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3
得尤為認真,連母豬產(chǎn)后豬圈應該怎么布置都畫到位了,還異想天開地提到可以彈琴給母豬聽…… 拿到太子新書手稿的王熙,手心微微顫抖。 太子希望能將這書給印刷出來許多份,可那么多豬的形態(tài),顏色不一,若要印刷則需要靠版畫印刻,出來顏色皆為黑色。 那豬畫得也太奇怪了,圓鼻子能看出是豬,可為什么要有一雙水靈靈的眼睛?! 有幸圍觀到太子原稿的除去王熙與索額圖外,還有同為漢臣的武英殿大學士吳正治。 這位三朝老臣,在攝政王多爾袞執(zhí)政期間就開始與多爾袞對抗,鰲拜上位后,又成了與鰲拜對抗的先鋒。 自攝政王多爾袞放任滿人權貴侵占良田,害百姓無以為生的先例起,鰲拜也在此實行苛政,以田地來拉攏滿臣權貴,漢臣們畏懼他們的權勢而不敢吭聲,唯有吳正治守正不阿,站在斗鰲拜的最前沿,所出上奏多次為康熙所采納。 民間百姓贊譽他救萬民于水火,朝中漢臣敬他是漢吏驕子(2)。 成為武英殿大學士后,身份上與納蘭明珠齊平的吳正治,與王熙一樣如同哼哈二將,一個盯著索額圖,一個盯著納蘭明珠。 二人私底下關系不錯,也正是如此,吳正治有幸拜讀到太子殿下的“杰作”。 吳正治剛正不阿體現(xiàn)在他的追求實務上,從翰林院學士到布政使,屢次升遷位比宰相,六十五歲的吳正治屬于不提出告老還鄉(xiāng),則康熙會一直留著他的那種珍貴老毛驢。 他很中肯地告訴王熙:“這書倒是很實用,若太子殿下所寫皆是真的,還真能促進大清養(yǎng)豬的大發(fā)展?!?/br> 王熙為難道:“可太子寫這些,實在有辱斯文?!边@要是傳出去,太子殿下的面子往哪兒擱? 其實,索額圖也是不贊成將這書給修訂成可刊印之物印刷出去的,有了一個鵝相不夠,再出一個養(yǎng)豬太子,那畫面索額圖想一想都感覺到窒息。 “于國有利,于民有利之事,豈能因些許名譽而棄之不顧?”吳正治橫著眉。 索額圖為了阻止這本書印上胤礽的名字,給胤礽留下不好的印刻,提議上奏皇上。 皇上一定不會讓太子殿下名譽受損! 吳正治斬釘截鐵道:“好,就由我將這書帶去給皇上。” 瞅他捧著書那如獲至寶的模樣,索額圖的額頭挑了挑,不好的預感愈發(fā)強烈。 他心中不安,唯恐吳正治這東西真說服皇上將這書給刊印了,也跟著去了康熙處。 加上王熙,三位內(nèi)閣大學士同時拜見康熙,這事兒如同長了翅膀的小鳥傳了出去。 想想這三位的身份,不知情之人還以為是山雨欲來呢! 吳正治:皇上看看此書,其中有待實踐部分值得去嘗試,若能刊印成冊,則可成指點地方官與養(yǎng)殖戶飼養(yǎng)豬的寶典! 索額圖瘋狂暗示康熙:皇上,這書可不能灌上太子殿下的名號?。?/br> 康熙:“……” 保成這是面子里子都不要了,他不要,康熙自己還要呢! 帝王輕咳一聲,想要說些什么,然有一個在史官筆下都留有名字的吳正治在,他還真說不出不用這本書的話來。 吳正治顯然很欣喜能有這樣一份實用又全面的寶典誕生,縱使那是出自一個小少年之手,也不礙事,他只注重實用與否,注重民間百姓們的生存問題,做漢吏中為民謀求福祉的第一人。 太子是誰?他連皇上都會上奏去勸,連權傾朝野過的多爾袞與鰲拜都不懼怕,又怎么會顧及到太子的名聲呢? 王熙到底還是保留有一絲余地的,他私心里雖排斥索額圖,卻親近太子。 康熙給他們仨盯得頭大,又翻閱那本圖書,給書中滿滿的“小豬佩奇”畫面刺地眼睛干澀,差點留下“感動”的淚水。 這書要是不冠以胤礽的名字,則成了康熙派人授意去研究的典籍,到時候他就是人人口中稱贊的“豬皇”。 一個不孕不育研究所的鍋,已經(jīng)讓康熙蒙受了太多的心酸淚,不知多少人猜測是康熙自己有“隱疾”,這才派人研究這些。 這一回,康熙不打算為胤礽“遮風擋雨”了,讓他也嘗嘗豬太子的名聲帶來的不雅,看看他日后還敢不敢這么瞎鬧騰出事兒來! 康熙破罐破摔,黑著臉命人將胤礽給拎了過來。 胤礽可不僅僅研究搗鼓了,自從到了精膳清吏司,他就開始幾件事情一起并做,將精膳清吏司的官員們也都霍霍了一遍。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保障,糧食這一塊兒已經(jīng)有研究所在做了,衣服這一塊大清有自己完善成熟的體系,住行則與修路建設驛站有關,這些汗阿瑪都在做了。 胤礽另辟蹊徑,提出了京城下水道改良方案,派遣人手走訪京城各地,又由小美結合實際給出模型,結合出了一套下水道改建方案。 他又聯(lián)絡了在研究所的陳夢球,讓他召集工匠,將閥門裝置的制造圖紙給送了去,又讓人去研究抽水馬桶。 這份下水道改善的圖紙,胤礽將它率先拿給了沙澄看,他還忽悠沙澄:“京城是天子腳下,明面上的干凈衛(wèi)生是一種門面,外來使者都會到這里來拜見汗阿瑪,而有了好的下水道,京城污水處理提上日程,如此可做到城市清潔,整齊、干凈,人們生活得舒心,符合圣人之言所說的‘禮之高雅’。” 康熙又問人:“太子去了哪里?” “太子殿下邀沙大人去了研究院?!?/br> 康熙:“……” 他突然覺得,將胤礽送到禮部去歷練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內(nèi)閣大學士們還在等著他的準話,康熙無奈之下,只能命人先將胤礽給招了回來。 “吳大人提議將此書派人去試做,若能達成,則改為版刻圖刊印?!?/br> 胤礽:“印呀!這書很實用的,是兒臣專為了改善大清供應rou類所寫,兒臣還計劃寫一些、之類的書籍?!?/br> 康熙磨了磨牙,這一刻,他特別想撬開孩子的腦殼看看里面究竟裝了多少水! 索額圖忍不住了:“此書刊印,恐對殿下名聲有礙?!?/br> 胤礽可不在乎那些虛名,要那清風朗月、風光霽月的虛名做什么呢?他又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小仙男! “不過養(yǎng)豬爾,這也算污名?若這都算是污名,那豈不成了接觸庶務就成了‘濁官’的魏晉?” 魏晉時期可有意思了,在滅國前,朝中還分為清官與濁官,做事實的人被瞧不起,可不就是亡國之根? 索額圖啞口無言。 吳正治贊譽道:“太子殿下所言極是!” 連太子自己都不在意區(qū)區(qū)名聲,王熙也就不再多說。 康熙深深看著胤礽:“你可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