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如膠似漆(NP 校園高H)、我在古代靠種植藥材發(fā)財致富、[快穿]小少爺靠美貌橫行全系統(tǒng)、重生后她以殺證道、一力降十會、末日女主挨cao記(NPH)、惡毒女配依舊選擇惡毒(西幻NP)、潮汐·刑偵
“當然,當時不僅僅是學者界,政界的分歧也頗多,比如李鴻章希望專注海防,放棄邊塞,而左宗棠極力反對等等,每天都吵的不可開交?!?/br> “也是因為他們的分歧,晚晴學界也分成了這樣兩派,一派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些學者,認為大清國的疆域即應該是現(xiàn)代華國,而另一派則同意了日方的觀點,認為只有長城以南的漢族地區(qū)才是現(xiàn)代華國?!?/br> “后者就是影響至今的‘日親滿疏’論的擁躉者?!?/br> “當然,這種亂象在之后的民國,終于被大批學者注意到了。不論是沒出國留洋的陳垣,還是受過西洋學術(shù)教育的陳寅恪、傅斯年和胡適,都開始潛下心來研究有關(guān)問題。” “這就不得不提那戰(zhàn)亂的開始了,九一八事變?!?/br> “在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方不僅用士兵與鐵騎侵略、踐踏我國領(lǐng)土,學術(shù)界的入侵也同樣可怕。他們開始瘋狂研究滿洲,試圖找到占領(lǐng)此地的合理性?!?/br>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傅斯年的著作《東北史綱》問世,他在書中專門駁斥了霓虹國學者的‘滿蒙非華國論’,并率先提出了‘滿洲’一詞是日方為了侵略而制造出的名詞,不論是在民族、地理、政治和經(jīng)濟方面都毫無依據(jù)?!?/br> “傅斯年深刻強調(diào)‘史料即史學’這一現(xiàn)代學術(shù)觀念,但也兼顧了日方學者常用的‘虜學’,即即突厥學、蒙古學、藏學、印度學、伊朗學、佛教學等學問,他承認滿洲確實是歷史存在的觀念,但日方用此來論證自身侵略行為的正當性,則是完全的曲解與謬改?!?/br> “這一切的根據(jù),其實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華國首先是文化的而非種族的’,錢穆先生在《華國文化導論》中就提到過,在古代觀念中,所謂的文化,其實只是一種生活習慣與政治方式,不論在彼時存在的何種民族,都是以農(nóng)耕生活為基礎(chǔ)建造的城市,凡非農(nóng)耕社會,又非城市國家,則不為諸夏而為夷狄?!?/br> “這便是從古至今,華國之所以同一存在的合理性?!?/br> “正如我之前在講述先秦的時候所提出的,從秦漢時期開始,我們‘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不論是從語言、風俗還是政治制度,其實就已經(jīng)把整個文化范圍確定下來了。因此,歐洲那一套理論并不適合我們?!?/br> “事實上,歷史本就是一個因地而異的學科,用別的國家和地區(qū)的理論,又怎么能概括另一個國家的情況呢?” “僅從這一點就能看出,日方用來攻擊我國歷史、文明和同一性的論點并不合理?!?/br> “所以,這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侵略戰(zhàn)爭?!?/br> “從宋朝開始,我們就是一個非常穩(wěn)固的民族國家了?!?/br> “當然,這方面我并不是專家,只是簡單談談。” “自宋代開始,在越來越龐大的四夷壓迫之下,華國作為一個集體其實就一直在面對外界的侵略挑戰(zhàn),從宋到清,再到之后的民國,華國在東方世界的國際關(guān)系就已經(jīng)形成了?!?/br> “事實上,在這樣巨大的外力之下,大家也可以見到宋、明、清,我國的國力在不斷地進步,但這絕不是‘侵略有功論’能用來援引的例證?!?/br> “華國的崛起從來都是自發(fā)的、由內(nèi)而外的、由一些率先覺醒的有志之士所帶領(lǐng)的。而古往今來的侵略者,都沒有為這片土地帶來多大的進步?!?/br> “我想,我們都沒法否認,從七八十年代開始,華國已經(jīng)走向了一個重理輕文的大環(huán)境,但也希望,大家能認識這些歷史,不要被壞人借機挑唆,至少擁有這份自信,華國的存在是合理且必須的,我們要去維護她?!?/br> “盡管直到現(xiàn)在,在國際范圍內(nèi),漢學的中心其實仍然不在我國,而是在霓虹國。但我想,這也給了大家去學習歷史的動力,如何將漢學的中心拿回我國大陸,則是需要從長計議,不斷摸索、努力,在這一點上,我與大家共勉?!?/br> 此番話說完,彈幕再次陷入安靜之中。 就連那些被褚旭東請來的黑子也不知道該如何辯駁。 就連褚旭東自己,也被鎮(zhèn)住了。 過了半晌,他才顫顫巍巍地開了口。 “是的,我承認這是侵略,也承認帶給了我們這么多傷痛。但是,我們一直記得這件事,又有什么意義呢?” 這是他所有備稿的最后一句。 也是實在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同時,這也是現(xiàn)在很多人的想法——一直記著那些屈辱與傷痛,又有什么用呢? 楚孑想了片刻,一邊說著一邊思考:“想讓大家記得這些,了解這些,絕不是希望大家一直帶著仇恨?!?/br> “現(xiàn)在國際間的合作共贏才是發(fā)展的大勢所趨,不說遠的,就說永錄一號坑的發(fā)掘工作,也少不了霓虹國nhk的幫助與投資,如果不是他們的話,也很難發(fā)現(xiàn)一號坑上還疊加存在著一個宋代的灰窯。” 正當楚孑在整理思緒,想要接著講的時候,只見屠鑾教授風塵仆仆的趕了過來,他拿起一張卡紙,在上面寫下了一行字。 也是這行字,讓楚孑如此淡定的性格都受到了不小的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