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3章
書迷正在閱讀:農(nóng)門貴妻、吞噬諸天、抗日之神槍手、火影傳奇之我的寫輪眼、甜蜜寵戀:總統(tǒng)夫人要改嫁!、老天逼我當英雄、被綠茶渣過的大佬們都黑化了、正牌受他怎么還是不來[穿書]、你到底有幾個野爹!、她的溫柔在外表
太后病重的消息,也傳到李氏耳中。 她是外命婦,沒有宮中傳召,也無資格進宮探視,只是開始吃齋,每日早晚在佛前禱告。另外,她還拿了五百兩體己銀子,交給初瑜,讓初瑜舍到寺里,為太后祈福。 這似乎注定是個不平凡的冬季,因為打十月中旬圣駕到京,順天府就報稟京城發(fā)現(xiàn)痘疫。到了十月底,衙門統(tǒng)計的染痘人數(shù)已經(jīng)數(shù)百人。 曹家內宅的幾個孩子,都是種了牛痘的,但是家中仆從下人也有兒女,也要防著外頭傳來疫病,也是學著其他人家,緊閉門戶。 曹颙與曹寅說起牛痘之事,只有悵然。雖已掌握種牛痘的法子,但是沒有康熙允許,他們也不敢外傳。 這痘疫最是要命,患病十人,要死兩、三個。疫病橫行時,死三、四個也是有的。 康熙帝王遲暮,喜怒不定,誰也揣測不到他的心思。就連曹寅,雖有顧念蒼生之心,也不敢去違逆這位帝王的心意。 曹颙這邊,盼不到康熙愛惜民生,只能盼著雍正。 真是史筆殺人,康熙的“仁孝”都有很大的水分,但是史家卻愿意錦上添花,將這位帝王夸得很一朵花似的。 國庫這般空糜,與他五下江南,每年避暑塞外,加上春幸畿甸,冬巡皇陵不無干系。 十一月初二,就在皇太后病狀稍輕之際,康熙出宮,幸湯泉了。對外頭的說辭,是康熙的老寒腿犯了,外加最近幾日在太后宮問安,受了風寒,所以去湯泉料理。 雖說太醫(yī)說太后這邊稍安,但是康熙也不敢輕忽,使人在湯山至德勝門、德勝門至大內之間設立兩處腰站,各派一司官與一筆貼式值班,專門負責康熙給太后的請安折子與太后宮到御前的消息。 如此一來,明眼人都看出來,太后已是時日不多。 原本每年這個時候,少不得各個王公府邸都要攜帶家眷,到湯泉外宅小住,今年卻是很少有這個興致。 這臘月都是京城嫁女娶婦的時候。因為一年到頭,只有年底最清閑。今年因皇太后病重,不少人家開始將婚期提前,都怕遇到國喪,耽擱了嫁娶。 因此,有的人家也顧不得天花,都商量著將婚期提前,要在冬月里完婚。 曹府這邊,也收到不少張請?zhí)jP系好的人家,曹寅權當散心,親自前往;關系平平的人家,就使人送了禮金。 李氏這邊,聽說內務府已經(jīng)預備太后后事,跟丈夫與兒子商議,想要往宮里探望。 打太后帶病回宮,想要請安探疾的內命婦、外命婦有不少,都讓德妃娘娘與宜妃娘娘給回絕了。這也是順承康熙旨意,怕饒了太后養(yǎng)病。 畢竟是病中,這要是接待命婦請安也要折騰。 曹寅與曹颙這邊,心里沒底,但是曉得李氏感念太后這幾年的照拂,還是依照規(guī)矩往宮里遞了請安帖子。 李氏這一番心意,使得德妃與宜妃好生為難。 她們兩個都是水晶心肝,通過蛛絲馬跡,曉得李氏的真實身份,也明白太后真心看重李氏。 猶豫再三,她們兩個都不敢做主,怕處置不當,惹了康熙的怪罪,就使人請折子送到湯泉御前,請康熙圣裁。 因宮中到湯泉有兩處腰站,都是預備著快馬,所以這折子當日就批回來,只有一個字“準”。 德妃與宜妃看了這御筆批示,對視一眼,各有思量。 兩人都明白,這明著對李氏好的是太后,說不定實際上是湯泉那位。 康熙對皇子雖不假顏色,對于公主們卻是不同。要不然三公主也不會以庶出的身份,得封“固倫公主”的封號。更不要說,李氏的生母,不是諸妃能比的;就算比起元后赫舍里,也是只高不低。 即便太后薨了,只要李氏還在,曹家的富貴日子就要繼續(xù)。 二妃知曉這個道理,都是暗暗上心。 李氏哪里會想到這許多,聽說宮里準了請安,將新制成的一套衣裳帶著,同初瑜一道進宮。 寧壽宮,暖閣中。 李氏與初瑜婆媳跟著內侍進來時,只覺得滿屋子藥味兒,寂靜無聲。 德妃與宜妃兩個都侍立在側,見她們兩個要跪下請安,宜妃上前一步,低聲說道:“還是別多禮了,太后等了好一會兒,方才還問起,曹夫人請上前說話?!闭f到這里,看著初瑜道:“王嬪那邊,有事尋大格格,大格格先過去那邊瞧瞧吧。” 初瑜聞言,曉得是要支開自己兒,有些不放心婆婆,卻是也沒法子,只能低聲應了。 待跟著內侍到了王嬪處,王嬪請她放心,初瑜才好些,心中不免胡思亂想,看來婆婆的身份宮里幾位娘娘也是曉得的,要不然也不會這般另眼相待,只是不曉得這是不是婆婆的福氣。 暖閣中,太后睜開眼睛,拉著李氏的手,淚眼婆娑。 德妃與宜妃對視一眼,都悄悄退了出去,只留下太后身邊近侍宮人。 李氏見太后頭發(fā)全白,臉上暮色沉沉,心中也是哀痛莫名,含著淚道:“太后,請您老人家好好休養(yǎng),早日好起來,還盼著跟著太后去摘朵科爾沁的馬蓮花,看看大鴻雁?!?/br> 這句話,用的蒙語,是來之前對讓烏恩翻成蒙語,李氏硬背下的。 “科爾沁,姑祖母……姑姑……”太后聽了,身子顫動,喃喃道…… 第0773章 點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