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久久,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成熟女人色惰片免费观看,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精品,综合激情平台夜夜做,avt天堂网手机,久草色网视频国产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東唐再續(xù)在線閱讀 - 第227節(jié)

第227節(jié)

    公元719年,渤海一代英主大祚榮去世,渤海舉國哀悼。唐玄宗親自接見了渤海國的報喪使者,并賜帛五百段。為表重視,朝廷還專門派外交官去渤海吊唁。渤海為大祚榮舉行了隆重的國葬,謚之為高王。

    隨后,朝廷再次遣使冊封大祚榮長子大武藝為渤??ね?,還兼領“九姓燕然都督”。大武藝即位后繼承父親的遺志,東征西討,建功立業(yè),使得疆土不斷擴張,渤海聲威大振。雖然如此,有一件事還是讓雄心勃勃的大武藝耿耿于懷,那就是在渤海北部稱雄的黑水靺鞨。黑水靺鞨是個強大而松散的部落聯(lián)盟,分散在黑水(黑龍江與松花江匯合點以下到入??冢┠媳钡膹V闊地區(qū)。黑水靺鞨廣袤疆土讓大武藝垂涎三尺;黑水靺鞨與唐朝的密切來往更讓大武藝眼紅。黑水靺鞨也是唐朝隸屬下的地方民族政權(quán),與渤海有相同的政治地位。但黑水靺鞨與唐朝發(fā)生關(guān)系較早,在公元722年,唐玄宗就已經(jīng)封其酋長為勃利刺使。僅開元年間其遣使朝唐就達十五次以上,足見其與內(nèi)地關(guān)系的密切程度。黑水靺鞨不僅對朝廷的貢品珍貴豐富,在黑水府建立后,他們還主動要求朝廷派員督導。唐朝對黑水靺鞨的順從行為非常滿意,除了滿足他們的種種要求之外,還賜給大量的生活必須品,并給黑水府的官員們封賞授官。這不免令大武藝產(chǎn)生政治上的危機感。

    大武藝經(jīng)過一番認真思考之后,決定用武力征服黑水靺鞨。他的理由是:“今不計會,即請漢官,必是與唐家通謀,腹背攻我也?!边@一決定,立刻遭到以大門藝為首的反戰(zhàn)派的反對。大門藝曾做過多年唐朝的宿衛(wèi),不僅對大祚榮的外交政策有較深的理解,對唐朝的軍事實力也非常了解。他認為,對黑水靺鞨開戰(zhàn)就是背叛唐朝,而背叛唐朝無異于以卵擊石!大門藝義正辭嚴地勸誡大武藝:“唐國人眾兵強,萬倍于我,一朝結(jié)怨,自取滅亡?!贝笪渌嚫韭牪贿M去,命大門藝為進攻黑水靺鞨的主將。大門藝無奈,兵臨黑水靺鞨邊境時,再次上書大武藝退兵。大武藝非常氣憤,革去大門藝職務,準備將其召回殺掉,另派其從兄大壹夏統(tǒng)率三軍攻打黑水靺鞨。

    大門藝見勢不妙,逃出軍營,投奔唐朝,向朝廷匯報了大武藝的行為和自己的遭遇。為了嘉獎大門藝,朝廷授予他為左驍衛(wèi)將軍,并賞賜了許多東西。大武藝聞訊氣得火上澆油,一次一次地要求唐朝殺死大門藝,遭到朝廷的拒絕。這樣一來,大門藝就成為渤海與大唐關(guān)系的焦點。

    大武藝對黑水靺鞨的軍事行動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他對大門藝又鞭長莫及。雖然唐玄宗多次派人勸阻大武藝,但收效甚微。正在此時,契丹利用渤海與唐朝的矛盾,慫恿大武藝進攻唐朝。不自量力的大武藝于公元732年兵發(fā)水旱兩路,大舉犯唐。戰(zhàn)爭初始,唐朝在毫無準備的的情況下非常被動,大武藝所向披靡。唐朝一旦緩過神來,立刻調(diào)集大軍從西、南兩個方向進擊渤海,打算將其一舉消滅。新羅國王領奉朝廷之命,領兵十萬殺向渤海。由于時值冬季,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未及交戰(zhàn),人馬就死傷過半。大門藝所率人馬從幽州一帶向西境進攻也毫無進展。唐玄宗認為這是天不滅渤海,下令撤兵。

    雖然朝廷大軍撤去,大武藝還是被嚇得心驚rou跳,自己的莽撞冒失幾乎造成滅國之災!為了避免事態(tài)擴大,大武藝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說這場戰(zhàn)事實為兵諫,起因為“兄弟之爭”。為使渤海轉(zhuǎn)危為安,大武藝派人到長安呈送“請罪表”,表示自己追悔莫及、痛改前非的心情。唐玄宗從大局出發(fā),原諒了大武藝,讓來人帶回一份恩威并用的諭旨:“敕渤??ね?、忽汗州都督大武藝:不識逆順之端,不知存亡之兆,而能有國者,未之聞也。卿往年背德,已為禍階,近能悔過,不失臣節(jié),速復非遠,善又何加。朕記人之長,忘人之短,況此歸伏,載用嘉欣,永祚東土?!睆拇耍澈U?quán)與大唐的關(guān)系一如既往,“門藝事件”就此了結(jié)。

    馮道在李曜身邊數(shù)年得到了可稱全方位的培養(yǎng),以他的能力眼光,可以清楚地從這段歷史看出,所謂“兄弟之爭”,絕不是家長里短的瑣事,而是治國方略之爭。大門藝在忠唐還是叛唐的大是大非面前清醒地認識到,渤海與大唐的關(guān)系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不惜以自己的身家性命,維護渤海與大唐的關(guān)系,具有非凡的膽識和眼光。他的以身作則和朝廷的武力威攝,使得大武藝幡然悔悟,懸崖勒馬,挽救了渤海國。大門藝的行為對渤海后代統(tǒng)治者產(chǎn)生了深遠的積極影響,這一點在“安史之亂”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大武藝在位十八年,于公元737年壽終正寢,其子大欽茂繼位。唐朝冊封他為渤??ね?、左繞衛(wèi)大將軍、忽汗州都督。大欽茂雖然不像他的父親那樣驍勇善戰(zhàn),東征西討,但其政治頭腦非常清醒。他以唐朝為榜樣,勵精圖治。他不僅大膽啟用文人,使各級領導機構(gòu)知識化、科學化,還大力提倡學習吸收中原文化,在當?shù)亟W堂的同時,還向唐朝派出大批“留學生”,中原的科學文化開始大量地向渤海涌進。這些措施,讓渤海政權(quán)更加穩(wěn)固,“海東盛國”現(xiàn)出雛形。如果說以武略治國有方的要數(shù)武王大武藝和宣王大仁秀的話,那么,以文治著稱的就是文王大欽茂和第十一代王大彝震了。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本來,地處邊陲的渤海與這場叛亂沒有任何關(guān)系,但是,安祿山以平盧節(jié)度使并兼任渤海黑水四府的經(jīng)略使,正巧是渤??ね醮髿J茂的頂頭上司,這就使渤海處于極其敏感的位置上。大欽茂對這場叛亂有著清醒的認識,并做好了必要的準備。首先,他把重兵調(diào)往西線,以防安祿山將戰(zhàn)火引向渤海;之后,又頻繁地派出使者前往東鄰日本,與日本互通信息,并主動為日本與唐朝來往的使者設置中轉(zhuǎn)站。戰(zhàn)爭使渤海與唐朝有四年時間失去聯(lián)系。而在這四年中,大欽茂對唐玄宗一直忠心耿耿。

    公元756年,大唐之平盧留后徐歸道派人來渤海征調(diào)兵馬,要求渤海派騎兵四萬來會,合擊安祿山。大欽茂沒有輕信,將來人扣留,然后派人核實情況。結(jié)果,同年末,徐歸道歸附安祿山,成為反唐的干將。后來唐朝準備收復失陷的西京,派進義到渤海聯(lián)絡,大欽茂對此同樣表示懷疑,“且留進義,遣使詳問”。上述事件可以看出,大欽茂不僅在政治上干練穩(wěn)重,而且深明大義,對大唐忠心不渝。因“安史之亂”遠避四川的唐玄宗,對大欽茂無限感激?!鞍彩分畞y”平定后的公元762年,大唐正式詔以渤海為國,晉封大欽茂為渤海國王。此后,渤海國與大唐的聯(lián)系更為緊密。

    馮道自己對渤海國本身也頗有好感,這主要是因為某種文化認同感——渤海國在接受唐朝政治制度、學習科學生產(chǎn)技術(shù)的同時,也將中原的儒學、佛教、文學藝術(shù)等也大量地吸收到渤海。唐朝與渤海互派的使者,大多都是飽學之士,在完成政治使命的同時,也大量地傳播了中原文化。渤海派到長安的“留學生”,學習古今制度,攻讀儒家經(jīng)典,參加唐朝的貢舉考試。渤海國相烏炤充與其子烏光贊,先后考中進士,一進傳為美談。渤海地區(qū)普遍使用漢字,渤海人也有較高的文學造詣。晚唐著名詞人溫庭筠曾寫下這樣的詩章――《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疆里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舊國,佳名在中華。定界分秋漲,開帆到晚霞。九門風月好,回首是天涯。”

    顯然,大唐文化對渤海的深刻影響,作為文人出身的馮道,自然而然地親近這樣一個跟自己“車書本一家”的渤海屬國。實際上也正是由于渤海統(tǒng)治者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積極學習中原各種成功的經(jīng)驗來發(fā)展、狀大自己,這才使得他們能坐穩(wěn)二百多年的江山。

    “朝廷自右相輔政以來,倉廩豐實,萬民齊頌,討賊伐逆,戰(zhàn)無不勝,今年便平定了鳳翔藩帥李茂貞之亂,舉國振奮……”馮道自然絲毫不會放過替大唐、替恩師吹噓宣傳的機會,開始向大封裔施加一些影響。

    “那是,那是,孤……哦,某雖地處僻壤,亦久聞右相威名,實乃當世伊、周?!贝蠓庖徇B忙表示自己對右相的景仰。

    馮道臉上笑容更盛,點頭道:“右相閣下對于渤海,一直十分看重,對于渤海歷代忠勤守正,也是贊譽有加,常與身邊人言‘唐藩百國,無出渤海之右者’?!?/br>
    大封裔聞言,受寵若驚,喜不自禁:“右相當真明鑒千里,我渤海歷代國主因仰慕上國風范,克忠職守,絲毫不敢怠慢,迄今已兩百余年矣。”他說到此處,忽然有些感慨:“可惜某前次出使大唐,未能得見龍顏,冊書也非御筆親就,我王至今仍極遺憾……”

    馮道笑道:“此事好辦……不瞞王子殿下,前次你到長安,正值動亂,是以留下這般遺憾。如今右相輔政,國富兵強,陛下垂拱而治,哪里是當年模樣?何況渤海中正,簡在帝心,右相也極是看重,若渤海對冊文心中有憾,何不再來長安?料陛下、右相都會深感渤海誠意,繼而鳳臺擬制、天子用寶,還渤海國一個正大光明的渤海國王,王子以為如何?”

    大封裔大喜過望,如果此事辦成,別說一個造反刁民沒找回去,就算再大的事,國主也盡能包容得下!要知道大唐的冊封,可真不是那么容易拿的!

    大封裔心中明白,渤海國王(第一、二代為“郡王”,自第三代大欽茂起為“國王”)能否得到唐朝的冊封是其地位合法與否的重要標志,渤海不僅接受唐朝冊封,并一貫要得到冊封才會被認為合法。

    事實上唐廷對渤海諸王的冊封十分慎重,一般都是子承父位,自然下延,當然也有例外。如公元793年,渤海國王大欽茂病故,其后一年之中有大元義和大華玙兩位王廢亡,這反映了渤海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斗爭的激烈。公元794年,大欽茂之少子大嵩璘即王位,改元“正歷”。隨即派人到唐朝請求冊封。第二年(795年)唐德宗遣內(nèi)侍殷志瞻來渤海冊封大嵩璘,但僅授其為渤??ね?,而非國王。這是渤海國勢衰弱的佐證。大嵩璘為擺脫內(nèi)部矛盾帶來的困境,再次遺使唐朝,提出進封國王的請求。三年之后,唐德宗終于同意了大嵩璘的要求,授他以銀青光祿大夫、檢較司空、渤海國王、領忽汗州都督。雖然冊封了“國王”,但散官爵位仍然比其父大欽茂“檢較太尉”低??梢娞瞥瘜Σ澈5膬苑?,并不完全是例行公事,而是嚴格把關(guān),極其鄭重和負責任的。而大嵩璘也沒有辜負唐朝的期望,他著力收拾官廷政變后的殘局,繼續(xù)推行父王大欽茂制定的基本政策,穩(wěn)定了政治局勢,擺脫了困境,使社會經(jīng)濟在穩(wěn)定中有所發(fā)展。

    唐廷對渤海國兩百余年的影響力,決計不是玩笑。上溯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龍元年、渤海高王八年)唐中宗復位,中宗派遣侍御史張行岌來到“舊國”(今吉林省敦化敖東城)對大祚榮進行招慰。大祚榮對唐朝表示了友好的態(tài)度,派遣兒子大門藝隨張行岌到長安,唐朝留為宿衛(wèi)。唐廷了解了靺鞨政權(quán)的情況和大祚榮對唐朝的態(tài)度,準備派遣使臣冊封大祚榮,卻因契丹、突厥連年襲擊唐朝邊境而被耽擱。公元711年突厥默綴可汗向唐朝請求和親,表示臣服唐朝。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唐睿宗于公元713年(唐先天二年、開元元年)派郎將崔訢(忻),以攝鴻臚卿的身份,敕持節(jié)宣勞靺鞨使的名義,從長安到登州(今山東蓬萊)入海,從現(xiàn)在的旅順口登陸,溯鴨綠江而上,再陸行,到達渤海“舊國”,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wèi)員外大將軍、渤??ね酰⒁源箪駱s統(tǒng)轄的地區(qū)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從此,大祚榮建立的靺鞨政權(quán)“始去靺鞨號,專稱渤?!?,正式隸屬于唐王朝的版圖,成為唐朝的一個地方行政機構(gòu)——忽汗州都督府,大祚榮成為渤??ね?、忽汗州都督府都督,他既是地方民族政權(quán)的最高統(tǒng)治者,同時又是唐王朝的地方官吏。

    公元719年大祚榮去世,渤海派使臣到唐王朝告哀,唐玄宗詔贈特進,賜物五百段,遣左監(jiān)門率上柱國吳思謙攝鴻臚卿持節(jié)充使前來吊祭,并冊封其子大武藝為左驍衛(wèi)大將軍、渤??ね?、忽汗州都督。唐王朝設置平盧節(jié)度使,治于營州(現(xiàn)在的遼寧省朝陽市),管理渤海事宜。此時大武藝聯(lián)合突厥,通聘日本,抵制新羅,企圖統(tǒng)一靺鞨各部,北征黑水靺鞨,以致在突厥的支持下于公元732年和唐王朝發(fā)生了戰(zhàn)爭。遭到唐朝武力震懾后,大武藝于公元733年向唐玄宗上表謝罪,唐玄宗表示諒解,從此以后,渤海和唐王朝的政治關(guān)系日趨密切。在大武藝在位的十八年里,派遣使臣朝唐入貢二十三次,足以證明大武藝對處理和唐王朝的關(guān)系的重視。

    公元738年大欽茂接替大武藝登上最高統(tǒng)治的寶座,唐玄宗派遣內(nèi)侍段守簡到渤海冊封大欽茂為渤??ね酰蠼鹞岽髮④?,忽汗州都督。有玄宗冊封大欽茂的全文為證:

    “皇帝若曰:于戲!王者宅中,守在海外,必立藩長,以寧遐荒。咨爾故渤海郡王嫡子大欽茂,代承緒業(yè),早聞才干。昔在爾考,忠于國家;爰逮爾躬,當茲負荷,豈惟立嫡,亦乃擇賢。休問可嘉,寵章宜及,是用命爾為渤??ね酰瑺柾鶜J哉!永為藩屏,長保忠信,效節(jié)本朝,作范殊俗,可不美歟?!?/br>
    唐玄宗要求大欽茂長保忠信,永遠做唐朝的屏藩,效節(jié)唐朝。大欽茂也順應歷史發(fā)展的潮流,把忠實于唐朝,密切和唐朝的關(guān)系做為基本國策,保證了渤海長期安定的政治局勢。大欽茂積極學習中原的封建典章制度和文化,請求抄寫《唐禮》及《三國志》、《晉書》、《十六國春秋》等典籍,形成了向中原學習的高潮;在渤海建立了三省六部的中央統(tǒng)治機構(gòu),確立了五京,實行京、府、州、縣的郡縣制度,發(fā)展生產(chǎn),擴大疆域,密切了和唐王朝的政治關(guān)系,極大地推動了渤海社會的發(fā)展。大欽茂在位的五十余年間,恪守地方臣子的禮儀,派遣使臣朝唐入貢四十九次,有時一年內(nèi)朝唐四、五次。大欽茂忠實于唐王朝的行動得到唐朝朝廷的高度評價,唐朝先后四次冊封大欽茂,最后不僅進封他為渤海國王,還加拜司空兼太尉。

    第六代王大嵩璘,唐德宗起初冊封他為渤海郡王,而沒有冊封他為國王,這就削弱了他的統(tǒng)治地位和聲望權(quán)威,因此他再次遣使朝唐,要求重新冊封。唐王朝于公元798年重新冊封他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司空、渤海國王、忽汗州都督,公元805年又加封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大嵩璘在位十五年間,前后入貢九次。

    在此以后的大元瑜、大言義、大明忠時期,唐王朝依照前例均將其冊封為渤海國王,渤海也照例入唐朝貢、賀正、告哀,唐憲宗在麟德殿召見,賜宴、授官、賞賜。

    第十代王大仁秀不是大祚榮直系后代,他以大明忠從父的身份,掌握了國家大權(quán)。顯然,這段時間渤海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有過一場激烈的斗爭。但大仁秀忠實于唐王朝,積極學習中原封建文化的國策一如既往。正因為如此,才使大仁秀之世,“南定新羅,北伐海北諸部,開大境宇,并厘定京府州縣之名”,各方面的封建制度逐步臻于完善。在大仁秀和大彝震的前期(公元831—840年),渤海與唐朝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咸和二年唐文宗召見渤海使節(jié),賜宴、賞賜,咸和六年大彝震又派遣兒子大明俊等入唐朝貢。王子大昌輝從唐朝回國時,文宗皇帝熱情的賞敕大彝震一封信,對大彝震倍加贊賞。其信全文如下:

    “敕渤海王大彝震:王子大昌輝等自省表陳賀并進奉事,具悉。卿代襲忠貞,器資仁厚,遵禮義而封部和樂,持法度而渤海晏寧。遠慕華風,聿修誠節(jié)。梯航萬里,任土之貢獻俱來;夙夜一心,朝天之禮儀克備。龍庭必會,鯷域何遙,言念嘉猷,豈忘寤嘆!勉弘教義,常奉恩榮。今因王子大昌輝等回國,賜卿官告及信物,至宜領之,妃及副王、長史、平章事等各有賜物,具如別錄?!?/br>
    從公元841年至905年,即大彝震后期到現(xiàn)在在位的第十四代王大瑋瑎時期,唐朝藩鎮(zhèn)各據(jù)一方,王朝中央趨于瓦解,政局混亂,民不聊生,結(jié)果爆發(fā)了黃巢、王仙芝等民亂。盡管如此,渤海仍然派遣使臣朝唐入貢,只是次數(shù)明顯減少,平均每七年一次。

    大封裔心中已經(jīng)打定主意,這次回國,不僅要請求國主再次請封,而且還須朝貢,當然順帶也必須看看……唐廷中樞方面,現(xiàn)在究竟是個什么情況。

    只是有一點,他必須提前問清楚,以免事有不諧,自己擔不起責任,于是面色郝然,遲疑著問道:“天使見諒,不知天使這話,可有十足把握?”

    馮道早料到他會有此一問,哈哈一笑,成竹在胸地回答:“不瞞王子,國朝中書令、河中節(jié)度使兼左右十二衛(wèi)大將軍、隴西郡王李正陽公,正是敝人恩師。”

    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九)

    寒風呼嘯,瑞雪飄飛,轉(zhuǎn)眼又是年關(guān)。

    大明宮中,放眼盡是一片銀裝素裹,唯有總參謀部外的積雪化得干干凈凈。不為其他,只因為總參這幾日幾乎通宵有人執(zhí)勤在崗,門庭若市之下,這雪也就積不起來了。

    此時,總參議事堂內(nèi)傳出一陣爽朗地大笑,有人語氣輕松地道:“右相,王建這次怕是真要嚇破膽子了,上表請罪且不去說,這百萬貫錢的貢禮,可就不是小數(shù),夠他‘蜀中王’rou疼好一陣子了。”

    另一個粗豪的聲音卻道:“贖罪錢雖然不少,不過朝廷大軍既然已經(jīng)拿下利州,隨時可以兵臨劍閣,而鳳翔、興元如今亦俱在我手,可為前線就近提供輜重中轉(zhuǎn),那又何必頓兵不前?依某之見,不如一鼓作氣,攻破劍閣、底定巴渝,如此則蜀中天府光復,朝廷今后若要東出潼關(guān),也便沒有了后顧之憂。”

    之前那人則不同意,反駁道:“劍閣天險,只怕未必那么好破。”

    粗豪的聲音哼了一聲,反問道:“你這話的意思,未免太看輕了史副總參。先前王建五萬蜀軍精銳固守興元,史副總參手中也不過五萬余兵,卻也同樣拿下了這漢中雄城。劍閣雖險,難道便是金湯之固?須知我河中兵鋒所向……”

    李曜的聲音忽然響起,打斷了這句話:“如何用兵,乃總參之責;是否用兵,卻是中樞之職。況且,興元之戰(zhàn)所以得勝,非獨一鎮(zhèn)之功,實邠寧、天雄、保塞等諸軍顧全大局,服從調(diào)度,拼死協(xié)從作戰(zhàn),因此而獲,論及此事,不可失之偏頗?!彼⑽⒁活D,才繼續(xù)道:“而今,朝廷已為前線將領議定功勛,慰勉制書本相已經(jīng)副署,明日即將下達利州前線。至于各級軍校、參謀等輩功勛詳情,料來南面行營也該上呈總參及兵部了,屆時你等須得細細審查核實,論功行賞,不得輕忽遺漏,或者賞罰失當,明白嗎?”

    李曜一開口吩咐,眾人忙不迭應了。他“嗯”了一聲,又道:“至于戰(zhàn)和……不妨與你們直說,今冬是打不成了,前番囤積的糧食,連續(xù)支撐了東西兩線兩次大戰(zhàn),已然消耗殆盡,朱溫遭此一擊,也正在加緊搜刮治下各地,想再從中原通過某些暗底下的商路買糧,價格之高,全不是做買賣的模樣,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事了?!?/br>
    之前那粗豪的聲音頓時大失所望:“這么說,至少得等明年秋收之后才能再戰(zhàn)?這……也太久了吧?”

    李曜的聲音仍如往常一般沉穩(wěn)寧靜,語氣中有著讓人下意識就愿意相信的魔力:“兩軍僵持之局,其實也在戰(zhàn)斗。這時候,比的是誰能不露破綻。就像兩個神箭斥候野外遭遇,雙方都已埋伏起來,也都知道對方正等著自己……誰的耐心好,誰就更能穩(wěn)定,也就必然是最后的勝者?!?/br>
    粗豪的聲音愕然:“???”

    早先那爽朗的聲音卻笑道:“莫非右相斷定王建那邊,要禍起蕭墻了?”

    李曜沒有正面回答,卻說了一句震驚眾人的題外話:“政事堂決定,不接受王建的請罪,并貶王建為慈州昌寧縣令?!?/br>
    眾人驚愕半晌,即便那爽朗的聲音也有些疑惑了,遲疑道:“右相,王建怕是縱死也不會接受這樣的貶斥……”

    李曜笑了笑,道:“當然,本相料定,他接到詔書之后,定然只能一不做二不休,破釜沉舟、放手一搏了?!?/br>
    小年當日,大唐天子李曄頒布詔書,宣布不接受蜀中罪臣王建的請降,并列指他十大罪狀,決定貶王建為河東慈州所轄的昌寧縣令,由右相李存曜任“兩川行營都統(tǒng)”,且“權(quán)知兩川軍政”,全面主持朝廷對兩川討伐戰(zhàn)的一切事宜。

    與此同時,鄜坊節(jié)度使李思敬以病請辭,金商昭戎軍節(jié)度使馮行襲也同日上表,以老病為由,請歸朝。朝廷同日下詔,拜馮行襲檢校司空、兵部左侍郎,封順國公;李思敬去職,封和國公。同時撤銷鄜坊、金商兩處軍鎮(zhèn),使保大軍、昭戎軍與神策殘軍混編,去蕪存菁,形成左右龍武、左右神武四軍,與此前已經(jīng)重建的左右羽林軍合為北衙六軍。至此,原本早已衰敗的北衙六軍得以全面重建。

    如果再加上李曜總領的南衙十二衛(wèi),即便不算河中鎮(zhèn)兵,長安附近也有南北衙十八衛(wèi)軍,共計戰(zhàn)兵十二萬六千。而河中鎮(zhèn)兵則有左右開山、左右破陣、左右摧城、左右定遠、左右鎮(zhèn)遠、左右靖遠共計十二軍、八萬四千戰(zhàn)兵,至于近衛(wèi)軍,在增添了火龍騎之后,總兵力達到一萬二千戰(zhàn)兵,為諸軍之首。如此算來,河中鎮(zhèn)兵總兵力已經(jīng)達到九萬六千戰(zhàn)兵,接近十萬之多。

    而這兩部分兵力,實際都是由李曜一手掌握,兩者相加,足有二十二萬余大軍!

    倘若再算上李嗣昭、李嗣源、李存審三帥所領兵馬,乃至涇原一鎮(zhèn)也早已聽從朝廷調(diào)度,則李曜可以動用之兵力,終于突破三十萬戰(zhàn)兵,不在朱溫之下!反觀晉王李克用,連遭打擊之后,即便剛剛募兵,如今全軍也只有十四五萬之數(shù)了。

    朝廷這邊的消息傳到蜀中,王建大怒,果然如李曜所料,一不做二不休,來了個破罐子破摔,在周德權(quán)等人的攛掇下,直接登基稱帝,國號“蜀”,改元“武成”。

    不過王建在韋莊的建議下,還東向痛哭三日,以表對大唐的忠心,并傳檄天下,說“沙陀實已篡唐”。

    王建以王宗佶為中書令,韋莊為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唐道襲為樞密使,任知元、潘峭為宣徽南北院使,王宗裕為太傅,王宗侃為太保兼侍中,以曾任唐廷觀軍容使的嚴遵美為內(nèi)侍監(jiān),授唐臣王進等三十二人官爵。

    一名少年郎君站在桂湖邊上,任清風撲面,想起當年和老和尚在這里一起喝茶,而后笑言拜師,竟得貫休大師應允的場景,即便自己坦誠其實乃是女子,貫休大師也只是笑著說無妨,“佛前何有男女?”如今舊景仍在,而人已非,往事如風而去。

    那時,她游歷蜀中,雖然年僅十三,但名聲鵲起,人稱“神童”。她此前回到老家,但貫休老和尚自從王宗滌死后,便被王建邀請去了成都,在新建的龍華道場做住持,而與她當日有過數(shù)日面緣的智乾小和尚早已離開寶光寺,外出云游,也正因為如此,今日才在此處偶遇。

    慢慢地,在外自稱黃崇嘏的女子終于從往事中回到這清凈的月夜了。她轉(zhuǎn)過頭來看著智乾道:“豆腐和尚,智乾大師,別來可好?”

    智乾的臉一下就紅了,沒想到分別許久,黃姑娘仍是如此促狹。

    “小僧……某智淺才薄,怎敢妄稱‘大師’?黃家郎君,莫要取笑。”

    黃崇嘏盯著他,臉上似笑非笑,道:“莫要取笑,自無不可!不過,你要從實招來,你是不是在這里等我,故意做豆腐招我上鉤?你怎么知道我在外改了名字?而且,你又怎么知道我會到劍門關(guān)來?”

    這一連串的提問差點把智乾問了個暈頭轉(zhuǎn)向。他定定神,道:“是,某確是特意在此迎候你的。月初之時,某回新都,偶遇令兄,他說你在外自稱黃崇嘏;某在成都見了師尊,他則說,天下大勢,再歸長安,說你必去長安,且必走劍門,領略天下第一雄關(guān)的風采。某如今四處云游,居無定所,也想來湊個熱鬧,所以就帶了令兄的書信在此等候。其實某也不知能否真的遇上你,佛說隨緣罷了。”

    黃崇嘏上下打量他,奇道:“才三年的時間,你怎么和以前大不一樣了?”

    智乾摸摸自己的臉,呵呵笑道:“以黃姑娘之聰明,居然沒有認出我這個蠢笨的小和尚?!逼鋵嵥约阂掺[不明白,離寺四年來,自己的相貌為何大有變化。此前回到新都寶光寺的時候,寺里的師兄們也是愣了老半晌才認出他的。

    被智乾一揶揄,黃崇嘏反倒鬧了一個大紅臉,她自小有神童之名,記憶力本也極好,認不出人似乎的確有些不應該。于是打岔問道:“你怎么改了俗家的名字?你不做和尚了?”

    智乾聽她這么一問,臉色突然鄭重起來,道:“自從悟道之后,某本以為自己已經(jīng)開竅,但心中的困惑卻越來越多,所以才取了個俗名‘何知淺’。今天正好說與你聽,也可共同參析一番?!?/br>
    黃崇嘏掩口笑道:“要論道嗎?莫急莫急,且等我找個物什來。”

    智乾被她一逗,想起前事,不禁啞然失笑道:“黃施主,此處卻沒有狗,倒是有只驢。如果施主樂意施舍,貧僧倒是愿意效勞!”說罷,眨眨眼睛,看著黃崇嘏騎來的那頭驢。他本來是個深沉寡言的人,不知怎地,一遇上黃崇嘏,話也多了,人也幽默活泛了。

    黃崇嘏大笑:“這驢可萬萬吃不得,我若沒有了這腳力,就只有委屈你變身了?!闭f罷,又重新上下打量智乾,道:“你現(xiàn)在倒成了瘋和尚了,佛門的戒律也不要了?”

    智乾聽她這么說,收了笑容道:“黃姑娘這話問得好。某自幼被父母遺棄,是方相大師抱回寶光寺,從小就舍身佛門的。佛門的戒律就如同父母之命,我本沒有要,所以現(xiàn)在也就沒有‘不要’之說?!彼ь^望向大山深處,那里漆黑一片,然而黑暗中卻有多少人所不知的秘密。

    “某自幼出家,一心向佛,此心乃是真心。并非無奈于紅塵,到佛門里去尋求逃避的。但倘若困居寺廟,守四方天,萬物尚看不見,又何來破呢。在修悟之前,某心中一片混沌,自以為那就是空,其實不然……”

    說道這里,智乾想起當年黃茗——也就是黃崇嘏,這是她本名——離開新都之后,他若有所失,常常跑到藏經(jīng)樓去苦閱經(jīng)書。有一天,在他讀書的地方,不知何人翻閱了《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沒有放回原處。智乾隨手拿起來翻看,突然他呆住了,那是辯才天女的繪像:雙目八臂,頭戴寶冠,身披瓔珞,袒胸赤足,貌若芳齡十二的女童,寶飾莊嚴,雙足交錯,安坐在蓮花月輪之上?;秀遍g,天女展顏微笑,好像就是黃茗的模樣。智乾慌亂中合上書本,心里怦怦直跳,趕忙雙手合十,口中念佛。

    突然,身后有一個蒼老的聲音道:“閉目不見色,內(nèi)心動慮多(閉上眼睛,雖然看不見外物,但是心里卻會去想)。”

    智乾轉(zhuǎn)頭一看,原來是從北方南來,經(jīng)前方丈圓寂前認定的新主持貫休大師。

    貫休望著他,眼神深邃,又看了一眼經(jīng)書,道:“這經(jīng)書,是老衲放在此處的。”

    智乾大驚,趕忙跪倒謝罪,心中惴惴不安。因為當日貫休收了黃茗為記名弟子之后,就曾經(jīng)提醒過他,黃茗乃是他修行的一劫。但他居然執(zhí)迷不悟,連辯才天女的佛像都看成了黃茗的模樣,真是罪孽深重。他狠狠地叩頭,光頭都叩破出血了,但是心中的迷茫一分也沒有減少。

    貫休沉聲道:“你何罪之有?”

    智乾道:“執(zhí)迷于外物,忘卻佛性。”

    貫休道:“由空蒙而入有悟,乃是你破了第一劫,而從有悟入空無,乃是你當下的第二劫。你自小就長居佛寺,正所謂‘偏修于定,定久則愚(總是坐在那里打坐禪定,反而會失去靈性悟性,變得愚蠢)’。咄!智乾,你當時歌什么了?”

    智乾不由念道:“妄情不須息,即泛般若船?!?/br>
    “不錯,既有妄情,又何須息。船隨波行,自達彼岸?!必炐輩柭暤溃骸澳惴ㄌ枴乔?,你可知方相大師的深意么?”

    提起方相大師,智乾不由得合十念佛,心中愧悔萬分,自覺沒有靜心修持,辜負了大師生前的期望。

    貫休輕聲一嘆,釋道:“智乾者,知淺也。觀宇宙之宏大,乃知知識之淺薄。行天下之深遠,乃知見識之微渺。佛稱‘如來’,正是真如之來。達摩祖師自西來,難道天竺就沒有佛緣嗎?非也,非也,我佛乃宏大之門,何處有真如,自當?shù)胶翁幮?。自從你悟道之后,老衲就在想,寶光寺已?jīng)不再是你修持之所了。倘若仍在此處坐井觀天,只會令你的靈臺蒙塵,寶氣不開。所以,老衲才在此放置這本經(jīng)書,希望你能直面心中有無,破除修持門檻?!?/br>
    貫休大師的話語就如灌頂醍醐,讓智乾的心里豁然開朗。雖然已過三年,但還如昨日一樣,振聾發(fā)聵。

    正想得發(fā)呆,智乾忽然頭上一痛,原來黃崇嘏拿竹簫在他頭上一敲,道:“怎么,我佛如來召你神游靈山去了?老半晌不說話!”

    智乾吃這一痛,呆呆笑道:“某只道狗rou沒有了,原來當頭棒喝還是有的?!庇值溃骸捌鋵崳阕吡瞬痪?,某也就離開了寶光寺?!?/br>
    黃崇嘏奇道:“是啊,我正想問你怎么不在廟里好好修煉,跑到這亂世紅塵里胡混什么?”

    智乾卻悠悠然道:“貫休大師教化,說真修行不一定必在寺廟之中。只要心中有佛,紅塵亦是靈臺?!?/br>
    黃崇嘏接口道:“所以,你就跑到這里來做豆腐了?”

    智乾笑道:“我聽令兄說你想游歷天下,貫休大師也說你欲增廣見聞,必往長安去見看那位……所以想和你同去?!?/br>
    黃崇嘏狡黠一笑:“同去倒是不妨,不過我這人酒色不避,猶其喜歡狗rou美酒?!?/br>
    智乾哈哈大笑,走入廚房。出來時,一手端著一盤五香牛rou,一手執(zhí)酒壺,道:“貫休大師說,你欲去見的那人曾在一封信中對他說過一句話,‘酒rou穿腸過,佛在心中坐’,大師說這是禪宗之佛性,明心見性之真諦也……今日這牛rou也還罷了,這酒可是難得的劍南燒春,某費盡周折,好不容易才搞到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