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9
書迷正在閱讀:船舶上輪jian+啞妻(H)、整容專家、全天庭都在圍觀老子談戀愛[紅樓]、今天開始做大佬(快穿)、官家/福寧殿、穿越古代之自個夫郎自個養(yǎng)、萍輕水不驚、悲傷的李白、只身局外、首席寵愛
幫忙呢?!?/br> 說著又遞給小梅一個小布袋, “家明帶給你的,說是考完試后買的?!?/br> 小梅打開一看,是一支梅花的銀簪,欣喜的在手里翻轉(zhuǎn)著看了一會兒,開心的戴到了頭上。 “原來是支簪子??!家明真有心?!标愑腥戳丝疵坊?,又看看自己媳婦頭上的銀簪子,還是幾年前買的呢,自己好幾年沒給媳婦買這些首飾了呢。 于是過了幾天,陳晨看見娘親頭上換了支新的銀簪,手腕上也多了個細(xì)細(xì)的銀鐲子,做活的時候還會偷偷的抿嘴笑,原來這好男人也是會傳染的嗎? 今年趙家明的考運很是不錯,第一次下場就取得了秀才的功名,所以小梅成親后就是正式的秀才娘子啦。 雖然在鄉(xiāng)試中沒有考中舉人,但是想想他的年齡還是很有希望的不是,趙家明也和陳有全他們說過,若是六年后還中不了舉人,就會另謀生路。 陳有全和老丈人也都很是支持,讓他只管專心讀書。反正他們家現(xiàn)在也有地在收著租金,又還年輕,總歸是要拼搏一把的。 外公又捎信來讓小梅回家了,這秋后要成親了,還有很多東西要準(zhǔn)備呢,小梅把家具的花紋樣式又和姐夫確認(rèn)好,特別是大衣柜,這個是新物件,要考慮的多些。 盡管很是不舍,小梅還是收拾收拾包裹,跟著來接她的二哥回家了。 小姨走了,陳晨看著空落落的房間,心里又失落了好幾天。 豐收 今年陳家村家里的這些村民,在自家棉花地忙活完了的時候,也都陸陸續(xù)續(xù)的被親朋好友請了出去,村外的大道上天天牛車騾車,來來往往,比過節(jié)都熱鬧。 陳有全也去老丈人家待了一天,今年小梅的嫁妝還指著這幾畝棉花呢,全家人上心的很,精心的侍弄著,希望多結(jié)些棉桃出來。 自從棉花開始種植以來,棉花都以產(chǎn)量低,難收拾而沒辦法擴(kuò)大生產(chǎn),即使人們知道它能用來織布,做御寒的衣物,也提不起很大的熱情。 而今年呢,有了去年豐收做底子,家家都敢多種些,家里地少的人家甚至冒險去河邊堤壩上撒了棉花籽,也不怕發(fā)大水給淹了,只是希望著能有好運氣,給家里的老人孩子添件御寒的衣物。人們最愛跟風(fēng),有一家開始種的,后面就跟了好多人家,很快河岸邊就種滿了棉花。 有的人家就偏愛山坡,今年的開荒勁頭都特別高漲,以往大家都重視水田,旱田就隨便種點花生大豆等雜糧,今年附近的山頭除了那些都是石頭的都被開了荒,還有的幸運的挖出了泉眼,引來周圍人的歡呼聲,他們這周圍都跟著沾光了呢。 就這樣期盼著,眼看著棉花抽出了更多的枝條,結(jié)出了更多的棉桃,開始吐絮了,開始摘棉了,山坡上白白的棉花綻開來,整個村子里那比以往更多的歡笑聲,老老少少的眼眸里那希冀的光芒,互相打聽著談?wù)撝?/br> “你家今年能有多少斤棉花啊?” “哎呀,我們還是膽子小了點,應(yīng)該再多種些的?!?/br> “你們打算紡線織布還是直接賣棉花啊?” “不知道今年行情怎么樣???” 今年棉花的畝產(chǎn)量是往年的三四倍,村民個個都臉上樂開了花。 特別是老太爺,想想自己年輕時生活艱難,看到的人都是面黃肌瘦,眼神木然,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感覺都是過一天混一天,又想起了那個跟在自己后面喊著大哥的少年,一去經(jīng)年,連面孔都模糊不清了,但是回想起那個骨rou分離的日子,他的心還是痛的很,期盼他的弟弟現(xiàn)在還活著,也能看看這個太平的世界,那該多好。 老太爺?shù)苄秩齻€,自己是長子,二弟出生正趕上年景不好,小時缺少奶水,營養(yǎng)跟不上,大一些了才發(fā)現(xiàn)腿腳不太好,三弟長得結(jié)實又靈秀,嘴巴又會說,最得娘親的歡心。 前朝末年,苛捐雜稅弄的百姓民不聊生,各個地方開始起了戰(zhàn)亂,按理說他們這偏僻的地方不會有事,可誰想到有一只隊伍路過這里,竟然抓壯丁,自己這個長子理應(yīng)出頭,可三弟說大哥已經(jīng)成家,孩子又小,還要贍養(yǎng)父母,二哥身體不好,硬是自己去了。 自他走后,這做娘的心啊也跟著兒子走了,本來連年的勞累加上生養(yǎng)孩子身體就不是很好,又經(jīng)常以淚洗面,身體就越來越差,直到戰(zhàn)亂結(jié)束后,聽說他們的隊伍戰(zhàn)勝了,硬是每天都到橋頭上望一遍,有時一站就是半天,眼巴巴的盼著遠(yuǎn)去的兒子歸來,就算是帶個口信也好啊。 就這樣又盼了兩年多,有天早上娘親醒來,哭著說:“我昨晚做了個夢,夢見三兒了,他給我磕了個頭,說兒不孝,希望來世還做爹娘的孩兒?!?/br> 然后不顧周圍人的反對,執(zhí)意給小兒子立了個衣冠冢,希望他能魂歸故里,過后就沒了精氣神,一年多的時間就撒手人寰了。 老太爺望了望宗祠旁邊的一個小院落,里面有幾間破舊的房子,那是爹娘留給自己三兒的房子,雖然自己經(jīng)常去打掃,收拾,院里還種了些菜,可畢竟沒有住人,看起來也破舊的很了,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把它交到三弟的手里,自己無能,沒本事出去尋找弟弟,只能希望弟弟能惦記著爹娘和兄弟,能回鄉(xiāng)來看一眼。 陳老爺子爺倆沒忘記去年錢縣令的囑托,今年從開始下種就開始詳細(xì)的記錄,從栽種日期開始,幾日出苗,施肥,鋤草,下楊樹枝子數(shù)量,日期,打頂日期,注意事項,采收的一些問題,產(chǎn)量的對比,記錄的很是細(xì)致。 爺倆雖然粗通文墨,但考慮到自己文筆不行,最后記錄完了,陳老爺子請了村里教書的三堂弟來幫著整理一下。 三堂弟是二叔的兒子,自小就聰明好學(xué),在讀書上頗有天分,年紀(jì)輕輕的就考出了個秀才,以后繼續(xù)參加科舉,卻沒能再往前一步,這些年把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科考已經(jīng)不去參加了,不過秀才在陳家村已經(jīng)是頂頂有學(xué)問的人啦。 三弟整理好念了一遍,陳老爺子點點頭:“還是讀書人好啊,寫出來的東西就是好聽?!?/br> 錢大人收到這記錄翻看了幾遍,不敢相信的抬頭問道:“真的增產(chǎn)這么多?” “是的,”陳有正上前解釋說道,“其實好地的話增收要高些,但是良田都用來種水稻了,像這旱田還有荒地能有這收成我們也是沒想到呢?!?/br> “關(guān)鍵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