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書迷正在閱讀:農(nóng)門貴妻、吞噬諸天、抗日之神槍手、火影傳奇之我的寫輪眼、甜蜜寵戀:總統(tǒng)夫人要改嫁!、老天逼我當英雄、被綠茶渣過的大佬們都黑化了、正牌受他怎么還是不來[穿書]、你到底有幾個野爹!、她的溫柔在外表
二格格笑笑,在椅子上坐了。 五格格的神色,卻有些淡淡的。通過大半年的調(diào)理,她臉上的疤痕淺淡不少,不仔細看,已經(jīng)看不出來。只是性子卻是變了不少,不如以前愛說愛笑。 淳王福晉笑著對初瑜說:“三個旋兒好,往后是騎馬打仗的料!你同額駙能有這份善心,會得好報的。有個孩子在眼巴前兒養(yǎng)著,這孩子來得也快些!只是寶貝天佑那邊,雖不在你們眼跟前兒,也不能疏忽了。小孩子最有靈性,父母疼不疼,他是心里曉得的!” 五格格坐在二格格下首,見母親親親熱熱拉著jiejie說話,原本就有幾分不快,聽了福晉這話,她便站起身來,硬邦邦的說道:“額娘既是曉得這個理兒,為何不多疼疼二jiejie與我?” 淳王福晉被問得莫名其妙,皺著眉道:“這叫什么話,你這是在教訓額娘么?” 五格格咬了咬嘴唇,眼圈已經(jīng)紅了,說道:“大jiejie是阿瑪與額娘的女兒,二jiejie同我就不是么?為何大jiejie能留在京城,我同二jiejie卻要往蒙古吃沙子去?大jiejie還未及笄,阿瑪就親自求了旨意;二jiejie及笄半載,宮里已經(jīng)傳出要指蒙古的話,也不見阿瑪與額娘有什么動靜?既是能為大jiejie求恩典,為何不能為二jiejie也求一求?” 雖然她與二格格不同母,但是姊妹兩個因歲數(shù)差不多,打小都在一起玩兒,感情最是深厚。 五格格這說的雖是孩子話,但是中間卻帶了怨氣。初瑜在旁聽了,不曉得該如何勸慰兩位meimei。 淳王福晉雖然有些怪五格格失禮,但是曉得她們姊妹情深,舍不得也是有的。 她嘆了口氣,苦笑道:“這滿城各大王府、貝勒府,其他人家的格格,你同你jiejie們也見過不少,有幾個能在京城的?這也是沒法子的事!” 五格格還要再說,被二格格給止住。 屋子里有些尷尬,淳王福晉對初瑜道:“正好今日新制了豆面餑餑與金糕,都是你打小喜歡的東西,叫人送來你嘗上兩口!”說著,吩咐丫鬟去端來。 金糕就是山楂熬汁后制成的,吃著最是開胃。 初瑜笑著說:“女兒還真想咱們王府的金糕了,那邊府里也有,只是吃著太甜,沒有王府這邊的清爽?!?/br> 少一時,丫鬟已經(jīng)端了兩只小碟子上來。一只白玉碟子,上面放著切片的金糕;一只瑪瑙碟子,裝的是外面沾了豆面的菊花餡糯米糕。 這紅白相配,使人看了,便覺得賞心悅目。初瑜笑著拿了小叉子,叉了塊金糕送到口中,立時唇齒生津。 “真好吃!”她一連吃了兩三塊,才戀戀不舍的收回視線,又叉了塊豆面糕嘗了。 這豆子味一入口,初瑜只覺得胃里翻滾,忙捂了嘴巴干嘔,竟似連聞也不能聞了,她青白了臉,忙從炕上起身,遠遠的站了,才覺得心口舒服些。 淳王福晉與納喇氏見了,都瞪大了眼睛,道:“這……” 東直門內(nèi),李宅。 李鼐坐在內(nèi)堂,面上有些焦急,聽到里屋傳來動靜,他立時站起身來。 只見門簾挑開,走出一個白胡子老太醫(yī)來。香彤跟在身后,眼圈有些泛紅。 李鼐迫不及待的問道:“周太醫(yī),診得如何?可是……可是有了?” 老太醫(yī)笑著拱拱手,道:“恭喜大公子,里面這個小奶奶確實有喜了!” 李鼐長吁了口氣,面上滿是歡喜,嘆道:“天可憐見……” 第0361章 暮年 圣駕出京兩天,康熙的諭旨便傳回京城,這次的怒火卻是撒向宗室的。 前幾日淑惠妃發(fā)引時,眾皇子阿哥皆步行恭送,但是輔國公普照等人則在后乘馬而行。有人將乘馬而行的宗室名單告到御前,康熙見了勃然大怒,便下了旨意令宗人府那邊確查舉奏。 未幾,宗人府的折子送達御前,牽連進的名單一大串,其中爵位最高的是貝子,剩下的就是輔國公與其他宗室。 康熙念及貝子蘇努等留任,皆已年邁,情有可原,著從寬免議。輔國公普照與星海兩個,則俱著革爵,禁錮宗人府,另擇襲封之人承襲。 不過是去了個老太妃,處置了幾個堂官、兩個宗室,總算是暫消康熙的怒火。 這次圣駕出行,整個氣氛就是壓抑的迫人,人人皆小心翼翼,生怕哪里惹怒了康熙。 這次差事比曹颙想象中的久得多,不曉得康熙是怎么想得,十九日到安奉殿、孝陵謁暫后,次日又啟行往熱河行宮行進。 在路上,曹颙收到家書,曉得初瑜又有了身孕的消息。曹颙心中也說不出是喜是憂,給初瑜寫了封長信,少不得啰啰嗦嗦的囑咐很多。 按照這個時候的世情看,曹家長房這支實是人丁單薄了些。曹颙曉得初瑜面上不說,但是也因外界傳言的“妒婦”之名難過。 她不是怕自己名聲受累,而是怕因自己個兒的緣故,耽擱了曹家子孫繁衍大事。 想到這些,曹颙心下也就釋懷。到底是第二個孩子,還能比初次生育更難?更何況是在京城,請個好太醫(yī)也便宜。 因此,他憂心盡散,只剩下歡喜。想著難免父母那邊想著也是記掛著兒子媳婦這邊的動靜,他便也給江寧父母寫了家書。 這往北面去,比直隸卻是更冷了,不少文官都凍病,卻沒有人敢在路上耽擱,怕落得個不勤勉的罪名,皆咬牙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