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
時見唐明月這個神情他又后悔,想著不該同她說這些的,這些事,他該去同唐清商量的。 “算了,這些事也不由你做主,是我的不是,不該同你說這些?!甭櫤阕谂绿泼髟滦那椴缓?,一時都不知要如何勸了。 唐明月沖他笑笑,“這些事,你便是不說我心里也想的明白。原先以為他們都是讓人省心的,可是如今看來,并非如此。大伯明白,也抵不住幾個不明白的孩子?!?/br> 照顧了吳氏幾日,唐明月的臉愈發(fā)瘦了,看著本來就多了幾分楚楚之姿,此時她又語帶惆悵的說起這些話,聶恒宗忍不住將人攬在懷里,“總有一日,我會不叫你再有這些悵惘之事。” 聶恒宗覺得做個王爺實在是不夠,不夠讓他將一切事掌握在手中,也不夠讓她安穩(wěn)無憂的過日子。不止如此,還因他的身份給唐明月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若她不是自己未過門的王妃,想來她的家人也不會被人盯上。聶恒宗自責,唐明月卻不這樣想,若本身便不是那樣的人,如何能落入別人的圈套? 說到底,這人世間誘惑太/多,而人之所以犯錯,被騙,概因本身的各類弱點所致??扇羰侨觞c太多,又沒有腦子,加之活得不夠明白,不能認清自己,勢必就會惹許多麻煩。 唐祺桐兄妹可不就是十分不明白之人。 劉氏離開唐家的時候,唐祺桐都已經娶妻了,若是他心里有他娘,還能讓劉氏窮困潦倒?唐明月想著,大抵在家的時候,唐祺桐是被李氏壓制住了,所以心中憋了許多話,也積攢了許多怨恨。 只是最后他找錯了發(fā)泄的對象,還不是這一家子都覺得她爹唐清是個心軟好說話的? 想到這些事唐明月就替她爹感到煩悶,索性不想了,于是她勸聶恒宗,“我知宗哥哥想讓我一生無憂,可你便是神仙,也不能事事周全,這些道理我都懂,我亦不想你為我太費心神,須知你此時,有更重要之事要做?!?/br> 說完這些話,唐明月想著那常郎中的話,心中還是不明白,便換了話頭問聶恒宗,“可是他們費盡周章,為何偏要我悔婚呢?” 自己被了無批成鳳命一事,唐明月早就給忘到腦后了。她一個月會夢到一次那光怪陸離的世界,這讓她的思想受到了很大影響,并不太相信命理一說,自然也就不會將那些話放在心上。她心中想的,反而是自己礙著了哪位貴女的事,人家嫌她礙眼,所以才想方設法讓她把位置給讓出來? 提起此事聶恒宗也很不好受。他前生費勁半生心機,將玄機子弄到宮里幫他改命,以求有再見到唐明月的那一天。誰想最后他重活一世,唐明月的命格竟也變成了鳳命,還弄得聶恒寧跟聶恒憲都知曉了。 聶恒宗頗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錯覺,好在他們如今總歸是在一處了,可前路茫茫,遠遠未到最后一刻,他心中也始終不能□□寧。 逆天改命這種事,總要付出相應的懲罰,聶恒宗生怕自己一個不注意,便又發(fā)生什么難以改變之事。 可這些與唐明月沒有關系,聶恒宗看著她的神情,想著這姑娘定然早已忘了他曾經提過的鳳命一說,他又怕自己一次次提起此事會讓唐明月緊張,索性便不說了,只說此事還有待查證。 唐明月是相信聶恒宗的,所以她點點頭,即便此次只知道了劉氏下毒背后可能有葛叢明的手筆,她也不覺得遺憾,能多知道一個對手,總歸是好的。 劉氏的罪很快就定了,不管她將誰攀咬出來,□□是經過她手遞到唐明麗手中的,便是連唐明麗的那些計策,都是通過劉氏之口傳達出去的,如何她也是逃不過去的,只是因吳氏無事,大理寺沒有定她的死罪,而是流放。 事情查到馮松源身上后,他卻是拒不認罪,并言稱根本不知此事。至于當年他嫉妒唐清給唐清下瀉藥之事,他也是拒不承認的。大理寺沒有馮松源指使劉氏的證據,也不能奈何他。 至于劉氏說的那個跟她接觸的人,早已經中毒身亡了。 可是大理寺拿馮松源無法,聶恒宗卻不能放過他。沒過幾日,馮松源貪贓枉法,強搶民女等罪便被掀了個底朝天,讓人想遮都遮不住。臭名遠揚不說,被關在囚車往京城押送途中,還被他治下的常州百姓扔了一身的臭雞蛋和爛菜葉,可見馮松源有多不得人心。 馮松源只是小人物,小人物猝不及防被查出這么多罪證,葛叢明如何會出面保他,能答應幫他照應家人,馮松源也就說不出什么了。 事情到了馮松源這里,果真就查不下去了,可是此事卻遠遠沒有結束。不過幾日的時間,葛叢明的兒子,也被爆出了丑事來。 葛家大公子為了一個青樓女子,惹出了人命官司??嘀鞯募胰艘彩怯膊缱?,竟然敲了登聞鼓,告到御前去了。 這下真是想壓也壓不住了,葛叢明知道后氣得險些厥過去。 第56章 作者有話要說: 我真的不想說,昨晚發(fā)的那一千多字是我準備廢掉的,可是我給存稿箱改時間竟然沒有成功。這件事我自己都不知道,昨晚困得要死,早早就睡了,我還以為我已經設置了別的時間,早上起來一看我自己都懵了。既然你們看到了,我也不能重寫了,但是那章沒寫完,我強迫癥犯了,又加了一千多字,之前買的小可愛,相當于只花了一半的晉江幣哦,我感覺我給你們發(fā)了一個小紅包,所以看在字多了的份上,回去把新加的部分重新看一下吧,愛你們! 馮松源是葛叢明的人, 如今他出事了, 葛叢明一直心有余悸, 生怕自己一個不慎被查出什么來,偏巧這時候他的大兒子就出事了。 葛大公子給人的印象一直是謙謙君子的模樣,知道他背地里性子的人屈指可數,如今鬧出這樣的事來,不說別人, 連永平帝都十分吃驚。 他身上背了人命, 還不止一條。人家敢敲登聞鼓,必然是掌握了證據的, 永平帝想看在老臣的份上包庇一下都不能。葛叢明為人小心謹慎, 很少能讓人抓到把柄,若不是他的長子犯了事兒, 聶恒宗還真是找不到他的毛病。 永平帝沒有徇私,將案件依例交給大理寺。大理寺卿程繼松可一向跟葛叢明不對付,人到了他這里,可就甭想徇私了。殺人償命,亙古不變。 葛叢明舍不得獨子就這么死了,自然要各方活動,想從看守牢獄的獄卒那里下功夫,用人給他兒子替換出來。大理寺是程繼松說了算, 可是上上下下那么多人,也不是沒有人徇私枉法。 聶恒宗實在是太知道葛叢明那些小計謀了,早就著人注意了, 是以這李代桃僵之法不僅沒能順利將葛大公子救出來,葛叢明自己還惹了一身sao,永平帝氣得叫他在家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