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
…這件事,你們辦得太急切了?!?/br> 田蚡額頭都貼在地上了,雖然太皇太后看不到他的殷勤,他卻一點都不敢怠慢,就是陳嬌和大長公主聯(lián)袂進來,也都只博得了他的一瞥。 倒是太皇太后認出了母女倆的腳步聲,揮了揮手,淡淡地道,“下去吧,老莊幾本書,多看幾遍,我是要考問經(jīng)義的?!?/br> 堂堂的太尉大人,儒生的中堅人物一句話都不敢多說,就乖乖地退出了屋子。 太皇太后等他退了出去,才讓大長公主和陳嬌,“都到老婆子身邊來吧!為了國事,你們這么久都未曾登門,是把我忘了?” 大長公主慌忙說,“就和您說的一樣,那是國事,我們沒有置喙的余地。天子年紀小,又是恩怨分明,為了嬌嬌,也只好等一等了。娘是能體諒我們的難處的!” 這是和親娘說話,才會這樣無賴撒嬌,太皇太后唇邊不禁浮起一線笑意,她嗯了一聲,“知道,若不知道,哪會這么心平氣和。嬌嬌,天子的意思是怎么樣?” 陳嬌平靜地道,“阿徹已經(jīng)知道錯了,什么事都聽憑祖母安排,他哪還會有二話。” “唔?!碧侍筝p聲說,“還算是孺子可教?!?/br> 一不留神,她引了孔丘的話,在這樣的場合下就顯得極為滑稽而諷刺,陳嬌險險沒有笑出來,好在太皇太后已經(jīng)看不見她,老人家自己沉思了一會,就說,“你告訴他,趙綰和王臧不死,是難平眾怒的。王孫和田蚡呢,畢竟一個是丞相,一個是太尉,又都是親戚,雖然官不能當了,倒也不必多加降罪。別人,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吧?!?/br> 三言兩語,就定下了一個中正平和的基調,又為國家保存了人才,又推出了兩個罪魁禍首殺一儆百,大長公主就是想求情都不知道怎么求,更何況兩個老頭子的生死,在她看來太無關緊要,她很爽快地哎了一聲,又給陳嬌使眼色。 陳嬌當然一口答應下來,又說,“這一回,您可要好好教訓教訓阿徹,阿徹自己也很后悔?!?/br> “他有什么好后悔的?他做的又不是錯事?!碧侍蟮氐?,“我也累了,沒心思教他,先就這么辦吧,回頭詔書送到宣室殿,他記得蓋印了就成?!?/br> 居然和對待竇嬰一樣,連見都不愿意見劉徹了。 陳嬌這才體會到太皇太后的怒火與失望。 她看了母親一眼,見大長公主一臉的為難,在心中略作盤算,便膝行到太皇太后身邊,輕聲道,“祖母,這一次過來,我就是為了求情的——” 見太皇太后面上現(xiàn)出了訝色,她趕忙又加了一句,“不是為了阿徹——阿徹那是自作自受,是為了竇丞相?!?/br> 太皇太后頓時動容。 27、余波 自從太皇太后登上后位開始,竇氏一門就有了飛黃騰達的好日子,但畢竟太皇太后本人是從宮人中選拔出來的,出身并不顯赫,幾兄弟也沒有讀過書,竇長君還是從太皇太后發(fā)達后才開始練字。竇氏一門的老一輩,反倒是太皇太后在宮中的時候隨著女官讀書認字,算得上是最有底蘊的一個了。 雖然在國家紊亂的時候,“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也曾被高祖喊過,也曾被楚霸王喊過,但到了海清河晏政治清明的時候,大部分人始終還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小一輩的竇家人才具如何,太皇太后心里是有數(shù)的。除了一個竇王孫真不是池中物之外,沒一個可堪提拔的。 也所以,雖然竇嬰本人為人耿直方正,幾乎是從不給自己這個族姑面子,又幾次壞了太皇太后自己的安排。但太皇太后也從不曾擱置他太久,七國之亂后,梁王武護主平亂的功績不小,立他為皇太弟的聲音漸漸地就起來了,竇王孫卻不聽她的話,反對得很激烈。于是他沒了官在家閑住,可太皇太后還是時常賞賜東西過去,讓他的妻子進宮說話,等到漢武朝形勢一變,立刻就有丞相的位置等在那里。太皇太后這是縱容了竇嬰一輩子…… 可就是再縱容他,現(xiàn)在也要傷心了,竇嬰是儒生,信奉儒道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儒生禍國,那是說給底下人聽的,要不然趙綰、王臧能做天子的老師?先帝早在七八年前就開始布局伏筆,劉徹本人親近儒道,這都是老人家心里有數(shù)的。 但親近儒道,節(jié)制外戚,為什么要先舉諸竇的不法事?的確,竇氏子也不是沒有為非作歹,魚rou鄉(xiāng)里的,老人家也很清楚,等自己過身之后,這些人是一定會吃苦頭的。但她就是舍不得,就是理直氣壯的護短,就是不講理,還有人能逼她? 最失望還是這一點——竇嬰也是仰仗著老人家一次又一次的舍不得,天然的護短本性,才能熬得過先帝一朝風云詭譎波瀾壯闊的政治斗爭,換作他不姓竇,光是激烈反對立皇太弟一件事,就能讓他永生永世都翻不了身??坷先思业淖o短才起來的,又要去攻擊老人家的護短,這不是吃里扒外是什么?也難怪她傷心氣憤得絕口不提竇嬰,看來是已經(jīng)對這個倔強的族侄,完全失望。 大長公主揣測別人的心思不行,揣測母親的心思,那是手到擒來,太皇太后心里的彎彎繞繞,她能猜著七成,陳嬌在這時候提起竇嬰,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就是往老人家的傷口上踩!她忙擰起眉頭瞪了陳嬌一眼,就要說話。 陳嬌卻不讓母親開口,她不疾不徐地說了下去,語氣雖然和緩,但始終連貫,連一點縫兒都沒有露出來。 “說句誅心的話,姥姥。您今年都快近古稀了,耄耋之年雖然可期,但也不能不為身后事做準備。您就是再不喜歡王孫叔叔,也得為竇氏留一個掌門人,免得您一合眼,阿徹就拿竇氏開刀立威,到時候娘和我就是要說話,也沒有王孫叔叔來得理直氣壯……” 這句話,也就是陳嬌這樣親親的外孫女敢開口了。大長公主都嚇得直皺眉頭,不悅之色深重得厲害,就是太皇太后,難免也有幾分不舒服:人老了,就越不喜歡聽到后事兩個字。 可陳嬌就是仗著她對自己的寵愛,明擺著就是仗著太皇太后不會為了一句不中聽的話疏遠自己,這才大膽地將老人家最深的隱憂,擺到了臺面上來講。 太皇太后眉頭頓時一皺,卻沒有露出不悅,沉思了片刻,才緩和地道,“嬌嬌,你不懂,還不是因為他已經(jīng)指望不上了——” 竇嬰這一次做得最錯,就是不應該拿竇氏開刀,否則一個丞相的位置,太皇太后自然會是予以力保的,可檢舉諸竇行不法事這一條提議,已經(jīng)讓太皇太后對竇嬰死心:扶你是為了竇氏,連竇氏都不管了,還搭理你做什么? 陳嬌看了母親一眼,用眼神止住了她的動作,大長公主這些年來聽女兒話聽得慣了,沒有一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