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0
,他家這回能原形畢露,里頭的彎彎繞繞若想捋直恐怕得把人嘴都說干,但歸根結地都是虧了趙大人......” 她說著看向合懿,問了句:“公主此前或聽說過那位與陳國公府結親的趙大人吧?” 合懿點頭說聽過,“此前往寺里進香倒還碰見過國公夫人與那位新媳婦,趙家的小女兒,瞧著是個安分守己的姑娘?!?/br> 一旁的李夫人也應聲,“倒是了,我也見過她,模樣清秀性子靜婉的一個人,只是可惜了......” 庶女便庶女了,哪稱得上一句小女兒,張夫人聽著略勾了勾嘴角,又說起國公夫人,“現(xiàn)如今早已沒有陳國公府了,那時候圣上遇刺的假消息在城里傳得沸沸揚揚,多少不軌之人趁機亂政,陳家就是其中之一,后來皇上凱旋而歸,這些人自然就成了秋后的螞蚱,一個個皆下了大獄待審,而趙、鄭兩家呢,因與陳家皆是姻親便也都在審查之列......” 話說到這兒,高夫人截了話頭道:“我那時還因鄭家的嫡女被陳家禍害一事頗有微詞,感嘆鄭家倒了八輩子血霉攤上這么個親家,現(xiàn)在想想,莫不是說蛇鼠一窩呢!” “嗨!你這人就愛打岔!”張夫人笑著揶揄人一句,張張嘴卻忽然停了片刻,捏著手帕隔空朝高夫人招了招,“瞧瞧,被你這一打岔我都不知方才說到哪里了!” 話音方落果然惹得眾人一陣輕笑,屋里頓時便沒那么拘謹了,談笑間便也沒人和她搶,不知誰揚聲提醒了一句,她方又把話頭接回來。 “說是趙、鄭兩家都在審查中時,倒是鄭大人先發(fā)制人參了趙大人一本,指他當初在朝局不穩(wěn)之時左右不定,分明就是與陳家有勾連,想審時度勢以觀后效,這一本參上去,趙大人哪還能消停的住,第二日便呈送了一份鄭大人的親筆印信,正是當初他交于陳家以助叛匪暗度陳倉的證據(jù),趙家那姑娘拼了命才將信送回娘家,聽我家那位說信承到圣上面前時上頭還沾著斑斑血跡,任誰看了也不能說出半個假字來,圣上當堂便將中書令下令收押,后來一經(jīng)查實,便下旨將其抄家問罪了?!?/br> 聽她這廂說完,合懿勉強應付了幾句活絡下氣氛,瞧著眾人不再緊盯著自己了便端然坐在椅子上走了神兒。 方才一通來龍去脈初聽來詳細,可她在腦子里細細過了一遍卻實在難以信服,先且不論趙、鄭二人究竟是不是與叛匪有勾結,單就趙姑娘能在陳家接觸到那等密信這一條就足夠令人生疑了。 且她見過趙家姑娘,那性子也不像能在刀劍跟前還能站穩(wěn)腳的人,更遑論拼出一條命去給拿自己填窟窿的娘家送信。 合懿眉心擰了擰,忽又想起方才明明是問兮柔新舊兩派是否和解了,她卻答非所問,明顯意有所指的提起中書令,湊著瞧瞧這滿屋子談笑風生的夫人們,倏忽讓合懿想到了因科舉一案中未能察覺屬下舞弊便被降職的尚書大人....... 這一連串說不通的事若換個說法,一切便都能迎刃而解。 恐怕不論中書令是不是真的與叛軍勾結,只要皇帝想教他有罪,他安穩(wěn)了初一也安穩(wěn)不過十五。 新臣舊臣斗了這么多年,太上皇在位時尚且彈壓的住,而新帝當初甫登基不久便遇上合懿與封鞅鬧和離之事,朝臣們可謂是瞅準了時機便使出渾身解數(shù)想要在朝堂輪轉(zhuǎn)時占得先機,最好將對方踩得一文不值再上不了臺面,卻不想他們爭得頭破血流的同時,何嘗不是狠狠打了皇帝的耳光? 細數(shù)數(shù),從和離之事到如今,科舉案牽扯進去多少人,而科舉案后朝堂上又補進去多少新秀,再到這回的叛匪一事,皇帝要借此肅清黨爭的意圖可謂是昭然若揭。 新臣一派三大頂梁柱如今就剩封鞅一個,舊臣呢,除開年事已高的或是子孫輩后繼不力的,琰錚與皇帝向來一條心自不必說,那似乎就只有左仆射蕭大人最是位高權重。 也就是說皇帝只要朝舊臣一派動手就必定拿左仆射開刀,倒也難怪蕭夫人如今會一改常態(tài)舉辦今日這一場看起來一派和睦的宴會了。 至于皇帝為何到現(xiàn)在還沒有處置左仆射,合懿私心想著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吧..... 她腦子里轉(zhuǎn)過來彎兒了,繞了一來回這會子又開始擔心起封鞅,他肯定也是察覺到皇帝的意圖才會讓她答應來參加這場宴會。 可他心里會怎么想,整日為國事勞心之際還要憂心媳婦的弟弟、曾經(jīng)的學生可能會把刀指向自己,這么個境況擱誰心里會好受? 偏他還從來不會對她有半點怨言,也從來沒有說過半句要她在皇帝跟前替他表忠心的話。 合懿只想一想就覺得愧疚的很,她也很為自己的后知后覺而泄氣,好像自己空擔了個聽起來尊榮無比的長公主頭銜,卻實際上什么都幫不了他,反而什么事都還要他反過來cao心、提點,他一定很累。 她不自覺嘆了口氣,眼角余光觸及到旁邊的兮柔,總是那么一副端莊沉靜的大家閨秀模樣,身處眾人間談笑風生,周到而有禮,圓滑卻不世故。 琰錚曾經(jīng)說他需要一個王妃,合懿現(xiàn)在很想在后頭補一句,沒有人能比兮柔更合適了。 一場女人間的簪花小宴一般不會太隆重,也不會耗費太長時間,但合懿本就懷有身孕,坐久了腰背都酸疼起來,況且她一個長公主從頭相陪到尾也有失身份,意思到了便準備起身告辭。 眾人自然都欲送她,但她聽著兮柔那廂也正向蕭夫人告辭,便擺擺手教她們都免禮了,只與兮柔一同出了門。 連著下了好多天的大雪,今日難得放晴,層層云翳中還能看到點微弱的亮光透出來,在整片深淺不一的灰暗中染出點耀眼的銀白。 兩個人并肩走在鵝卵石的小徑上,婢女在前頭帶路,合懿步子邁得慢,兮柔也不著急。 “敏德宮外的那條彩石路你還記得吧,我們倆小時候還去數(shù)過那條路上一共鋪了多少塊紅色的石頭,現(xiàn)在想想好無聊?。 ?/br> 合懿笑著側過臉去看她,她沒有回望過來,卻彎了彎嘴角,反問道:“那你還記得當時為什么偏要數(shù)紅色的石頭嗎?” 合懿說記得,“因為我說我喜歡紅色?!?/br> 兮柔笑了笑,沒說話。她從前就是什么都愿意陪合懿去做,哪怕只是合懿一句玩笑話,說想數(shù)數(shù)路上鋪就了多少喜歡的那種顏色的石頭。 合懿的鼻子陡然酸了下,她捂著口鼻輕輕抽了一口氣,眨眨眼睛平復些許,終于叫了聲兮柔,“尚書大人的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沒有很早。”兮柔回答的很干脆,也很平靜,“我爹也是到一敗涂地的時候才明白過來,送他出城那天他告訴我的,我沒有你想象中那么聰明。” “那你怪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