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醫(yī)者在這時代算末流
第七十八章醫(yī)者在這時代算末流 呼嘯的風不住的吹著穿行在官道上一行人的面頰,夾雜著春日暖意的風似乎并無惡意,只示好似的帶起他們的衣訣。 兩日連來小雨,今日終于復晴。雖一行人受了大地回春的好意,但一連行路幾日,臉上都帶著倦意。 路不好走,兩日來淅淅瀝瀝的小雨降下,這路泥濘起來卻是騎馬也難行,原本五日的行程,該是走了六天還有百余里才可到家。 每個人都有蓑衣披在身上,似這般的模樣,確實有些像武俠劇中俠客出行的場景。 這一行人倒是擔得上俠客的名號,只是俠客也是人,只因這小雨下的偏,難免打濕身上夾襖,其中的一位兄弟受了風寒,行程又耽擱了。 這位兄弟倒是硬氣,扛著風寒行了一日也不提,只期望自行好轉,莫耽誤行程。 可惜天不遂人意,病情未見好轉,只更重了,頭腦昏沉,好幾次要掉下馬背,只他強忍著昏厥,后來實在忍不住掉落下馬,一行人發(fā)現(xiàn)了端倪,見狀只得先求宿于官道附近村莊中,臨行又與富戶購得一架馬車,讓這兄弟上車歇息,可惜村中并無良醫(yī),藥材也少,劉蕁配了一壺藥與兄弟喝下,見病情有了些好轉才復行。 “糜大哥,聞延兄弟如何了?”只聽為首那人問到。 見問了,只聽后面那騎在馬上的粗壯漢子往馬車中探了一眼,見那人已睡了,呼吸還算平穩(wěn),只道,“先生勿憂,聞兄弟得了先生配的藥便穩(wěn)住了病情,現(xiàn)下想來無礙了。” 劉蕁點點頭,嘆了口氣,“往日獨行慣了,倒是并無與同伴同行之經驗,卻是未發(fā)現(xiàn)兄弟有恙,真是慚愧?!?/br> 聽了劉蕁的話,只聽史明驅馬上前到“先生哪里話來,只我等兄弟臨近都未成發(fā)現(xiàn),先生在前面領路而行哪能面面俱到也,而這聞兄弟端的是好漢子,抗了許久才露出端倪來。” 劉蕁聞言鄒鄒眉毛,聽這史明之語,大感無奈,似這忍病還是好漢子? 若是真有病不去醫(yī),生出大病來那敢情好,還不得多出好多事情來,對這古代漢子這價值觀劉蕁實在不贊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只靠自己身板抗下傷痛,這又不是武俠劇些許小病渾然不在意的大俠。 若那關公刮骨療毒之事已有,這事倒是還能歸于與英雄學習,可那關羽貌似還沒有小劉備大呢,你去學一孩童行徑去? 在如此醫(yī)療條件的漢代,百姓民眾得了小病倒是需自己扛了,會些藥理的自去山上挖些藥來自燉了調理,再有便去找郎中瞧瞧。 嚴重些無錢醫(yī)治者,只得真是硬抗,等真的扛不住了,而后歸于青山中,化作滋養(yǎng)他生命的大地的養(yǎng)料,如此結局卻是讓人唏噓不已。 “看來往后需求幾位醫(yī)者常駐我們營帳中了,不然你們這些糙漢子卻是不肯道出身上有疾,真要出些什么事,那虧得卻不是我,費了老鼻子勁培養(yǎng)出來的精壯,卻被一場病賺去了小命,如此我卻去找誰說理去。史兄弟,你這反助長這種行為的思想可要不得,如此待我請得良醫(yī),定先讓其檢查你先?!眲⑹n有些好氣的道。 史明也是精明人,只聽劉蕁話中之意甚是有理,卻是自己之意確有隨性之為,只笑了笑抓抓頭也不答話了,自往前面驅馬去了。 糜銅搖搖頭,笑這史明的行為,而后想到了什么,只復對劉蕁道“先生之意卻是好的,只良醫(yī)卻是端的難尋也,現(xiàn)下這世道但凡有些手段的良醫(yī)卻是被有錢人家養(yǎng)在家中,為自己瞧病,稍差些的便在村中行醫(yī)救治百姓,因醫(yī)術不精治不好的事大有人在,這醫(yī)術卻是和那鐵匠一般算是末流,若非子承父業(yè),或是興趣使然,倒也未得見幾人去學它也,只想跋山涉水醫(yī)治病患,到頭醫(yī)治不好還落不到好來,到不如做個鐵匠來的快活。” 劉蕁知曉縻銅的意思,只略有嘆息的點點頭,心下只又記憶起自己對大漢的認知來。 大漢昌盛過,遠有文景之治的文韜,又有漢武大帝時的武略,這個誕生在世界東方的民族對世界的探索,以及對文化的研究上誕生過許多輝煌的成就,而醫(yī)學上的成就便是一個方面。 西漢時期,華夏大地由秦末戰(zhàn)亂中再度統(tǒng)一,百廢待興,使民休養(yǎng)生息造就文景之治。 是故此時期人們重視養(yǎng)生,因此也是醫(yī)者地位比較高的時代。西漢著名醫(yī)學家淳于意就是在這一時期著成《診籍》,為后世醫(yī)生的醫(yī)案奠定基礎。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隨著“文景之治”使得大漢得以休養(yǎng)生息,至漢武帝時漢朝已擁強大的國力,雄踞東方,作為一代雄主的劉徹,在改變修養(yǎng)生息國策的情況下,才認識到放養(yǎng)式的國策下有諸多漏洞,為建立自己的輝煌文治武功,得到擁護,此時,漢武帝急需一種支持中央集權的學說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 而大漢又出了個董仲舒來,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說。 一唱一和,儒術的推行讓儒學正式成為中國上千年封建王朝歷史的統(tǒng)治核心思想,同時也讓非孔孟之術的醫(yī)學地位受到打擊。 所以到了西漢中期,儒家已然成為正統(tǒng),醫(yī)生由“士”變?yōu)椤肮ぁ薄笆哭r工商”的四民之序初步建立,然而這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礎上的四民之序讓醫(yī)生從“士”階級變成了“工”階級。 醫(yī)術被歸為方技,受到上層階級的輕視,在從業(yè)上也鮮有人選擇,即使三國頂頂有名的華佗也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即便已成名醫(yī),卻仍舊為從醫(yī)而未入仕而遺憾不已。 官本位的時代已在儒家推行之下悄然成行,入學成士由此成官。而醫(yī)術工匠技藝歸為末流,被稱為奇yin巧技,再加上醫(yī)術與匠藝的精髓由家族傳世,傳男不傳女等等思想下,華夏許多奇巧的工藝便消失與歲月長河中。 從醫(yī)之人本就難做,更何況是神醫(yī),大漢朝來近四百載,淳于意、張仲景、華佗,漢代三大名醫(yī),前兩個便是以主業(yè)做官,行醫(yī)只是業(yè)余。 唯華佗是三人中唯一選擇行醫(yī)的人,可是最終結果令人唏噓,醫(yī)者懸壺濟世,可惜當時代點的科技樹有偏差時,不歸為主流便是難行的。 劉蕁來到大漢已有二十載,一生而來未曾順勢而為,想起后世每一個村便有的村診所,確實是比如今方便,這也是劉蕁對后世留戀的事物之一。 “縻大哥所言倒是不假,想來我們村中鐵匠承襲有近百年,技藝非凡,世代為皇家打造器具,雖然沒落到如今屈居村店中,可技藝比那城中的好不知數(shù)倍,而那行醫(yī)之人處境比鐵匠更難,如此想尋找良醫(yī)卻是得好好費點功夫了?!睆淖约旱乃季w中轉回,劉蕁道。 縻銅點頭,拍拍胸膛,只想起一位故友道,“先生放心,此事便交由某吧,某記得在安平郡中還有幾位軍中老友,算得上良醫(yī),有時間某便帶幾個弟兄去請來,便讓弟兄們莫要再生什么病時耽擱成疾,再有樓桑村的雜癥也無需先生動手也。” 劉蕁莞爾一笑,“如此也好,倒是讓你也和老友相見,也是一樁好事?!?/br> 縻銅聽劉蕁笑意卻是極美的,心中倒是泛起高興來,隨而也爽朗大笑起來。 繼而劉蕁聽縻銅提起樓桑村之事,有一事一直未曾問,便道,“唉,對了,那匪盜之事在村中數(shù)日我也未問,只后事如何了?” 縻銅聽劉蕁問起,只止住笑認真道“此事倒是未曾有多少后文,止那天某和幾個村民將那王江扭送官府,隨后那王江便爽利的招了,只他為人所犯多是攔路劫道,猥褻婦女之事,手里卻沒有人命,罪不至死,如此打了十大板,收監(jiān)牢獄中便沒了下文,某等也不方便就此事多做文章,便領著弟兄去買馬了,等到離開之時也再也沒有聲息,如此怕是石沉大海了?!?/br> 劉蕁只聽官府如此之做法倒是符合大漢后期的風格,只也未說什么,想來那縣令在王江手中該是得了什么好處,或是這王江身后有什么背景,如此才被罰得那么輕。 “如今世道還算安穩(wěn),不過貪腐之輩卻是已然成行,我聽聞那涿縣縣令愛好養(yǎng)士,想來這王江有些本事卻是被那縣令看上了,用來幫他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吧!”劉蕁結合著自己的情報后道。 縻銅聞言卻是止搖搖頭輕笑,“官若驅使盜匪做那為盜之事,卻是不知要有幾個富家要遭殃,只是做的不是劫富濟貧之事,直進了自家腰包而已,不過卻是比那敲骨吸髓的,直接收刮民脂民膏的人高明了不少呢!” 二人會心一笑,直唏噓了一番,感慨了如今世代的污濁,如此當口,打開了話匣子,也是一路上多是無言,趁著這個檔口,劉蕁與縻銅便邊談著便領著一隊馬匹往蠡吾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