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1
,就算是現(xiàn)在有人質(zhì)疑,他都必須把孫悟空殺死。 觀音辦事真是愈發(fā)的不牢靠了,先是處理白骨精,后是安排六耳獼猴的事情,沒有一件讓他省心。 如果不是看在觀音格外省心的份兒上,早就棄了她。 感受到如來的眼神,觀音心中一凜,她自知,這是佛祖對她不滿了。 “師父,弟子有話說。”唐僧杵著九環(huán)錫杖站了出來鏗鏘有力的說道。 看著又開始固執(zhí)的唐僧,佛祖心中煩躁,唐僧可不同于孫悟空。 這佛界之中,唐僧身份特殊,有恩于不少人。 食金蟬子rou而得長生的人,以往自然而然的把恩情記在了他的頭上,但如果如今金蟬子公然與他撕破臉皮,那么支持他的那些佛還有羅有羅漢究竟是如何選擇。 佛家最重有恩必報,他不能賭,也不敢賭。 “悟空身為弟子的徒弟,護(hù)佑弟子一路免于妖邪,朝夕相處,可以說最了解悟空的人是弟子?!?/br> “這分辨真假,自然也應(yīng)該由弟子出面?!?/br> 唐僧一開口,那些受過他恩惠的諸天神佛紛紛開始出面替唐僧說話,他們想要償還了這份恩情。 佛祖依舊是威嚴(yán)的端坐著,看起來仍舊是那個笑著閃閃發(fā)光的男人,至于心中怎么想就不太清楚了。 如來自知,有了白骨精和金蟬子的搗亂,本來除掉孫悟空是萬無一失的事情,現(xiàn)在平添了許多波折,能不能除掉孫悟空還是兩說。 看樣子機(jī)會不大了,依他看,不止孫悟空,就連金蟬子都生了反骨。 “金蟬子,為師是怕你佛法鉆研不到,平白受了障眼法?!?/br> “不過,你也說的對,六耳獼猴與悟空本就是同族,慎重一些總是好的?!比鐏硪呀?jīng)開始松口,為可能出現(xiàn)的結(jié)果鋪路,最大程度的降低危險。 “師父,悟空曾經(jīng)被紅孩兒的三味真火灼燒,肩膀上有一處疤痕?!碧粕f話間,一雙手同時拉下了兩個人的衣衫,沒有任何意外,孫悟空的肩膀處有一處清晰的疤痕。 “師父,這樣可能證明悟空的清白?難道師父是想說悟空從一開始取經(jīng)就是假冒的嗎?” 唐僧似笑非笑的看著如來,哪還有一點兒圣僧普度天下,無悲無喜,一心像佛的模樣。 果然,曾經(jīng)被壓迫的有多狠,現(xiàn)在反彈的也就更加厲害。 如來無言以對,愈發(fā)的不喜觀音的辦事不利。 這么明顯的破綻都不能探查到,要她還有何用。 而觀音這個時候則是有些怔愣,怎么可能?明明她事無巨細(xì)的把孫悟空的各種習(xí)性,甚至是連口頭禪這些都給記錄下來,并且讓六耳獼猴日夜觀摩,學(xué)習(xí),足以以假亂真。 那道傷疤,明明沒有。 如來的眼神更是讓她心驚膽戰(zhàn),雖然看起來依舊慈悲仁厚,但是她清楚慈悲為懷的背后是順者昌,逆者亡。 她不能讓自己成為棄子,她身為十一級菩薩,遠(yuǎn)比佛界那些十三級的諸佛更有地位,更有權(quán)威,就是因為如來的倚重和信任。 如果沒了如來這座靠山,那么她小小一個菩薩遲早會泯然與諸多菩薩之中,再沒有出頭之日。 “佛祖明查,觀音為保證金蟬子取經(jīng)成功,一路上事必躬親,時刻跟隨,若是孫悟空留下疤痕,豈有不知之禮呢?” “怎么,觀音,你是覺得我金蟬子在說謊嗎?” 觀音的話音剛落,唐三藏就異常強(qiáng)勢的開口了,提前恢復(fù)記憶,前世今生,整整九世,被一句謊言哄騙的世世被分食,他人卻長生不老。 就算他心胸再寬廣,都難免心存不忿。 如來從不曾真心把他當(dāng)做徒弟,那他又何必依舊不知悔改。 九世,就當(dāng)做是償還如來收他為徒的恩情了。 ☆、第七百零七章吃俺老孫一棒(二十二) (二十二) 對于金蟬子的強(qiáng)勢,觀音有些不可置信。 不論是以前金蟬子在佛界,還是取經(jīng)路上,都對她是畢恭畢敬的。 “師父,還請給悟空一個清白?!笔种形罩怒h(huán)錫杖,身披錦斕袈裟的唐僧一時間耀眼的讓人側(cè)目。 “我弟子不知觀音為何口口聲聲咬定悟空是六耳獼猴,但是觀音此舉實在是有為佛門戒律。” 對于唐僧的好口才,默璃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見識到了。 唐三藏這張嘴,只要他愿意黑的都能說成白的,更何況是為孫悟空證明清白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大殿里幾乎成了唐僧的個人秀,引經(jīng)據(jù)典,讓佛祖啞口無言。 五百年沒有見過這個徒弟,好像哪里不一樣了。 有唐僧的力挺,孫悟空終于是還了清白之身,至于六耳獼猴,佛祖則是想一不做二不休的徹底殺掉,否則就是一個不安全的因素。 “佛祖,師父常教弟子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六耳獼猴雖有錯,但請佛祖從輕處罰?!睂O悟空眼里帶著淡淡的嘲笑,佛祖想殺了六耳獼猴,那么他就偏不讓佛祖如意。 如來騎虎難下,唐三藏提前記起過往本就在他的預(yù)料之外,還有這白骨精,明明早就應(yīng)該死于孫悟空的金箍棒下,可是現(xiàn)在不僅活的好好的,反而還超脫于三界,不在無形之中。 這樣的人,就連他都不能任意出手抹滅。 經(jīng)過一番據(jù)理力爭,六耳獼猴最終被唐僧收為了弟子。 六耳獼猴本就是天地靈物,佛祖的殺意他自然是能夠感受到的。 那對如來本就不算多么強(qiáng)烈的忠心,如今更是點滴不剩。 可是他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但是先斷其一臂討點兒利息還是可以的。 于是六耳獼猴裝作大徹大悟的模樣,當(dāng)著佛界諸佛的面一五一十把當(dāng)初觀音囑托他的事情說了出來,含沙射影,打著如來的名號。 端坐著依舊笑的發(fā)光的如來心里憋悶極了。 從他成佛那天起就再也沒有過這么憋屈的時候,仿佛一切都超過他的掌控。 就算是如來在想替觀音脫罪都找不到合適的方法。 因為觀音那個蠢貨竟然把象征身份的東西當(dāng)做信物交給了六耳獼猴。 這倒不是說觀音沒有腦子,實在是六耳獼猴太過精明。 答應(yīng)觀音的要求,不過就是因為觀音曾說佛祖允諾,事成之后便封他為斗戰(zhàn)勝佛。 空口無憑,他自然得要個有說服力,對方又賴不掉的信物。 人證物證俱在的情況下,如來有滔天本事都無法左右眾人的想法。 沒有辦法,觀音被消去記憶,入凡俗界歷練,整整九十九世。 在沒有記憶的情況下,世世向佛,皈依佛門,保持處子之身九十九世之后方可回歸西天,重列菩薩之位。 如來的意思本是輪回九世,但是這樣一來輪回了十世的唐僧就有意見了。 他一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