就已經(jīng)反映了過來。 二人亦是吳三桂麾下總兵,但由于出身遼東,和滿清淵源頗深,自然不會輕易反正,迅速派出人手彈壓局勢。 混亂一直持續(xù)到了傍晚,一片喧囂嘈雜之后,整個劍山腳下的數(shù)里連營,竟是只剩下萬余人馬,其余大多潰散和在混戰(zhàn)中傷亡。 擒住了吳三桂后,吳軍剩下的諸多將領(lǐng)瞬時分成了三派。 這也是吳三桂治軍留下的惡果,也許是由于對自己上位手段的認識,吳三桂平常非常重視對手下將領(lǐng)的權(quán)力制衡,除了他這個平西王、大將軍外,往下一級便只有總兵,而且是統(tǒng)共八個總兵。 還有幾個副將亦是獨立領(lǐng)兵,這一方面是為了制衡兵權(quán),另一方面也是吳三桂對軍隊控制力不夠的體現(xiàn)。 吳軍并非全部都是山海關(guān)舊部,其中如高得捷、譚洪這種出身其他九邊軍將,或是明軍降將大有人在。 于是乎,吳三桂一旦被拿下,十幾號將領(lǐng)頓時群龍無首。 高得捷、譚洪二人自然是綁了吳三桂,想逼眾人就范,投降明軍。 而吳三桂的鐵桿,如張國柱、夏國相,則要求先釋放吳三桂人身自由,而后再商談投降問題,還有一個吳三桂親信胡國柱,被派往西北方向探路去了,還沒回來。 其余半數(shù)軍將則大多持中立態(tài)度,冷眼看待雙方對峙。 吳軍陷入了內(nèi)部危機,可明軍可沒有閑著。 高一功和劉文秀認為時機已到,吳軍頓兵雄關(guān)已有數(shù)日,軍心必然渙散,便勒令各部開始縮緊包圍圈,層層推進。 至于劍閣之上的狄才良他們和利州衛(wèi)清軍,則處于懵逼狀態(tài)中。 原本隨著吳三桂攻勢的變本加厲,劍閣守軍壓力越來越大,見高得捷、譚洪大張旗鼓,以為又是一場惡戰(zhàn),沒想到卻是吳軍自己先打起來了。 在山上也搞不清楚是啥形勢,只知道吳軍兩萬多號人轟然混戰(zhàn)一片,喊殺一片,逃亡一片,而后就不再攻山了。 挺吳派和反正派的對峙持續(xù)了一天一夜,雙方分別以劍州縣城外的集鎮(zhèn)為界,分東西駐營,其余隔岸觀火的軍將和數(shù)千人馬也不跑路,畢竟明軍的包圍已經(jīng)完成,往哪跑??? 最后兩派在第三天開始接觸,高得捷派人通知張國柱和夏國相,吳三桂在他手里還沒死,但自己已經(jīng)派人去告知明軍反正的消息,要求張、夏兩部和自己一起投降。 對于高得捷而言,這是向明廷表現(xiàn)的時候,如果能兵不血刃,把這剩下的萬余人馬帶回去,可不是個小功勞。 隨著明軍包圍陣線收縮,之前潰散的許多吳軍士卒沒被高得捷他們收攏到,卻是被明軍俘虜了。 高一功也覺得如果能保全這支部隊,對于明軍的發(fā)展是很大利好,尤其是其中關(guān)寧和邊軍騎兵,若是能夠改編,再加上姜鑲部大同騎兵、松潘羌藏騎兵,陛下所設(shè)想的西北騎兵計劃就算有了基礎(chǔ),無需從零開始了。 其實高一功在事后第三日就收到了高得捷的親筆信,知道了吳三桂被擒的事情。 這并不出乎他的意外,這種孤軍困于群山之中,前有雄關(guān)阻隔,后又追兵重重,傷亡慘重,士氣低迷,不出亂子才是奇事。 但他卻依然毫不表態(tài),既不向高得捷、譚洪回信,也不讓五萬多明軍發(fā)動總攻,只是繼續(xù)維持這種尷尬氣氛。 高得捷和譚洪等了兩日,也沒收到消息。 然后去送信的信使回來,說高都督毫無表態(tài),只是點了點頭,讓高得捷二人自行思量。 高得捷這才醒悟,吩咐人將軟禁起來的吳三桂拉出來。 而后對譚洪道 “我明白高都督的意思,這是想要讓咱們先交了投名狀,莫要讓天子和諸多將帥為難。” 高一功的心思其實不難理解,想要收編關(guān)寧軍和吳軍舊部可以,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吳三桂必須死。 而且還不能死在明廷手上,因為從這個時代的道德規(guī)范而言,吳三桂是有不死的理由的,如果他是作為俘虜交給明廷,那明廷想要改編關(guān)寧軍,并以此向許多清廷麾下出身邊軍的將領(lǐng)釋放信息,就很難殺他了。 畢竟當初吳三桂降清,是在京師被順軍攻克之后的事情,從封建道德而言,他投降清軍,并入關(guān)追擊李自成這個“逼殺君父”的賊頭子,說好聽點,完全可以和伍子胥相提并論嘛。 如果朱由榔不想用關(guān)寧舊部倒也無所謂,殺了就殺了,當今朝堂,還沒哪個不開眼的文官敢因為這點破事找天子麻煩。 但朱由榔也好,高一功也好,心中都有另外盤算,如若川陜砥定后,新建的騎兵部隊,姜鑲勢力實在太龐大了,必須要引入制衡,否則西北天高皇帝遠,就算把姜鑲調(diào)離,其舊部那般軍頭、軍閥做派,早晚要出大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騎兵這個兵種具有很強技術(shù)性,不是能像步卒那樣隨便拆散就安穩(wěn)的,現(xiàn)在的許多吳軍將佐,日后都可以培養(yǎng)成大明合格的騎兵將領(lǐng)。 而這樣做的話,吳三桂這個舊主就變得比較刺眼了。 其實,哪怕到這一步,吳三桂還是可以不殺,因為日后改編姜鑲所部,面臨的也是同樣問題,但明廷就沒考慮過殺姜鑲。 最核心的,還是天子和民軍出身的將帥們恨得咬牙切齒,一定要他死才安心,故而用了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讓吳軍自己殺了吳三桂。 高得捷也無所謂,他本來就不是吳三桂嫡系,這臟活自己干了也不會有啥罵名,最多以后和夏國相等人關(guān)系惡劣罷了,反正本來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