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節(jié)
這是一枚正方形、長寬都只有三厘米左右的白玉小塊,左上角有個被鑲著金邊的小缺口。 而在白色小塊朝上的一面刻著五條糾纏在一起的小龍,同時赫然寫著八個細(xì)微但徐云卻看的一清二楚的漢字: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國寶里,有兩件文物最為特殊。 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 它們的位次都要高于蘭亭集序帖和《永樂大典》,牢牢占據(jù)一二把交椅。 其中第一是神秘的九鼎。 華夏歷史上最早的九鼎傳說來源于夏朝,至于先秦典籍中關(guān)于夏人鑄鼎的說法,最早可見于《左傳·宣公二年》。 書中記載了著名的楚子問鼎的歷史事件,王孫滿回答鼎的來歷之時,就明確指出是夏人所鑄: 【昔夏之方有德也,遠(yuǎn)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jian。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xié)于上下,以承天休?!蹲髠鳌ば辍贰?/br> 九鼎這玩意兒有個很神奇的特性,用網(wǎng)文的話說就是,它竟然可以自動認(rèn)主。 夏人不行了,就跑到殷人那去。 殷商不行了,就去了周人那里。 這就是所謂的“不遷而自行”。 不過一直以來。 九鼎都頗具傳奇乃至神話色彩,歷史上明確的記錄很少,而且文獻(xiàn)之間的記錄時常會有所沖突。 舉個例子。 九鼎的鑄造者到底是大禹還是夏啟,至今都沒有一個定論。 比如漢代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jì)》中明確指出九鼎為大禹所鑄,也就是那句很有名的【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 司馬遷以其著作的影響力,將這種說法流傳后世,此后諸多史家也沿襲此說。 可《墨子·耕柱》確認(rèn)是夏啟: 【昔者夏后開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鑄之于昆吾;是使翁難雉乙卜于白若之龜,曰:‘鼎成三足而方’,不炊而自烹,不舉而自臧,不遷而自行,以祭于昆吾之虛?!?/br> 另外最早記錄九鼎的《左傳·宣公二年》雖然沒有明確表態(tài)夏之方是誰,但在古代文獻(xiàn)中幾乎存在這么一個慣例: 就是如果言及夏人做什么事情,但卻沒有明確具體對象的時候,這個人一般都指的是夏啟。 國內(nèi)甚至有兩位歷史教授因為這個看法分歧撕逼了十多年,甚至在研討會上大打出手。 除了鑄造者外,九鼎去了哪里也爭議極多。 九鼎去向的猜測在數(shù)量上甚至是《永樂大典》猜測的數(shù)倍,而且都是古籍所記。 可以這樣說。 截止到目前。 九鼎除了數(shù)量確定是‘九’之外,沒有一個信息是有定論的。 甚至‘周鼎’和‘九鼎’是不是一個東西都依舊具有爭議。 因此很多人認(rèn)為九鼎其實不存在,是虛構(gòu)出來的器物。 但即便是那些認(rèn)為九鼎不存在的人,也無法否定九鼎在華夏文化的地位和特殊性。 當(dāng)然了。 以上的這部分人指的是單純認(rèn)為九鼎為虛構(gòu)的專家或者相關(guān)愛好者,不包括那種跟著西方認(rèn)為夏朝不存在所以沒有九鼎的傻x。 而除了九鼎之外。 排在第二件的那件寶物嘛,自然便是…… 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是用一塊叫和氏璧的寶物做成的,在它身上有兩段故事。 一件叫做卞和泣玉。 另一段叫完璧歸趙。 如今的滇省盛行賭玉,而他們就信奉卞和賭玉為祖師。 卞和于荊山得一石頭,認(rèn)定了是寶玉,先后獻(xiàn)于楚厲王卻遭楚厲王不信,認(rèn)定欺君給予臏刑(挖出膝蓋骨頭)。 他不服,又于楚武王時再次獻(xiàn)玉。 結(jié)果又被認(rèn)定欺君,又把另一個膝蓋骨挖掉了; 后來卞和居然還不服,于荊山日夜哭泣。 楚文王聽說后召見,他竟然說“臣非悲刖,寶石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為誑,所以悲也”。 于是楚文王命人破開石頭,果見寶玉。 因為該玉卞和所獻(xiàn),故名“和氏璧”。 到了戰(zhàn)國時候,秦國聽說了這塊寶玉,愿意用十五座城池?fù)Q,這足見寶玉價值連城。 但是當(dāng)忠肝義膽的藺相如捧出它的那一刻,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不啻使和氏璧的價值更進(jìn)一步。 當(dāng)然了。 無論是完璧歸趙還是卞和泣玉,它們都存在一些二創(chuàng)的色彩。 比如卞和哭出血淚等等。 但單討論和氏璧本身,它的存在還是沒有問題的。 待秦朝一統(tǒng)天下后。 秦始皇得到了這個曠世奇珍,派人將這塊和氏璧雕成一塊玉璽。 并命李斯在上邊題上“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 可能李斯他自己都不知道。 他的這這一刻,便開啟了和氏璧的傳奇生涯: 從此以后。 它就是皇權(quán)的象征,荏苒千年。 只是那個希望“傳至二世乃至萬世而為君”的秦始皇恐怕也和李斯一樣,沒有料到自己的王朝不僅未能“既壽永昌”,而且就在這塊兒玉璽的見證下二世而亡。 當(dāng)秦王子嬰用脖子系著這塊傳國玉璽時,和氏璧不僅目睹了王朝的更迭,也見到了它的新主人——劉邦。 從此之后。 這塊玉璽就叫“傳國玉璽”。 任何一個新王朝要想證明自己的“天命”,就必須得到這塊“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寶玉! 再后來。 高度疑似穿越者的王莽篡漢。 他派手下安陽侯王舜向自己的親姑姑太皇太后王政君索取傳國玉璽時,老太太大怒,遂將玉璽扔向金柱。 biaji一聲,傳國玉璽磕掉了一個角。 于是呢。 王莽便給玉璽鑲上了金邊。 這就是金鑲玉這個詞的由來。 王莽之后,下一個與玉璽糾纏在一起的是孫堅。 當(dāng)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的之際。 孫堅率部與諸侯討伐董卓,沒想到卻在洛陽宮中的枯井下發(fā)現(xiàn)這塊玉璽。 玉璽再一次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的魔力——孫堅覺得優(yōu)勢在我,決定打自己的天下。 后來的結(jié)果大家都知道了。 孫堅死于刀箭之下,他的兒子、孫十萬的歐尼醬孫策把這塊玉璽獻(xiàn)給了骷髏王袁術(shù)。 朝代更變,不變的是那玉璽。 之后。 三國一統(tǒng)于晉,晉又分西東。 前趙劉聰俘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 十九年后。 后趙石勒滅前趙,得璽。 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更為了宣傳自己的“神性”,石勒在玉璽右側(cè)加刻“天命石氏”——他們姓石,得到寶石,以后天命不絕。 沒想到僅僅過了十幾年,玉璽隨著后趙的滅國傳到冉魏手中。 后冉魏又乞兵東晉,沒想到傳國璽竟為晉將領(lǐng)騙走。 由此,傳國璽乃重歸晉朝司馬氏囊中。 就這樣。 傳國玉璽歷經(jīng)宋、齊、梁、陳四代更迭。 等到隋一統(tǒng)華夏,傳國玉璽又被收入隋宮。 隋大業(yè)年間,隋煬帝楊廣被殺于江都,隋亡。 傳國璽又被蕭后攜帶遁入漠北突厥。 唐貞觀四年。 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傳國璽歸于李唐。 唐末,天佑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