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jīng)沒了 第16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開局默爾索怎么辦、[綜漫]我被赤色子彈射中了心、開局一座旅館:我躺贏了、[綜漫]那什么的排球、[綜漫]乙女游戲主角的我不想做人了、[綜漫]重力使的戀人不對勁、改寫團滅漫畫的結局、[純情羅曼史同人]天生勞碌命、地球人自救手冊[綜美戰(zhàn)]、穿成游戲最慘大魔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這個月就開始鑄第一批吧,從下個月開始,京中七部、各衙門,還有小學教師的工資,都改成銀元分發(fā)。” 張同敞得到允許后,就立馬開始著手大規(guī)模鑄造新幣。 光烈四年,三月 京中官員都收到了這個月工資會用新幣發(fā)放,大家一聽到這個消息的心情,既不是好奇,也不是興奮。 而是恐慌。 完蛋了啊,大明近三百年,十幾任皇帝,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特色,但如果非得找出個共同點,尤其是對手下官員們的共同點。 那大概就是摳門。 當年朱元璋發(fā)行紙鈔,用來沖抵俸祿,可謂把上下官員玩的欲仙欲死,到了永樂、宣德時,那大明寶鈔擦屁股都快不夠用了。 故而,在京上千官員都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中等待著發(fā)工資。 大明一般情況,都是半年發(fā)一次工資,春夏一次,秋冬一次。 但朱由榔登基以后,對于中央部署的官員,一般都是按季度,每三月發(fā)一次。 而且由于光烈朝都是白銀折現(xiàn),比以前萬歷、天啟時候的什么胡椒蘇木強多了,這也是雖然光烈朝規(guī)矩眾多,任務也重,但上下官員還是沒啥怨言的原因。 因為人家給錢啊。 可現(xiàn)在,許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不會是局勢穩(wěn)定,這位大明天子也要打算繼承“祖宗之法”了? 于是發(fā)工資當天,一眾官吏在各自衙門排得滿滿當當?shù)?,生怕來晚了?/br> 禮部尚書王化澄為了安穩(wěn)人心,最后一個來取。 等他到了財部衙門拿錢的時候,許多官吏聚集在門前議論。 “這銀元有些新鮮哈,還真是比市面上的雜銀強多了。” “只是明明只有七錢五分,卻是按八錢的值當來發(fā)?!?/br> 新造銀元純重七錢五分,但折算為銀兩卻是按八錢的量,也就是原本八兩銀子,現(xiàn)在折算為十元。 但流入到市場后,老百姓卻是沒啥意見,甚至,在市場流通中,一元往往能交換到九錢乃至一兩碎銀。 因為相較于成分混雜的雜銀、碎銀,這種新幣含量更純凈,幣值更穩(wěn)定,而且朝廷征收商稅、關稅,也優(yōu)先回收新幣。 王化澄和幾個同僚聊了起來。 “諸公聽說了嗎,從下個季度起,這俸祿就不在財部衙門領了,改在那新成立的什么大明皇家銀行領了,也不知是個什么新衙門。” 這光烈朝的新衙門比以前多多了,所以下面官員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 王化澄笑道 “可不是什么新衙門,其實就是官辦的錢莊罷了,只不過啊,以前的錢莊是要你貼錢進去,如今這個銀行卻是反倒給你利潤,之前《啟民報》不是有登嘛,泰西的紅毛國就是用這銀行來經(jīng)營貿(mào)易。” 明末的高級知識分子們,和西洋接觸和了解其實并不少,甚至都不用朱由榔搞個什么世界地圖來教育人,南京宮里就掛著一幅當初萬歷年間李之藻主持和利瑪竇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 所以朱由榔唯一帶來的積極影響,大概就是改了點稱呼,否則“大佛郎機”、“小佛郎機”繞來繞去的,許多人分不清楚。 朱由榔還讓理藩院和督學司合作,撰寫一本關于世界地理的教材,以后可以作為中學教育的科目。 一名都察院御史聞言有些皺眉 “這財部也真是的,說是皇家銀行,讓皇室占了一成股份,卻是還要陛下掏錢來買,實在不成體統(tǒng)。” 新建銀行最后還是定名為大明皇家銀行,因為朱由榔自己從內(nèi)帑拿出了一百多萬兩,占了一成股份。 但下面許多清流大臣對于這種皇室參與買賣的行為,還是有些反對,覺得這是天家下場,和商賈一樣錙銖必較,成何體統(tǒng)? 但也不好阻攔,畢竟這位天子連皇莊都廢了,你總不能讓宮里上千號人喝西北風吧? 何況內(nèi)帑還要擔負興辦學校的巨額支出。 第65章 西疆舊事 陜西布政使司,臨洮府 雖說孟喬芳主政期間,招攬了數(shù)萬戶流民,在關中地區(qū)屯墾,恢復了部分經(jīng)濟秩序。 但經(jīng)過多年自然災害和戰(zhàn)爭摧殘,陜西人口十存二三,文安之進駐關中后,第一時間就想先摸清大概人口。 結果完全沒啥麻煩的,因為滿打滿算,整個陜西,包括關中、寧夏、陜北等地,恐怕也就不到兩百萬。 所以,文安之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用這不到兩百萬的百姓,養(yǎng)活光復右軍和未來要建立的光復騎軍。 首先選擇,自然就是移民實邊。 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四川人口都不算充盈,哪里有這么多人移民? 還得從江西、湖廣、江南等地移民,跨越大半個中國,跟長征差不多。 戶部想盡一切辦法,表示最多也就能移民三萬戶,不超過十五萬人,就頂天了。 算上這批人口,陜西全境也就兩百多萬的樣子。 文安之也沒有其他辦法,一方面,增大鼓勵關中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力度,由于距離邊境更近,利用易于和青海、內(nèi)蒙榷場交易的優(yōu)勢,普及牛耕,并且高價收購農(nóng)戶手里余糧。 相較于其他地區(qū),關中百姓的負擔明顯更重 另一方面,文安之作為川陜總督,讓四川每年夏秋兩稅的糧草,不必在本地常平倉囤積,也無需運往江南,而是盡量運往關中。 從川中到關中的道路曲折狹窄,雖然只有幾百里,但運輸過程卻相當麻煩。 四川并不缺糧,由于此時的四川并未遭受到像后世那樣大的破壞,在移民實邊后,戶口逐漸恢復到了五百多萬的水平,雖說比萬歷年間過千萬的規(guī)模,還是差距巨大,但也足以支撐西北財政了。僅去年秋稅,即使墾荒民屯戶減稅的情況下,還是征收到了九十萬石。 文安之在關中帶人修建大量糧倉,西北氣候干燥,也適宜存儲糧食。 所以文安之打算螞蟻搬家,慢慢從四川盆地,花上兩三年時間,在關中存儲五十萬石以上的糧草,就足夠支持未來的北伐戰(zhàn)略了,對于陜西而言,更準確來說是東出。 即使如此,也意味著明軍不太可能在陜西維持太多軍事力量。 樞密院預計,在西線戰(zhàn)場,最多只能維持一萬五千騎兵,和五萬左右的步卒。 臨洮府是明廷面對青海河曲地區(qū)最主要的交易榷場之一。 理藩院和通貿(mào)署、督商署都在此設有下級衙門。 理藩院主要是負責溝通和各部落勢力的聯(lián)系,而通貿(mào)署、督商署則負責督導各個邊境榷場的正常貿(mào)易,和茶馬交易。 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弊書》里闡述過“番無稷也, 羌人以牛羊乳及蕪根為食,以茶為飲, 茶則無以為飲, 而食亦不多?!?/br> 青藏地區(qū)和草原地區(qū)的藏民、蒙民主要以牛羊奶制品為主食(很多人覺得牧民的主食是rou,其實是高估他們的生活水平了,對于牧民而言,牛羊更類似于土地,奶制品,尤其是奶酪才是“莊稼”,除非重大節(jié)日,他們也是很少吃rou的),如果不喝茶,沒有足夠維生素攝入的話,藏民不僅日常飲食吃的不多,甚至還會得病。 故而自古以來,茶馬貿(mào)易,都是雙方經(jīng)濟交流的主要形式。 相較于沿海那種拿手工業(yè)品,換取白銀貴金屬的凈出口貿(mào)易,其實茶馬貿(mào)易更加健康,可謂是真正的互贏。 對于農(nóng)耕社會的內(nèi)地百姓而言,牛馬牲畜,是重要的生產(chǎn)資料,有著非?,F(xiàn)實的意義,而對于草原上的牧民而言,茶葉、鐵器都是提高生活質量的好東西。 明廷對于茶馬貿(mào)易,也是下了大力氣支持。 用朱由榔的話來說,茶馬貿(mào)易不僅僅是騎兵建設問題,也是政治問題。 一個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不是只靠戰(zhàn)爭就能完成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耳濡目染和同化才是關鍵。 臨洮府河州縣的榷場上,羌、藏、回族的牧民,拉來一隊隊馬匹、牛羊,上面還載著羊皮、牛角、馬鬃之類物產(chǎn)。 而從江西、福建等地,遠道萬里而來的商販們,也是帶著一車車滿載貨物。 主要以茶葉、鐵器為主,還有部分絲綢,主要是針對一些烏斯藏貴族的商品。 河州知縣,同時也兼任榷場主事的,是來自浙江的舉子沈平鴻,這小子在浙江干完度田工作后,先是被分配到江西當了縣丞,后來不久,川陜光復的消息傳來,朝廷從內(nèi)地抽調(diào)一批官員填補空缺。 沈平鴻就升任了河州知縣,按照光烈朝的政治生態(tài),越往邊地分配,越容易被提拔,許多同僚都對沈平鴻表示祝賀。 但真的跑到了這鬼地方,還是頗為難熬的。 全縣戶口,只有一萬出頭,還不如江南一個大點的鎮(zhèn)子??h城也是殘破不堪,只有一百多戶居民。 好在沈平鴻的主要任務也不是種地產(chǎn)量,而是邊境榷場。 光烈四年第一個季度結束,沈平鴻開始帶著文吏,統(tǒng)計貿(mào)易數(shù)據(jù)。 三個月,統(tǒng)共交易得牛八百四十五頭,馬一千三百四十匹,羊三千七百余頭。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不小了,其中牛、羊會一般被各個府縣收購去,分配給民屯戶,而馬則是由軍隊直接收購,進行篩選。 不是所有馬匹都能作為戰(zhàn)馬使用的,首先要進行“相馬”,肩高太矮的不能用,脾氣過于暴躁的不能用,有其他疾病的不能用,還有年紀、體格等等條件,母馬也無法作為戰(zhàn)馬使用,一般必須是青幼年的公馬才行。 一般這一千多匹馬里,最多只有四百匹合格。 當然,其他剩下的馬匹,也可以作為換乘馬、馱運馬使用。 挑選之后,還要敲上馬蹄鐵,配上鞍具,進行至少一年以上的訓練,教習戰(zhàn)馬聽從指令,熟悉陣列,和騎手培養(yǎng)感情,最后才能作為戰(zhàn)馬使用。 從去年到今年三月,從四川到陜北的一共十一除榷場,統(tǒng)共交換到馬匹一萬八千多匹,但最后被征募為戰(zhàn)馬的,只有七千五百匹。 這個數(shù)字距離明軍的發(fā)展目標還是有些距離,按照樞密院的計劃,北伐之前,全軍的騎兵規(guī)模,包括整建制的和分散各部的騎兵,統(tǒng)共需要五萬五千騎。 整編了姜鑲、關寧、松潘三部,再加上原本前軍剩下的那不到三千騎后,解決了其中一萬八千騎。 但還有三萬七千的差額。 按照現(xiàn)在的進度,少說也要四年才能補齊,這個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文安之也只能盡量想辦法。 最近,他已經(jīng)上疏朝廷,讓理藩院派人協(xié)助,想要派出使團深入甘肅,去漠西蒙古和西域,一次性達成較大的買賣。 此時中國的西部邊陲,處于“三國演義”階段,分別由三股勢力控制。 分別是由蒙古固始汗控制了青藏地區(qū)的和碩特汗國,控制了后世新疆、甘肅地區(qū)的葉爾羌汗國,以及盤踞在今蒙古國西部和哈薩克斯坦部分地區(qū)的,大名鼎鼎的準噶爾汗國。 其中以準噶爾汗國勢力最為龐大,實力也最為雄厚,葉爾羌和和碩特都深受前者影響。 自從皇太極以后,盤踞在漠南漠北,蒙古核心地區(qū)的喀爾喀蒙古被滿清控制,雄心勃勃的準噶爾汗國與滿清在草原上的博弈就越來越多,兩者的沖突和矛盾一直不斷。 對于準噶爾部來說,他們其實并不怎么擔心和忌憚大明的復興。 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對于明廷這種中原王朝而言,只需要草原部落們穩(wěn)定的稱臣納貢,就基本沒啥事了。 農(nóng)耕文明,對于廣袤無垠的草原,并沒有多少渴望,撐死也就是獲得了河套之類易耕易牧的地區(qū)就滿足。 反倒是滿清這種游獵民族起家,在崛起過程中和蒙古部落淵源極深的政權,更加值得警惕,才是他們的主要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