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鼻息間消毒水的味道,跟之前比已經(jīng)淡很多了,桌子上還放著蘇青前兩天帶過來的一束百合花,還說要不是因為這個季節(jié)樹葉子都落光了,他還會送一束銀杏葉來... 因為銀杏代表的是長壽和健康。 路馳扔下手機,頹廢地橫躺在床上,腦袋吊在床沿;視線顛倒了,腦子也跟著混亂起來。 天氣越來越晚,病房里沒有開燈,光線也越來越暗。 這幾天沒有文又西的消息,他晚上也睡不好,這會兒光線昏暗,倒是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覺。 然而眼睛還沒閉上,視線里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人影,待看清是誰的時候,路馳猛地從床上彈起來,扶著床沿站好:“...文書記,您怎么來了?” “喲!還傷著呢,快好好坐著吧?!蔽臑懥嘀粋€禮盒走了進(jìn)來,順手打開病房里的燈。 環(huán)境一亮,路馳下意識瞇了一下眼。 他本來就不善言辭,在毫無心里準(zhǔn)備的情況下,文瀾的突然到訪像是狠狠在路馳的腦袋上敲了一錘。 文瀾不同于其他人,她是文又西的母親,也因為不明白對方的來意,被文瀾的氣勢所壓制,以往從沈泰知那里學(xué)來的淡然,這時候好像不太夠用。 “小伙子長得真精神,我們又西倒是挺會交朋友?!贝蛄客曷否Y,文瀾把手里的禮盒輕輕放在桌子上,“我聽又西說,你為了救他,受了很嚴(yán)重的傷;本該早點過來看看你的,但你也知道,最近事情很多,實在是沒有時間?!?/br> 跟其他人不同,再加上又不明白文瀾真正的來意,聽她說話的時候,路馳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把對方每一句話的意思都在腦海中做了分析,就怕哪句話沒領(lǐng)悟到。 “文書記不用掛在心上,這點傷對我來說不算什么,只要又西能安全,我,怎樣都無所謂。一直沒有問,又西他有受傷嗎?” 文瀾臉上掛著微笑,從路馳扶著床沿的手,看破了對方刻意維持的淡然:“又西沒什么事,只是手腕和腳腕有些捆綁傷,不過跟你比起來,不算什么,幾天就能好,這周休假在家,沒有去上學(xué)?!?/br> “是嗎,那就好。” “你腿腳不方便,快點坐下吧?!蔽臑懗否Y擺擺手,走到病床對面的沙發(fā)上坐下,“那次送又西上學(xué)的時候,沒有機會跟你聊聊,今天能耽誤你一點時間嗎?” “...如您所見,我現(xiàn)在每天只能待在醫(yī)院里,什么也做不了,別的沒有,就是時間多。”看似玩笑的一句話,隱含了很多無奈。 其實文瀾也沒有像路馳所擔(dān)心的那樣,而是簡單地跟他聊起了家常,前半程基本都是文瀾問,路馳回答,然而不知道從哪一句開始,話題落到了文又西的身上。 路馳在住院,條件很有限,只能把蘇青帶來的水果拿出來招待文瀾,看上去有些寒酸,但這是他目前僅有的東西了。 文瀾也不知道為什么,曾經(jīng)那些無法與人傾訴的話,在面對路馳的時候,說起來好像也沒有那么困難。 只是,從她拋棄尚在襁褓中的兒子,一直到今年才回來,經(jīng)過了一段漫長的歲月,真正能說出來跟文又西相關(guān)的事,其實并不多。 跟從文又西說給路馳的不同,從文瀾這里聽到的,切切實實是一個沒有對自己兒子盡到任何責(zé)任的母親,對于自己這么多年來的失職,所隱含的后悔和無奈。 當(dāng)初選擇丟下自己的孩子遠(yuǎn)走他鄉(xiāng),只是因為一時沖動罷了;仔細(xì)回想,她在那個家庭里的參與感非常的低,兒子的近親和孝順,都像是秋天樹枝的黃葉,微風(fēng)一吹,四散飄落。 第一六三章 好想你(我媽走路不快,您趕緊追啊~) 在文瀾心里埋藏最深的,也是曾經(jīng)文又西跟路馳說過的一件事。 當(dāng)時文瀾正在s市最大的福利院做工作視察,當(dāng)時被一群孩子圍住喊她‘mama’的時候,她忽然在人群外,看到了一個瘦瘦高高的孩子,然而還沒等她伸出手去,對方就跑走了。 文瀾是事后才知道那是她的文又西,都已經(jīng)八歲了,因為太過思念自己,獨自離家去找她。 從小到大,無論文又西發(fā)生了任何事,她都是最后一個知道的。包括這次的事情,她都是在文桐嶺出面之后才知道。 就像是一種懲罰,再怎么無奈都于事無補。 說了很多,文瀾眼中有淚,語氣倒還是一如既往的平靜:“又西不親近我,這都是我自己一手造成的,但很多事,并不是知道后悔再去彌補就會有用,失去的東西,想要找回也很難?!?/br> 像劉母那樣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 路馳并不知道文瀾當(dāng)初在做那些選擇的時候到底承擔(dān)了多大的心里負(fù)擔(dān),但他知道,沒有哪個母親會不愛自己的孩子。 “我相信又西他一定是很愛您的,只是他現(xiàn)在長大了,比起陪伴,可能需要不同的相處方式。” “這話聽著,倒是有趣?!?/br> “雖然我跟又西的生活圈不同,但我也是一個兒子,我也有疼愛我的父母;不過比起關(guān)心愛護之外,我其實更想要得到的是長輩們的認(rèn)同,以及能尊重我們的選擇和決定。” “......是么。”文瀾先頓了頓,隨即微笑說道,“看來還得是你們同齡人更了解對方需要什么。我們這些做家長的,也只想著讓孩子們不要再走當(dāng)年我們所走的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