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詭計多英雄難救美 結(jié)善緣嬌兒覓佳姻
第四回 詭計多英雄難救美 結(jié)善緣嬌兒覓佳姻
卻說那孟氏既存了善心,第二日便遣人買了好些墨龜錦鯉,暫且養(yǎng)在院中。 不覺光陰過隙,捻指已是十余日光景。看看天氣,連日來斜風疏雨,四下亂紅墜墜,鳥雀啾鳴。孟氏這日里與女兒對坐廊下聽了場雨,免不得嘆道:這雨不知停歇,明日可怎生是好? 彌真方描就個雨打芭蕉的花樣子,聞言笑了一笑:母親盡管寬心,我瞧著云舒日見,想來也下不到明日去。果然那雨止到一更時分,次早水光瀲滟,山色空蒙,一派天朗風清的好景象。 孟氏早起推窗見了,當下喜得念了句佛,妝扮妥帖后取個帷帽與女兒戴了,又命兩乘轎子伺候,一路晃晃悠悠,直抬到橋邊,下了游船。 母女二人自坐一桌,幾個隨侍的丫鬟分立兩側(cè)。其中一女恰是那碧桃,俏生生地靠了窗檐,一雙眸子先時倒還收斂,片刻后便頻頻側(cè)顧,直望向近旁一條滿聚了粉頭的畫舫。 只見那舫上香風陣陣,紅袖招招,粉的、綠的湊做一堆。幾個浪蕩子弟或臥或坐,各自懷里兜著個花娘,一面調(diào)笑取樂,一面擎著嘴兒貼唇相親。 正中有一郎君著了身鴉色錦袍,頭戴軟翅紗巾,鬢邊別花,手上支著把紅骨細灑金的紙扇,一面搔弄花娘的奶兒,一面挑眉看了過來,端的是富貴風流,瀟灑無邊。 這般人物,不是潘六螂又是哪個? 只是此番輕浮作態(tài)恰被那孟氏瞧在眼里,自然滿心不歡喜,生怕歪帶了女兒。轉(zhuǎn)回頭來又見自家使女神色飄飛,更是不悅,少不得隨口點她幾句。 那碧桃諾諾地應(yīng)了,面上一副受教模樣,心底里反怨毒上來,只暗想:有道是落了毛的鳳凰不如雞,今日偏要叫你這乖乖女兒折在這里,且看你還抖得起來么? 不說碧桃與潘六螂這場眉眼官司,單論龍溪河兩岸蘆荻叢叢,鷗鷺翩翩,河上游船如織,陌間行人似綴,來往男女絡(luò)繹不絕,都往那放生池去,果然好一番勝會。 孟氏忙命艄公點蒿,家下仆從抬了水貨,一行人下得船來,抬眼便見前頭好大一座牌樓,上面刻就幾行短詩,恰是: 茹素亦茹葷,憑我山有野味。不殺亦不放,任他海闊天高。 彌真駐足看了片刻,深覺佛道至簡,禪理奧妙,正心中默念,卻見近旁人群擁簇,幾個身著布衣直裰的文客行將過來。 內(nèi)中一人笑道:子冉兄且觀這水鄉(xiāng)景致,比之揚州如何? 那教人點了名的郎君應(yīng)道:世間美景千萬,莫不是春蘭秋菊,各有千秋,如何比得?倒是此地民風淳良,百姓向善,令人可親。 聽此一言,彌真心弦稍動,抬手撩了紗帷,把眼看向那人。 只見他約莫十八九歲年紀,身段頎長,質(zhì)若松雪,眉眼生得極清極俊,嘴角微含笑意,一派蕭蕭肅肅的文士之風。 彌真愣了一瞬,只覺自己仿佛在哪里遇過這人,還待細看,恰逢他側(cè)轉(zhuǎn)身來,兩廂里正正打了個照面。 一個是翩翩少年郎,一個又是懵懂女兒家,彌真一張粉面霎時紅透,忙不迭落下手來,綴在孟氏身后快步走遠了。 那班文客眼見個美嬌娥婉轉(zhuǎn)蛾眉,羞得去了,一時哄鬧開來,不住打趣。談笑間,不覺放生已畢,堪堪日過正午。 眾人俯仰四顧,但見池面波光粼粼,遠山空翠欲滴。那溪河兩岸聚了不少紅男綠女,有俯就喂魚兒的,有墊足攀花兒的,有臨水自照比美的,有隨性蕩舟遣懷的,更有設(shè)席飲酒,擊鼓為樂的,真?zhèn)€暢心悅目,美不勝收。 娛興正酣時,忽見那河上停就的畫舫不知怎的撞將過來,眾男女忙忙避了,險不曾跌落下去。 有那氣燥的,耐不住便要高聲喝罵幾句。正吆呼不停,不妨那舫上沖下來幾個子弟,與岸上眾人糾扯在一處?;艁y間,你推我搡,有人便迎面撲在條游船上,驚得船中人啊一聲喊叫。 艄公趕忙揚蒿,哪里及得?眼見個著粉衫白裙的小娘子站立不穩(wěn)又拉扯不及,竟從船頭直直掉落下去,咚一聲濺起好大水花,身子在波瀾間沉沉浮浮,頃刻便要沒頂。 船上女眷早唬得一跳,口里沒命地喊小娘子、我兒,不一時又唉唉哭嚎起來,聽的人揪心不已。 正沒奈何,那畫舫上、河岸邊齊齊跳下來兩個高壯男兒,一人著錦袍,另人穿布衣,幾個起伏便游到近處。 只是那錦袍男兒力有不逮,又不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到底落了一步,眼睜睜看著旁人英雄救美,自己圖謀不果,恨得險些把牙咬碎。 而那布衣郎君甫一上岸便被人群團團圍將上來,面上濕漉漉的,被水澤潤得愈發(fā)俊美,與正昏迷不醒的小娘子一處,宛若神君仙子一般。 有識得人的,便低語道:那游船中的是縣爺?shù)募揖?,這小娘子樣貌不俗,衣飾華美,想來應(yīng)是女公子了 正悉悉索索議論不停,就見個婦人家跌撞著過來,撲在女兒身上哭個不住。好在還有個曉事的婆子,急急遣人去縣衙里報給沈知縣知道,又忙命家下仆從攜了母女二人返還歸家,方才朝那郎君再三言謝。 這里沈知縣得了消息便駭了一跳,趕忙轉(zhuǎn)回后衙,果見他渾家一雙眼睛腫的蟠桃也似,失魂般呆坐在女兒床前,見他來了,耐不住撲進懷里,口中啜泣道:官人,女兒若有個閃失,我便隨她去了罷 沈知縣心痛難抑,攬著妻子安慰了半晌,等到郎中上門搭了回脈,知道女兒只是受了些驚嚇并無大礙,夫婦二人心中一顆大石方才落地。 只是這場禍事不大不小,孟氏想到女兒終身大事,不免又憂心起來,說道:如今出了這樣事體,女兒家清白有污,如何再尋得好親事? 沈知縣嘆道:便是沒有緣分,便把女兒留在家中又有何妨? 不題夫婦倆這一番思緒,卻說彌真第二日上便醒轉(zhuǎn)過來,孟氏這邊廂正端了湯藥喂予她吃,卻見個婆子匆匆趕來,附在她耳邊說了句什么。 孟氏聽了倒有些納罕,及至轉(zhuǎn)出后院,入了花廳,就見個鶴發(fā)童顏的老婦人正坐在下首,沈知縣一旁陪客,兩人均是言笑晏晏。孟氏連忙緊走幾步上前納了個萬福,口中道:晏mama向來少見,今日如何有空得來? 原來這老婦人夫家姓晏,乃是吳地的一方大儒,夫婦倆無子無女,平日里隱居山林,煮酒論茶,彈琴養(yǎng)鶴,久不沾人間煙火氣,是以孟氏倒不知這位尋常人家請都請不來的貴客今日為著何事登門。 那老婦人眉眼彎彎,未語先笑:老身此番來,卻是要做一回月老,牽根紅線與你家的小娘子。 男主之一總算出場了,我這里先頒給他一個見義勇為好青年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