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而若是木匣中的這個人頭正是董卓的話…… 這便等于進一步坐實了呂布的嫌疑! 畢竟此事在史書中便有記載,呂布刺殺董卓之后,董卓的人頭便一直在呂布手中,后來李傕、郭汜所部擊潰呂布,呂布逃出長安時還帶著董卓的人頭。 而如今董卓的人頭卻出現(xiàn)在了存放漢室傳代之寶的鐵箱之中,那么史書記載中呂布逃出長安所帶的那顆人頭,便必然不可能是董卓的人頭……至于究竟是誰的人頭,已是呼之欲出。 “那呂布好生可惡,竟敢盜竊漢室傳代之寶,還令其余的寶物受到了如此損毀,虧吾還將他當做忠心漢室的良臣,此前真是信錯了人……” 到了這一步,獻帝亦是已經(jīng)斷定鐵箱中的王莽頭定是被呂布調(diào)換,忍不住滿面怒容的罵了起來。 但剛罵了一半,注意到吳良正看著自己。 獻帝立刻又意識到自己有些失言,如此便等于變相承認了他與呂布關(guān)系不錯,今夜呂布反叛曹老板的事情亦是可以懷疑到他身上,于是便又有些尷尬的沖吳良笑了笑,默默的閉上了嘴巴。 “盜竊與毀壞國寶,的確是罪大惡極?!?/br> 吳良對于獻帝的掩耳盜鈴并不在意,只是淡然一笑,說道,“不過眼下陛下恐怕只能及時止損,命人將這鐵箱清理出來,再將這些寶物清晰一番之后重新收納,免得造成更多的損失?!?/br> “吳太史所言極是……” 獻帝連連點頭,但再看到鐵箱內(nèi)的一片狼藉,再嗅到空氣中彌漫的惡臭氣味,他臉上已然浮現(xiàn)出了一絲嫌棄,話鋒一轉(zhuǎn)竟果斷將此事推給了吳良,“吳太史看來對這些古物頗有研究,若是吳太史能夠代吾來辦理此事,吾感激不盡?!?/br> “既然是陛下的意思,臣自當領(lǐng)命。” 吳良還想再研究研究其他的東西,對此自然是求之不得,卻又提前說道,“不過這些寶物還應(yīng)當著陛下的面一一清點清楚,免得出了疏漏臣實在擔不起這個責任?!?/br> “按吳太史說的辦便是。” 獻帝如釋重負道。 “但臣還有一事需向陛下請教求證?!?/br> 吳良順勢又問出了另外一個牽腸掛肚的問題,“臣聽聞漢室最為重要的傳代之寶有三樣,王莽頭、孔子屐自不必多說,唯有那高祖的斬蛇劍臣卻并未在這鐵箱中見到,不知是因為斬蛇劍并未與這些寶物一同保存,還是與那王莽頭一同遺失了?” “!” 聽吳良提到“斬蛇劍”三字,獻帝的臉上頓時浮現(xiàn)出一抹異色,不過這抹異色很快便又消失不見,只是笑著說道,“斬蛇劍并未與這些寶物一同保存?!?/br> 說完他便不再多言,仿佛刻意回避這個問題一般帶著兩名宦官快步向遠處走去。 “……” 望著獻帝的背影,吳良若有所思。 看來斬蛇劍的地位其他傳代之寶差別不小,而且保存的方式與保存的地點亦是十分隱秘,這恐怕才是漢室真正的不傳之秘。 不過根據(jù)歷史記載。 斬蛇劍最終應(yīng)該還是被曹魏拿到了,否則歷史記載中,它便不會毀于五百年后的晉朝武庫大火……不過其實也不能算毀了,正式的記載應(yīng)是“晉武帝時,武庫火焚,有王莽頭、孔子履、高祖斬蛇劍,二物皆為火焚之,惟劍飛上天而去。” 斬蛇劍并未毀于大火,而是飛上天消失了! 這便又為斬蛇劍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再加上獻帝在提到斬蛇劍時的表現(xiàn),無疑進一步勾起了吳良的好奇心。 …… 就在吳良等人仔細查看鐵箱中的漢室傳代之寶時。 誰都不曾注意到,羽林護衛(wèi)中有一個始終低著頭的護衛(wèi)悄無聲息的退到了人群之后,接著又趁看守的兵士也在向吳良這邊張望的空檔,偷偷潛入了附近的一個帳篷之內(nèi)。 再從帳篷里面出來時。 這名護衛(wèi)已經(jīng)換上了一身曹軍兵士的裝束,手中多了一支長矛。 這本是不應(yīng)該發(fā)生的事情。 但這名護衛(wèi)就是無比精準的抓住了每一個空檔,避開了所有人的眼線,悄無聲息的完成了這一切……不得不說,他的膽子的確是很大,心也的確夠細,否則但凡其中任何一步被察覺到,他便會立刻暴露,對于他這種身份的人,定是格殺勿論。 而如此喬裝之后。 這名護衛(wèi)也并未借機混出曹營逃走,而是始終漫不經(jīng)心在瓬人軍附近巡邏游蕩。 這個過程中,他的余光時而投向被瓬人軍眾人嚴密看管的裝有黑火藥的馬車,時而又投向正在專心致志查看鐵箱的吳良,似乎還在尋找時機打算做些什么。 如此觀察了好一陣子之后。 這名護衛(wèi)應(yīng)是發(fā)現(xiàn)沒有機會神不知鬼不覺的接近那裝有黑火藥的馬車,竟開始不動聲色的向吳良所在的方向靠近。 第六百四十七章 殺不死的刺客! 其實對于劉邦的斬蛇劍,吳良一直認為只是一柄普通的佩劍。 因為關(guān)于它的相關(guān)事跡只有一件,那便是劉邦在率領(lǐng)十多個奴役準備起事時,途中斬殺了一條擋在路中間的大蛇。 后來有人來到劉邦斬蛇的地方,見到有一個老婦人正在暗夜中哭泣,有人問那老婦人為何而哭,老婦人便說:“有人殺了我兒, 我在哭他?!?。 又有人問:“你的孩子為什么被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