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0
蘇夫人拘緊,傅臻與蘇夫人交往只管按自己的性子,不必小心掩飾,當然,蘇烈以為傅臻不是一個肯愿意為了旁人委屈自己的人。 就李昭再得傅臻的看重,傅臻也沒有饒過李昭,換到別的人當然也是同樣的道理。 “只是與你打個招呼,要是得罪你母親,或是讓你的母親動怒,后面的事就得你來?!备嫡椴挪皇窍胝f自己會委屈自己,分明是提醒蘇烈要是她們當長輩的鬧起來,殘局就得他來收拾。 蘇烈面上更是尷尬,好想問問有沒有人能教教遇上傅臻這樣的先生應(yīng)該如何應(yīng)對。 “先生放心,若是有那一天,一切都是烈的過錯?!碧K烈終還是按自己的想法來做。 傅臻上下打量蘇烈一眼,“放心,看在阿昭的份上我不會讓你太難為。你的母親是客,來了赤城就算要打交道也該是阿昭來,但凡你的母親是個講理的人也不會不喜歡阿昭?!?/br> 說來說去還是夸著李昭,當先生的可以自己嫌棄弟子,卻萬萬容不得旁人嫌棄她的徒弟。 蘇烈不能答,萬萬的不能答。 傅臻何等人,心知她這些話都是為難人的話,因此揮手道:“你與蘇夫人說說,我先走了?!?/br> 此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為了推遲婚事,既然都說清楚了,傅臻也就告辭了。 蘇烈送著傅臻出門,至于如何說服蘇夫人婚事推后一事,卻是他們母子間的事,而蘇夫人并無不滿,三書六禮走到問期時,蘇烈適時的因為遼東事宜返回遼東,也就把事情拖下。 李昭尋個機會親自上門拜訪蘇夫人,就憑李昭嘴甜,豈有不能哄住的人。 而李昭也在等著襄國長公主出手,赤城看起來好像襄國長公主不能動,實則不然,因為李昭沒有想過要反大隋,只要她一天還是大隋的臣子,以楊廣的名譽下發(fā)的詔令李昭就得守吧。 隨后李昭終于收到詔令,楊廣派下楊義臣前來赤城,楊義臣可是一位了不得的人,幾次三番平定叛軍,令天下不少起義之士聞風而喪膽。 楊廣派下楊義臣前來也有光明正大的理由,為了李玄霸帶回來的一千盜匪,既是盜匪,雖然有襄國長公主說情,盜匪還是盜匪,因此李昭收下這些人,就得讓人來查實,究竟所謂的盜匪想要戴罪立功是真還是假。 楊義臣來查明此事,是要給大隋和天下人一個交代,李昭歡迎之極。 最最重要的還是蘇烈,回到遼東不久,蘇烈被拿住小罪停職查辦,或許在襄國長公主看來這不是什么好事,于蘇烈來說,此時的遼東越來越亂,不,應(yīng)該說天下越來越亂,他的心中難安,此時沒了官職也沒什么。 連母親他都送到赤城去,赤城這個地方是李昭緊緊掌握的地方,沒有人可以在赤城中發(fā)號施令,除了李昭自己。 蘇烈果斷在革職之后返回赤城,正好楊義臣來了。 李昭倒是給楊義臣面子,親自出城迎接,楊義臣看到李昭時沖李昭說道:“都道李將軍巾幗不讓須眉,看到李將軍這般模樣,意氣風發(fā),我真是不得不說,自己老了,真的老了?!?/br> 這樣的一番話落在李昭的耳朵里,李昭答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楊將軍是前輩,蒙你如此夸贊,昭受之有愧?!?/br> “李將軍不必謙虛,御突厥于境外,護許多百姓,這是李將軍的本事,你不必自謙?!睏盍x臣還是很肯定李昭的,李昭與之作一揖,請著楊義臣進城。 楊義臣與李昭一路行來,不禁問起李昭道:“朝廷未撥糧食,李將軍是怎么養(yǎng)起一城十數(shù)萬人?” 聽起來好像就是隨口一問罷了,李昭卻是大響警鐘,楊義臣這一開始夸來,好像只是想不明白的一個問題,實則暗藏殺機。 李昭道:“我搶突厥的糧草養(yǎng)民,此事曾上報長公主,長公主沒跟楊將軍說起過?” 甚是詫異地問起楊義臣,“長公主若是沒說,難道還想說我與突厥勾結(jié),這才養(yǎng)起城中十數(shù)萬人?” 將楊義臣想說的話,沒有直說出來的話,全都幫他說出來,李昭就等著眼前的人給她一個說法。 楊義臣本來先夸人后下套,以為李昭一個年輕的女郎,外面?zhèn)鞯盟俾斆?,再能干又如何,她還是大隋的臣子,為人臣的,忠為根本,李昭要是不懂得這個道理,大隋容不下她。要將此人斬盡殺絕,其實同樣有辦法。 可是李昭提起襄國長公主,事事早就跟襄國長公主提過,也是稟于朝廷,她如何養(yǎng)人,如何在沒有朝廷的任何幫助下愣是養(yǎng)得城中的百姓沒有一個出逃,為將為兵還能為朝廷浴血奮戰(zhàn),從不難退。 楊義臣想拿住這個把柄道李昭的不是,算盤打錯了,萬沒有可能就此扣李昭一個罪名。 “看來是我不知的太少?!睏盍x臣老實地承認自己確實不知此事,李昭只笑不語。 “搶掠突厥的糧食就能養(yǎng)活十數(shù)萬人?”楊義臣再一次回頭反問。 李昭道:“突厥有多少人來著?” 不答而反問,內(nèi)容同樣不善,“總不會比我區(qū)區(qū)十幾萬的赤城人少吧。突厥交易能養(yǎng)活的人,就養(yǎng)不活區(qū)區(qū)一城的人?” 楊義臣聽著突然地笑了,朝著李昭道:“李將軍很不錯?!?/br> “你過獎了。我還差遠了?!崩钫焉跏侵t虛,別管楊義臣是真夸還是假夸,她都當作是真心的夸獎。 “你的父親還好嗎?”楊義臣話題轉(zhuǎn)變得太快,李昭配合得很好,“楊將軍竟然不知昭被逐出家門了?” “所以你從未想過回去求得唐國公的原諒?”楊義臣又問,李昭甚是感嘆地道:“駐守邊境,未得陛下詔令不敢私自離開,故未有機會。且當日之事,昭自問沒錯,既沒錯為何要求人原諒?” 想給李昭下套,不好意思得很,李昭不吃他們這一套,因此沖著楊義臣既點明自己不得閑,沒辦法回到太原求得李淵的原諒,另外也點明自己當日所為在她看來無錯,她不會回去求原諒的。 “被逐出家門,成為無根的浮萍,比對錯更重要?”楊義臣道破自己的想法,李昭卻揚聲地道:“若無對錯,世無公道,有根也不過是腐爛的根,要之何用?” 一語雙關(guān),引得楊義臣看了過去,李昭和他的目光相觸,楊義臣道:“盜匪始終是盜匪,李將軍還記得我為何而來?” 李昭道:“自然知道。說來楊將軍多年鎮(zhèn)壓叛軍,到了今日,越是鎮(zhèn)壓越多人反抗,不知楊將軍是何感想?” 楊義臣冷聲地道:“不管有多少叛軍,我都會守住大隋的江山,敢反大隋的人,見一個殺一個,一個都不會留?!?/br> 點點頭,李昭道:“楊將軍所言昭相信,可是楊將軍想守住大隋的天下,就沒想過換一個辦法?” “如李將軍一般納盜匪入軍中,讓他們戴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