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后我靠系統(tǒng)商城暴富 第64節(jié)
就算涼了也不打緊,再放到鍋中一蒸,等到他們下工下學,吃的時候剛好熱氣騰騰。 沈瑤華本來還擔心若是天天吃,這些人會不會不想吃了。畢竟青州大多數(shù)人還是更喜歡吃米,而不是面食。 好在是因為她們試驗的包子饅頭種類繁多,所以雖然蒸出的包子多,但是由于人也多,每次也就只能分到一個兩個的,同一頓大家可能吃的都不一樣。 所以雖然每日都吃,但是每日吃到的都是不同口味的。 再加上大多是潔白的面粉蒸的包子饅頭,雖然現(xiàn)在這些人在工坊中干活,每個月都有月錢,日子好過了許多。但畢竟是一大家子要吃飯,還奢侈不到天天能□□細的面粉,所以就是天天吃,也沒有不喜歡吃的。 除了一般的鮮rou包,醬rou包,叉燒包,各種灌湯rou包和各種素菜包,花卷,銀絲卷之外。沈瑤華還讓人嘗試做出各種花式造型的饅頭。 考慮到普通人家可能吃不起精面粉蒸的包子饅頭,又嘗試了各種按比例添加的粗糧饅頭,以及添加粗糧的包子。 力求做到這些人來培訓之后,回去他們可以靠著這門手藝,不管是開高端一些的鋪子,還是擺攤做一點小營生,都能夠靠學到的東西賺錢養(yǎng)家。 等所有的都準備好之后,也在提前選好買好的宅子里,搭建好了培訓的場地,提前準備好了所需的所有用品。 因為場地有限,而且人多教學難度也會比較大,可能顧及不過來所有人。再加上畢竟是第一次,大家都沒有經(jīng)驗等等原因,所以最終決定第一批只選擇三十個學員。 這件事情提前宣揚了出去,但是關(guān)注的人很多,報名的人數(shù)卻很少。 沈瑤華特地又讓人給有合作的像石頭村那樣的村子,以及給在沈氏工坊干活的人都做了宣傳,倒是起一點作用。 這培訓自然不是免費的,計劃是培訓三十日,當然若是沒有學完時間再加,培訓的收費是一兩銀子。 一兩銀子去參加一個,為期一個月且不知效果如何的培訓,對于很多人來說,自然是有所顧忌。 沈瑤華甚至聽說城內(nèi)近幾日有了些不好的傳言。 “你聽說沈氏商行的那個培訓了沒有?說是教做什么包子饅頭,包子饅頭誰不會做。再說要是有什么秘方,誰不藏著掖著,怎么可能教給外人呢?!?/br> “我也聽說了,要收一兩銀子呢。你說他們開那么大的店,有那么大的工坊,要教也不免費教,竟然還惦記著我們這些窮人手里這些銀子?!?/br> “商人逐利,哪有那么好心?肯定就是想騙我們的錢。一個月時間能學個什么?那些去做學徒的都要做好幾年,才能學到師傅一星半點的本事。” “就是就是,也不知道是哪些大傻子交錢去學了,我們等著看好戲吧!” …… 云霓說起這幾日外面到處有人指指點點的,問沈瑤華這個培訓班還辦不辦? “當然要辦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十來個人報名了。等報名的人再多一些,咱們就開始培訓。等這一批學員培訓出去聊,謠言自然不攻自破。下一批再想要培訓的,自然沒這么簡單,倒是也會直接把價格提高的?!?/br> 蘇青柔一聽眼前一亮:“這個好,他們現(xiàn)在不報名,不想學就算了,還私下里在那招搖生事。等這些人培訓出去賺到錢,他們一定會悔不當初的,到時他們再想來學,我們不僅把價格一提高,還不收他們這些造謠的人,氣死他們。” 沈瑤華笑了笑,沒說話,不過她確實是不打算再教這些人,不過倒不是因為他們在外造謠亂說。 雖然傳言一直都沒有停下來,但他們還是在半個月之后,湊夠了三十個人。 這三十個人里,其中二十一個都和沈氏商行多多少少有些關(guān)系。 這二十一個人里,有些是合作的村民,孩子在青石書院或青竹書院念書;還有些是家人在沈氏工坊里干活的。因為前期長久的合作,他們對沈瑤華更為信任,再加上他們都家人吃到了師傅們前面練習做的包子。 知道這些包子是如何美味,以及種類是如何繁多。知道要是能學到本事,肯定是不虧的。 至于剩下的九個人。 讓沈瑤華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其中有一對夫妻,交了二兩銀子來學。 他們來報名時,沈瑤華還十分詫異的問過他們:“為什么不一個人來學會之后,回去教另外一個人,畢竟這樣可以節(jié)省下不少銀錢?!?/br> 夫妻倆靦腆的笑了笑,回答沈瑤華的話:“我們都沒讀過什么書,不識得字,所以只能靠腦子記下來,怕一個人記不住,所以兩個人一起來了。” 另外竟還有兩人,并不是青州人,一直做些小生意,之前也有從沈氏商行拿貨,到其它地方去賣,賺取一個差價。 勉強合作過,對沈瑤華的為人還是很是信任多,聽說有這樣的學習機會。兩人也不想再奔波,想著若是學得一門手藝,以后就可以就在自己的家鄉(xiāng)盤下一個店鋪,靠著手藝養(yǎng)活一家人,再也不用一家人分離開了。 教學的宅子離沈宅不遠,沈瑤華每日有空便都過去溜達溜達,看看各位學員的學習進度。 這一學起來,學員們都感受到了是十分劃算的,對沈瑤華對教學的師傅又尊敬上了幾分。 一開始學的時候是用同一個面團練手,學習捏褶子等各種花樣,過了幾天等上手之后。開始正式學做,學習調(diào)上各種不同的餡料,包各種不同的包子。并且蒸出來之后,除了讓他們自己吃下的,以及各位師傅來嘗有什么問題吃下的一部分以外。這些剩余的沈瑤華也就沒有拿到工坊和書院,而是讓這些學員自己帶回家中。 因為各位學員的水平不一,而且面粉和餡料都是定量的,除了他們自己消耗的之外,雖然有剩余,但每日每人也就可以帶回家兩三個而已,量也不算太大。 這樣一個月學下來,實際上他們所花費比如面粉各種餡料,以及灶上的所用的柴火,這些全部加起來的成本,就已經(jīng)差不多到一兩銀子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們前期一直在摸索,教學方式上也有一定的問題,導(dǎo)致了少量的浪費。 再加上廚具之類的用品,之后可以重復(fù)利用,想必再次開班時成本就可以再降一些下來了。 不久之后,這批學員全部學成畢業(yè)。 沈瑤華特地還給他們做了一期就業(yè)指導(dǎo)。 這一批學成之后有三十人,其中一對夫妻,也就是說如果開店的話可以開二十九家店。但這其中還有兩人是外地的,準備回自己的家鄉(xiāng)。 所以實際上青州本地這一批學出來的學員,能開二十七家店鋪,若是全部聚到一起去開店。結(jié)果可想而知。 好在青州是一個府城,面積大,人口多。 學員中除了少部分幾個村子,來學的有兩三家人。剩下的大多住在不同的方向,完全可以根據(jù)他們所住的地方,在不同的方向售賣。所以青州城內(nèi)多這么二三十家包子店,還是不成什么問題的。 況且這些人學成之后的定位也是不一樣的,雖然學了很多種類,但不可能什么都賣。 有幾家之前有個店面的,自然是繼續(xù)開店。盤得起店鋪的,也可以開個包子鋪子。根據(jù)所在的位置,選擇售賣不同成本的包子。 有些盤不起店鋪的,也可以在趕集的點,擺上一個攤子。就比如一開始沈瑤華他們一開始擺攤賣飯團的碼頭,就是一個很合適的地點。 還有各個城門口,都有相應(yīng)的坊市。 所以沈瑤華讓他們可以私下里自行溝通一番,不要因為湊到一起而影響生意。 學員們倒也實在,私下里很快便商量好了。不久之后,有的擺攤,有的開店。 離得近的,主打的也不一樣,有的只專門做那灌湯包,也有只做精致的小籠包的,當然也有一些擺攤趕集的,做些便宜的素包。 但由于味道都是實打?qū)嵉暮?,不管是開店的,還是擺攤的,各處生意都十分不錯。 城里的謠言確實是不攻自破了,這段時間沈氏商行的名聲自然是更上一層樓。 “沒想到那培訓竟然是真的,當初我就說那沈氏商行都干了多少件好事?那些高產(chǎn)的種子,直接無償就分享出來,讓大家一起種,怎么可能是想要靠這賺我們的錢。” “就是就是,沈氏商行家大業(yè)大的,人家哪看得上我們這三瓜兩棗的,人家這是做好事呢。我們家鄰居就去學了,說是那一兩銀子,其實是那些面粉餡料的錢,說不定沈氏商行還倒貼了錢?!?/br> “你們倆可別說了,前面你們倆不是說人家是想坑你們錢嗎?這下又改口了?!?/br> “咳咳,我哪有說過,我可一直都很信任的,要不是家里人攔著,我上次就報名了。唉!那些去培訓的,現(xiàn)在全都賺了大錢了,要是我去了,賺錢的就是我了?!?/br> “聽說還會再收人培訓,一兩銀子我都準備好了,這次我一定報上?!?/br> “巧了,我也準備好了……” 第89章 木匠 不久之后, 沈瑤華推出了第二期的培訓。 不過由于青州市場就這么大,為了杜絕惡性競爭。這次她加了一些條件限制,比如之前說的價格, 由一兩銀子變?yōu)榱巳齼摄y子。 而且報名之前先要說學成之后的打算, 若是計劃在青州府城開店的, 一律不收。而且為了以防有人撒謊, 沈瑤華還讓人草擬了一個契書。 要求第二期學員學成之后,三年內(nèi)不予許在青州府城內(nèi)售賣包子饅頭。 這前一批培訓出來的學員,現(xiàn)在各自生意都十分不錯, 每一家這段時間都賺不少, 這是青州人有目共睹的。 所以,好多人咬咬牙提前把錢準備好了, 然后沒想到沈瑤華宣布不收在本地開店的人了。就算有了先前人賺錢的例子放在那里, 大多數(shù)人還是不可能背井離鄉(xiāng)去開店。 雖然知道沈瑤華所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先前那批人,但受益的人不是自己, 大家只能嘆息:“他們想著觀望一下, 終究是錯過了,先前報名那些人運氣真好。” 因為這個限制條件,這一次的教學對象,大多可能得是那些在青州以外的人。古代交通不像現(xiàn)代這么便利, 再加上也沒手機、電視、網(wǎng)絡(luò)之類的可以打廣告宣傳。 沈瑤華對于能否招收到人, 還是存疑的。 好在因為青州是一個比較大的交通樞紐, 人流量大。那些外地行商的人, 也很快就知道了, 前面一次培訓的成果,所以沒幾日也有好些外地人趕來報名。 雖然這一次的價格貴了一些, 但是這一次沈瑤華給那些外地來學習的人,都提供了住宿,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所以倒也沒人有什么意見。這次來報名的人大多是一些行商的,他們自己或是帶著家人來到青州,交錢學習。也有一些青州下屬縣里的人,通過親戚之類的知道之后趕來的。 當然也有一部分青州本地人,不過這些人都說自己之后打算到,青州以外的地方去開店鋪,簽了契約,沈瑤華便也都收下了。 沈瑤華這么一通cao作下來,倒是贏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尤其是前面第一批的學員,知道沈瑤華不再收,打算在青州府城開店鋪的學員之后。那些人都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們知道沈瑤華這是為了保證他們的利益。 至于三年之后,契約失效,可能會有人在青州開店鋪,但這時前一批學員早就站穩(wěn)了腳跟。 和之前一樣,城里又開始議論這件事,不過這一次大多數(shù)都是夸的。 “聽說沒,那沈氏商行的主人是個小娘子,小娘子不僅人長得漂亮,心地還十分善良。放著更多的錢不賺,也要保護之前學習人的利益?!?/br> “我聽說沈氏商行已經(jīng)在準備其它的培訓了,我這次一定要搶上名額,你看先前學的那些人,現(xiàn)在一個個的都賺大錢了。” “就是,我同村前面還只是擺攤,這才學出來多久,前兩天都在城里租了鋪子了,可見肯定生意是極好的,不然那里舍得去租那鋪子。” …… 而沈瑤華也的確在籌備之后的培訓,因為第一期學的是包子饅頭。這些教學的師傅在面點上也算比較拿手了。所以第二期的培訓,沈瑤華還是準備繼續(xù)做面點。 她提前挑出了一些適合用來開鋪子和擺攤的餅子的做法。 等這一批學□□饅頭的學員學成之后,便又重復(fù)了之前的過程,師傅們先學做各種餅子,學會之后再招收學員。 沒過多久,師傅們學成之后,便對外公布了消息。 由于先前的成功,這一次都沒費什么功夫宣傳。 剛一放出消息,就很多人奔忙著來報名,才半天功夫,三十個人就報夠了。許多沒報上的人在門口捶胸頓足,也有一些已經(jīng)在暗暗計劃著,若是再有新的培訓,他們一定要跑得再快一些。 沈瑤華從《食譜》中又找了一些適合支個攤子,或者開個小鋪的吃食,按照廚娘們的擅長的,挑選出人各自學習。沈瑤華便不再盯著,只等師傅們練習好之后,她來驗收一下成果。 因為除了吃食的培訓之外,沈瑤華還準備做一些其它的。 想到她以前嘗試過的,用幾個躺椅之類的圖紙就掙到了挺多錢,后來的水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她打算研究一下,能否針對這些木活開個班。 但是這做木工和做吃食還不太一樣。之前做吃的,來學習的人,多少都有些基礎(chǔ)。做木工自然也得有些基礎(chǔ)。 但這要找會做吃食,且廚藝不錯的人多的是。就算廚藝一般,學起來也沒有那么難。 木活就不一樣了,若是真的是零基礎(chǔ)。短時間內(nèi),根本不可能學會,更何談沈瑤華教學的東西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