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壯志
38、壯志
去昌河途徑三座城市和一座山,這段路程格外漫長,誰都不能保證中途會發(fā)生什么。此間不論天災(zāi)人禍,都要一力承擔,絕不能將自己的消息傳遞出去。事后要是有人追查起來,也是死無對證。 這一路上我們有接應(yīng)嗎? 要什么的接應(yīng),我就是接應(yīng)。 我們是第一個去昌河的? 當然不是,此前去過好幾個,這次同樣分別前去。 前幾次去的都沒有消息? 嗯,此前我也說過這地方恐怕不簡單,可惜她們始終不肯放棄。 阿碧是自愿去的? 如果只是一次倒還沒事,這么多回下來,不是我去也是差不多的人去。薛川碧不放心別人,毛遂自薦來的,沒想到還沒出門就陷入麻煩。好在辦法總是有的,裝傻充楞確實能騙人,以前不會這么做的話更能騙人。 不過,薛川碧自那之后,每日都在心里不斷告訴自己這不僅僅是為她,走錯一步就會有許多人被牽連。每日說話行動都十分注意,就算是一個人呆著的時候也還是那副樣子。她需要外人對她產(chǎn)生一種既定印象,需要時刻維護這種印象。日久天長的,眾人對她的認知產(chǎn)生了巨大偏移,即使是她的師父也不例外。 她對于自己原來是什么人早已模糊,忘記了原本想要的,放棄了可以得到的。眼界跟著自己的行為越來越高,身份卻始終不變,心境隨之發(fā)生巨大變化。和別人的想法不同,她在越認清自己的位置時,對于往日那些輕慢自己的人,產(chǎn)生了不可名狀的憎恨。說不清這種想法究竟是什么樣的,可為此去報復(fù)別人就顯得十分小家子氣。自己送上門來的,帶著自己的目的和原因,薛川碧從本心不想要輕慢戲耍他們。于是,顧如溫便有了可趁之機。顧如溫大概不了解,她的心里究竟有多么百轉(zhuǎn)千回,真要知道,或許喜歡的心情會有所減弱吧。 這么做太危險了,呆在后方 如果不去做,等著別人做,遲早有一天會有事沒人做。有些事當然危險,大家都不是傻子。 到達渡口時,湖風(fēng)拂面而來,寒氣深深崁進他們的血rou。對于她的一舉一動,顧如溫都看在眼里,也有許多想要問的話。正巧乘船渡江,他們有好幾天的話可以說了。 你們不是很會用人之道嗎?應(yīng)該也有幾個愿意付出的人吧? 這就是用人之道,自己不去做,總有一日會失去人心。日復(fù)一日,從內(nèi)部土崩瓦解,隨后有強權(quán)突襲將整個大廈摧毀。我們要看的是未來,而不是現(xiàn)在。 難不成,你在暗喻皇帝的用人不善? 陳年積攢的病根,不是一個皇帝能做到的,薛川碧坐到船頭和乘船的說了些悄悄話,回來又繼續(xù)說,書上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走到這一步,誰都有責任。 你說這些大道理,他們未必不懂。 我看未必懂,鼠目寸光者看到這話心里就犯嘀咕:難不成我要為將來的那些人犧牲嗎?。想要做到好處,犧牲多大誰不知道。 有什么例子嗎? 最好的例子就是漢文景,這兩位可是過勞而死,據(jù)說留下的資本養(yǎng)活了好幾代。其中有一代在位時,發(fā)生多次天災(zāi)都還有余錢濟難。 先祖肯付出,后代確實舒坦不少。 不過也就這二位,之后就無了。 這種苦頭,我要是做皇帝也不肯吃。生在這樣錦繡溢滿的黃金地,憑什么要吃這樣的苦。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何必要犧牲這么大? 是了,當今世界,誰不這么想?他們既不知道平民如何生存,又不懂為什么他們非要埋頭苦干不可。 還不是要仰仗他們,培養(yǎng)軍隊的錢財許多,你們保證自己沒有依靠哪位? 自然依靠了誰,那位你也知道。 誰? 剛被陛下左遷的大官,姓周,和鄭家、趙家有姻親。 你們那是左遷集團嗎?這三家不是前后被遷的嗎? 當然,原本眾人還想忍耐,誰叫之后皇帝放任jian小謀害喬家呢? 原來如此,可這四家不是有兩門已無人了嗎? 即便無人也有名號,只要有名號,就有人愿意復(fù)仇,也有人愿意做點好事。薛川碧說的是自古以來的起義方法,師出有名總是必然的。 薛川碧相對來說是有點犧牲精神的,一般做事情沒這種人就完了 雖然這種人傻,但是沒有幾近完蛋,只是快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