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8
書迷正在閱讀:每個男配撩一遍、想戀你呀、兄長,劍下留我(穿書)、元帥每天都在花癡我、[綜]有個家伙總想拉我下水、公主,還騙婚嗎?、成為教宗徒弟以后、穿成宮斗文里的太監(jiān)、教主總想弄死我、每天都在盼望龍傲天談戀愛
圈地安居,不問外事。若沒有那些僚人首領(lǐng)們的首肯,孫寬即便身為寧州刺史,恐怕也難調(diào)動那三萬人馬。 郗翰之亦想起去歲在寧州所歷之事,漸漸生出幾分感慨:“細算來,我當感謝阿綺才是。若非是你,我無論如何也不會去那里。” 實則他亦十分感謝崔萱。 前世的夢境中,便是崔萱將他延至廣濟寺中,當著他的面,一字一句如利劍般戳開血淋淋的真相。 只是那些痛苦的過去,他實在不愿她再想起,是以話到嘴邊,又堪堪收住。 阿綺自他懷中退開,取了把銀剪輕挑燈芯,聞言想起先前寫去寧州的信,心中一喜:“孫使君既要來,定會將阿姊也一同送來,她說過,過一陣會來瞧我?!?/br> 郗翰之不滿懷中的人離遠了,又湊上前去,伸手把她扯回來,梏著她的腰際,將她衣襟扯開些,一邊親昵一邊含糊道:“那樣最好,不但你能有個伴,念念也能有伴……你們姐妹兩個在一處,我與孫使君也可少些擔憂……” 阿綺起先聽了還認真地思索,可因他動作越發(fā)揪扯不休,她的思緒也跟著癱軟如水。 成婚數(shù)年,連女兒也已出生的二人,直至今日,方體會到新婚燕爾,如膠似漆的柔情蜜意。 …… 接下來半月時間,郗翰之安心留在壽春,陪伴母親和妻女。 初時,北方每日都有數(shù)封奏報快馬傳來。冬日農(nóng)閑,草木凋蔽,魏、涼二國有數(shù)地存糧告罄,時常有尚保留游牧習性的數(shù)千騎兵侵犯邊境,擄掠糧食人口。 幸好自攻下后秦后,郗翰之便命各邊地城池加緊修筑城防,經(jīng)數(shù)月修繕,各地城防堅固,又加緊造了不少□□,這才擋住了胡人的數(shù)次進犯。 而京口和建康的形勢,亦每隔三日便有信傳來。 因袁軍中風寒蔓延甚快,已有數(shù)百人因此而亡。為替將士們醫(yī)治,如今軍中急缺專治風寒的幾味藥材,一時連帶著京口、建康乃至會稽等地的藥材都緊缺起來。 時貴族世家中,多擁田產(chǎn)莊園無數(shù),如藥材等,也皆由自家莊園所產(chǎn)。若是往常,此時當有不少世家愿將家中存貨低價售與朝廷以救市,可因著先前的爭斗,如今世家間對袁朔頗多不滿,自不會在此時慷慨解囊。 袁朔無奈,只得自袁氏族中入手,同時又派人往南北各處再緊急調(diào)配。 郗翰之看準時機,命手下曾詡往建康與三吳腹地安插人手,暗中放出風聲,言袁朔逆天而為,此番京口軍中之疫,便是其遭上天降罪所致。 捕風捉影之事,天下太平時自無人相信,可在這等微妙之時,卻一下被有心人聽進心中去了。 原本就對袁朔有所不滿的士族們聽說了如此傳言,竟紛紛暗中倒戈,其中甚至有人私下給郗翰之贈禮送信,以試探其態(tài)度。 郗翰之早料到此結(jié)果,只將這些來信贈禮者一一記下,至于信件,則皆擱置一邊,金銀贈禮亦原封不動地送回。 他亦不過是試探建康情況罷了,那些已暗中動搖的,日后便能輕易拿下,此刻記下了,到時部署時便能心中有數(shù)。 他出身寒門,早已看不下去如今朝局被士族們把持,人人只為自己,為家族謀私利,卻不思百姓安危,不顧家國尊嚴,如此情形,若他有朝一日真能掌權(quán),又如何會再聽之任之? 袁朔之錯,便在于仍將希望寄托與早已腐壞的士族們身上。 他絕不能再重蹈覆轍。 只是其中一封來信,他卻不得不留下斟酌一番。 原因無他,那人是阿綺的堂兄,侍中崔淮。 崔淮因頂著崔姓,借其叔父崔恪嶠之名,在此次諸多士族起落翻覆間,巋然不動。 可是他為人剛愎,在仕途上頗有野心,卻又無甚才用,在袁朔手下亦不得重用。想來是聽到了什么風聲,又惦記著有堂妹阿綺在,到底是結(jié)了親的,這才寫了信來。 郗翰之記得當年在建康時,崔淮因親meimei崔萱的婚事對阿綺生出不滿,其夫人更曾當著阿綺的面出言不遜,他們夫婦離開時,崔淮也置若罔聞,未見任何不舍,甚至不許崔萱親自相送。 如此看來,阿綺與這位堂兄看來并不親厚。 可饒是如此,他這個作夫君的,也不敢擅作主張。 思量片刻,他終是未將那封信留在一堆縑帛之間,而是疊好收入懷中,一同帶著回了府。 …… 夜里,待陪著念念玩一會兒,將其哄睡了,又帶著湯餅在院中走了兩圈,二人方一起回隔壁寢房中。 如今郗翰之也不單獨往書房去了,每日在府中時若還需處理公務,也會留在寢房中與阿綺在一處。 阿綺夜里有時讀書,有時也會提筆寫字作畫,二人時常一起伏案,氣氛總是靜謐而和諧。 今日恰好并無公務,待二人梳洗過后,一同靠到榻上,郗翰之便將袖中的信取出,交至阿綺手中:“你堂兄給我來了信,我想這是你的親族,不論從前有過什么不愉,總得教你看一看?!?/br> 阿綺正坐在妝奩前,才往發(fā)上抹了層薄薄的桂花油,此刻秀發(fā)垂墜,光澤柔順,幽香宜人,令郗翰之心中一動,不由便掬起眼前一捧烏發(fā),湊近鼻尖輕嗅。 阿綺聽到堂兄的名字,眉心便微微凝起,倏然想起離開建康前的那一段不快。 整整三年不曾往來,偏在此時來信,其意圖并不難猜。 先前阿秭在信中也曾提過,堂兄鮮少往寧州去信,阿秭生子時,亦未見其去信道喜,更別提給孩子的贈禮。 阿綺接過那信迅速瀏覽一遍,果然與她所料相差無幾。 崔淮信中未言有什么事,只如尋常問候一般,可其中攀附討好之意亦顯而易見,分明是趁著此時局勢不明時,兩頭討好,既在袁朔手下謀職,又私下借著姻親關(guān)系攀附郗翰之。 當真是無甚風骨。 同為崔氏之人,她對堂兄此舉十分不齒。 她抿唇不語,先將那信擱到一邊,又將那一捧發(fā)自郗翰之手中抽出,方道:“郎君不必理會?!?/br> 說罷,便自妝奩中取了木梳,插入發(fā)間,輕輕順著發(fā)絲向下。 然發(fā)絲才自梳齒間滑出,她的下顎便被輕輕捏住,轉(zhuǎn)向一旁,對上郗翰之探究的目光。 “阿綺,他是你堂兄,你當真一點也沒有私心,不想理會嗎?若是你想,此事于我并無妨礙?!?/br> 阿綺怔了怔,望進他坦誠的目光中,隨即便笑了起來。 她推開他捏住她下顎的手,微微靠近些,任發(fā)絲輕拂過他的面龐與指尖,頰邊笑意若隱若現(xiàn):“我怎會沒有私心?可堂兄身在朝局動蕩中,只要恪盡職守,獨善其身并不難,哪里就用得著現(xiàn)在便攀附郎君?” 她并非絕情之人,自然也念著與崔淮同為崔家人,從前亦十分親近,況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