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1
忙著幫著家里喂蠶,街上跑來跑去玩耍的孩子都少了。 更不要說半大的小子和小閨女全都到了繅絲學習班里,這會兒第二批繅絲師父正在學習,第一批五十個人已經(jīng)出徒,現(xiàn)在都在忙著收繭。 他們正月里養(yǎng)的那一批蠶繭,已經(jīng)出繭了。 外人不知道,只有他們自己清楚,家家戶戶幾乎都收獲了幾千斤到幾萬斤蠶繭不等,他們收獲了,就能回去繅絲。 陸先生開了動員大會,全村人誰不知道他們接了大訂單,十萬斤的生絲,那可是一筆大生意,到時候可是兩萬兩銀子呢。 想一想,每一個人就激動的要的都發(fā)抖。 這輩子也沒見過這么多的銀子。 不少人家心里那個懊悔,后悔自家為什么沒有多養(yǎng)一些蠶,現(xiàn)在繅絲出來就是一大筆收入。 可是懊悔也沒法子。 更多的人家都在盼著家里的小子閨女呢趕緊出徒,能回家里來繅絲,這樣就能得一大筆銀錢。 第二季的蠶,人們心里都打著小算盤,一定要多養(yǎng)一點。 這一次不需要豆腐渣,正趕著桑葉上市,自家的桑葉,就能省老大一筆開支。 到時候出的生絲,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可想而知,現(xiàn)在方家村里要有多么熱火朝天。 方里正現(xiàn)在已經(jīng)加大了蠶繭的生產(chǎn)量,就這樣,還不夠,多虧他的兒媳婦家里雖然是隔壁村的!可是也是家里做這個的買賣,自然有生意不照顧親家,說不過去。 親家的蠶卵也都賣了不少,狠狠地賺了一筆。 連親家現(xiàn)在都忙得不可開交。 閑下來,特意跑來請他喝酒,謝謝方里正的幫忙。 方里正有意無意的指點他,今年要加大蠶卵生產(chǎn),他們方家村可是就能全包圓了。 親家得了他的信兒,二話不說,回去三個兒子都上陣,今年可是賺的盆滿缽滿的。 這都是后話。 陸見安現(xiàn)在倒是并不忙。 這兩天他打算去鳳山縣一趟。 這一次準備招收一批學徒。 方家村的學徒,家家戶戶都要給自家干活,他們陸家絲坊的生意自然需要自己的學徒來撐起來。 羅青魏然和小滿,還有李大成,李二柱現(xiàn)在已經(jīng)都是響當當?shù)膸煾?,五個人只要上了機器。 每天都能繅出20多斤絲。 已經(jīng)算是繅絲師傅里的大拿。 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師傅。 他們輪流去學習班授課,剩余的時間都在師傅家里,忙著干活兒,每天好吃好喝,每個月還有月錢拿著,這幾個卯足了勁兒在干活。 尤其是羅青魏然和小滿,自從他們聽師傅偶爾說起在打聽絲綢織布機的事情,心里眼里都是火熱。 要知道絲綢可是大師傅才能會的。 一個織工師傅那是繅絲師父可以比的啊。 據(jù)說一個織工師傅一個月也不過就能織就兩匹緞,要是織錦恐怕還要少,精密的花紋圖案的錦緞,更是一個月都不一定能織出來一匹。 所以綢緞可謂是千金一匹啊。 就這樣好的綢緞也是千金難求。 聽說蜀地的羅家近年來,織造的蜀錦更是宮中的貢品,外面根本買不到。 花多少錢也沒用,主要是織不出來,連宮里都不夠用,更何況外面。 一時之間可謂是不少貴人爭相高價求購。 萬金難求。 他們要是做了織工師傅,身價都不一樣。 聽說織工師傅頓頓都有rou吃,一個月都是十兩銀子的月銀,一年光是粳米都吃不完,吃穿用度簡直就是他們的人生楷模,沒人不羨慕,一個織工師傅一年賺的,比一個小絲坊都賺的多。 現(xiàn)在師傅在琢磨買絲綢織機,那不是意味著師傅會織絲綢。 絲綢??! 想一想幾個人都能笑醒。 一時之間,幾個人看著陸見安,眼神都是火熱的,讓陸見安是不明就里。 陸見安和徐蒙山,李志林趕著牛車,來到了鳳山縣。 現(xiàn)在出行,李志林兩兄弟都會分一個人來跟著。 自從上一次方家村的事情之后,兩兄弟也是心里有愧,要用他們的時候,反倒沒了人影子。 陸見安沒說什么,可是兩兄弟心里過意不去。 還專門和陸見安提了一下,要是陸見安覺得需要,他們有一些認識的鏢局的兄弟,功夫身手都不錯,而且鏢局的買賣那是拿著人命來討生活,隨時隨地有沒命的可能。 要是可以有一個穩(wěn)定的生活,誰不愿意啊。 給他們少爺看家護院,不比走鏢強得多啊。 陸見安倒也上心了,還真得就準備再找一些人回來,自己需要這方面的人手,起碼要在遇到這樣的事情,不至于著急抓瞎,首先徐氏和小五就不會讓人擔心。 的確需要護院啊。 不過還沒打招呼,這些人固然需要,可是陸見安也怕遇見心術(shù)不正的,又有功夫,惦記上他們孤兒寡母的,那也是麻煩,所以還沒想出一個好法子來。 ☆、第166章 買馬 鳳山縣。 每年的開春,各地的想要學習繅絲手藝的人家就從各個的村子帶著孩子跋涉而來,鳳山縣有名的一條街上,就叫名師街。 這條街上專門就是為了招收學徒而應運而生的。 各個絲坊每年到了這個時候,自然是在這里只要擺一張桌子,后面貼一張招收學徒的告示,也就算是招生簡介,這就齊活了。 來拜師的大人領(lǐng)著孩子在這里任人家絲坊的師傅挑挑撿撿,看手指,看身體,看面相,好比是那邊的騾馬市里挑選牲口一樣的隨隨便便。 當然也有有心的人家,帶著孩子也會一家一家的看一看,那些有名氣的大絲坊自然更受歡迎。 自家孩子能不能被選上當然心里打鼓,可是要是萬一選上,那就是他們跳出農(nóng)門的唯一機會。 萬一選不上,還可以一家一家去看看,說不準就有那些小作坊看上的。 總歸是不吃虧。 陸見安他們到的時候,街上已經(jīng)有不少招收學徒的攤子支起來。 鳳山縣一年只有三月里才有這么一回招收學徒的機會,過了這個機會只能等明年。 無論是絲坊還是這些人家也都瞅著這個機會卯足了勁兒想要找到合適的人家。 陸見安看了看,有專門的店鋪,就是為了招收學徒一應工具設(shè)置的,人家可以租給你一張桌子,筆墨紙硯也準備齊全。 他們反正也沒帶。 租了一張桌子,李志林和徐蒙山抬了出去。 陸見安借了店家的筆墨紙硯,自己寫了一張陸家絲坊招收學徒的告示。 小伙子非常有眼色,直接弄個漿糊貼到外面的墻上去。 徐蒙山付了人家20文錢。 心里暗道,這個店家可真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