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戲曲的雅與俗
什么是雅?什么是俗?雅與俗是矛盾的對立面還是和諧統(tǒng)一的?這是很久以來人們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我想就戲曲的雅與俗發(fā)表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些人總是把雅與俗對立起來,認為雅與俗是水火不相容的,中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在戲曲方面,人們認為京劇昆曲是高雅的,地方戲是俗的,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于是乎一些自認為高雅的文人政客,不管喜歡與否,都表明自己喜歡欣賞京劇、昆曲;對地方戲也不管喜歡與否,都態(tài)度冷淡。于是,央視的戲曲頻道幾乎成了京劇頻道,不管老百姓喜歡不喜歡,整天播放的都是京劇,美其名曰“保護國粹” 可是我認為,雅與俗并不是對立的,而是相對統(tǒng)一的。戲曲藝術(shù)的雅與俗,只是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真正的高品位的藝術(shù),是能夠做到雅俗共賞的。有一句話說得好“大俗即大雅”道出了雅與俗的本質(zhì),很精辟。當然,我們所說的雅,并不是脫離大眾的孤芳自賞,自命清高;我們所說的俗,也并不是庸俗和低級。我們所說的雅,是能夠被廣大群眾接受的雅,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雅;我們所說的俗,也是能夠被知識分子所接受、喜聞樂見的俗。 就拿京劇和地方戲來比較,可以說京劇是雅的,地方戲是俗的。但是真正愛好戲曲的知識分子,并不會因為京劇是雅的就一定喜歡京劇而不喜歡地方戲;同樣,真正愛好戲曲的勞動人民,也不會因為地方戲是俗的就一定喜歡而不喜歡京劇。京劇要想走向大眾,必然要在通俗化方面做出努力;地方戲雖然是俗的,但是不庸俗、不低級,照樣能夠走向大雅之堂。 同樣,在一個劇種之中,劇目之間也有所謂的雅與俗。同一個劇種的演員之間也有所謂的雅與俗,同一個演員的不同唱段也有雅與俗之分。 提到了雅與俗,我自然想到了評劇的兩位藝術(shù)大家:新鳳霞和趙麗蓉。二人搭檔多年,綠葉紅花相得益彰。新鳳霞是雅的,趙麗蓉是俗的,但是都同樣都取得了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新鳳霞的張五可、銀屏公主、劉巧兒等是美的,而趙麗蓉的阮媽、李大嬸、楊母是親切的。觀眾喜愛新鳳霞,也同樣喜愛趙麗蓉,二人都達到了雅俗共賞的藝術(shù)境界,達到了雅與俗的高度統(tǒng)一。 再看我們豫劇的兩位藝術(shù)大家陳素真和常香玉,陳素真是雅的,常香玉是俗的。但是陳素真的雅是老百姓可以接受的;而常香玉的俗,也是不失品位的。而且,陳素真的雅中也有俗的成分,常香玉的俗中也有雅的成分。二人也同樣達到了雅俗共賞的境界。我喜歡陳素真的雅,更喜歡陳素真的雅中帶俗;我喜歡常香玉的俗,我也更喜歡常香玉俗中帶雅。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兩位大師帶給我們的藝術(shù)享受。 所以,雅和俗從來就不應(yīng)該是區(qū)分藝術(shù)水平高低的標準。能夠被老百姓喜聞樂見而不失其雅固然很難,但是由俗而達到雅的境界更難。俗到極致便是大雅。雅與俗都只是藝術(shù)的表面,是藝術(shù)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能夠做到雅俗共賞,使人們感受到藝術(shù)的真、藝術(shù)的美,是雅和俗的終極目標。 人們一直對雅和俗爭論不休,對陳素真和常香玉爭論不休,原因是都只看到了二者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而沒有看到二人在表現(xiàn)形式背后所共同追求的藝術(shù)的高境界,沒有領(lǐng)悟到藝術(shù)的真諦。 大俗大雅,沒有俗無所謂雅,沒有雅無所謂俗。雅中有俗,俗中帶雅,二者密不可分,殊途同歸。能夠達到如此境界的藝術(shù)家,能有幾人呢?讓我們慶幸能夠欣賞到如此美妙的藝術(sh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