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節(jié)
但境遇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前者喂狗的食物對于后者來說,可能至死都不知道是個什么滋味。 1850年的某些縮影,在這兩個小女孩身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什么?這么點距離就要7個便士?” 就在徐云心生感慨之際,他的耳邊忽然傳來了老湯飽含驚訝的聲音。 徐云順勢望去。 只見此時此刻,老湯手里正握著一枚英鎊,臉色不愉的對馬夫抱怨著: “老伯,一個禮拜前從劍橋到倫敦都還只要5個便士呢,怎么幾天不到就漲了這么多?” 馬夫是個有些年紀的小老頭,滿臉都是細密的皺紋,聞言不由苦笑道: “這位先生,不是我想漲價,是不漲價真的就沒法活了啊?!?/br> 說著馬夫左手一攤,當著老湯面就開始掰持了起來: “草料漲價、馬車維護漲價、入城稅也跟著漲價,全英格蘭的吃喝住行都在漲價,我一家五口人全靠我拉車的收入,不漲就得喝西北風了!” 說完馬夫又嘆了口氣,繼續(xù)道: “先生,畜力的馬車其實還算好了,聽說現(xiàn)在火車燒的油,一升就要十個便士哩!” 老湯哦視線在馬夫枯木般的手指上停留了幾秒鐘,呼出一口濁氣,將英鎊塞到了馬夫手里: “哎……7個便士就7個吧,錢你收好。” 馬夫臉上這才揚起了一抹笑容,飛快的收錢找零,完事后便駕車離開了這里。 老湯一邊搖頭一邊走到徐云身邊,嘀咕道: “一升油十個便士,想錢想瘋了吧?” 徐云聞言默然不語,很想說句還是看看遠處的諾丁山吧家人們…… 隨后老湯又從身上取出一枚懷表,打開看了眼時間: “四點半……比預期的快了一些。” “羅峰,你難得來一趟倫敦,要不我們?nèi)ネ姑羲固亟烫霉涔洌俊?/br> 徐云點點頭,答道: “湯姆遜先生,一切聽您的安排?!?/br> 威斯敏斯特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同時也是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位置就在海德公園的隔壁。 當然了。 威斯敏斯特教堂之所以出名,除了它的宗教色彩之外,更多還是因為它是英國的國葬陵墓。 后世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門票價折合華夏幣大約200塊錢左右,就性價比來說其實不算很貴。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國內(nèi)有些網(wǎng)站把周日也列為參觀日——而實際上周日是不開放參觀的。 當年徐云就這樣被坑過一次,零幾年國內(nèi)的購票網(wǎng)站還不算規(guī)范,所以那筆錢徐云至今都沒有討回來…… 好在1850年的威斯敏斯特教堂還沒成為后世的著名景點,所以并不收取門票,而是要驗證登記身份。 徐云和老湯在出示了三一學院的院徽后,很輕松的便被放入了其中。 不得不說。 這個最初開始在十一世紀初建立、幾經(jīng)波折、歷時三四百年才建造起來的早期哥特式建筑,在視覺上確實相當震撼人心。 進入教堂,仰頭望去,組成各個大柱子的小石柱在頂上有序散開伸展。 它們與另外一些散開伸展的小柱子,會合連接成精美圖案,循環(huán)往復。 柱子的會和處則用金色的花朵作連接,使得這個頂部高大巍峨又金碧輝煌。 在教堂大廳的中堂,第一個就是無名烈士紀念碑,紀念那些在戰(zhàn)爭中為國殉難的戰(zhàn)士。 等到了2022年。 整座教堂中的墓碑不下3300個,其中大半刻著墓志銘,也是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特色之一。 不過說到墓志銘,這里就要再辟個謠了。 沒錯。 久違的鞭尸《讀者》節(jié)目又開始了。 在很早以前的《讀者》期刊上,曾經(jīng)有過一篇描述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志銘的文章。 甚至到現(xiàn)在,也依舊被一堆營銷號引用著,一搜一大片。 它的開頭是這樣的: 【在倫敦聞名世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塊名揚世界的墓碑?!?/br> 【其實這只是一塊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崗石質(zhì)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圍那些質(zhì)地上乘、做工優(yōu)良的亨利三世到喬治二世等二十多位英國前國王墓碑,以及牛頓、達爾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較起來,它顯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br> 接著便是墓碑的內(nèi)容: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象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br> 【當我成熟以后,我發(fā)現(xiàn)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后,我發(fā)現(xiàn)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后愿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 【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后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br> 文中稱許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這塊碑文時都感慨不已,甚至“當年輕的曼德拉看到這篇碑文時,頓然有醍醐灌頂之感,聲稱自己從中找到了改變南非甚至整個世界的金鑰匙。”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這篇文章不知何時被人重新翻起,引得一堆人感嘆西方先賢精神層次之高。 但實際上…… 這個墓碑壓根就不存在。 是的,不存在。 網(wǎng)絡上對于這個墓碑的配圖是一副繪畫,放大幾倍能看到絕大部分的英文內(nèi)容。 可問題是公元1100年的英文,壓根就不是上面任和一段文字的樣子: 那時的英語正在由古英語,也即盎格魯薩克遜語,向中古英語轉(zhuǎn)變。 那時的英語語法與后世英語,特別是當代英語的差異是很大的,甚至連字母都長得不完全一樣。 2017年的時候。 徐云的一位朋友在倫敦結(jié)婚,徐云受邀前往參加婚宴,當時特意還去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找過這枚石碑。 到那時候徐云才發(fā)現(xiàn)……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tmd壓根就沒有對外開放的地下室…… 后來徐云還在教堂周圍轉(zhuǎn)了一大圈也并有發(fā)現(xiàn)有此碑文,求證值班人員時對方也表示從未聽聞這個墓碑。 另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官網(wǎng)上也有人提出過相關(guān)問題,官方直接予以了否認。 連接為westminster-abbey.visit-london-england.,輸入問題“is there an inscription of 1100 ad beginning“when i was young i thought i could ge the world……”即可。 其實吧。 如果你仔細觀看那句話,就會發(fā)現(xiàn)它其實完全就是《大學》里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翻譯。 明明是老祖宗頓悟的思想,偏偏被某些人套上了一層白皮,還引得一堆人在網(wǎng)上感嘆西方先賢豁達如斯,你說可笑不? 視線再回歸現(xiàn)實。 隨后老湯帶著徐云一路穿行,很快來到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南向甬道。 “這里是杰弗里·喬叟的埋葬地,也是最古老的一批非王室墓葬?!?/br> 到了甬道后,老湯指著一塊兩米高的墓碑說道: “他是第一位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詩人,所以這一帶也被稱為詩人角,大多數(shù)有名的詩人都埋葬于此。” 徐云對于英國詩沒什么了解,他的體內(nèi)不是科學細胞就是色批細胞,沒有任何供文學細胞的生存空間。 所以他只是出于禮節(jié)角度出發(fā),上前行了個瞻仰禮。 接著老湯帶著徐云一路繞行,經(jīng)過了愛德華國王、亨利三世等一系列皇室墓葬。 當然了。 被挖成空墳的克倫威爾墓也包括在內(nèi)——這位護國公生前威名赫赫,但死后的遭遇可不怎么樣。 他死后先是葬在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但很快便被查理二世挖了出來,拖行穿過了倫敦城,并在泰伯恩行刑場被吊上了絞刑架。 示眾一整天后,克倫威爾的頭顱被砍下來,挑在一根長矛上四處游街。 最后克倫威爾的頭顱被長釘釘在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屋頂上,在上面一待就是25年。 直到一場風暴把它吹下來,進入民間收藏。 并且直到1960年,劍橋大學才會把這顆頭顱買回來,埋葬在牛津地區(qū)一座小教堂旁,流浪了三百年的靈魂終于找到安身之所。 至于克倫威爾的尸身…… 它早在被砍頭時就被扔進了茅廁,再無蹤跡可尋。 真·鞭尸。 十多分鐘后。 徐云二人拐過一處彎道,抵達了另一處殯葬地點。 一來到這里,老湯的表情便rou眼可見的嚴肅了不少。 他先是理了理衣袖,用絲巾將臉部的汗水擦干,珍而重之的帶著徐云來到了其中一角。 這是一處裝飾相當華貴的區(qū)域,高度大約接近四米。 頂部是一個金色的圓拱,圓拱下方是一個黃白相間的地球,球上畫有黃道十二宮和相關(guān)星座。 地球再下方斜躺著一個男子,靠在一堆書上,腳上穿著一雙安踏運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