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節(jié)
聽起來,這很有道理。 于是孟子接過了話頭。 孟子說,沒錯(cuò),水的流動(dòng),確實(shí)無所謂向東還是向西。但,難道也不分上下?要分的吧!水尚且要分上下,人難道就不分善惡?也要分吧! 怎么分? 水性向下,人性向善。 這同樣聽起來很有道理。的確,所有的水,都是往低處流的。因此,所有的人,也就都要往高處走。水,有往高處流的嗎?沒有。那么,人也沒有不向善的。 呵呵,有問題嗎? 有。 先請(qǐng)問:照此說來,人性本善嗎? 不,向善。正如水性,并不是“本下”,而是“向下”。人性亦然。水的特性,是趨向于低處;人的特性,是趨向于善良。這就叫“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人性向善,才是孟子的觀點(diǎn)。本善不是。 那么,所有人都向善嗎? 是。這就叫“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既然如此,為什么還會(huì)有人作惡? 環(huán)境和條件使然。這就好比水,如果把它堵起來,也會(huì)上山。但,你能說這就是水的本性嗎? 當(dāng)然不能,只能叫“其勢(shì)則然也”。 同樣,人性向善,只是一種可能性,并不等于一定就善。你創(chuàng)造和提供善的環(huán)境和條件,他就善。反之,則可能惡。也就是說,性善,只是“可以為善”。 這就要問:為什么可以為善? 因?yàn)槿诵援?dāng)中,原本就存在著善的可能性,這就是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和是非心。這四樣?xùn)|西,是每個(gè)人都有的。孟子說──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認(rèn)為,這就是共同人性。由此產(chǎn)生的,是共同價(jià)值,即仁義禮智。其中,惻隱之心就是仁,羞惡之心就是義,恭敬之心就是禮,是非之心就是智。 所以,仁義禮智,并不是外部世界強(qiáng)加的,而是每個(gè)人都固有的,只不過大家沒怎么注意而已。其實(shí),只要認(rèn)真想想,努力追求,則“人皆可以為堯舜”。10 相反,舍棄向善可能性的,就成為惡人,這就叫“求則得之,舍則失之”。11 這就是世人有善有惡的原因。 仁義道德的人性依據(jù),也就在這里。 這當(dāng)然是對(duì)儒學(xué)的重大貢獻(xiàn),也是對(duì)中華文明的重大貢獻(xiàn),因?yàn)榘押诵膬r(jià)值觀提出來了。 現(xiàn)在,還有問題嗎? 有。 我們要問:按照孟子的說法,人類不是沒有什么天性嗎?人的社會(huì)性,不是并非天生嗎?那么,他為什么無須教育,就會(huì)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這些人性中向善的可能性,怎么就“我固有之”而“非由外鑠”? 這,豈非漏洞? 當(dāng)然是。如果不堵住,儒家還是站不住腳。 那么,誰來填補(bǔ)漏洞? 荀子。 荀子:善能勝惡 荀子的主張,是把人性分成兩半。 哪兩半? 一半叫性,一半叫偽。 什么叫性?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12 什么叫偽?可學(xué)而能,可事而成,不在天而在人的,謂之偽。13 也就是說,天生如此的就叫性,事在人為的就叫偽。 很清楚,性,就是人的自然屬性;偽,就是人的社會(huì)屬性。加起來,才相當(dāng)于我們今天說的人性。這在荀子那里,就叫“性偽之分”。 這樣區(qū)分,有什么意義? 解決善惡?jiǎn)栴}。 怎樣解決? 惡來自性,善來自偽;性是惡的,偽是善的。 性則惡,偽則善,這確實(shí)高明。 于是我們終于知道,儒家主張的仁義道德,包括孟子主張的向善之心,是從哪里來的了。按照荀子的說法,是教育出來,熏陶出來,改造出來的。所以,善,是社會(huì)性。教育、熏陶、改造之前的性,是惡的。 這就是荀子的“性惡論”。 也就是說,荀子主張性惡,不是說人性惡,更不是說人性本惡,而是說人的自然屬性惡。至于社會(huì)屬性,則仍是善,也必須是善,只能是善。