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
聚在一起考試,其難度非鄉(xiāng)試可比,他這次僥幸得了第一,卻不敢保證下回也能得第一,所以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溫習(xí)。再者最重要的是,根本沒有證據(jù)證明那場火就是趙謹放的。事后趙肅曾經(jīng)問過周圍的人,但當(dāng)時兵荒馬亂,大家急著逃命,誰也不會去注意有人縱火。從動機上來說,趙謹自然是嫌疑最大的,可從身份上來說,他是自己的異母弟弟,就算趙肅身居高位,也不可能單憑揣測去定他的罪,更何況他現(xiàn)在無官無職。一人之力畢竟有限,趙肅只能請楊汝輔交代衙門調(diào)查,而自己先行上京,又讓戴忠一有消息便去信告知他。卻說他打點好行囊準備上京,眼前還有一件更頭疼的事情。自從趙肅考取解元之后,每天都有人絡(luò)繹不絕地上門提親,在抗倭大捷之后,趙肅之名傳遍長樂一帶,連巡撫也來函嘉許,提親的人范圍就更廣了,其中不乏官宦人家和書香門第,母親陳氏每日拿著名冊卷軸,幾乎挑花了眼,連帶趙肅也深受荼毒。“娘,”趙肅扶額,“我就要上京了,哪來的時間娶媳婦,再說……”再說如今這具身體的年紀才十七,與后世一比就是標準的青少年。來到這里之前,他喜歡自由,厭惡束縛,甚至還沒結(jié)婚,來到這里之后,更加不會急急忙忙地把自己跟一個講究三從四德的女子綁在一起一輩子。陳氏遲疑道:“可這些里面有些還是族長夫人介紹的……”“就說我如今心系科舉,無意論及婚姻大事,再有人來提親,您都幫我推了罷?!?/br>陳氏嘆了口氣:“為娘知道你心氣高,看不上本縣女子,可也不能拖一輩子吧?”明顯陳氏是想歪了,但是這種誤會有助于事情,趙肅不介意讓她繼續(xù)誤會下去。趙肅:“說不定京城有哪位貴人看上我,會把女兒許配給我呢?”陳氏無奈笑道:“你??!”說笑歸說笑,她是個好脾氣的,又習(xí)慣了聽兒子的話,既然趙肅不樂意,陳氏也不會再勉強,就此揭過話題。十月,趙肅一切準備妥當(dāng),便與趙暖、陳洙等人一道乘船北上。臨行前,知縣楊汝輔親率長樂縉紳前往相送。這回鄉(xiāng)試,長樂縣把頭兩名,楊汝輔又拒敵有功,簡直是雙喜臨門,連京里都發(fā)來嘉獎令,如無意外,可以想見今后幾年的仕途都很平坦,楊汝輔春風(fēng)得意,現(xiàn)在連走路都帶飄的,只差沒在背后生出兩翅膀來。說來也算陳洙好運,當(dāng)初他被趙肅甩下,不久又大病一場,延誤了返鄉(xiāng)的時間,恰好避過倭寇來犯,等到他回來的時候,外患早已平息。時值秋高氣爽,閩江上帆影點點,岸邊丹桂懷香,縱然送別,也令人憑添豪氣憧憬。楊汝輔殷殷道:“少雍,伯訓(xùn),你們可是長樂的希望!”沈樂行笑瞇瞇:“少雍兄啊,要考個狀元回來,我還有個貌美如花的妹子等著你呢!”趙慎海語重心長:“少雍,你少小失怙,若你能金榜題名,你爹泉下有知,必然高興!”其他又有若干親友湊上前來,說的無非也是一個意思,讓兩人爭取拿個功名回來,讓長樂縣也風(fēng)光一把。陳氏是女眷,不好拋頭露面,但該說的話在家都說了,還讓戴忠跟著來送行。再看陳洙那邊,也是差不多的情況。趙肅與陳洙相視一眼,都在對方眼里看到無奈。好不容易擺脫了送別的人群,兩人上了船,馬上躲入船艙,不約而同地松了口氣。陳洙苦笑:“我怎么覺得肩上擔(dān)子突然重了許多?”趙肅拍拍他,心有戚戚然:“盡力就是?!?/br>那頭趙暖翹著二郎腿攤在椅子上,全無坐相地嘲笑兩人:“瞧瞧我,無事一身輕,所以說啊,科舉考試害死人,古往今來,多少人倒在這上頭!”趙肅扯了扯唇角:“你道你爹為什么肯讓你跟著我出來?”趙暖立馬換上一副諂笑:“肅哥兒,你到底跟我爹說了什么,在下對你真真佩服得五體投地!”“我只不過跟你爹說,會督促你讀書,讓你在京城里拜個名師,準備下一次的鄉(xiāng)試?!?/br>趙暖慘叫:“兄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趙肅不再理他,轉(zhuǎn)頭問陳洙:“伯訓(xùn)到了京城,有何打算?”陳洙見他們抬杠,忍笑道:“先租個宅子安頓下來,以便能安心讀書,不若我們一道,也好有個照應(yīng)?!?/br>趙肅笑道:“正有此意。”陳洙從家里是帶了個書童出來的,趙肅沒有經(jīng)驗,頓覺事事不便,等船泊在福州的時候,他也下船買了個書童。那書童才十二三歲的年紀,是江西一帶災(zāi)荒被父母賣了,又被人牙子帶到這里來的,生得瘦骨如柴,惟有一雙眼睛還算機靈,趙肅見他識得幾個字,便從人牙子手中買下,給他起了名字,趙榕。“少爺,榕是什么意思?”沒兩天,趙肅平和的性子就讓趙榕沒了畏懼,還好奇地打聽起自己名字的來歷。“福州又名榕城,既是在這里……遇見你,就以榕城為名?!?/br>趙肅本想說“買下你”,但他畢竟骨子里還保留著一份來自數(shù)百年后的習(xí)慣,無法真把人當(dāng)成賤如草芥的奴婢。趙榕恍然大悟,高高興興地給自家少爺洗筆磨墨,他生性伶俐,許多簡單的活計不兩天就學(xué)會了,也因此趙肅有了更多的時間埋頭讀書。趙肅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這次能拿下鄉(xiāng)試第一,固然也因為刻苦努力,但是做一件事情要成功,刻苦卻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在考試之前,他打聽到本次鄉(xiāng)試的閱卷官,是巡撫劉燾與學(xué)政宗臣,這兩個人都是實務(wù)派和主戰(zhàn)派,不喜虛文,這次還特地加上了抗倭的論題讓考生回答,如果滿篇辭藻華麗而夸夸其談,必然會名落孫山,所以趙肅心里有底,事先在這一塊準備充足,答出來的卷子自然投其所好,讓閱卷官滿意不已。只是這條策略若用在京城會試上,作用就不是很大了。一來會試的閱卷官更多,每個人脾性不同,分歸不同派系,卷子要給每一個考官都審閱,你完全不知道哪個喜歡行文華麗,哪個喜歡風(fēng)格樸實,這對基本功的要求也就更高,所以趙肅必須花更多的時間,把四書五經(jīng)都背熟讀透,這樣將來的把握也更大些。就這樣過了兩個多月,幾人終于到達京師。上輩子趙肅曾經(jīng)在北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